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踏歌悠行
-
2 # 義哥說教育
對於這個問題,我想說的是,每天5個小時睡覺,已經算是不錯了。我們現在將清華大學每天5個小時當做天大的新聞。其實我覺得,這才是一所大學應該有的學習方式。現在的很多大學的學生簡直是太舒服了,透過這種學習,要學到非常好是很難的。大學只有四年,理應珍惜這四年的時間。為什麼我說每天睡5個小時並不是非常過分,也不能說是在透支身體呢?有如下幾個原因:
首先,鍛鍊身體。這是非常重要的。週一早上他安排了鍛鍊,這是非常好的,早上鍛鍊在大學是很好的行為。除此之外,其他時間沒鍛鍊,但是他也強調要“上好體育課”這個也很關鍵。同時一週內兩天強調要“跳長繩”,不知道這個是什麼,但是是體育鍛煉的一部分。
其次,注意午休。晚上睡的時間短,但是如果中午能夠休息也是非常好的,根據專家分析,午休半個小時,可以抵得上晚上2個小時。從作息時間表的週二12.25---13.30中寫了午休。這個很好,有利於補充晚上睡覺的不足。
再次,積極的心態。這個是一個人是否健康的重要標準。在這張表裡面,在“生活狀態”一欄中,一週有4天寫了“積極”;有3天寫了“平和”,“內斂”“惜時”“昂揚”分別出現1次。這說明他的心態非常積極。這種積極的心態對於身體健康非常重要的,根據國際健康標準,身體健康和心理都健康才能稱得上是健康水平。
最後,堅定的信念。一個人在奮鬥中,積極的奮鬥和被動的奮鬥是不一樣的。在這張作息表中,不僅是時間的安排,還有很多其他的自我鼓勵,比如,在表中就出現了“come on ,let‘s try your best”“目標明確,踏實地走好每一步”“不知我者謂我何求”“確定目標,矢志不治”等等這些帶有積極的暗示,這些暗示對於人的精神是具有非常大的作用的。
第二、人到底應該每天睡幾個小時?
睡覺是人必須的過程,睡覺的目的是為了讓大腦休息。那人到底睡幾個小時算是正常的呢?其實,這個現在世界上還沒有完全定論。首先,不同年齡階段的睡眠時間是不同的。根據科學家的實驗,新生兒一天大概睡20個小時左右,嬰兒的話,一天大概是14到15個小時;小學生也就是青少年,大概八個小時到12個小時;中學生一天大概九個小時就夠了,大學生和成年人一天基本上八個小時就可以了,老年人睡眠時間更短些。有的老年人一天4-5個小時,中午打個盹就行了。以上時間只是健康睡眠時間,什麼時間算是有害的呢?現在統一的標準是每天睡覺低於4小時是有害的,5個小時還算不上是有害的,也就是說不能說是透支身體。
第三、睡眠質量
人是否透支,還有一個指標,那就是睡眠質量。根據科學家實驗,人的深度睡眠只要2-3個小時就足夠了,也就是深度睡眠是人最為有效的睡眠方式。只要人真正達到了深度睡眠,其他時間其實是可以忽略不計的。所以,睡眠時間多少與人的睡眠質量有關係,有的人睡眠質量高,只需要很短時間睡眠;有的人睡眠質量不好,人躺在床上,卻總是睡不著,這樣的睡眠則是不好的睡眠,時間越長越不行。
第四、形成生物鐘
人具有非常強的適應性。在一定的範圍內,人是可以適應不同時間的睡眠的。因此,某些人如果晚上一點睡覺,第二天每天6點起床。如果天天如此(當然,是要大於4小時,這個是國際認定的最少睡眠時間),身體時可能慢慢適應,自然就沒有大問題了。比如說,我現在每天都是7:20起床,一般只要是晚上2點之前睡覺,我都能夠準時7:20起床。我現在每天只要晚上超過5個小時,中午再休息半個小時,我一天是絕對沒有問題的。所以說,生物鐘很重要。
第五,國外大學都是睡幾個小時?
