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敏敏說歷史
-
2 # 叨客木魚
古代的狀元、傍眼、探花,那可是全國的前三名,而且是三年才考一次的科舉考試,可見其含金量之高,《范進中舉》大家都知道,范進考到60多歲,只是鄉試考了個80幾名的舉人,就能夠衣錦還鄉受到家族父老和鄉紳的刮目相看,榮華富貴也隨之而來,作為殿試的狀元、傍晚、探花,那更是不得了啊,出將入相,用現在的話來說等於直接進了中央,權勢和榮華富貴唾手可得,可見科舉考試的功名是何等高貴榮耀,不亞於鯉魚躍龍門,比現在的高考狀元地位高多了。清華北大學生畢業了還得從零幹起,一步一步邁上更高的層次,因此現在的大學生肯定是跟古代的狀元、傍晚、探花不能比的
-
3 # 鄧城居士
簡單地說,狀元、榜眼和探花均是進士。如果從考試的層次、難度和錄取率來講,可能要比現在的大學生的層次更高。
要知道舊時的科舉與現今的教育體制是無法等同的,所以一直也沒有一個準確的對應說法。
如果非要做個對照,方便大家理解,勉強而言,按層次可對應如下:
1、讀書人透過童子試(相當於小升初),稱為童生或儒童。相當於現在的初中生。
2、獲得童生的身份,可以參加院試(相當於中考),通過後稱”生員”,俗稱“秀才”,算是有了“功名”。相當於現在的高中生。
3、獲得秀才身份,可以參加鄉試(相當於高考),鄉試第一稱解元。凡透過鄉試的皆稱舉人。舉人相當於大學生,解元就是高考第一名。
4、獲得舉人身份,可以參加會試(相當於全國性研究生入學考試),透過者稱為貢士,會試第一稱會元。貢士也就相當於碩士研究生。
5、對於貢士中的佼佼者,皇帝面試稱殿試(相當於考博),透過者叫進士,殿試第一名稱狀元或殿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進士相當於博士研究生。
從以上可知,科舉考試均以名列第一者稱“元”。
如果鄉試、會試、殿試三場考試都是第一,則稱之”連中三元”。
-
4 # 黑眼歷史觀
不同時期有所不同,這裡以明、清為例。
科舉在明、清時期,要求必須經過學校。①所以最先在學校參加一次考試,②優秀生員(秀才)參加科試,③透過科試的考生參加鄉試,上榜即為中舉的舉人,④舉人入京參加國家級的會試,透過的考生稱為貢士,⑤貢士入朝接受皇帝親自的考核,也就是殿試,透過人員稱為進士,而進士的前三甲,就是狀元、榜眼、探花。
秀才只是身份,沒有資格當官,相當於考上大學的高中生。
而只要考到舉人開始,就有資格進入縣衙等國家機構當官了,再不濟也能當個教書先生,相當於有資格參加公務員考試,或者有資格考取教師資格證,所以舉人相當於有學位證的本科大學畢業生。
而到了貢士基本上就等於進士。在北宋初年一個叫張元的殿試落選考生投奔西夏,幫助李元昊多次打敗宋軍,連方面那次殿試過關的都打得落花流水,從此殿試基本上不會淘汰任何人,只進行排名。進士就直接被國家安排當官,而前三甲一般就在朝堂上。
進士相當於現在博士生畢業,是各地搶著要的人才,很多大學都是對方願意,就接收。前三甲則直接當了京官,等級比博士生還要高一些。
所以明清時期,中舉已經是值得慶祝的事,比如《儒林外史》中,描述范進中舉後高興得瘋掉,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會試上榜成貢士基本都是皆大歡喜,已經算成功了。
-
5 # 史之策
陳涉說過:“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筆者很佩服他的氣概,然而在封建社會中答案卻是肯定的。直到科舉制度的出現,“上品無寒族,下品無士族”的局面才被打破。科舉制度的出現打破了中國自古選官制度對出生的限制,寒門子弟透過十年寒窗苦讀也可以一躍龍門。
因此,出現了很多窮苦百姓寒窗苦讀幾十年,一生都在備戰科舉,卻無疾而終。
他們的一生都在等待著一個契機,但是寒門子弟那麼多,能夠脫穎而出中舉的卻是少數,范進中舉喜極而瘋足以見得。
