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好學麻醬G

    你可要知道:人生在世受很多因素影響,例如,古人說,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功五讀書。你只看到了讀書,沒有看到別的,目光本身就短淺了。不僅以前的補不回來,以後的還會受到影響。就是你考試時發揮得好,也只是把其他的人擠下去,但這個人不一定就是你瞧不起的那個後來者居上的同學。

    現在有電大、自學考試等學習,不存在想學習無書可讀的問題。

  • 2 # 教育黃金眼

    你用不著心理不平衡,這是時代造成的,也是社會發展的結果,對此我談談我的看法。

    一、以前人才缺乏,以前的高中生、中專生不亞於現在的普通大學生(大專和三本)。

    七八十年代人才缺乏,很多人都是小學畢業,能上個初中就不錯了,高中畢業在招工,參軍,提幹上是非常佔優勢的,我的父親初中畢業在在1969年都能當民辦教師可見以前人才是多的缺乏。現在招教、招工的最低學歷都是本科畢業。

    以前上中專的很多都是學霸,許多單位的領導都是當時的中專生,以前的中專生、技校生現在都成了各行各業的主力,工作能力方面可以秒殺現在的大專、三本甚至二本大學生。

    以前考上箇中專全鎮轟動,現在的大學生多如牛毛,已經沒有什麼稀奇的了。

    二、現在的大學生畢業後面臨的壓力比過去的中專和技校生大。

    1、就業壓力。以前只要上了技校、中專、大學就屬於商品戶口,不收學費,國家給發糧票,畢業後分配工作。現在除了“211”“985”高校外其餘大學生畢業就意味著失業,許多單位凡進必考,就業壓力很大,比不上以前的中專、技校生,有些的大專、三本要是專業不好還不如以前的高中生。

    2、買房壓力。以前只要是商品戶口,國家都給分配住房(按資歷和貢獻),現在的大學生都面臨買房,要不然結婚都成問題。

    三、競爭力不同。現在大學擴招後大學錄取率增加可達80%以上,以前錄取率低一個村也出不了幾個大學生。

    四、你雖未上大學但也可以繼續學習,提高學歷,甚至參加高考。

    五、學歷不代表能力,雖然沒有上大學但不代表你的能力就比大學生低。“社會大學才是真正的大學”沒有上過大學的名人也很多如:李嘉誠、汽商巨頭李想、叛逆作家韓寒、文化達人鄭亞旗(鄭淵潔之子)、影視明星王寶強、檯球神童丁俊暉等等都沒上過大學但均透過自己的努力做出了一番事業。

    總之,像你這樣沒有上大學在各行各業做出貢獻的人在全國還有很多,你可以透過努力在自己所在的行業裡做出成績。另外也你還有兒子、孫子接著替你實現夢想,所以你不要遺憾。

  • 3 # 蝸牛愛吃糖

    心理不平,這個完全沒有必要的。

    歷史國情決定一代人的發展方向。現在大學很多,門檻也相對低了。大學畢業即失業的情形也見的挺多。沒必要把大學文憑看的太重。

    現在找工作,在北上廣深的大公司,確實比較看中文憑。現在的大學生多如牛毛,2019年大約有834萬畢業生。很多人畢業後找工作都挺難的,這個社會現象今年特別明顯。我們發現普通大學生越來越不值錢了,很多公司指明要985,211的學生。這又是個很煩人的現象。

    題主不用心理不平衡了。你跟後輩比文憑也沒啥意思。你應該跟你的同齡人比較,看看你們那一代人都混的怎麼樣?

    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痛和甜。60年代的人,自力更生,養豬挑糞都能幹,勤勤懇懇創造了很多物質基礎,他們沒有買房的壓力,房子都是自己蓋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相對壓力也是小的。現在的人呢,物質獲取簡單了很多,文化水平也是普遍提高了一個大層次。但又如何呢?他們的生活壓力比過去大了很多很多,生活節奏明顯加快,需要時時刻刻保持自己的競爭力。稍有不慎就會丟了工作,沒有收入。

    很多人你問他,你活著為了什麼?他們都會含含糊糊,不知所云。我們沒有理由去比較什麼,把自己的能力發揮到極限就可以啦,這已經是件很了不起的事了,你說對嗎?

    “有很多痛苦,是人自己找來的”。世間本來無事,可和別人比較起來,事情就多的說不清了,種種困擾、痛苦,也就應運而生!生活艱辛,走好自己的路,懷著希望向前衝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學生活浪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