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蔓莓愛唱歌

    1. 期望過高——精英情結中國社會長期以來形成了國家資源過度向精英階層集中的現象。“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學而優則仕”等傳統思想鑄就了很多大學生的“精英情結”, 這種“精英情結”導致了社會價值取向的單一、對白領文化的推崇和種種不合理的職業歧視現象的出現。使大學生本人、其家長以及整個社會對就業產生過高期望,部分大學生就業心態變得狹隘,擇業的自主性和多樣化受到很大限制。“精英情結”造成了部分大學畢業生薪資期望過高,從而抑制了企業對勞動力的需求;畢業生大都希望留在發達的大城市中,造成了區域性地區人才過剩;部分畢業生只想從事金融、計算機等熱門行業,造成了部分行業人才過剩。另外很多海外歸來人員未能順利就業也和這種“精英情結”有很大關係。和國內這種就業觀和就業環境嚴重脫節的狀況相比,很多發達國家大學生的就業觀已經發生了重大轉變。由於高科技行業收縮和北美經濟低靡,加拿大的失業率達到7.8%,大學生就業很難,不少學生選擇了短期臨時工作來暫時解決飯碗問題。巴西失業率達到12%,大學生們已經習慣“先就業再擇業”。俄羅斯大學生畢業後大約只有30%從事與本專業掛鉤的工作。而西班牙的大學生們已經習慣作“藍領”工人了。面對激烈的求職競爭,國外大學生能夠放下身段,從事基層工作的態度和觀念值得國內大學生反思。2. 規劃不夠——缺乏職業生涯規劃意識儘管很多高校已經開展職業生涯教育,但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意識普遍偏低,出現就業心理問題的大學生這方面尤為明顯。這種規劃意識的薄弱主要表現在對自我和工作世界缺乏足夠的瞭解,在大學期間沒有一個清晰的職業目標。對自我的瞭解是職業規劃的起點,需要透過能力、興趣、性格和價值觀等四個方面進行系統的探索,也就是發現自己的過程。同時,大學期間還要對工作世界進行探索,對工作世界的探索可以分為兩個層面:行業和職業。對工作世界的探索可以透過瀏覽網路媒體、聽講座、實習、職場訪談等途徑進行。做好這兩部分工作,是確保找到和自己優勢匹配的職業的條件之一,有助於確定自己的職業目標。確定自己的職業目標以後,上學期間可以按照目標職業的能力要求來塑造自己,到了求職的時候已經具備目標職業要求的能力素質要求,就可以順利就業。而很多缺乏職業生涯規劃意識的學生沒有清晰的職業目標,大學期間主要圍繞專業課進行學習,並且由於不瞭解學習的意義,學習的動力不足,導致學習成績不好,另外也沒有培養工作所要求的必備能力。同時,這些人群在求職的時候目標不清晰,不能突出自己的優勢,使求職變得盲目,缺乏針對性,降低了求職的成功率。3. 約束太多——不合理信念大學生求職中存在許多不合理的信念。這些不合理信念一旦存在頭腦中,就會影響順利就業。求職中的不合理信念主要有以下幾類:第一類,對“自我”的不合理信念。如“我不知道自己該幹什麼,我真沒用。” 這種迷茫時的自我否定心態,會造成求職中的猶豫、軟弱。又如 “我無法從事任何與我本身能力、專業不合的工作。”這種靜態的眼光,怎麼能適應職業生涯的動態發展?還有一些同學對自我的認識過於自負,如“只要我願意去做,我就能做任何事。”自以為什麼都能做,往往什麼都做不好,也難以在職業生涯中取得成功。第二類,對“職業”的不合理信念。如“我一定要找一個最適合自己的職業,在沒有找到自己適合的職業之前,絕不簽約”,“我從事的工作要能滿足我所有的要求”,“這份工作的專業要求應該是很嚴格的,我或許不合適吧”,“我一定要做自己最喜歡的工作,否則人生多沒有樂趣啊!”,“這個行業不適合我的性別”……這些非理性的觀念無形中就把自己的職業選擇範圍大大地縮減了,成為造成目前大學生就業困難的主要原因之一。第三類,對“就業”的不合理信念。一些同學對於就業過於草率,如“我會憑直覺找到最適合我的職業”,結果到了崗位上才發現自己並不喜歡或者不適合這個職業,造成頻繁跳槽。又如“有工作就做吧,反正以後有的是機會換工作”,過於隨意地選擇職業,往往會空耗精力,不利於在行業中提高自己,延誤自己的職業發展。有些同學又過於慎重:“這個決定我一定要謹慎再謹慎,因為一旦選擇了,就不能變了”。把職業看成靜態的,覺得“一選定終身”,結果導致猶豫不決,錯失良機。 第四類,對“發展”的不合理信念。如“我工作一定要在北京、上海,因為這裡機會更多,利於我的發展。”現在很多人都在乎工作的地點、工資等外在的直接的待遇,這本無可厚非。但是,要辯證地分析自己的狀況和自己行業的性質。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雖然機會看起來多一些,但是優秀人才也多、競爭也大,個人相對競爭優勢不一定能夠體現出來,相反,如果能夠在其他城市,或許更為體現自己的競爭優勢、發揮自己的才能,取得職業成功。以上這些求職中常見的不合理信念禁錮了學生的頭腦,影響了大學生的順利就業。因此在決定就業後一定不要用各種各樣的主觀推測“鎖住自己”,而對職業環境以及自我追求的變化無動於衷。態度決定一切,大學生要減少就業心理問題的影響,就必須改變自己的不合理信念。4. 壓力過大——心理素質較差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國家就業制度的不斷改革,“市場導向、政府調控、學校推薦,學生和用人單位雙向選擇”的就業機制和“不包分配、競爭上崗,擇優錄用”的用人制度已經成為當前就業的主流發展方向。日漸激烈的就業競爭,不僅對當代大學生的知識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對大學生的心理素質提出了新的挑戰。特別是近年來就業結構化矛盾日益突出,就業難度日趨增大,給廣大的畢業生帶來了巨大的心理壓力。這些心理壓力,以及由此引發的心理問題,也是導致部分學生就業困難的一個原因。高校畢業生求職中常見的就業心理問題主要體現為畏懼心理、矛盾心理、依賴心理、自傲心理、自卑心理、攀比心理、從眾心理等等方面,並以一些情緒問題的形式表現出來,畢業生求職過程中比較常見的情緒問題主要有急躁、孤傲、自卑、焦慮、恐懼、情感淡漠等。這些就業心理常見問題,除了與當前整個社會就業環境有關之外,也與大學生自身心理發展特點緊密相連。在高校就業指導工作中,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完善大學生就業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機制,有效的開展大學生就業心理健康教育,幫助高校畢業樹立正確的求職期望,培養積極情感,提高應對挫折的能力,將會是解決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的有效途徑。

  • 2 # 小夥子還可以

    不會,不一樣的地方有不一樣的風情,上大學又不是工作,有足夠的時間。可以去看,去找,好的風景,也可以幹自己想幹的事來增加樂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到了大學後,應該如何與人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