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禾中才

    這種問題只有在農常住過的人才有發言權,我在農村住了16年,一句話:我家的房子從土坯房到紅磚房和現在的二層小樓房,都把一生的積蓄都用在了修房蓋屋上了,現在二屋小樓也破舊了需要拆,重新蓋。農村蓋房子10年就要重新蓋,資金也是很緊張。房子無小事,我個人識為,回家蓋房只能說是目光短淺。

  • 2 # 詩與遠方FI

    不建議再在老家蓋房子,你的情況和我幾乎一樣,我在北京工作,幾乎不可能會老家工作。四年前父母在老家蓋的房,花了30萬。但很少在家裡住,一年住不到一個月。就相當於30萬壓在老家房子上了,而且幾乎無法變現!後來再想購買房子或是想做些其它投資就比較難了。 而且想在房價走勢基本明朗,不會有大幅上漲了,會慢慢下跌,個別地區可能會暴跌。現金在手上,什麼時候想買都好辦!

  • 3 # 小白讀財經

    90後出生的年輕人面臨兩大難題,一是買房,二是結婚。兩個問題是相通的,在幾乎所有華人眼裡成家+房子才是一個完整的家庭!

    但是買房真的有那麼容易嗎?2016年一份《90後基層白領就業報告》說:90後是全國重點城市基層白領的主力,他們的平均月薪為3918元,其中月薪排名最高的是北京5980元,其次是上海,位居第二。

    微薄的薪資背後你看看那些高不可攀的房價:2016年北京的平均房價是36810元/平方米,上海的平均房價是40144元/平方米。有人計算過,深圳、上海等一線城市的房價收入比超過了20倍甚至更高(房價收入比=房價÷年收入)。

    對比下國外:聯合國制定房價收入比標準是3倍,英國倫敦的是6.9倍,美國紐約是7.9倍,我們的收入沒有他們這些國家的高,房價卻是這些國家的N倍,明顯的不對稱,90後還怎麼買房?

    其實在小白看來,買不買房不能光看房價收入比,也不能簡單地和國外比較:

    在中國一線城市的房價一直在漲,在美國就難說,下面是2007年-2017年美國的房價走勢圖:

    在美國買一套房子,你需要時刻提心吊膽地擔心它下跌,但在大陸一線城市就不同,下面是2002年-2011年上海房價走勢圖:

    10年間上海的房價雖然有調整,但是這些拐點幾乎可以忽略,你最多可以看成是登山過程中的一次休息,長期依然是上漲!

    所以在過去的10年買不買房,在中美之間截然不同!

    說到這裡,小白聯想到2014年2月,一位叫馬佳佳的“90後”年輕人在萬科做演講,她說:90後根本就不應該買房,她理由是:

    90後是一群極具理想主義但又無法完成自我實現的人,所以很多人只能拼爹,而且90後身處移動網際網路大爆發的年代,他們需要的是擁有好的設計、好的體驗、好的社群氛圍的房子。

    她說得沒錯90後確實是一群極具理想主義的人,那時候的她或許還憧憬在校園、在父母呵護的美好世界裡,如果她真正從虛擬的世界裡回到現實、回到社會或許就不會這麼想:

    在那個時候(2014年)上海的房價平均是3萬元/每平方米左右,但是到了2016年上海的平均房價已經漲到了4.5萬元/每平方米,那個時候工資可能還可以買得起一平米的房子,但是到了現在呢?

    現在的一線城市普遍採用限購、限貸政策,如果你是外地人最多隻有一次買房機會,如果你是本地人只有兩次購房機會,而且二套承擔的成本要高得多,以前買不起房現在更加買不起,甚至買不了!

    在中國每個家庭都有一次低利率的貸款買房機會,目前商業貸款的利率是4.9%,公積金貸款的利率更低只有3.25%,這麼低利率的貸款一生只有一次,不用白不用!合理的負債對對抗財富縮水是有幫助的

    2014年馬佳佳在萬科作演講的時候,上海的平均房價是31670元/平方米左右,過去6年上海的平均房價大約上漲10%左右。

    如果你在當時購買一套面積100平左右的三居室,貸款買房,首付是3成,一共貸款221.69萬,公積金貸款利率4.5%(實際上要低一些)左右,貸款期限20年。

    平均每年利息費用:54000左右

    一年後你的收益是:(增值收入-利息費用))/投入資金=31670*100*10%-54000/31670*100*0.3=27.64%

    可見,貸款買房每月月供相當於自己做的一次20年定投,年化收益超過20%。足以秒殺市場上可以拿得出手的理財產品,並且你需要注意,這個收益還只是未考慮通脹情況下算出來的,如果考慮通脹,你公積金貸款的利率遠比過去5年(4.5%)或目前3.25%要低得多。

    20年間,中國的GDP增長了936.19%,而同期M2卻增長了1937.06%。

    換算成月後,你的錢每月縮水的速度是0.2848%,也就是說你每月真實房貸的利率是在銀行月利率的基礎上再減去0.2848%,如果用這個房貸利率計算,那麼你的年收益率會比27.64%高得多!

    當然你可能會反駁小白,你這個計算是建立在一線城市房價上漲的情況下呀!是的,長期來看小白對一線城市的房價是看好的,原因如下:

    1、2016年中國的城鎮化是57.35%,中等發達國家的城鎮化率是85%左右,按照每年1.5%左右的比率,中國的城鎮化起碼還有15年的時間,城鎮化必然會使一些城市的人口壓力越來越大。

    2、一線城市普遍減少住宅土地供應,在人口大量湧入的情況下,土地的稀缺性更加凸顯。

    3、一線城市行政級別,匯聚資源的能力是其他城市無法企及的,這些資源包括醫療、教育、公共衛生、社會保障、就業機會、市場空間等,而這些也將對其他城市的人才構成吸附效應。

    4、2016年中國M2增長是11.3% ,未來應該有下降,但是空間不大,2016年中國的GDP增長是6.7%,GDP增速代表“創造財富的速度”,M2增速代表“印鈔的速度”!M2增速-GDP增速就是真實的物價上漲速度(包括房價)。

    但是話說回來,小白對未來房價長線看好,但是不代表短期不會下跌,今年一線城市經過一輪的限購、限貸甚至限價調控後,房價可能會出現高位震盪並微有下跌,而這就是剛需買房、改善型人士買房的機會。

    那麼回到本文的話題,90後要不要買一線城市的房子?小白的觀點:

    在控制好風險的情況下,有條件的應該儘量買一線城市的房子。

    1、一線城市房子的潛力遠比其他城市要大;

    2、買房不僅僅是買一套空房子那麼簡單,你買的是資源、買的是福利、買的是未來的發展機會;

    3、房地產是長週期產業,長期依然看好,短期可能會有調整,但是下跌的幅度是可以抹去的,與其投資其他不確定的資產,還不如買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學生每天花一個半小時學英語值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