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奉天舊韻
-
2 # 百科全書602
大學生的國防教育可以從四方面進行: 第一、加強中國近代史教育,把近代史結合各學科發展作為大一的必修課;第二、各種媒體要把握好輿論導向,少報道影視名星多報道和宣傳英雄模範人物;第三、各大學應該每年組織一到二次到學校附近愛國主義基地去參觀學習;第四、規定每週觀看央視國防軍事頻道兩次以上,並在大學畢業季舉辦一次國防知識競賽。
-
3 # 文生世象
我們學校的國防教育就是軍訓、參觀歷史博物館、然後大部分人就沒了。預備黨員可以觀看黨史紀錄片。國防教育感覺偏弱,我覺得學校可以利用一些節日如九一八、國慶節等進行國防教育活動,進行國防教育宣傳。多建設一些英雄人物雕像,分佈在校園各處,人物從古到今,像秦始皇、漢武大帝、衛青、霍去病、戚繼光、林則徐、左宗棠、彭德懷、毛澤東等響徹古今的歷史人物。可以潛移默化增強學生民族自豪感。
另外我覺得有必要宣傳下新中國成立後的戰爭史,大多數大學生都不知道我們中國跟印度打過仗,不知道藏南,不知道我們跟越南打了十年,馮小剛的電影芳華很多人看完電影感動啊啥啥的,但他們不知道里面戰爭片段那是跟誰打的。。。。。。
-
4 # 企業身邊的超配CFO
加強大學生國防意識教育必須緊扣愛國主義這一主題
國防意識教育是大學生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題中應有之義,是素質教育的基本內容。高校開展國防教育要轉變“重技能、輕意識”的觀念,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引導大學生將自我價值的實現與國家和民族的命運緊緊聯絡在一起,將國防意識和素質內化為個人的基本素質,將其轉化為熱愛祖國、勇於為國家和民族獻身的強大精神動力。為此,一方面要統籌協調教學、科研和國防教育,在制度、環境、師資、經費等方面給予國防意識教育以大力支援,形成科學的執行機制。另一方面要促進大學生國防意識教育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做到有教育規劃、有課程安排、有教師授課、有教材輔導、有效果考核,切實增強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真正讓國防意識教育落到實處、深入人心。此外,要採取有力措施督促各地將大學生國防意識教育作為高校的一項重要任務來抓,實現國防教育的均衡發展、有效推進。
總之,大學生是國防教育的重點物件,是全民國防意識教育的橋樑和紐帶之一。我們應當充分認識加強大學生國防意識教育的深遠意義,直面當前大學生國防意識較淡薄,國防教育重技能、輕意識的客觀形勢,以愛國主義為主題,以核心價值觀和素質教育為目標,以建立長效機制為關鍵,以廣泛的資源為平臺和基地,全方位構建大學生國防意識教育體系,並以此為依託,輻射和帶動全社會形成關心國防、熱愛國防、建設國防的濃厚氛圍。
-
5 # 小草發芽了58
先天下之憂而憂。雖然現在是和平年代,但應該增強國防意識,落後就要捱打。當兵,但是當兵需要吃苦。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一人當兵,全家光榮。
-
6 # 質勝於文
國防是一個國家生存和發展的保障。俗話說:“兵可以千日不用,國不可一日不防”,道出了國防對一個國家的重要性。而當代大學生是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國的未來,肩負著人民的重託、歷史的責任。因此兩者之間存在著必然的聯絡。
那麼作為當代大學生的我們應該為國防做點什麼呢?很顯然,中國有一支相對強大的軍隊,暫時還不用大學生去扛槍。但和平時代也不能忘記戰爭的威脅,正是“好戰必亡,忘戰必死”,這也是當代大學生必須牢記的。因此,當代大學生應該從以下三個方面提升:
1、加強軍事理論學習。
2、加強愛國主義教育。
3、投身實踐,積極參加服兵役等,以實際行動履行國防義務。
回覆列表
在生活中經常關心和國防以及軍事有關的新聞以及專業科目的學習報導;在思想上要緊隨國家以及國際軍事變革的步伐,做到隨時隨地都能跟上新軍事思想的步伐和節奏;在平日的工作中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把自己融入到和國防科技與軍事技術有關的契合點中,使得自身的素質不斷的成長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