科舉制度成熟後分為六級:童生(第一級縣試)、秀才(第二級府試)、舉人(第三級院試)、貢士(第四級鄉試)、進士(第五級會試)、探花(第六級殿試第三名稱探花)、榜眼(第六級殿試第二名稱榜眼)、狀元(南宋以後,殿試第一名稱狀元)。那麼古代狀元、榜眼、探花是現在什麼文憑?大學生比得上狀元嗎?首先筆者強調一下,所謂的狀元、榜眼、探花絕不是官職,這只是你考試的一個名次而已。
官職和品級還是得看皇帝的心情,皇帝覺得你有能力或者皇帝比較欣賞你,那封賞你的職位就高。
而且現在很多言情小說和電視劇胡編亂造,一般男主角中了狀元,隨即皇帝就會把公主下嫁給他。這是不可能的,皇帝不會因為一時興起就把公主下嫁給狀元的。
狀元,一般出任翰林院修撰,是從六品官。官職還是比較低的,但是在翰林院特別容易升遷,從長遠發展看還是很有前景的,升官發財也是比較容易的。不過一般狀元是很難做到宰相這一職位的。
有人拿現在的大學生和狀元作比,其實不要說大學生,就是博士也是比不上狀元的。狀元的數量是極其稀少的,差不多相當於如今的院士。
現在大學生已經相當普遍了,從大學生到院士的過程是非常艱難的。而且一般院士的年齡都在50歲以上,還在國際或者至少國內要有一些顯著的成果。大學生與狀元相比可見一般。榜眼和探花,一般可能被封為翰林院編修,是正七品官職。同樣也是特別容易升遷的,不過有些榜眼也會被封為縣令,這就有點運氣不佳了。一旦被封為縣令,可能累死累活的,也不見得能升官。
正常情況下,狀元、榜眼、探花會在翰林院工作。翰林院計程車人群體在社會中具有很高的地位,在當今就相當於中央黨校以及中科院和社科院。可以說,狀元、榜眼、探花在當今就應該是院士級別的人物。
而現在普通大學生,以他們的知識儲備,放到古代可能只能考中秀才。大學生的選拔涉及多種科目,和秀才的選拔差不多,但是古代的秀才知識儲備在現今就可能是研究生。
也有人說在古代中了探花,是比中了狀元還要開心的。這話在唐代還是有一點的可信度的,早期的探花是選取於同榜進士中最為出色的兩位,英俊而又有才華。(不看名次看長相)
當時高中的人,朝廷會給他們舉辦一場探花宴。從這群高中的人裡面挑選一個長得最俊俏的一個(被稱作是探花郎),從園子裡面摘一朵花,由他親自頒給考試成績最好的一個人。
說考試成績最好,其實他們這些人之間相差並不大。很多一些富貴人家會提前派人,在探花宴旁邊守著。等到探花宴結束之後,探花郎會被富貴人家接走,或者是提前留個心眼。回去之後和女兒商量一下,有的直接就把女兒許配給了探花郎。
這才有了中了探花郎要比中狀元還要高興的原因了。
但是到了南宋後期,探花就代表著殿試第三名了,這怎麼能比中狀元高興呢?就好比你考試,得了第3名,怎麼會比得了第1名更加喜悅呢?不能一概而論。
科舉制度打破了世家大族對官職的控制,造福了寒門子弟,也為朝廷選拔了真正有才能的人。當然,中國的科舉制度也對國外的一些教育事業有著深遠的影響。
-
6 # 狄飛驚
就知識廣度而言,現代大學生肯定比古代進士甚至狀元都豐富的多;但就社會地位而言,別說大學生,就說清華、北大的博士後都比不上古代的一個進士,更遑論狀元。
狀元、榜眼、探花是古代科舉考試製度下,最高一級考試——殿試前三名,也就是一甲三名的美稱,狀元第一,榜眼第二,探花第三。
古代科舉考試製度相當於現在的公務員考試,都是選拔國家幹部的制度,與現在的學歷教育沒有多少相似之處,但現代人總喜歡把二者相提並論。
如果硬要比較的話,明清時期的科舉制度,大體也能和現代學歷教育比較一番。
1,童生——相當於高中學歷。明清時期規定,必須在官學考了童生,童生考試合格,才能具備考秀才的資格,相當於如今必須高中畢業,才具備參加高考的資格。
2,秀才——相當於大專學歷。明清時期,秀才不能像舉人、進士一樣直接做官,但享有減免賦稅、徭役等資格,相當於大專學歷,就業起來不如本科、研究生。
3,舉人——相當於本科學歷。明清時期,讀書人必須具備了秀才資格,才能參加省裡組織的鄉試,進一步考取舉人,秀才考舉人,相當於“專升本”,取得本科學歷,就業更有把握,就像舉人在明清時期可以做官,但只能從最低階最普通的官做起。
4,進士——相當於研究生學歷。明清時期,全國的舉人都有資格赴京參加會試,會試合格者被稱為進士,相當於最高學歷研究生,再往上沒有更高學歷。所謂狀元、榜眼、探花只是透過殿試對進士們的考試成績進行排名,相當於雙一流大學的研究生。
