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雲心理坊

    從疫情正式走進大眾視野到如今已經接近三個月了,如此長時間的相對封閉,對每個人而言都是一個不小的考驗。

    從心理學角度來講,感知覺在一定時間內被剝奪,對個體心理影響是巨大的。正如疫情長假在家的學生們,交流物件從親人、同學、朋友到僅限父母,活動空間從商場、影院、運動場到只能呆在家中,時間安排從每天日程滿滿到突然無所事事,種種的變化無疑會令許多大學生從內心無比充實跌到空虛至極,隨之帶來的心理問題主要有:

    1.焦慮。焦慮的主要來源就是長時間的居家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些什麼,怎麼去做。大學生作為當前最為年輕、活躍的社會群體,沒有初中、高中的學業壓力,也沒有上班族的工作壓力,時間充足,精力充沛,一旦無處去釋放,隨之而來的焦慮會逐漸沖淡一開始假期延長的興奮。

    2.恐懼。初期的恐懼主要來源於對疫情的害怕,隨著疑似、確診、死亡的病例逐漸增多,內心的恐懼也逐漸加重,但這種恐懼會隨著對新冠肺炎常識的掌握和疫情的平緩而減輕。後期的恐懼主要是對焦慮的一種延續,長時間無規律的作息,無計劃的做事,食不知味、 寢不能寐,正所謂寢食難安,這種恐懼會隨著假期的延長而加重。

    3.躁狂。這種情況易發生在那些計劃假期後有很重要的事情的大學生群體,如計劃年後實習的,計劃年後出國的,假期內戀愛出現問題的等等,越是長時間的等待,越是讓這些人抓狂,內心衝突不斷,一方面受制於疫情實際,無法回學校準備相關事宜,一方面又很珍惜這些來之不易的機會,如此反覆的內心衝突,會讓他們變得易激惹,衝動,行為失控,憤懣。這其中還不排除有一部分大學生本人或者家人因為疫情而去世,這對他們的打擊會更大、更深。

    所以說疫情期間,做好人員的心理疏導和自我心理調適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從以下幾層面著手:

    1.個人層面。作為大學生個人,要對疫情以及疫情期間的生活有一個全新的認識,透過各類渠道學習瞭解新冠肺炎相關知識,減輕自己及周邊親朋因為無知而帶來的恐慌;透過自己的所學去豐富自己的生活,可以根據自己專業就本次疫情做一做相關調查研究,進行一些深入思考,一方面讓自己生活充實,另一方面讓自己專業知識有所得;加深與父母家人交流溝通,讓家人與自己之間的溝通不再是簡單的“吃飯啦”、“起床啦”而已,讓他們更多的看到你的成長成熟、責任與擔當。

    2.家庭層面。家有大學生,要正確引導,既不可無視他們的存在,也不能太過在意他們的存在,要學會支使他們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要以此次疫情為契機,透過對國事的關心,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增強他們日後的社會生存能力。

    3.學校層面。學校要充分認清疫情對大學生帶來的影響,不光是心理方面,還有諸如學習、生活等一系列方面的影響。學校要充分發動教職人員與學生本人及家庭取得聯絡,掌握各類動態變化;要及時調整教學安排,徵求學生需求,集中解決疑惑,讓學生在家能夠安心安全;要制定配套活動,讓學生在家也能夠有一定的學習規劃或者活動安排,讓他們在家也能夠或多或少不再是日夜顛倒、不是吃飯就是睡覺。

    4.社會層面。街道、社群要充分重視大學生這個寶貴資源,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徵集他們做一些志願者活動,在做好疫情防控任務的同時,能夠鍛鍊他們,讓他們有機會展示一下自己。

    疫情當前,對國家、社會、家庭、個人都是一個不小的挑戰,所謂機遇與挑戰並重,只要我們能夠堅定不移地落實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在抓好自身防護的同時強化責任擔當,定能夠打贏這場疫情攻堅戰,國家如此,社會亦如此,大學生如此,其他人亦如此!

    希望以上回答能夠幫助到你!

