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編碼大棚
-
2 # 利索
我02年上的大學,程式設計是自學的,因為我的老師能力比較差,所以我當時買了一些書,,同時上一些程式設計論壇學的程式設計。
另外我認為程式設計最好的學習方式是邊學邊練,那麼至少在我上學的那個年代,這點無法實現,我們當時是在教室上一節課,然後去機房練一節課,效率比較低。
但是自學需要比較強大的自律,因為現在的網際網路太好玩了。
所以根據具體情況來吧,什麼都不會的那隻能坐在教室裡聽老師講,如果說自己領先一步了,那麼就給自己加點料吧。
-
3 # 教培江湖
我覺得很正常啊。
現在線上學習(隨時、隨地)非常方便。
大學生尤其有時間,但是線上下學費較高的情況下,選擇一些靠譜的網校,學習有質量的影片,也是一種好方法。
並且,可以 進學員交流群,或者和老師多請教,個人覺得和線下學習並沒有太大區別。無非一個學習氛圍的營造而已。
作為成年人,這種自學途徑,我非常贊成!
-
4 # 成都朗沃教育
大家都知道現在的IT技術更新很快,有的一個月都有可能更新一個技術點,或者半個月會對某方面的技術進行最佳化,但是我們的教科書確是很多年前的教科書,你說這樣學出來的大學生們能找到一個滿意的工作嗎?其實很難,事實也證明了我們的猜想,也有很多本身是學計算機專業的同學,利用實習的時間來到我們機構進行全面系統學習的。
存在的原因
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在我們自己的教育體制上存在bug,不知道大家對於我們的教科書的出書流程有沒有了解過。在我們國家出一版新的教科書,經歷的時長大概是在8年左右。接下來來講一下這個大概流程
研發
首先要選擇一批老師在某個地方進行編寫,編寫的內容應該是研發那年比較新的內容,但是一個編寫下來需要一長段時間(我們假如這個時間是一年半研發大一到大四的課本)的時間,中間還要進行修訂,再花半年的時間,就是說從研發編寫修訂到後面的確認版本,差不多要花2年的時間。
試點
一般新的教科書出來之後不會立馬推廣到全國各地,而是選擇部分地區進行首先的試點,試點是啥意思呢?就是這一套書我們需要一批大一的新生來進行試驗,到了大四的時候會根據他們的就業情況來進行修改和調整。這個過程我們需要花3~4年的時間才能完成
再次修改
根據就業情況在進行修改和調整,這個時間需要一個暑假或者更長的時間,再進行試點教學。
全面推廣
就是在以上的過程中都順利進行了之後就到了全國推行的階段了,這個時候全部的該專業大學生就可以用上這套教材了。
這個時候我們就開開心心的用上了新的教材,如果這個過程進行的比較順利的話呢,時長不會超過8年,想象一下我們拿著8年前的知識去應對我們現在的技術難點,你覺得這樣我們能找到工作嗎?當然是不能的,所以就孕育而生了培訓行業,專門來填補這樣的缺口。除了專門的培訓機構以外,也有很多的計算機從業人員也會來幫助糾正技術。
以上是個人觀點,僅代表我個人
回覆列表
初學者入門的時候,通常學習大學課程和太多的理論課程,短期看不會有任何改善,這個時間可能是半年、一年也可能是三五年都有可能,比如你跟一個剛學程式設計的人講計算機組成、講作業系統對他來說只是一個更大的黑盒世界,就跟你學歷史地理一樣,你基本不會用到,然後培訓結構說,來我教你寫個網站吧,教你用個數據庫、快取寫個電商網站,肯定快感更多一些
但是總有一天你會發現這個4個月的培訓機構的課程並不會讓大家有什麼不同,而且當前網上的課程如此之多,你可以有更多的選擇,但是你總要思考的,比如你面試的時候,老師不可能給你把所有面試官的考題可以你預測到,你需要根據自己的知識體系來去進行知識的彙總和思考,而且面試通常由於大家的技術選型和公司業務體系不同,所以大家通常會問一些基礎的東西,比如互斥鎖實現?讀寫鎖實現?管道?排程器?事務?鎖隔離等等,這些技術,你就會發現,你需要大量基礎性的知識,比如為什麼要用位來進行分段計數?什麼時候要走快取行填充?作業系統是怎麼排程的?磁碟IO演算法又有什麼?我看過一些大學的課程的確是有些東西是沒用的, 比如電子、邏輯電路,你可能去搞麼?不可能得,那有沒有用呢?我感覺你不做底層的硬體相關的確是不會用到,因為從底層還有CPU等各種硬體,上層還有CPU,工業設計和教科書裡面的的確會有很大的差異,但是更多的其實都位了你體系的完整性
你如果大學不深入學習這些基礎,就好比你先蓋個樓,不著急打地基,然後因為當前的各種材料都比較耐用,可以讓你很快的蓋起來,然後你萬一成功了,就可以推倒重來,但對大多數人來說,總會有一天回來好好修理地基,到時候為了避免自己落下,還要邊蓋樓邊打地基,是不是適得其反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