回覆列表
  • 1 # 蕊老師在深圳

    大學生處於青春期末期的青年期,隨著進入新環境,可能會出現適應性問題,表現為情緒上的焦慮甚至是恐懼,另外,因為是校園過度到社會的重要時期,個體會陷入對生命的思考,可能會比較迷茫“人為什麼活著”等哲學問題,伴隨著抑鬱、狂躁、焦慮、衝動。應對考試伴隨考試焦慮、就業伴隨就業焦慮等。人際交往方面由於大學的群居性,出現問題的可能性較之前增多,若長期問題可能會造成自我認同感降低,形成各種情緒障礙。這些都是可能出現的問題,但不必太過緊張,應積極處理好遇到的問題。

  • 2 # 職業規劃黃老師

    普通心理學認為,情緒是指伴隨著認知和意識過程而產生的對外界事物的態度,是對客觀事物和主體需求之間關係的反應,包含情緒體驗、情緒行為、情緒喚醒和對刺激物的認知等複雜成分。作為“天之驕子”的大學生,由於個人成長、環境改變、社會就業壓力等因素的影響,面對自己情緒的變化更是經常感到不知所措。   

    一、大學生常見的情緒問題   

    (一)頻繁情緒波動   

    大學生正處於青春發育後期,情感豐富且極易波動,由於受生理發育、心理發展和客觀環境影響,大學生的情緒變化較為明顯。這種頻繁情緒波動對大學生的學習、生活、人際關係、身體健康等無不產生影響。   

    (二)永續性的消極情緒   

    1、焦慮。焦慮是十分常見的現象,是一種類似擔憂的反應或是自尊心受到潛在威脅時產生擔憂的反應傾向,是個體主觀上預料將會有某種不良後果產生的不安感,是緊張、害怕、擔憂混合的情緒體驗。人們在面臨威脅或預料到某種不良後果時,都有可能產生這種體驗。   

    2、抑鬱。抑鬱症狀不單指各種感覺,還指情緒、認知與行為特徵。抑鬱最明顯的症狀是壓抑的心情,表現為彷彿掉入了一個無底洞或黑洞之中,正被淹沒或窒息。抑鬱是一種持續時間較長的低落、消沉的情緒體驗,它常常與苦悶、不滿、煩惱、困惑等情緒交織在一起。   

    3、嫉妒。是指他人在某些方面勝過自己引起的不快甚至是痛苦的情緒體驗。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說“嫉妒是萬惡的根源,美德的蟊賊”。嫉妒是自尊心的一種異常表現,在大學生中普遍存在。嫉妒是一種情緒障礙,它扭曲人的心靈,妨礙人與人之間正常真誠地交往。   

    4、憤怒。憤怒是由於客觀事物與人的主觀願望相違背,或因願望無法實現時,人們內心產生的一種激烈的情緒反應。心理學研究表明,當憤怒發生時,可能導致人體心跳加快、心律失常、高血壓等軀體性疾病,同時還會使人的自制力減弱甚至喪失,思維受阻、行為衝動,甚或幹出一些事後後悔不迭的蠢事或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情緒管理,就是用對的方法,用正確的方式,探索自己的情緒,然後調整自己的情緒,理解自己的情緒,放鬆自己的情緒。情緒的管理不是要去除或壓制情緒,而是在覺察情緒後,調整情緒的表達方式。有心理學家認為情緒調節是個體管理和改變自己或他人情緒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透過一定的策略和機制,使情緒在生理活動、主觀體驗、表情行為等方面發生一定的變化。這樣說,情緒固然有正面有負面,但真正的關鍵不在於情緒本身,而是情緒的表達方式。以適當的方式在適當的情境表達適當的情緒,就是健康的情緒管理之道。情緒管理就是善於掌握自我,善於調製合體調節情緒,對生活中矛盾和事件引起的反應能適可而止的排解,能以樂觀的態度、幽默的情趣及時地緩解緊張的心理狀態。   

    二、大學生情緒最佳化的策略   

    大學生在解決自己面臨的情緒問題的同時,還可以積極主動地培養自己的良性情緒。具體而言,可以採用如下的策略來最佳化情緒:   

    (一)建立合理化的信念   

    大學生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至少應該意識到:

    第一,生活不是做數學題,也不是簡單的邏輯推理,少一些“應該”、“必須”、“一定”等絕對化要求,多一些彈性思維,靈活機動和隨機應變。

    第二,避免認識上的以偏概全,一次失誤或失敗並不代表永遠的失誤或失敗,也不代表自己徹底的無能和無望。生活不只有簡單的黑白、對錯的二分法,還有許多的彈性空間和可變通領域。

    第三,不要災難化、苛求化、過度化,沒有什麼是糟糕至極,不要隨便就覺得“完蛋”,因為“天無絕人之路”,“上帝在關閉一扇門的同時,會開啟另一扇窗戶”。注重需要的合理化,樹立科學的價值觀。   

    1、區分需要合理與否。人的需要複雜多樣,我們大學生也不例外。面對自己的需要,我們必須理性地分辨自己的需要是否合理。那麼,怎麼區分合理需要呢?基本的標準就是要看你的需要是否符合大學生身心發展的年齡特徵、是否有利於身心健康,是否符合具體客觀條件。   

    滿足需要適度,不可貪得無厭,也不可過分壓抑;滿足需要的方式要合情、合理、合法;需要滿足以自己的感受為主,不要盲目地與他人攀比,甚至“打腫臉充胖子”,徒增心理壓力,經濟壓力和煩惱情緒;確定適當的需要滿足標準。   

    2、培養高層次需要。把尊重需要、自我實現需要作為高層次的需要。常言道“人無遠慮,必無近猶”,大學生應該志存高遠,積極培養高層次需要。既要培養對於科學文化知識的認知需要,也要培養對於學業、事業成功追求的成就需要,還要適當兼顧活動的需要,歸屬需要,交往需要等。只有有了高遠目標的大學生活才是充實快樂的。   

    (二)培養情緒的覺察和管理能力   

    1、學會情緒的自我察覺。古人云:“吾日三省乎吾身”。其實,對於情緒,我們也要學會自我觀察。我們可以寫心理日記,把自己的每一天的情緒記錄下來,找到自己的情緒節律週期。   

    2、培養情緒的自我管理能力。我們要學會準確瞭解自己的真情實感,學會克服衝動,延遲滿足,學會情緒調適,避免過度沮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學生想在自己的家鄉做一個高中生的輔導班,如何拉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