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秋之韻燦爛

    因為他們根本不懂什麼是愛。

    中國有一個特產的詞,“早戀”。在上大學之前,大人們覺得所謂的“愛”是洪水猛獸。學生的任務就是學習,“愛”只會分散注意力讓學生成績下降。這樣子就搞得“愛”像潘多拉的魔盒一樣,你越是不讓他開啟,他就越是好奇。但是大人們又對“愛”閉口不提,孩子們就只能從那些偶像肥皂劇裡,根據男女主角的互動來了解所謂的男女之“愛”。

    而中國肥皂劇的質量良莠不齊,對於愛情的闡釋有時候連成年人都吐槽。但是沒人和小孩子們講。他們就會覺得,哦,如果你有一點點喜歡這個人了,那就可以談戀愛了。更有甚者,分不清好感和喜歡,更不知道喜歡和愛的區別。只要答應在一起了那就是在一起了,然後平時看看電影逛逛街親親嘴拉拉小手就是談戀愛了。

    我有時候看小孩子們早戀都想發笑。什麼談戀愛,明明是過家家。

    然後上了大學,他們帶著“過家家”的思想談戀愛。嗯,這個人看起來蠻順眼的,那就和ta談戀愛吧。兩個帶著相同思想的人一拍即合,然後就按照肥皂劇的樣子來親密。

    不經過深入瞭解認識就根據外表和平時有一搭沒一搭的聊天就來的喜歡,來的很多很快,也很廉價。

    說到底,如果中國社會開放一點,能夠以一種包容的姿態來看待青春期懵懂的愛情,並且能夠正確地對孩子進行引導,我想這樣子的情況會少很多。

  • 2 # 心理諮詢師曹懷寧

    在恆久愛情被無數人憧憬嚮往的同時,卻有一部分人在愛情中稟持著“速食主義”。他們不要天長地久,只要曾經擁有,異地了就轉淡,畢業了就分手。

    為什麼他們的感情觀會呈現出這種態勢呢?

    首先,我必須說,他們中只有極少部分人是刻意而為之。

    據我的觀察和經驗,有的人信奉普通的愛情與聖潔的真愛是涇渭分明的,於是一邊在一段段“普愛”中如流水般無痕滑過,一邊苦苦地尋找能讓他付出“真愛”的物件;

    有的人相信愛情的保鮮期只有那麼短短几個月,他們只想盡情品嚐愛情的甜美,卻不忍見到它平庸乏味的面目,於是每次都主動抽身離開。

    如果說這兩類人是因著對愛情有著自己近乎偏執的定義和處理方式才如此行事,那麼還有一類人卻是因為物化愛情才這般作為。

    比如,有些人覺得自己在大學裡應該要建立一段親密關係,於是便如執行任務一般讓自己選定一個合適的物件,然後開始行動。他也能柔情蜜意,著意呵護,但我覺得在他們內心深處,實際上從未真正動過情。

    一旦他認為環境和條件不再適宜這段感情,便會理智堅決地中止它。從將愛情物化為生活調劑品這點上來說,稱這類人“速食愛情”倒真是恰如其分。

    除了上述那部分人外,絕大多數無法維持長久關係的人,都是因為內心隱含著在親密關係中的“不能”。

    要長久保持一段親密關係著實不是件容易的事,它不僅需要加意迴護,身處其中的雙方還得彼此有信心與承諾。這時,那些不懂如何維護關係,不懂真正關心、理解對方的人,就很有可能不斷經歷失敗的愛情。

    從另一方面來說,一個人對愛情的信心從何而來?

    我們的感性相信的只有事實,要一個人能相信還沒有發生的天長地久,這信心要麼從他童年體驗到的父母關係的事實中產生,要麼從他內心強烈的期待與渴望中產生。

    我們一望便可知道,後者相較前者要脆弱得多,因為這種信心的基石恰恰隱含著巨大的恐懼:萬一我的期待實現不了,怎麼辦?

    但因為他太渴望得到天長地久了,因此這種恐懼便被壓抑在了潛意識中。可一旦他的期待與渴望在現實中破滅了,這恐懼便會登堂入室,從此在意識層面紮了根。這時,人可能就會產生所謂的“不敢再相信愛情”的心態。

    因此,這類無法維持長久關係的人,要麼是不懂得好好呵護愛情,要麼是幻滅了對天長地久的信仰。所以,別看著他人流連花叢,日子似乎過得很美。也許,他們心裡苦著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航空航天類專業最好的大學排行是怎麼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