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幽窗棋罷
-
2 # 均是天涯淪落人
高三是你人生最達觀的時候,是你一生之中最心無旁騖的時候,也是精神最為昂揚的時候。
高三的時候你可以將自己當個孩子,可以放肆的哭,也可以毫無遮掩的大小,心中可以不藏絲毫的委屈,因為你知道父母是你堅實的後盾,可以支撐你迎風飛翔。當你從高三畢業之後,便意味著你以拖去了幼稚,開始走向成熟。
大學敞開大門迎接懵懂的少男少女,四年的風雨兼程是最好的歷練,使他們能夠展翅飛翔,搏擊長空,最後去社會之中,書寫自己的輝煌。
大學是步入社會的前奏,也是我們去蕪存青的過程。走進大學,我們學會了獨立,結識了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懂的人了待人接物的要訣,也明白了適可而止的無奈。於是感嘆青春不復返,但還得不斷的進行學習,提升自我,孤獨成為了自己最好的朋友。
高三學到的知識,只是為了能夠一騎絕塵的透過高考,走向自己嚮往的彼岸。但是學無止境。吾生有崖而學識無涯,對於學習知識而言,高三才只是起步,無盡的未知領域等待著你去探索,當然這必須得有知識作為自己的支點。
每一個人對大學都有不同的認知與理解,“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只有你自己親自去體驗。才能找到他的意義所在。
-
3 # 高考志願填報曉東君
這是一個廣度和精度的問題。
高三你要學許多的科目,有的科目對你未來的專業是非常有用,比如工科類專業學物理就非常有用。有的科目對你未來的專業沒有用,例如我所學的法學,數學就沒有太大的作用。因此你高中學的是很多很多大面上的基礎知識,而大學中你會在這幾年接受到一個專業裡的集中的基礎只是,高而精。而碩士博士期間則是你大學所學專業的其中一個小方向,例如法學選擇了民商法,還有更精確的只研究婚姻家庭繼承這個小的方向。
高中你的知識量,學到滿分也只是寬度6×高度10等於60
大學你的知識量則是寬度1×高度100等於100
碩士期間則是寬度0.5×高度500=250
不是很精確,但是比較直觀。
-
4 # 全球檔案室
當然不是,不然那為什麼要開設大學?而且知識無止境,憑什麼說高三就是個人知識水平的巔峰,難道就是因為沒有周末沒有假期的補課嗎?
從生理原因來看:高三階段的孩子記憶力很好,不管是自己感興趣的還是強迫記憶的,都能在短時間記住;高三也精神狀態好,活力四射,對新奇的東西分外好奇,即使在高三那麼繁忙的階段,還是能堅持住。但是,這些只能說明這個階段的孩子的特徵,而不能證明這個階段就是個人知識水平的巔峰,僅僅是這個階段給人的感覺。而大學可不一樣,大學是經過沉澱的,身上表現出來的東西都是經過漫長的理解和感受的,這與年齡沒有任何關係!
從知識程度來看:高三是個特殊的年級,正是因為這個特殊的階段,他們學的所有知識都是機械式、強迫記憶的,都是在為高考服務,也許一個高考結束,化學方程式、文言文、函式這些字眼立馬從腦子裡化為烏有。在考試的時候,他們很可能是個小天才,但是他們對這些知識都不是正真瞭解,他們只有一個念頭就是為了高考,所以他們心底是正真排斥這些知識的。所以,為了高考“學”了很多,但是這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學,只是像鍵盤一樣把需要的東西輸進去,當它失去了作用後,主人就會刪掉。
從實用價值來看:上了大學以後,你會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大學都是自由安排自己的時間!而高三截然不同,高三週末假期都被課程安排的滿滿的!這不是說大學自己的時間多了,而是給你去實踐的時間多了!大學這些時間都是留給自己去動手動腦的時間,實驗室、圖書館都是需要實踐的地方!而高三呢?只是讓你背!記!一天接觸的全是書上的東西。而且大學你也會發現,大學作業不是說讓你作業本上寫幾道題,填幾頁資料,大學的作業就是小組合作或者個人獨立完成一個作業,比如講一節課,比如排練一個情景劇,或者舉行一場辯論賽!都是要自己動手的作業!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將學過的知識在實踐中應用,在生活中學習,用學習反映生活,這個意義不言而喻肯定是大於高三階段所學的知識。
回覆列表
高三是一個人社會常識的頂峰,學習的內容會伴隨你一輩子,這裡有你以後工作需要的,有你以後生活需要的,還有一些是你避免上當受騙需要的,大學才是你專業的開始和起點,當然,也有更多的常識,但是,一般工作多年後會忘記,你的工作和社會階層,是由你大學所學的專業和學習深度決定的,大學才是你真正學習的起點,而這個起點,是以高中所有的知識你基本學會為前提條件的,高中掌握不好,大學無從談起。如果你天真的認為高中已經掌握了你所需要的全部知識,那隻能證明兩點,一,你還沒有上大學,二,你沒考上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