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不懂教育的小學僧
-
2 # 燕園終身學習
我是博雅燕園,我來回答。
上大學,學費是一個不容迴避的問題。
從中國的高校結構來看,以公辦大學為主,民辦大學為輔。截止2019年6月,根據教育部公佈的資料,中國目前共有普通高等學校2688所,其中有266所是獨立學院。
從大學的學費梯度看,可以分為三個層次:普通公辦大學、民辦大學、中外合辦大學,大致來說,學費從前到後,依次遞增。
1、公辦大學學費一般較低
我們知道,因為財政補貼較多,公辦大學的本科,學費一般不貴,大體來說,全國大多數公辦大學的學費往往都不超過6000元/年,有些院校還不到4000元/年。比如,部分師範院校的很多專業,每年的學費只有3000多元。公辦大學裡面還有少數是不收學費的,比如免費師範生,不但不收學費,每月還有幾百元補貼。
當然,公辦大學裡面也有一些學費較貴,比如中央美術學院、中央音樂學院等,往往都超過10000元/年,甚至超過15000元/ 年;還有一些普通高校裡面的部分專業的學費也較貴,比如醫學類專業,有部分能達到8000元/年,甚至更高;比如動漫類專業,學費往往就很高,可以達到15000元/年以上。
總體而言,除了少數特殊院校或者專業,學費會明顯較低或者較高,大多數公辦院校通常在4000~6000元/年波動,平均數大致每年5000年元左右。
2、部分公辦大學藉助學分制收費方式變相漲價
公辦大學的學費一般是不允許輕易漲價的,如果要漲價,需要舉行聽證會,還需要物價、財政相關部門及教育主管部門的同意。不過,也有少數大學有自己的“對策”,就是改頭換面漲價,比如,利用搞學分制收費的方式,大學趁機進行漲價。
其實這個事兒好幾年前就開始有了。比如,在山東,2014年,就有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山東理工大學、山東農業大學、青島大學、濟南大學、魯東大學等7所高校試點進行“兩部制”計費方式,即學分學費加專業註冊學費。2015年,山東又有7所高校實行學分制收費,分別是山東財經大學、山東師範大學、山東建築大學、山東科技大學、青島理工大學、青島科技大學、聊城大學等。
對比以前的學年制收費方式,按照學分制收費明顯要高一些,很多學校都會高出20~30%,甚至部分學校的部分專業上漲達50%。前些天,山東財經大學就爆出新聞,因為部分專業突然改成學分制收費,不少學生需補交學費萬元,甚至有人欠費2萬多。
3、民辦大學學費一般較高
民辦大學既包括純粹的民辦性質的大學,也包括獨立學院。獨立學院號稱屬於公辦民助,實際上還是屬於民辦。民辦大學的收費一般都比較高,大體而言,西部地區相對較低,但一般也不會低於10000元/年,大致在10000~14000元/年;在經濟發達的東部地區,則更高,一般不會低於16000/年,有些甚至達到20000元/年。
4、中外合辦學費驚人
中外合辦大學的學費高是出了名的,往往“起步價”就是每年三四萬,最高的甚至達到十多萬,比如上海紐約大學,每年學費超過12萬,崑山杜克大學,學費甚至高達18萬/年。以下是9所合辦的學費統計情況。
當然,中外合辦的學費雖然極高,但能享受到的教育資源也是極好的,而且往往發放雙文憑,即大陸高校和國外合作高校的文憑都有,畢業生的競爭力往往很強,對於家庭經濟條件很好的考生而言,是不錯的選擇。
-
3 # 一葉知秋有仙則名
題主聽說一些大學學費越來越高,學費上漲肯定是趨勢,不過近些年來大學學費其實基本上沒漲或者說漲的較慢,要知道98年葉秋上大學時學費已經是3000了。20年過去了,現在普通公辦高校大多數專業基本上保持在3500-6000,很多高校就是四五千的樣子,你可以想想20年前的物價是什麼樣子,當時如果在農村,誰家裡有個大學生,基本上都要靠親朋好友幫助一下,兩個的話就更不用說了,那時候還沒有助學貸款。
現在葉秋也經常回老家,現在誰家裡有個大學生供起來基本上沒什麼難度,出去打工一個月四五千很正常,孩子花銷這一塊學費佔小部分,手機電腦生活費才是大頭,那麼,各高校的學費到底是什麼樣子?
