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默默的泰山人
-
2 # 我來告訴你
學業、前途、戀愛、家庭關係、和個人性別角色是導致焦慮症的幾個主要原因。
學業,這點最好理解了。要畢業、要升學,需要成績,也需要錢,這兩個問題都可能導致嚴重的焦慮。
前途,也好理解。現在貧富差距很大,房價也很高,找工作能不能找到有發展的工作不好說。感到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對前途充滿種種擔憂。對自己也可能缺乏自信。都可能導致嚴重焦慮。
戀愛,或者失戀、或者被劈腿、或者思之不得、或者擔心畢業分手、家裡不同意等等,一些不美好的戀愛體驗吧,都可能導致嚴重焦慮。
家庭關係,這個也是很好理解的,不僅大學生如此,中學生畢業生都如此。家庭關係差是容易導致各種問題的,包括焦慮。另外,家人如果出現一些特殊狀況,比如健康狀況呀,父母離異等呀,也會導致焦慮。
個人性別角色,這個主要是指性別少數,準確點說是心理性別少數。比如LBGTQIA。L是女同,B雙性戀,G是男同,T跨性別(就是生理是男性,心理卻認同自己是女性,或者反之),Q酷兒(沒有明確性別定義),I是雙性別(和B雙性戀不一樣,I是指出生就具有兩套性別器官的人,這種人群據統計佔到總人口萬分之一,通常一出生就被手術去掉其中一套生殖器官。但是可能取掉的,正好是這位長大了想要的),A是精神戀愛者(不需要肉慾,經常被誤解為性冷淡)。這些性別少數因為很難得到社會和同伴認同,面對很大壓力。容易出現焦慮情緒。
-
3 # 隆益
現在的大學生可能是大學上完以後,不知道該幹些什麼。內心空虛,沒有計劃和目標。人生渺茫。其實,放下心來,順其自然,隨遇而安,儘可能找個自己喜歡,不討厭的行業去做,人要循序漸進地做,莫想一口吃個大胖子!好自為之!
-
4 # 硯臺梨花
畢業即失業。
從小到大一直是被安排的,家長老師對學生的要求都是:聽話,乖乖唸書就好。臨到畢業不知道該怎麼辦了,沒人安排了,自己何去何從,未來的路在哪裡都不知道,自然難免焦慮。
什麼是適合自己的工作,自己喜歡幹什麼能幹什麼要聽從內心的聲音
-
5 # 潤寅國學心理小課堂
焦慮是一種不安、擔心、緊張、恐懼的痛苦情緒體驗,它指向未來,並且沒有實際威脅的存在。它是一種與處境不相稱的情緒體驗,伴有精神運動性不安以及植物神經症狀。
焦慮是人類進化的產物,正因為有這種情緒,人類才能防範和抵禦現實和非現實的危險,從而繁衍發展下去,所謂居安思危,即是如此。所以焦慮是人的基本情緒,適度的焦慮能促使人積極調動身心資源去解訣問題,化解危機,是健康的。
過度的焦慮則有害健康,尤其是患上了焦慮症,表現為總是誇大現實的威脅,對事情結果的擔心總是超過事情本身的危害,產生一系列的身心症狀,導致社會功能受損,無法上學工作等。
焦慮是這個時代的神經症,大學生是焦慮症的高發群體,原因有如下幾點:
1.內心衝突多,融入時代的困難感
主要是人和群體間的衝突:一個是面對的群體是父母家庭;第二個面對的群體是未來的生活,事業,情感等;第三個面對的群體是更大的環境,就是社會。
2.人生意義的缺失,對人生方向和目標感到迷茫。
3.應對激烈競爭的社會,做選擇和抗壓能力不足,受挫後消極心態更多
4.網際網路時代,人與人的關係更虛擬化,導致人際情商下降,現實中多用孤獨去解訣孤獨的問題,情感隔離,社會適應性必定下降。
5.對個人社會身份定位有思考,卻難有自己確信的答案,內心糾結矛盾。
輕度和中度焦慮症,可以透過做心理諮詢來治療。目前,焦慮症CBT治療效果顯著,並且有循證醫學的證據。還有使用森田療法為所當為,效果也不錯。
如果發現自己有焦慮,在自我調節的基礎上,一定要尋求專業心理治療的幫助,避免焦慮引起其他症狀的發生。
回覆列表
大學生患有焦慮症,我認為有以下原因:
1.學業的壓力,例如考研的壓力,畢竟現在的社會競爭太激烈,學校的考研更加激烈,公務員考試幾千人才有一人,壓力可想而知。
2.就業壓力,學業結束後就要面對社會就業,工作的好壞以及能否勝任,以及工作後的表現,領導的滿意度,同事的關係是否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