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聶作平
-
2 # 黃強黃不息
明清時期的大學士就是正一品,入內閣,成為掌管國家最高權力的人,比六部的尚書要高一級,相當於國務院的總理、副總理的級別。
學士原本的級別並不高,職位也不是很重要,通常是文采好的文人擔任,如翰林學士、侍讀學士,都屬於皇帝身邊的秘書之類的官職。官品不高,因為靠近皇帝,升遷容易,仕途光明。
明代胡惟庸案之後,明太祖廢除丞相制度,不設丞相,六部直接向皇帝負責,由此也帶來問題,皇帝管的太多,太累。皇帝不批准,六部執行效率受影響。明洪武十五年設大學士職位,作為皇帝的顧問,助手,幫助處理日常事務。明成祖時,設定內閣,處理國家事務,以翰林擔任的侍講學士、侍讀學士,參與機務,開始內閣成員的品級很低,因為侍講學士、侍讀學士不過是四五品的官,原來的職位不重要,權力也不大,不過是身邊的顧問、秘書。但是因為是皇帝身邊的人,參與機密,權力漸漸大了起來,品級也逐漸提升。隨著權力的增大,內閣的作用也明顯了,逐漸掌控了國家行政。到了明中葉,大學士成為內閣長官,排名第一的就是首輔。相當於以前的丞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內閣成員替皇帝起草詔令,批條奏章,商承政務。大學士一般兼六部尚書銜,官職正一品,入內閣。如果僅僅是六部尚書,沒有大學士職位,從一品,則不能入內閣。
大學士與大學士的職位高低還是有區別的,明清時期大學士皆以殿閣名入銜,明代有中極殿、建極殿、文華殿、武英殿和文淵閣、東閣。雖都為正一品,職位則是從前到後,最低的是東閣大學士,最高的是中極閣大學士。好像現在部委辦局副部長們的排序,內閣首輔相當於總理,內閣成員相當於副總理。
清代內閣沿襲明制,大學士入內閣,清代大學士仍然是冠以殿閣名銜,依次是保和殿、文華殿、武英殿、文淵閣、體仁閣、東閣。清代與明代不同之處,按照《歷代職官表》記載:六部尚書滿漢各一,六部左右侍郎滿漢各一人;內閣大學士滿漢各二人,協辦大學士滿漢各一人。因為有滿漢官員,這樣就比明代的六部、內閣多出一倍人員。
瞭解了內閣大學士的設定,再來說文淵閣大學士的職位,這是入內閣的文官的最高級別,正一品。但是排序在東閣大學士、體仁閣大學士之前,排在文華殿大學士、武英殿大學士之後。明代理學名臣丘濬歷經景泰、天順、成化、弘治四朝,弘治四年(1491)十月任文淵閣大學士。明代名臣趙貞吉明穆宗時官至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掌督察院事。清代的陳廷敬(康熙皇帝老師)、李光地(康熙朝大臣)、賽尚阿(晚清蒙古族大臣、首席軍機大臣)、琦善(鴉片戰爭主和派)等都做過文淵閣大學士。
回覆列表
文淵閣大學士是明清時代的官職。其品級在時間上有較大差別。
明制,內閣大學士原本是皇帝的秘書或顧問,以中極殿,建極殿,文華殿,武英殿,文淵閣和東閣入銜,即中極殿大學士,建極殿大學士……東閣大學士。
明初置大學士時,入內閣的大學士,原本都是翰林院的編修,檢討,日講官之類的中下級官員,級別也只有正五品,相當於今天的廳級或副廳級。
明仁宗以後,大學士之職漸升,也就是各大學士在大學士一職外,都有其它職務,根據其它職務的不同,他們的品級也不一樣。如大學士加三師的,為一品;加各部尚書的,為二品,加侍郎的,為三品。如果沒有加升而止有大學士職的,仍然是正五品。但不加升的大學士非常少,到後來已絕跡。
清承明制。清初,滿人大學士為一品,漢人為二品;順治朝滿漢皆同為二品。雍正年間,又規定都為正一品,從而成為有一清一代級別最高的官職。
所以,我們在讀明清史時,如果是清朝的大學士,那一般都是一品級的高官;如果是明朝的大學士,則要看他是在仁宗之前還是之後,他的另一職務是什麼,才能確定品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