下表列出大陸部分高校的學費,普通高校普通專業基本上在3500-6000之間,藝術類院校會貴一些,8000-15000之間。
公辦高校學費有明確的國家規定,高校不能擅自漲價,一般來說,學生只承擔部分培養成本,國家規定不超過總培養成本的25%,其餘的由國家補貼,葉秋學校的學費在4000左右,每年收到的學費必須首先交到省裡,然後再由省裡下發才能使用,省裡再下發的時候每個學生會補貼13000,所以,在高等教育這一塊,國家和省財政確實補貼不少。
相比起來,民辦高校的學費就貴了許多,是公辦高校的幾倍,學費基本都在一萬以上,基本上在12000-15000,加上雜七雜八的可能就到兩萬了。
第三貴的就是某些高校的中外合作辦學專業課了,葉秋學校是2+2,兩年國內,兩年國外,不過不是每個人都能出去,對託福成績是有要求的,只有少部分人能出去,學費幾萬,比普通的高不少,不過同樣,入學分數也比其它專業低不少,班級裡的家庭條件都是不錯的,有的學生帶塊手錶就20多萬!
最貴的就是中外合作辦學了,教育部承認的總共有九所學校,最低的是深圳北理莫斯科,一年四萬,最貴的是崑山杜克大學,一年17萬,家裡有礦的可以考慮。
有些人可能會問,交這麼多錢,到底值不值,受不受認可?葉秋在知乎看到一個帖子狂噴中外合作辦學,說這些學校都是民辦,到時候找工作不被承認,確實是民辦,不過都是由國內高校和國外名校一起辦的,畢業時發的是國內雙證還有國外大學的學位證,怎麼能不受認可,上邊九所中的西交利物浦、崑山杜克、上海紐約、寧波諾丁漢(第一所中外合作辦學)都不錯,所以,家裡有錢但分數不是特別高的可以考慮。
各高校的學費基本上就是這個樣子,不過,就像葉秋開始時說的,學費只是一部分,生活費手機電腦衣服等算上,大學四年得花費10萬左右吧。
-
4 # 靜靜助學
以後要考大學,聽說大學學費越來越高,其實,什麼事情都是相對的,並不是絕對的。
怕學費高,沒關係,學姐告訴你一個不掏學費的好辦法:要麼上軍校,要麼上公費師範生。軍校免學費,公費師範生不僅免學費,而且補助生活費!
怎麼樣,不錯吧!不過,軍校的錄取分數線一般在一本線上,還有體檢政審的特殊要求,標準較高。公費師範生,將來可是要做老師的。如果既不想當軍人,又不想當老師,免學費的待遇恐怕是享受不上了。
那麼,咱還是考個重點大學吧!一般而言,重點大學的學費都不貴,通常標準就是三五千左右,以鄭大為例,2019年學費大概是每生每年3500元,住宿費800——1200不等,一年也沒幾個錢。如果考不上重點大學,至少也要考個公辦本科院校。公辦本科院校的學費也和重點大學差不多。
不過,公辦本科院校中的中外合作辦學專業學費可是不低的,每年每生大概在15000走上,有的可能超20000。除了中外合作辦學專業,一些特殊類專業,比如:軟體工程、藝術類收費標準也相對高些。
如果不幸沒能考上公辦本科院校,那麼學費可就高了。民辦大學、獨立院校因為自負盈虧,沒有財政支援,所以收費標準較高。大概每年學費在18000——22000之間,當然有的院校會低些,有的院校會高些。再加上每年800——1200的住宿費,四年大學下來,估計需要十二、三萬,這可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喲!
再說了,民辦院校不僅包括民辦本科院校,還包括民辦專科院校,收費都是較高的。考個民辦本科院校,既是花費多些,畢竟是本科學歷,覺得還划算。如果是專科院校,再高學費,是不是有點不值?
-
5 # 數學李老師
我是數學李老師,來說說我的看法。
以後要考大學,聽一些說現在學費越來越高?哪些大學的學費比較貴?