  • 2 # 輔導員也是老師

    肯定會有影響,每天都有學生問我,老師,咱們啥時候開學啊。我也很無奈地回答,不知道啊,我也想上班。

    同學們在家都幹什麼呢,上網課,玩遊戲,睡覺,似乎也沒有什麼可以做的了。也沒有辦法像在學校一樣和同學們談天說地,過著規律的群居生活。時間一長,就開始厭倦這種無趣和孤獨的生活吧。

    人,還是需要社交的。自己呆久了真是會有心理問題。大一大二的同學可能還好一些,大三的臨床實驗課沒法進行,大四的見習沒法進行,大五開始擔心實習,擔心就業,擔心研究生複試。在家裡真是坐不住。

    今天高三開始復課了,大學開學還遙遙無期,期望疫情快點過去,迴歸正常。

  • 3 # 饅頭心舍

    延遲開學,對所有學生都會有影響,只是這影響的程度,好壞不同罷了。

    首先,最直觀的就是,原本這個時候,已經開學了,那同樣是這個時間,所有學生在經歷的事情,人在的地方,內心的心理狀態,都是不一樣的。

    當然,這樣子解釋偏哲學了。

    直白一點的說,大學生相對自由很多,可以做的事情也很多。

    如果你選擇在這段時間墮落,那時間就浪費了。

    如果你原本有一些安排,現在被耽擱了,那可能會焦慮或者煩躁之類的,這個因人而異。

    如果因為延遲開學男女朋友異地的,那可煎熬了。

    如果家裡關係不好又被迫戴在家裡,有些人這心情就可酸爽了。

    如果有些人,上不上學都一樣會學習,看似沒什麼變化,但其中的心理動態過程也是不一樣的

    ……

    反正原本應該上學的,現在延遲了也就沒在上學了

    原理很簡單,人的心理和所處的環境,周圍發生的事情息息相關,也就是現實世界和我們的主觀世界是相互影響的。

    所以,只要現實世界發生改變,心理過程就會有不同。

    最後,客觀世界於每個人而言都不一樣,關鍵在於你怎麼看

  • 4 # 讀心解萬事

    對於延遲開學,對小、中學生心理影響是不大的,對家長的心理影響大;但對大學生還是有一定影響的。

    對於大學生,我還是想談一談的,其實這次疫情對大學生心理影響還是比較大的。

    首先,大學生開始焦慮人生。一般大學生的心智比較建全,而且開始考慮以後人生,疫情的持續發展,讓許多的準備畢業的大學生,對未來充滿了焦慮,由於目前經濟狀況不明瞭,很多企業面臨裁員,市場前景不樂觀,各種可能性的出現,讓部分大學生開始焦慮以後的人生路。

    二、大學生會有緊迫感。由於疫情的發生,面對史無前例的放假,孤獨而苦惱的居家生活,使每個大學生都感覺到在學校的快樂,那是一種從未有過的感覺,才懂得需要珍惜在學校的生活和學習。知道在學校的時間會越來越少,後悔自己進入大學以後,各方面鬆散學習和不珍惜的校園生活,感到無限的悲情。對於未來,具有強烈的緊迫感,此次疫情後,會刻苦學習,努力完成學業,珍惜校園生活。

    三、大學生開始自省。長時間無壓力的情況下,和家人居住在一起,逐漸會了解家庭為他們上學所付出的辛勞,開始認真反省自己的大學生活,並做著下一步的規化,暗暗下決心認真學習,未來做一番事業,去報答父母親這麼多年的培養。

    四、開始學會自我調整。疫情在家的日子,不比在學校,沒有調侃,沒有聚集,運動很少的居家日子裡,情緒有時會煩躁,看到家人們都有自己的調整方式,自然自己的情緒需要調控,學會有意識的自我調整,為以後在工作和生活道路上,打下基礎。

  • 5 # 手機使用者52103023446

    我覺得對於大學生最大的影響就是快把大學生逼瘋了。在家被父母嫌棄,每天有上不完的課,有做不完的作業。幹不完的家務。

  • 6 # 心理諮詢楊老師

    我感覺有影響,而且影響很大,主要有以下三點:

    影響一,在家待的太久,與父母關係弄得很僵,天天看父母臉色,有焦慮情緒。

    影響二,非常渴望回到學校,想念學校食堂的美食,想念學校的美眉,有抑鬱情緒。

    影響三,太久不外出,一直活在網路的世界裡,會產生社交恐懼,有恐懼情緒。

    這些情緒的產生與疫情相關,隨著疫情結束,回到學校一段時間後,情緒就會逐漸好轉。

  • 7 # 吳瑾欣呀

    首先我是一個大學生,就我而言我覺得延遲開學對我是有一定影響的,但是心理影響談不上吧,可能是因為我還是大二的學生,如果是即將畢業的大四學生可能會有一定的心裡負擔,畢竟承受著畢業啊論文啊等的壓力。

    我可以分享一下對我有什麼影響。主要一點就是在家裡比在學校裡頹廢,生活作息也不規律。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對步數而已吧,在學校裡一天少說也有幾千步,在家裡可能就只有幾十部幾百步,偶爾幾千步了。其次就是人際關係吧,在學校跟同學朋友一起玩,心裡有什麼想法可以當面交流,但是在家裡只能透過手機螢幕來表達自己的想法,有可能對方也不太理解你所要表達的是什麼。最後我認為就是學業方面了,在家裡上網課多少有些投機取巧,不能好好的學習,可能因為一些外在因素打破了你今天要上課的安排,一邊刷手機,但是人卻不在螢幕前。還有就是在學校可以去圖書館看看書,準備考證什麼的,但是在家裡這些積極性就大打折扣,長時間下來就變得麻木無所謂了。

