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京師車府令
-
2 # 帛琉特
漢正市政法大學校門口,一個戴著鴨舌帽的年輕人,在哪大聲的吆喝著“十塊錢三雙了啊,十塊錢三雙了”,這個面前堆著一個襪子攤,正在大聲吆喝的就是劉鑫。
劉鑫利用週末的時間,從國貿城批發了大批襪子,一路擠著公交車趕到宿舍,每天下午放學的時候,他都準備的提著布袋子,並給學校治安科打好招呼,說自己這是在自主創業,就這樣已經練攤半年多的劉鑫,目前已經轉了快五千塊錢了,說到這還得感謝他認識了,商貿城那個批發襪子的個體老闆。
劉鑫從小家境富裕,父母每月給的零花錢也多,在別的學生拿著生活費,不是上網打遊戲就是買化妝品時,劉鑫心想怎麼能和大家不一樣,他想子拿父母給的生活費做點生意賺錢證明自己,劉鑫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父母,沒想到父母很是支援,於是他就來到了漢正市最大的批發市場,國貿商廈。
初入國貿的劉鑫被眼前琳琅滿目的東西看的眼花繚亂,他不知道批發什麼東西,也不知道什麼東西最緊俏,這時正直冬季天氣冷嗖嗖的,劉鑫就往國貿最裡面的商鋪走去,這時他看見一個批發襪子的攤位。
這個攤位上的襪子不僅樣式眾多,而且顏色特別現眼,摸起來質量比剛才看的那幾個要好很多,這時攤主看見有人過來,就起身咋呼到“怎麼想批發襪子”,劉鑫點了點頭,“那你是來對地方了,我這裡的襪子,全國貿我敢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攤主一臉自豪的說到,“你不會吹牛吧老闆”劉鑫覺得老闆有點過了,“那你放心,不要說漢正周邊的市場,就連寧陽,正陽的店主,都來我這批發”
“什麼寧陽的人也來,我就是寧陽的”劉鑫一看遇到熟悉寧陽的,就接話道,
“你寧陽哪的”“湖濱縣”“巧了,上午剛有個你們湖濱的女店主,在我這拿了三萬的貨”劉鑫一聽自己本縣的都來這裡批發襪子,那肯定錯不了,於是就坐下和攤主聊了起來。
原來老闆年輕的時候湖濱縣插過隊,那會得到湖濱虞候鄉人的照顧,這其中就有劉鑫的父母,後來回城他就借錢開了這個商鋪,這一干就是二十年,聽到劉鑫還是個學生時,老闆死活都要按批發價給劉鑫,還說那會在劉鑫家吃住了好一陣子,得到他父母不少的照顧。
就這樣劉鑫回校把這件事告訴了父母,父母但是始終沒想起是誰,那會資助的插隊學生太多了,“難不成這是老天故意讓我遇到好人,管他呢襪子批發到了就好”
就這樣劉鑫每到週末下午,就開始他的練攤生涯,不僅鍛鍊了自己,還讓自己的生活費,也漸漸的多了起來。
-
3 # 乾淨惹眼
大學畢業按部就班進入“鐵飯碗”東莞某頭部民營企業,儘管在工作上會和世界500強top3公司有交流和合作,但常常在某些月黑風高寒風刺骨的夜晚想起兒時的夢想:走出去,紮根大城市
打工,永無出頭之日
最大的問題是,在賤賣自己的時間
所以,一定要想辦法:
1.提高時間單價
2.單位時間產出的價值儘可能售賣更多次
-
4 # 快樂風聲j
這個問題使我想起了十年前的大學生涯。整個大學四年,唯一使我記憶深刻的就是一次自主創業。
2011年夏暑期,我在異地實習,被同學叫去學校,開始第一次創業實踐。記得當初的第一次會議就是根據各自的優勢做了一個基本的工作分類,然後三人開始基礎工作的準備。
首先,我們要確定一個專案,由於是匆忙之間的一次嘗試,所以沒有前期的專案規劃。為此,我們根據所在城市的地域位置,最後確定模仿北京創可貼的創意T恤。開始之前是需要一定的啟動資金,我們都來自農村,又是學生,家庭並不富裕,就做了最謹慎的選擇。我們跑遍了所有的服裝批發市場,包括零售市場,就為了調研創意T恤的可行性,而所謂的創意T恤,其實就是在純色T恤上印製當地具有城市特色、個人喜好、比較非主流一類的圖案,以此來適應年輕一代的個性展示和追求,最後確定了印製的圖案才是我們T恤最大的賣點和核心內容。
其次,我們與幾家服裝生產商進行了大量的溝通,得到的結果就是這類特色的T恤印製會有巨大的成本,投放到市場會嚴重影響他的銷售,因為我們面對的銷售群體就是年輕一代學生,他們整體上不具備高額的消費能力。
接下來,我們又與服裝批發商和零售商進行了方方面面的溝通,結果是沮喪的。記得當年每次去服裝城,所有的零售商店鋪或多或少都有幾件特殊定製T恤的樣品擺在不顯眼的位置。然後我們開始思考具有做創意的文化衫定製,為此還進行了相關方面的調研,反饋來的結果全部為成本高昂。
最後,我們在大學校園裡四處亂竄,想知道年輕的學生們是一種怎樣的看法,這是唯一一份讓我們有信心的問卷調查。
透過多方面的調研與考察,最後三人會議上,得出的結論是此類創意T恤的創業適合走小品牌路線,要有專門的長時間的品牌培養時間,完全超出了我們當時的底線。不知這算不算一次創業呢?想起來就簡單寫了一點。
文中圖片是2011年我記錄此次事件的一篇小短文。
-
5 # 零點資訊
有很多人或許會說,學校是學習的地方,不支援創業。
但大學是個小社會,而且大學也是每個人從學生開始接觸社會的第一步,大學裡面課程不是很多,那麼多課餘時間利用起來做點創業專案還好很好的。
既是勤工儉學,又很好的鍛鍊了自己的能力,這又何嘗不是一個好辦法呢?
-
6 # 文史知了
校園代理
說一段大學時的創業,就是賣衣服掛,在學校用衣服掛的量還是很大的,在超市買一捆10個是15元。我在小商品超市進貨是8元一捆,其中的利潤還是不小的!一個學期賣了400多元,最後拿這筆錢去了趟泰山,清楚記得租了一件劉德華款軍大衣20元,一個帳篷50元,一碗泡麵10元,一瓶康師傅礦泉水5元,兩條士力架15元!在泰山頂過了一夜!
6點整看到了日出,真的好美!
其實在大學想創業也不是很難,首先你要有這個意願,你才有行動去實現它!
回覆列表
我那個時候根本沒有創業的概念,沒想過自己當個小老闆,做個小買賣,那個年代勤工儉學的很多,我身邊有很多同學去肯德基麥當勞打小時工的,如果能被聘用都是很今人羨慕的事情。
我幫朋友擺過攤兒,去過國營的商貿公司做過銷售,都是打工,沒有什麼創業的意識,想想也是比較遺憾的。
現在的機會太多了,別管能不能掙大錢,可以足不出戶,僅憑一部手機,躺床上就能透過網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給自己打工,加班加點也任勞任怨。
其實未必掙到錢,但嘗試與社會接觸,與現實碰撞,就是對自己非常有益的鍛鍊和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