上大學,學費確實是不容忽視的一個問題
相比於中小學和高中,上大學的花費確實是一筆不小的支援,而這當中學費就是一項比重比較大的費用。
以我自己當時上大學為例,我在北京的一所一本學校完成了大學學習,當時的學費5000元。對於當時而言這已經不是一筆小數目了。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學費確實也在變化。
一般而言,現在的公辦高校的學費大約是在3500-6000左右,當然這也只是一個均數,一節個別的專業可能還會有其他的原因而有較高的學費。但相對而言,對於公辦高校的學費還是較為穩定的。因為公辦高校的學費有國家層面在控制,不會出現較大幅度的增長。
民辦高校的費用可能會水漲船高
相比於公辦高校,如今民辦高校的勢頭越發明顯。很多民辦高校興起,很多家長也在觀望一些民辦高校的發展。民辦高校的學費與公辦高校相比有一定的提升,有些個別的民辦高校學費也是高的可以。但這主要是民辦高校自己的規定,隨著物價上漲等原因,學費隨之水漲船高。
就當下而言公辦高校還是優於民辦高校
當下的公辦高校的整體水平還是高於民辦高校的,所以既然公辦學校的學費相對低一些,學校整體水平也較高,說白了還會要在高考中優先做考慮。
-
6 # 瀟湘微言
回答你這個問題之前,首先要分清楚是公辦大學還是民辦大學。公辦大學的學費大致一年的學費是三四千到八九千之間。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差距呢?是因為學校不同,學科不同,學費就不同。偏遠地區以及中國西部的高校學費也比較低。總體來說,公辦大學的學費比較低,那是因為有國家的財政補貼。
民辦二本學校,一年的學費大概是2~3萬多。獨立三本院校一般是一萬四五左右。中外合作辦學一般是3~5萬左右。因為這些學校所有的開支,都需要學費來支撐,所以很貴,必須要有盈利。這一類學校是自負盈虧,是沒有國家的財政補貼的。
-
7 # 書海拾掇
以後上大學,學費會越來越高嗎?我認為在近年來不會有什麼變化。現在國家越來越富強了,今後反而會出現更多的免費學校或免費專業。
你知道中國大學的平均學費有多少年沒漲過了嗎?已經超過13年了!自從2005年國家出臺規定後,公辦大學的本科學費基本固定在5000元上下一年,一直保持到現在。
學費越來越高的是大陸私立大學和中外合辦大學,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幾所大學:
第一所,香港中文大學(深圳)。 讀這所大學的話,一年需要學費9萬5千元,加上住宿費,接近10萬元。第二所,西交利物浦大學。 這所大學位於江蘇蘇州,是西安交大和英國利物浦大學合作辦的,學費是每年88000元。第三所,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 這所大學的學費,與香港中文大學是一樣的,每一年需要95000元。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是由國內的汕頭大學和以色列理工學院合作創辦的。第四所,寧波諾丁漢大學。 這所大學的學費,一直在漲,最初是每年5萬,現在已經漲成了每一年99000元學費。全英文教學,教授80%來自外國。第五所, 上海興偉學院。 一年學費15萬。是一所經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的以美國博雅教育理念為辦學特色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第六所,溫州肯恩大學。 這所大學,是由國內的溫州大學,和美國的肯恩大學共同創辦的。每學年需要45000元人民幣的學費。國家越來越強大,對教育越來越重視,資金投入越來越多,將會出現更多免費專業及大學。以下幾個專業就已實行了免費,除此之外還有補貼。
一、軍隊院校
學費減免,基本伙食費減免,連基本的回家路費都可以報銷,可以享受軍人的待遇。所以,每年的報考都是熱門的選擇,但是分數高,名額少,大部人都只能望門興嘆。
二、國防定向生
為了增強中國的國防實力,近些年來許多高校都會為軍隊定向招學生,並進行培養。例如我們常見的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學費減免,補貼和軍隊生相似的。現在國防生義務服役期間是5年。
三、免費師範生
