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考研加油中心
-
2 # 陶三藏
這個問題就好比如不工作不努力的人最後怎麼樣了一個道理,大學期間主要是培養自己的八大能力
1.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時間規劃能力
3.人際交往能力
4.心理調節能力
5.自立生活能力
6.創新能力
7.實踐能力
8.口語和書面表達能力
那種混吃等死的人最後的結果就是一無是處,在社會上很難出人頭地(富豪除外),可以說大學不是他們的起點,而是他們的終點——墳墓。我身邊有這樣的,大學時期是混吃等死的,專業是平面設計,而畢業之後工作找不上,好不容易託關係進了一家公司,連最基礎的平面圖都看不懂,直接pass,現在在一家沙場打表。
我們既然選擇上大學,那就向自己最初的目標去努力,人生不該將就,你我不該平庸,如果每天都像行屍走肉一般,還不如別來這個世界。
-
3 # 高考教育諮詢挖掘機
首先混吃等死分兩類人,第一類人是我們常說的“啃老”,都是些富二代,除了能繼承幾千畝地,好幾家公司和幾億財產,一無所有;第二種人就是腦袋不好使,家裡沒地,沒公司,也沒過億的財產,真的是一無所有,竟還不發憤圖強,整天無所事事,混吃等死,到現在也只能是真的混吃等死了,也許連口飯都混不上,只能躺在僻靜的角落裡等著涼涼了!
-
4 # 中年苦楚
我們那個年代,學習不好的人只要家裡有後門的話弄個工作還是不難的,但是在崗位上的差距就顯而易見了。大學其實學的並不僅僅是知識,而是一種綜合能力和素質。
即便某些人家庭給安排了不錯的工作,能否適應工作需要、能否做出成績就看個人的努力了。
在當今這個時代,公務員、事業編的考核都是公開的,很多崗位都是研究生、博士生在競爭,好的國企、外企也都是競爭激烈,沒有些真才實學很難混得下去。
資訊如此發達,就連很多名人都被扒皮曝光,再有想混日子的想法的人確實很難生存,即便憑藉三寸不爛之舌一時安逸,也是天天躺在炸彈上,總被“前浪被後浪拍在沙灘上”的壓力折磨著,知識和能力的不豐富也會在人前人後露怯。
上學,讀書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改變命運。很多上學時沒有好好學習,也沒有家庭背景的人最後“書白念、學白上”,我的同學中就有這樣的人,在大城市找不到工作,回家鄉也沒有什麼可乾的,因為念書也做不了體力活,最後日子艱難,同學聚會中再也看不到這人了。
學歷是敲門磚,能力是踏腳石。這個時代越來越不會辜負有才華、有韌性的人。展示才華的平臺太多了,就看自己了。
回覆列表
畢業=失業,這對於很多人來說,是血淋淋的事實。
其實,更確切的說,現在社會飛速發展的同時想找到一份各方面都滿意的工作,還是很不容易的。
企業老闆僱傭你,並不是請你來觀光或玩耍的。老闆需要的是能真正給它創造價值的人,有真才實用,有知識,有能力,有創新精神的人才。如果你達不到企業僱傭人的標準,那麼,你有什麼資格和企業老闆叫板呢?
社會的殘酷,遠遠超過你們的想象。優勝劣汰,是不變的真理。如果你什麼都做不了的時候,你不該發火、焦躁,你應該虛心低頭沉澱。
一個真正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人,在面對任何危機時,都可以化險為夷甚至成為轉機。在沒有機會的條件下創造機會,在不好的大環境中營造出較好的小環境。
一、認識自己,明確求職意向,端正工作態度
大學生應該充分了解自己的擇業標準、求職意向以後,才能朝著你的目標方向前進。
大學生與在職人士相比,在工作經驗、工作技能、人際關係等方面都可能不如在職人士,但正因為深刻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之處,多數大學生在職場中往往保持著一個虛心好學的姿態,透過自己的努力,做出工作業績,得到老闆的認可。
二、調整觀念,看懂市場需求
在當前就業形勢如此嚴峻的現實中,大學生們有必要適當的調整自己的擇業價值觀。
擇業期望不可太高,要實際一點,客觀一些,有時為了滿足主要標準,要勇於放棄一些次要條件。不能帶有攀比心態擇業,否則得不償失。
三、確立一個清晰的職業定位
大學生求職難的真正原因在於,他們不能為自己確立一個清晰的職業定位。一些外部專業的諮詢機構,可以向大學生提供幫助,協助他們完成自己的職業定位,從而解決就業難問題。
對於大學畢業生而言,畢業後的出路主要是就業、升學、出國留學、自主創業、應徵入伍。無論你選擇哪一類,你都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做出合理的選擇。
有些考生,高考成績距離一本學校有距離,與之失之交臂,無奈選擇普通院校;有些考生,對某一行業感興趣,以此為出發點,選擇相關的專業,只要大學資質正規,其他的也將就了。
你是否想過,就讀普通大學,四年以後,你能獲得什麼?
高薪單位?高階職位?還是能力優異,人脈寬廣,遊刃有餘?
就算真的有這樣的學生,估計也是萬里挑一。
目前大陸院校,主流專業比較齊全且能力強的,相比較之下,肯定211、985類的學校,更有優勢。
換言之,如果你不是211、985學校出身,哪怕你選擇的是主流專業,但是各方面待遇,與普通專業學生,差異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