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曉鋒職說
-
2 # 日洛小言
首先說相同點:
1.中學時代的學霸和大學時代的學霸都有著自己都學習的理解,怎麼樣去複習,怎麼去總結,他們都掌握了一定的方法,所以學起來依然是遊刃有餘了;
2.兩個時代的學霸都有著很強的自我約束能力;學霸的電影特徵就是什麼時候幹什麼,都有著自己的規劃,不管什麼事也不能打斷他們的節奏,自控能力很強,比起那種三心二意,學習的時候想著其他事的同學自然學習效率就高了。
3.有著良好的規劃時間的能力;換種說法是這類學生很會安排自己的時間,什麼時候該幹什麼,什麼時間不該幹什麼,他們都有著自己的選擇。
不同點:
1.高中時代的學霸只要你學習成績是第一,你就是所謂的學霸;但是大學不一樣,大學裡面成績的構成有學習成績、參加各種活動和專案所得的學分,這種構成就不只是看你的學習成績了,還要考驗你的綜合能力、實踐能力,這是和高中時代學霸的不同點之一。
2.另外一個不同點就是大學的學霸比高中的學霸更學霸,什麼意思呢,就是大學的學霸比高中的學霸更上一個層次。高中時代我們都是被老師、家長趕著去學習,可能有些所謂的學霸都是這樣被逼出來的,但是大學不一樣,面對開放的環境,各種的誘惑,能夠繼續保持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才是真正的學霸。
-
3 # 知行plus
淺談一下我個人的看法(不代表我們的團隊)。
高中的學霸很簡單,只要成績好就夠了。
大學的學霸只論成績可能很簡單,每節課都去聽,作業都做,考前做一做往年的考試題。基本就能得個不錯的成績。甚至可以說是你可能並不理解這門學科,也不知道學了這些有什麼用處,你就可以得個高分。
但是,大學的學霸也可以很難。因為在大學,如果你不想只做一個成績好、規規矩矩的學霸,如果你想參加數學建模比賽、參加大創等等,你需要學習各種各樣的選修課或者進行各種社會實踐,要在別人放鬆的時候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努力,或許還需要一點天賦。到了大學,就不再是一個僅以成績論英雄的地方了,所以從這一方面來說,大學的學霸更難。
回覆列表
學習模式的改變賊大。
首先,中學的時候還屬於被動學習:
1,老師會佈置任務,根據老師的節奏來進行學習。
2、家長也會關注的很多,對於學習成績的高低非常的關注,時刻都在督促。
大學學習,更加考量主動性:
1.老師不再佈置大量的學習內容,要發揮自己的主動性來規劃學習
2.家長除了關注成績,也會關注其它的方面,對於學習的成績關注度降低。少了家長的監督,會自在些
其次,學習的目標改變
中學的時候,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考入理想的大學,除了與學習別的事情都要靠邊站。埋頭苦讀,只為在千軍萬馬中殺出重圍,獲得成功;
大學的時候,最終的目的是走出學校獲得好的就業機會。但實際目標很分散了,除了要保證好的成績,剩下的精力就會有交友,實踐,很好的瞭解社會。這個時候就考驗自己是否能夠督促自己,做好規劃。
再次,學習氛圍的轉變。
中學你會有固定的教師,固定的時間,固定的同學,固定的課程計劃……一切都是按部就班的學習。
而大學,有的老師你一個學期都有可能說不上話,見不到面。教室一會兒在這兒上選修一會上必修,同學有可能是學土木的,也有可能是學藝術的,這樣被固話的將近十年的學習節奏,都會被打亂。
最後呢,很多高中學習優異的學生,到了大學會“水土不服”,最後落得掛科,畢不了業;有的學習很糟的學生,卻如“如魚得水”獎學金拿到手軟,還能優秀畢業。
到了大學做好的
第一步,就是角色的轉換,不再是一個坐在教室裡苦讀就能夠得到好成績的;
第二步,適應環境,被管了那麼多年,突然沒人管了,可不能如脫韁的Mustang,肆無忌憚了。這正是鍛鍊自控能力的時候,再好的草原,也要有良馬馳騁。還是要適應,並且做出改變
第三步,做好規劃,沒人管了,就得自己管自己。最終目標是要走上社會,一切的目標,和大學的這段經歷,都要為了適應社會,在社會上混下去為動機。並且要注重實踐。知己知彼,才可步步為營,最終百戰百勝。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