免學費和住宿費,另每月還有生活補助。免費師範生在入學時需要與學校簽訂一些協議,畢業後由考生生源所在地的教育相關部門落實免費師範生的工作,一般要求是要在本地任職超過5年以上。
目前能免費的有以下大學:北京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東北師範大學、華中師範大學、陝西師範大學、西南大學、江西師範大學、福建師範大學、閩南師範大學。
四、定向師範生
定向師範生與免費師範生有所區別,相同之處:同樣是免學費和住宿費,每月亦有生活補助;不同之處:定向師範生就是為了平衡鄉村和城鎮教師分配不均勻而專門制定的一種政策,由每個省份自定就讀大學,定向師範生畢業之後一般會被分配到鄉村任教。
-
8 # 中考政治劉老師
題目中談到現在的大學學費越來越貴。我並不認可這個觀點。
大學學費是有依據的。
我們國家對大學學費收費標準是有規定的,一般按照培養一個專業人才的平均費用的25%收費。例如,國家培養一個哲學本科生一年平均一萬元,那麼學費最高不能超過2500元。其他75%國家補貼。現在大學的學費一般在4000-6000左右。
學費也與大學師資力量有關
學費還和學校師資力量有關。例如,某大學的某一科目教師不足,可能就會聘用其他大學的教師,這種情況學費就高。如果本學校教師力量強大,一般學費就比較低。
不同層級的大學學費不同。
總體來說,本科大學中,一本大學學費最低,國家和地方財政補貼較多,二本次之,基本和一本持平,三本大學學費最高。
不同專業學費不同。
從專業上來看,藝術類、傳媒類專業學費最高,工科專業次之,理科專業再次之,文科專業學費最低。
不同性質的大學學費不同。
公辦大學學費最低,一般在4000-6000左右;民辦大學收費比公費大學要高,大約在15000左右;中外合作辦學的學費最高,少則四、五萬,多則10萬以上。
最近幾年中外作大學辦得不錯的像西交利物浦、寧波諾丁漢。這些學校的畢業證國家是承認的,但是需要家庭條件好,孩子成績也不錯的,否則即使上了大學,也沒有收穫。因為這些大學在教學中是全英文授課,如果英文水平差,聽不懂課肯定難以及格,最終連畢業都困難。
最貴的大學
最貴的大學應該屬於中外合作辦學的,像崑山杜克和上海紐約大學的學費都是十萬以上的。此外,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廣大以色列理工學院、寧波諾丁漢、西交利物浦、北師大香港浸會大學都在8、9萬左右;溫州肯恩大學和深圳北理莫斯科的學費最低,大概5萬左右。
這樣的中外合作辦學的大學有一個好處,就是出國留學比較方便。同時也能接受到來自國際方面最新的思想。
現在建立了高校學費網路查詢,你可以對大學學費進行查詢。這樣做也起到了監督高校收費的作用。
-
9 # 李小汪老西
大陸的大學按照學校的性質,可以簡單的劃分為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
在高考錄取時,本科一批次的院校大部分是以公立學校為主,只有個別學校設定有對外合作辦學專業,對外合作辦學的專業學費一般比較貴。
在錄取批次合併之前,參與本科二批次的院校主要也是以公立學校為主,但是目前大部分省份,本科二批次和三批次已經合併,這意味著,在一些省份參與本科二批次錄取的院校,既有民辦學校有公辦學校。
其中,民辦學校的學費普遍比較貴一些。大部分民辦學校的普通專業,一年的學費是公立學校同一專業的3~5倍,民辦學校一年的學費平均是在12,000左右。
民辦學校的學費之所以比較貴,主要是因為民辦學校的辦學資金主要依靠學校自己籌集,而公立學校的辦學資金,除了學費收入、經營收入、社會資助之外,還有財政撥款。
最近幾年確實有一部分民辦學校的學費出現了大幅度的上漲,有個別專業學費上漲幅度超過了20%。
部分民辦高校學費上漲,主要是因為新的民辦教育促進法出臺之後,非義務教育階段的民辦學校,可以根據市場需求情況來調整學費收取標準。
再加上最近幾年,很多地方對於民辦高校的扶持力度大不如從前,一些高校開始尋找其他發展路徑,比如採用集團化發展,或者是提高收費標準。
另外,民辦教育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之後,整個市場競爭已經變得非常激烈,一些民辦教育集團希望透過上市來尋找突圍,而上市對公司的盈利水平有要求,要想提高學校的利潤率,最簡單的一個辦法就是,提高學費和住宿費的收取標準。