其實,在很多國外名校,缺覺是普遍存在的問題。
在哈佛大學教中文的馮禹先生說,哈佛的課程對國內來的孩子來說並不算太難,只要過了語言關,就可以從容應付。但學生們總是自己給自己加壓,不斷地增加課程。上哈佛是很累的,尤其是那些從國內來的學生,他們平均每天睡眠時間還不到5個小時。哈佛商學院應該是哈佛裡面壓力最大的一個了,每天早上六點起床,下午三點下課以後回宿舍準備案例,一直到凌晨一兩點,很多女生要靠吃安眠藥才能睡著,有很多學子甚至都得抑鬱症,晚上休息不好,第二天還要瞪著佈滿血絲的眼睛參加課堂上的辯論。據說在國外的大學裡,每個學生都會面臨一個3S魔咒——study(學習),social(社交)以及sleep(睡覺),誰都渴望三者兼顧,但事實上,因為時間和精力的有限,很多人只能滿足其二。
資料表明美國學生在學校的學術表現確實與學生睡眠時間長度確實有一定關係。通常在學業更繁重、排名更高的的大學,學生入睡時間越晚、睡眠長度也越短。這也是為什麼好大學圖書館都是通宵的原因,確實有很多學生都是通宵達旦的學習,累了就在圖書館裡面睡了。這個確實是很正常的現象。我曾經在美國喬治梅森大學做過一年的訪學,他們圖書館就有很多通宵的自習室,關鍵是自習室都是沙發,睡覺很舒服的。很多學生累了就在沙發睡覺,醒了就又開始學習。
-
3 # 樹人園丁
本人從事書法文化教育工作多年。
如果每天只睡5個小時,毫無疑問,這肯定是在透支身體。
年輕時,感覺不到問題,很快就恢復了。但是這一筆筆的賬,身體都給你記著呢!“時機一到”,連本帶利的都還給你。
但是實際情況是這樣的嗎?這位學霸真的每天只睡5個小時?他是在透支自己的身體嗎?
掌握身體規律,中場休息很重要。
清華大學校史館展示了學霸們的優秀筆記。其中一位同學的作息表顯示,該學霸每天只睡5個小時,引起了網友熱議。我找到了學霸的那張日程表:
大家可以看一下我用紅線標註的時間,中午有兩個小時的時間,根據這位學霸的記錄,除了吃飯,就是在自習。只有週二的時候明確寫出了午休。
玄機就在11:25-13:30之間。上過學和在工作的朋友們都有切身體會吧?如果早上起得特別早,中午吃完飯後,就會非常困。這是正常的生理反應,任何人都避免不了。我在學校、單位都是會趴到桌子上睡一會,一般就十分鐘或者半個小時。然後,用涼水洗洗臉,馬上精力充沛,一直工作到晚上都不會困,這就叫“睡半功倍”。
這位學霸肯定是每天中午自習的時候在桌子上趴著睡了一會,才能堅持到半夜一點的。
加強體育鍛煉,提高學習效率
在這張計劃表上,體育鍛煉被單獨列出。可以看出這位學霸同學對體育鍛煉的重視。除了上體育課之外,早上也鍛鍊,晚上還跳繩。
清華大學對體育課特別重視。體育課時非常多,要求也嚴格,男生3000米,女生1500米,必須達標。大學畢業之前都得學會游泳。學校一直就有規定:體育考試不及格不能畢業。
加強體育鍛煉的好處多:
保持身體健康。
可以緩解心裡壓力,發洩不良情緒。
促進血液迴圈,使大腦獲得充足的營養,提高學習效率。
【結束】 經過對這張一週計劃表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清華大學的這位學霸每天不是隻睡5個小時,還有事半功倍的午休。
這位同學科學、合理的安排了自己一天的生活和學習。非常注重體育鍛煉,勞逸結合。
他每天在動態調整計劃表,保持自己身體健康和良好的生活、學習狀態。
所以,這位清華大學的同學的作息方式並沒有透支自己的身體。
