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92452546291083

    一、常用的染色方法有革蘭氏染色(最基本)、芽孢染色、莢膜染色、鞭毛染色等。   二、.1革蘭染色法(1)取含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大腸埃希菌的混合菌液塗片、乾燥、固定;(2)染色:用結晶紫染液染1min,水沖洗;盧戈碘液染1min,水沖洗;0.4%復紅酒精溶液染30s,水沖洗;(3)吸乾後鏡檢[2]。 1.2抗酸染色法(1)取結核桿菌陽性的痰標本(已處理)塗片、乾燥、固定。(2)染色:將石炭酸復紅染液沸水浴10min,滴加2~3滴覆蓋菌膜染色5min,水沖洗,3%鹽酸酒精脫色30s,水沖洗;鹼性美蘭復染30s,水沖洗。(3)吸乾後鏡檢[3]。 1.3莢膜染色法(1)取接種肺炎球菌死亡的小鼠腹腔液塗片、乾燥、固定;(2)染色:用石炭酸復紅染液染1min,水沖洗;95%酒精脫色5s水沖洗;20%鞣酸溶液媒染10min水沖洗;0.8%孔雀綠溶液染色1min,水沖洗;(3)吸乾後鏡檢[4]。 1.4芽胞染色法(1)取等量破傷風桿菌厭氧培養菌液和5%孔雀綠水溶液,放入小試管中充分混合,沸水浴20min;取上述混合液塗片、乾燥、固定;(2)用1%沙黃液復染10min,水沖洗;(3)幹後鏡檢。 2.1革蘭染色鏡下,金黃色葡萄球菌染成紫色、球形,為革蘭陽性菌;大腸埃希菌染成紅色、桿狀,為革蘭陰性菌。革蘭染色法是細菌學中最經典,應用最廣泛的染色法之一。脫色是影響革蘭染色的關鍵步驟,脫色時間長短直接關係到染色結果的準確性[5]。脫色過度則革蘭陽性菌可能被誤染為革蘭陰性菌,脫色不夠則革蘭陰性菌可能被誤染為革蘭陽性菌,為此學生難以把握。現將原有四步染色法改為三步法,即把第三步酒精脫色和第四步復紅復染合併一步進行,使用0.4%復紅酒精溶液作為復染劑,可達到脫色和復染雙重目的。這樣,就可以避免學生在四步法中因脫色時間不易掌握而造成染色的失敗,減少重複性實驗,提高了教學效果。 2.2抗酸染色鏡下,結核分枝桿菌染成紅色,為抗酸菌;背景和其他菌被染成藍色,為非抗酸菌。傳統的方法是滴加石炭酸復紅染液於塗片上,用玻片夾夾住塗片以微火煙葉熱,保持染液冒蒸汽約5min,此法學生容易使染液蒸乾或使染液沸騰,從而影響染色效果和汙染環境。改良後的方法是將染液直接加熱改為水浴後使用,克服上述的缺點,且染色效果良好。適合實驗教學使用。 2.3莢膜染色鏡下,肺炎球菌菌體染成紅色(成雙排列),莢膜染成綠色,存在於菌體的周圍。傳統的莢膜染色是用結晶紫染液染色,菌體染成紫色,莢膜染成淡紫色或無色,菌體和莢膜之間反差小,不易分辨。改良後,增加了脫色、媒染、復染的步驟,使菌體和莢膜之間反差增大,易於觀察,可用於學生實驗和示教片的製作。 2.4芽胞染色鏡下,破傷風桿菌的菌體染成紅色,芽胞染成綠色。傳統的方法是滴加石炭酸復紅染液於塗片上並弱火加熱,使染液冒蒸汽約5min,此法染液用量大,且容易汙染衣物和實驗臺。現改為菌液和染液混合水浴加熱初染,然後製備塗片、固定、復染,即節約時間,染液消耗又少,且菌體、芽胞對比鮮明。此法適用於教學標本片的製作。   三、簡單染色法是利用單一染料對細菌進行染色的一種方法。 操作步驟 1.塗片:用灼燒滅菌冷卻後的接種環挑取少量菌體與水滴充分混勻,塗成極薄的菌膜。 2.乾燥:可自然晾乾,或將塗片置於火焰高處微熱烘乾,但不能直接在火焰上烘烤。 3.固定:手執玻片一端,有菌膜的一面朝上,透過迅速透過火焰2-3次(用手指觸塗片反面,以不燙手為宜)。 4.染色:加適量(以蓋滿菌膜為度)結晶紫染色液(或石炭酸復紅液),染l~2min。 5.水洗:用自來沖洗至流下的水中無染色液的顏色時為止。 6.乾燥 7.鏡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學生有什麼比較好實施的養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