因此一些民辦學校的學費上漲幅度確實比較大,特別是熱門專業,一年的學費少則2萬,多一點的,可能一年的學費需要3—4萬。
最近幾年,一部分公立學校的學費確實也出現了上漲,但是上漲的幅度比較小,大部分公立學校的普通專業,學費基本維持在5000元左右。
一年5000元的學費,大部分家庭還是能夠接受得了的。
公立學校的學費上漲,主要是因為高校的大幅度擴招,導致了財政撥款的比重出現了下降。
原來公立學校的學費比較低,主要是因為公立學校能夠享受到財政撥款,但隨著高校的擴招,學校招生的數量越來越多,但高等教育的財政投入比例,並沒有大幅度的增加,再加上大部分非211、985院校,屬於省屬高校,教育資金主要是依靠省財政撥款,如果當地的經濟形勢不太好,那麼學校肯定要想其他辦法,來彌補學校資金上的短缺,最典型的一個辦法就是漲學費。
【2005年---2014年的招生人數變化】
不過好一點的是,公立大學帶有普惠性質,學校要提高學費和住宿費的收取標準,一般是需要經過當地的教育管理部門和物價管理部門核准,學校是不能夠隨意上漲學費的。
因此公立學校即便是學費出現了上漲,但學費的收取標準,仍在大部分家庭可接受的範圍之內。
我是“升學與考試”---分享學習方法,關注教育時事,指導升學規劃。期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幫助。
-
10 # 小黑小黑Luo
大學收費從1988年開始至今,相比較社會經濟發展和人民收入提高來講,大體算是比較良心的,絕大多數維持在每年三五千的水平。只不過,現在的選擇越來越多,學費自然也差異比較大。學費比較貴的有哪些呢?
中外合作辦學類大學
這類學校一般由中外名校合作創辦,旨在開創世界一流的研究型綜合性大學,為來自中國及全球的學生提供多樣化的學術專案。學費基本上十萬/年起步。
據資料介紹,最貴的依次是:
崑山杜克大學,18萬/年;上海興偉學院,16萬/年;上海紐約大學,前兩年12萬/年,後兩年18萬/年;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學費9萬五千/年。寧波諾丁漢大學,學費: 9萬/年。還有一些名校的分校區,也類似這種性質,學費在每年五萬以上,比如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大連理工大學盤錦校區等。民辦大學
就是大家俗稱的三本,學費一萬/年起步至三五萬。和中外合作辦學類比已經不算什麼了。
藝術類大學
收費普遍一萬/年起步。比如,中央戲劇學院、中央美術學院、中央音樂學院等。
不同專業學費也有差
同一所大學不同的專業,收費也不同。以復旦大學為例,普通專業是每年5000一6500元;而藝術設計專業每年是10000元;軟體工程則31000元/人,愛爾蘭班更是43000元/人。
免費高校
當然,也有一些免費的高校和專業:教育部直屬六大師範大學的免費師範生;軍校生;國防生需交學費,但每月有補助和獎學金。省錢的主要出路,好好學習!
有個說法是,不怕別人比你有錢,就怕比你有錢的人比你還努力。
如果是省高考狀元,應該能夠得到各種獎金。上學期間,學校有各種獎學金。學校送出國去交流的優秀生,往往會提供學費,個人只需負擔生活費用。家裡困難的可以申請無息貸款。優秀的還能申請貧困生獎學金。總之,如果上不起大學,只是因為你不夠優秀和努力。
回覆列表
作為一名在讀大二學生,我可以來回答這個問題。
大學學費以後會越來越高?的確存在這個趨勢,不過基本上都是民辦高校學費越來越高。
①公辦全日制高校學費基本都不高
國家公辦的一些全日制高校學費基本都是一年一萬以下,不過各型別專業差異較大。師範類專業學費普遍很低,基本上都是一年3500左右,免費師範生更是不用交學費。文史類專業和部分理工類專業學費也很低,基本都是5000左右。藝體類專業(美術、音樂、體育)學費往往會高一點,一年7000左右。中外合作專業是最貴的,通常一年學費一萬以上。(不同學校收費標準可能不同)
②民辦全日制高校、獨立學院學費基本很高
很多民辦全日制高校,也就是三本,學費往往高的出奇(民辦學校大部分以盈利為目的),學費基本上都是在一年10000元以上,普遍都是15000~20000元。
這類學校學費一年往往都是十萬起步,上不封頂。
總而言之,我認為如果上大學考慮學費的話,我建議還是選擇公辦全日制高校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