明清時期的進士,一甲三人(狀元、榜眼、探花)授翰林修撰、編修,入翰林院上班,成為國家重要的高階幹部後備人才,相當於國家公務員考試前三名直接入中辦國辦兩辦,這些人被稱為庶吉士,將來都是省部級高官乃至內閣首輔之選,故而號稱“儲相”。
-
7 # 一覽眾河小
現在社會最高文憑是研究生學歷,博士學位。博士後指的是獲取博士以後到科研單位等工作的職位,並非文憑。那麼中國現在每年大約畢業多少博士呢,根據相關統計是五六萬人。現在每年畢業的本專科學生高達八百多萬。而狀元、榜眼、探花則是古代科舉考試殿試前三名,一般來說三年一次,平均一年一人。根據人數對比就可以看出來,不要說大學生了,就是今天的博士,含金量也遠遠比不上古代的狀元榜眼探花。
今天的普通大學生在古代相當於秀才嗎,看看古代秀才的待遇和數量,就會發現這個說法有失偏頗。秀才在古代有多重含義,到了明清時代,秀才專門跟科舉考試掛鉤,指的是透過縣、府、院三級考試的讀書人,這才算是秀才。考取秀才以後才有資格參加以後的鄉試考舉人,在古代秀才是不設年齡的,隨便你多老,如果只是透過院試,沒透過鄉試,都是秀才,都可以再去參加鄉試考試。這個數量有多少呢,具體沒有太過準確的統計,可以根據參加鄉試的人數做個大概估計,有人給出一個數據是廣東省乾隆元年參加鄉試人數有一萬多人,但是不要忘了,秀才是沒有年限設定的,也就是說在這之前沒有考過鄉試的秀才都會來參加這次的鄉試,有些人可能做秀才已經幾年甚至幾十年了,累積不知多少年的一省秀才不過一萬多人,而且廣東還是科舉大省。又有人給出推斷是清代十年秀才總數不過三萬人左右。清代人口已經有三四億之多,看看這個比例,秀才比今天的博士生還要稀少,今天的普通大學生跟秀才比,完全不值得一提。
那大學生相當於古代的什麼呢?在秀才之前還有個身份,叫做童生,童生是什麼呢,就是參加了縣試、府試而透過的人,叫做童生,有些人可能天賦太差,院試永遠通過不了,一輩子連秀才都算不上,到最後也不過是個老童生。今天的普通大學生一般來說,頂多也就算個童生吧。
那古代的秀才放今天算什麼呢,前面說了,如果按照人口比例倆算,秀才在古代比今天的博士還要稀罕,按照福利待遇各方面來看,今天的博士應該勉強可以達到古代秀才的水平。秀才有什麼福利待遇呢,可以免徭役,不用服兵役;可以見縣官不貴,普通老百姓可是都要跪拜的;可以免交公糧,稅收省了;古代限制百姓隨意遷徙,但秀才可以出門遊學,不受限制;可以參加鄉試,有了以後當官從政的可能。就這些待遇,可以說妥妥的高人一等啊。想想看,今天一些特大城市戶口限制,一般只有博士生才能解決,而普通大學生甚至碩士生都是毫無優勢,在找工作教育等方面的資源跟普通人無異。對比兩相待遇,可以說唯有博士生才能跟古代秀才有的一拼。古代秀才即使考不上舉人,只要有點頭腦,也能過得比一般老百姓好得多,古代識字率很低,秀才可以辦學教書,可以給鄉鄰讀信寫字,甚至可以給知縣做幕僚,總之出路多多。所以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不是沒有道理的。
既然古代秀才都相當於今天的博士了,那麼狀元他們又相當於什麼呢。先看看狀元怎麼得來的。考取秀才以後,才有資格參加省級考試,也就是鄉試,考中以後叫做舉人。舉人就有資格做一些小官了,混的好的甚至可以做知縣,想想看《范進中舉》裡的范進五六十歲考中舉人,高興的直接發瘋了,實在是因為考中舉人就是實現了人生階級大飛躍,從此衣食無憂,甚至榮華富貴,指日可待。不過舉人還不算厲害的,舉人往上可以參加會試,那就是全國選拔賽了,會試考中就成為貢士,成為貢士以後直接會進行一場殿試,那就是天子選拔人才了,殿試把貢士再分三六九等就是進士了,進士裡面又分三個檔次,最高檔次一甲三人,就是狀元、榜眼、探花,叫做進士及第,榮耀非凡,二甲人數較多,是進士出身,剩下的人數更多,是同進士出身。一般來說,當了進士以後,就有機會進翰林院,拿國家津貼,至於以後發展如何,就要看個人背景能力機遇等綜合因素了,發展的好的話官居宰相,位極人臣也不是不可能。有意思的是,古代的許多高官或者著名的大文豪並非是狀元探花之流,但基本上也都考取過進士。也就是說,一旦考取進士,一甲一般是一時風光,後面的發展還是要看個人了,只要是進士,就有無限可能。