但是這張作息表不是適合每一個人,可能只適合少部分人。
-
4 # 天天愛吃魚吖
作為一個大學生,我知道學習是很重要的,但我對於清華大學這份作息表卻不敢苟同。我跑長跑需要用每公里6分鐘的配速,這是我的舒適速度,可以支援我跑得很遠。一旦我嘗試用每公里5分鐘的配速去跑,跑步的距離會大打折扣,因為我的心肺功能和肌肉力量會支撐不住,我需要花較長的時間去訓練,一點點的適應這個速度。如果我學基普喬格,用每公里2分50秒的配速去跑,別說馬拉松了,幾百米我就要去世了。
學習有時候跟跑步是一樣的,人和人的精力和體力就是不一樣,模仿不了的。我讀高中的時候,老師還說我們前幾年有個師姐高三沒睡過覺,後來考上北大了。不知道學姐是真的天賦異稟,還是老師瞎扯淡。
因此,我覺得這是一種對身體的消耗,我認為清華大學可以適當地調整一下現在的作息時間,過去認為好的並不一定現在還是好的,時代在變化,人們衡量好事物的標準也在變化。
-
5 # 蘇杭賞金獵人
難道不是先問是不是嗎?那清華大學的學生真的就是一天睡5個小時的睡眠嗎?其餘的時間都在學習嗎?也有幸認識過幾個學霸:A. 很努力也很低調,喜歡魔術甚至一度想去以魔術為生,被家裡人阻止了之後開始安心學習。但是每次只要有活動都會登臺變魔術。B. 相比之下喜歡臨時抱佛腳,極度喜歡打遊戲,除了考試周每天遊戲時間是大於學習的時間的。C. 傳統意義的學神,不喜歡學習但是卻是三個人中學習最好的,不喜歡聽老師講課學習的方式是自己看書,睡覺時間極長,平時看書打遊戲喝酒蹦迪樣樣都不落下。我毫不懷疑三個人有比我更高的智商或者有自己的學習方式。但是他們三個的共同點是除了考試周作息時間從來不會是一天睡5個小時剩下的時間全部在學習,也無一例外不是死學習的。大學和高中不同的是這個時間點已經不應當再去唯成績論了,所有人都步入成年,大家開始對未來有了自己的認真的思考,想做什麼樣的事情,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有的人刻苦學習希望在專業領域有所建樹;有的人把心思花在社交上;有的人去參加各種活動去找各種工作增加自己閱歷。“哪有什麼應該有的大學生活,不過是每個人的選擇而已”,全部都無可厚非。就算是清華大學的學霸們也有選擇在其它道路上努力的人啊,比如,在新說唱上展露頭腳的多雷等人。實際上,他們中一部分人也是當年的學霸,也是憑藉自己優異的成績考進了大學,但是他們把心思花在了自己其他方向的未來上,可能和“一天只睡五個小時的學習”完全不同但一樣可期。
回覆列表
最近,在清華大學校史館舉辦了一次“清華大學優良學風檔案史料展”,其間展出了清華學生的許多筆記、作業、計劃等珍貴的史料,這些史料字跡工整,思路清晰,見了令人肅然起敬。不過,最讓人驚訝的是一個清華學生的作息表:凌晨一點睡覺,清晨六點起床,六點四十分開始學習,除了睡覺,全部時間都排得滿滿當當。這讓一般人看了簡直不敢相信,但這是檔案,事實不得不讓你信服。人們總以為這些清華學生,都富有天賦異稟,他們的學習不會像古人一樣頭懸梁錐刺股,他們的學習總能得心應手,輕車熟路。實際情況給了他們一記悶棍,也許這再一次印證了愛迪生的話:“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這句話被絕大多數人所認可,不過,國內盛傳,這個名言後面還有一句:“但那百分之一的靈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都要重要。”這後面一句話似乎給那些不想勤奮讀書者找到了開脫之詞,因為他們認為自己缺乏的正是這百分之一的靈感。關於這個話題,筆者暫放一邊,不再贅述。
