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偶得趣知錄
-
2 # 青春如此丶瀟灑
真正讀書可以分以下幾個方面吧。其一是在學習好自己相關文化專業課的同時,在學習自己所感興趣的一些個人愛好。例如,每個社團的活動,學校組織的一些活動,運動會,藝術節,都可以在學習之餘鍛鍊自己的各種能力,可以在以後得工作生活中處事不驚的,尤其是組織能力和發言能力。
其二就是學好相關的專業課知識以外就是基本一切事情都與我無關了。兩耳不聞天下事,一心只讀聖賢書。這種人往往在專業知識方面都會有比較好的造化。
其三就是每天混日子的人確實更多,隨著現在大學的擴招,考上大學確實比較容易,但是真心考上985 211大學的人其實會有更好的制止力和生活習慣。而現在混日子不光是學生,老師其實也是,上課來的遲,下課走的早,。上課基本都是一人一個手機,結課等著劃重點,70分萬歲,多一分浪費的生活狀態。
-
3 # 愛旅遊tourism
以個人的所見所感,在大學裡能真正靜下心來去讀幾本書的學生真的很少!少之又少!學中文的室友,名著完完全全讀下來的沒幾個,對老師佈置的論文作業基本上不是獨立完成的。現在什麼時代,你以為還會有像納蘭性德那樣的人嗎?給喜歡的人告白,那情書,文采好得不得了!現在又有幾個能寫出像樣的情書,複製貼上我倒信。
-
4 # JM說史
以個人所見,讀大學不是沒用,而是一次鍛鍊的機會,一次融入社會的鍛鍊,大學就是社會的縮影。在大學真正意義讀書很難定義,大學確實存在虛度光陰,荒廢學習的情況,而且是屢見不鮮!但也是有好學上進的學生,畢竟考慮前途、家境、經歷等方方面面,而且努力才會有出息!
那為什麼大學還是那麼多大學生不愛讀書?
一、太浮躁,現在的社會,節奏太快,貧富懸殊,房價壓力,發展前景壓得還未踏入社會的大學生喘不過氣來,讓年輕人無法沉下心學習工作。沒有技術經驗的積累,何談厚積薄發。
二、從天之驕子跌到社會底層,落差太大,接受不了。剛畢業的工資都不會太高,部分專業可能比打工工資還低。
三、父母提供的生活太優越,享福太多,吃不了苦。老天爺給每個人的幸福和痛苦都有定量,前半生全是福,後半生就剩下苦了。
四、各種遊戲,各種網路小說,都在宣揚屌絲逆襲,被嚴重洗腦。仔細讀一下那些網路小說,有幾個主角是真正的屌絲?在現實生活中是屌絲的主角,基本上穿越成富二代官二代了。
五、與社會脫節,不知道專業課以後有什麼用,學起來沒有動力。
其實,還有很多大學生自身定位不準、優越感過強,很多基層工作不願意做;剛出社會,因為沒有工作經驗,大學生的工資的確和民工差不多,甚至低於民工,可是三年後呢?五年後呢?十年後呢?
這是有社會調查依據的。 你可能說學歷沒用、讀書沒用,能力才是硬道理。這句話只對了一半。在社會上,能力當然是排第一位的。
可是,你想過沒有你怎樣突出你的能力?即便你是天才,領導有心提拔你,讓你寫個市場調查報告你寫不清楚,讓你去和客戶談判你說不清楚,讓你制定遠景規劃你看不清楚,試問你怎麼脫穎而出?誰會服從你?
現代社會是個終身學習型社會,是個分工精細的技術型社會,是個知識資訊爆炸型社會,坐井觀天只能是一敗塗地!
最後,提醒一下還在讀大學或者準備上大學的夥伴麼?努力吧,少年,大學既是經歷,更是沉澱!
-
5 # 枯木齋
過去也不多,奔前程去的.
沒“奔”到,只好接著讀書,為讀書而讀書,不小心讀成“書精”了,著書立說開門授徒“打廣告”,史上留名。
不讀書或沒錢讀書的是這麼理解的。
回覆列表
前幾年對“大學生”這個詞的汙名化太嚴重了。大學裡面確實有一些人沾染了一些不好的風氣,但認真學習還是佔絕大多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