這樣比對下來,古代的狀元在今天是找不到一個對應的學位身份的,如果非要說是什麼,對應的也是在官場裡的職位,應該說算是一個在京重要部門擔任重要職位的可能,這個身份,普通博士如果沒有足夠的渠道和運氣,根本是無法想象的。所以拿狀元對標今天的學位身份是沒有意義的。
-
8 # 史海浮沉一月明
大學生和以前的一甲完全沒有可比性,一甲三元是直接入了中央結構的,而如今大學生是滿地爬,雖然在知識涵蓋方面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兼修實際操作,但是在工作方面登不上與一甲三元相比的檯面。更何況在文憑方面,一甲三元要遠遠高於大學生。
先說古代的考試製度,以明清時期最為典型的科舉為例。要想標榜自己是個讀書人,得先得到童生的功名,也就是要考過縣試,但是童生雖然是獲得了進階之路,但其實什麼優厚也沒有,這倒是與如今的高中生差不多,要想以後以後進入更大的企業或者是國家機關,需要高考。
在童生的基礎上再透過府試和院試,便擁有了秀才的功名也就是相當於下現在的大學生。秀才可以享有一定的特權,例如減免賦稅和徭役,而且在見到縣太爺一類的官員也不需要下跪。《武林外傳》中的呂秀才便是這一類的人,但是要想從秀才進階到舉人那便是難上加難了。所以呂秀才一輩子無望,也是實屬正常。
舉人的考試是由地方上的州所舉辦的,也就是相當於現在的市。舉人相比於秀才就已經有了做官的資格,但是官職實在是難以啟齒,太低了,所以更上層的進階之路還是要走。值得一提的是,舉人的第一名乃是解元,最為著名的人便是唐伯虎唐解元。可以想象,像唐伯虎這種內外兼修之人都難以上青天,可以想象之後的進階路有多麼陡峭了。
鄉試分為三等,前兩等舉人可參加由六部之一的禮部所舉辦的會試,會試的名頭是貢士,這已經是相當於一隻腳邁進了朝堂,只需要等待接下來的殿試即可。到現在,貢士已經不僅僅是研究生學歷了,可以直接飆到博士的學歷。
殿試由帝王親自出題,分為三等,其中一等便是大家所熟知的狀元、榜眼和探花。一般來說,這三甲會先是在翰林院學習,之後便被分配到中央各個部門,而狀元就相當於如今的處級幹部,榜眼和探花一樣都是副處級幹部。
至於二甲和三甲一個是被賜予進士出身,另一個則是同進士出身,兩者的差別可是很大。進士出身的雖然是比不上一甲可以直接留任中央,但是學習上三年也可以在中央做到副處級幹部,若是在地方上便可以是初級幹部。但是同進士出身就沒有這種好運了,不太可能會留到中央。
所以說,如今的大學生也只能是當初的一個舉人。而殿試的前三甲都可以相當於今日的博士後了, 差得不是一丁半點。更何況如今的社會上,考研究生就已經斬殺一大批的人了,若是博士後估計留下的來的不多。
不過也是正常,畢竟到了殿試已經是帝王親自面試了,而如今的高考是由教育部管轄,身份就不一樣,自然也就是天差地別。
回覆列表
不少人都會在影視劇裡見到這三個詞彙,那你知道他們來源於哪個朝代,又是怎樣發展完善?與我們現在這個社會相比,他們相當於什麼樣的文憑?大家都知道隋朝創立了科舉制度,這三個詞彙也在那時候出現,科舉制度在宋唐時期逐漸變得完善,自明清開始,迎來了科舉制度的鼎盛時期。但是自明清開始,專考八股文,這並不利於發展,因為八股文限制了他們的思維,把他們全部侷限在一個圈子裡。
科舉考試可以分為四個級別:首先是院試,類似於現在的高考,考上的學子可被稱為秀才,相對應沒考上的則被稱為童生。接著鄉試,只有透過院試的才可參加,也就是隻限於秀才可參加,若考上則稱為舉人,這時候的舉人實際可入朝為官了。再接著就是會試,由舉人參考,考上稱為貢士,貢士可入朝為官。最後就是比較隆重的殿試了,由皇帝親自進行選拔,挑選出各種高階人才。題目中提到的,就是在殿試裡學拔出來的。
古代的時候比較重視文,只有你的文章好了,你才有可能被選拔進去,在那個時候並沒有科技工程類這些人才的選拔,因此連線時候的翰林苑實際差不多就相當於現在的“國家社會科學院”,前三名也就是題目提到的進翰林院,應該沒什麼大的阻隔,也就相當於現在的“院士”吧。
說了這麼多,我算是看出來了,那時候的狀元可真不一般,估計只有現在的博士後什麼才能比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