經常熬夜會使一個人的身體在經過一天的體力和腦力勞累後得不到休息,會使一個人生物鐘紊亂,引起睡眠障礙,誘發抑鬱症,在學習工作中難以集中注意力,也會導致內分沁紊亂,肌肉消退,逐漸喪失運動能力。長期熬夜會使體質明顯變差,人的免疫力下降,弱不禁風,更嚴重的是還會導致猝死,這可不是危言聳聽,效實中學的高才生毛振秀就是一個沉痛的例子。
2000年,毛振秀畢業於寧波效實中學,因為學業突出,他被保送到了美國耶魯大學,並獲全額獎學金。這樣的機會,在寧波這所著名的高中乃至全寧波還是第一個。毛振秀成了不少學子羨慕的明星,他的母校也為有這樣一個出色的學生而驕傲。
2000年9月,毛振秀進入耶魯大學學習。據毛振秀在耶魯的同學說,在耶魯的這幾年,他幾乎天天都要學習到深夜,耶魯大學的圖書館是在凌晨兩點閉館的,他常常最後離開。2004年,毛振秀獲取了數學和計算機兩個專業雙學士學位證書,並獲得了耶魯大學數學系唯一一份頭等榮譽畢業證書。在耶魯大學,他年年都獲得獎學金。當時,包括他的母校耶魯大學、麻省理工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和斯坦福大學等6所美國著名的高校都同意錄取他。毛振秀最後選擇了世界一流的麻省理工學院數學系。在麻省理工大學,毛振秀攻讀的是博士研究生。這對剛剛本科畢業的他來說,又是一個挑戰,因為他的同學都是碩士畢業生,他要比他們付出更多的精力。他的學習時間總是排得滿滿的,就連和父母通電話也是長話短說,學習到凌晨三四點成了他的習慣。因為,他有一個願望,要在40歲以前獲得數學界最有名的“菲爾茨獎”。他曾多次對同學說,他的理想是要當個數學教授。儘管他到麻省理工才一個學期,但麻省理工數學系主任邁克教授卻這麼評價他:“麻省理工學院數學系的研究生是全世界最好的,毛振秀又是這些人中最好的!”因為學業的傑出,毛振秀在進入麻省理工後的頭一個學期,就獲得麻省理工的“總統獎學金”,並且成為了美國數學協會最年輕的會員。令人悲傷的是,美國當地時間2005年2月28日,這樣一個成績優異,品德優秀的學子,卻因睡眠不足,勞累過度,突然死於寢室,第二天才被發現。死亡太過突然,留給人們的是震驚和悲哀。毛振秀去世後,麻省理工研究生院和數學系授予他“傑出研究生獎”。麻省理工校友辦了一個紀念毛振秀的網站,以紀念這位“開朗的數學天才”。3月11日,毛振秀的父母奔赴美國參加兒子的追悼會。在那裡,耶魯大學和麻省理工的校長都接待了他們,老師和同學們舉行了追思會,當聽說兒子看書一般都會看到凌晨四五點,每天的睡眠時間甚至不到5個小時,毛振秀的爸爸傷心地問:“兒子,你為什麼不多關注一下自己的身體?要知道只有健康的體魄才是實現遠大目標的保證啊!”毛振秀生前對效實中學非常掛念,每次回國都要到學校看望老師,會會同學。他曾經說過,等他畢業有了成就,得了大獎,一定要回報母校。2006年12月18日第一屆“毛振秀數學獎”頒獎儀式在毛振秀的母校效實中學舉行,毛振秀的父親出席了此次儀式,把毛振秀生前在美國學習期間得到的5萬元獎學金捐給效實中學,作為每年“毛振秀數學獎”
的獎勵基金。
英才已逝,不再復回,讓我們吸取教訓,關注睡眠,關注學子們的睡眠,關注他們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