    雖然是這樣,但是我們還是應該多反思自己,讓自己多做一些該做的事,少做一些無意義的事情。

  • 8 # 可可愛愛小欣欣

    作為一名大學生,一直待在家裡幾個月沒有怎麼出過門,每天看看書,上網課,睡覺,吃飯,運動,雖然會覺得有點無聊,但是能待在家裡這麼長時間,能天天陪伴家裡人,這也何嘗不是一件幸福之事。

  • 9 # 懂心理惠家庭

    你好,對於中小學學生而言,延遲開學就意味著不能去學校正常上學。

    對於大多數孩子來說,不能和同學們、朋友們一起玩,在家待著會覺得很無聊。

    畢竟家就是家,不是學校,在家既沒有集體學習的氛圍,也會有不能自律的現象。再加上很多課程並不適合網路學習,這些對學生都有心理方面的影響。

    通常而言,要兩類情況,一類是畢業生,一類是非畢業生。

    1先來看看對畢業生心理的影響:

    1) 畢業生因為要完成畢業論文,對於一些需要在學校做實驗的同學而言,延遲開學會對他們有很大影響,因此有些同學會比較焦慮。不過,學校也採取了相應的措施來應對。這也有效地降低了學生的焦慮情緒。

    2) 有些還沒有找到工作的畢業生,在家參加春招,會擔心網路面試會影響自己的發揮,也會產生焦慮。

    3) 更多畢業生也在擔心畢業典禮能否正常進行。

    以上這些因素都會導致畢業生感覺焦慮,對他們的心理產生影響。

    2 對非畢業生心理的影響:

    1) 由於網路教學的特殊性,一些大學生在家會比較散漫,感覺不到學習的氛圍。時間久了,會有學習成績方面的焦慮。

    2) 有些學生在家裡和父母關係不是太好,這麼久沒有開學,雙方都忍得很辛苦,有些已經開始衝突。有些學生甚至為此申請提前返校。

    3) 對於一些本校談戀愛的同學來說,這麼久不開學,戀愛變成了異地戀,相處起來也有很多矛盾需要解決。

    總之,這個非常時期,會帶來很多以前沒有遇到的情況,會對大家的心理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需要大家積極調整心態,從容面對。

  • 10 # 胡說八道Official

    他們會發現父母沒有他們想象中那麼愛他們

    不過從我們的養育文化中就能夠看出來,父母養孩子並不是純粹的愛孩子,我只是喜歡孩子,而是有所圖,希望得到回報。

    疫情期間,看見網上很多大學生寫帖子,他覺得他在家裡像是一個被嫌棄的人,父母看他不順眼,他只有拼命的做家務,洗碗,沒有別的事儘量呆在自己的房間裡

    另一個孩子寫到,我感覺在家裡呆時間長了父母看我哪兒都不順眼,我說話做事都得小心翼翼的,能躲著他們就躲著他們,儘量避免跟他們一起做事,或者是多說話

    這可見父母是多麼的煩孩子們在家。

    父母與孩子的關係說的不好聽的就像投資專案與投資者的關係,是要求回報的

    所以從小話都還說不明白的時候就知道孔融讓梨了,兩三歲就開始教背《三字經》,《弟子規》。

    這些東西包含著很多人與人之間不平等的糟粕,父母們卻依然樂此不疲的教孩子們,他們不怕孩子們遭到毒害嗎?

    在他們眼中,讓孩子孝順比什麼都有用。所以即使是糟粕,那也得讓孩子們學。

    想想在養育過程中,有些話的確是挺傷孩子的。你這麼沒出息,我白養了;我怎麼就養了個白眼狼;你看看我能指望你什麼……

    我們的養育關係只講究責任與義務,不講究愛。看看大多數人平常是怎麼跟父母說話的就知道,三句兩句都是不耐煩,因為那隻存在著責任和義務。

    我覺得一個融洽的家庭關係,靠的是愛,靠的是彼此想跟對方在一起,他們在一起不是因為責任,不是因為義務,更不是因為愧疚,覺得對不起。

    而在孩子們的心裡,是存在那麼一個幻想的,即使對自己再不好的父母也是愛自己的,可疫情期間父母們的這些舉動,打破了孩子們的幻想。

    不被愛得有多傷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美國大學真的是好進不好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