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狂人狂語

    首先明朝和清初是沒有大學生這個稱呼的,明清時期的最高學府,叫“國子監”.中國真正意義上的大學,直到光緒二十四年才開始誕生—京師大學堂(即北京大學前身)。

    與國子監不是大學一樣,明清當然沒有大學生這個稱呼,以明代稱謂來說,通稱“生員”,在國子監讀書的學生叫“監生”,學生享受“助學金”,由國家財政支出,因為是用於學生改善伙食,故稱為“廩膳”。

    “國子監”隸屬朝廷,他是明清時期國家最高教育機構,所以在文憑含金量方面來說,最少相當於清華北大博士學位。因為國子監畢業生不僅包分配工作,還包當官。明代有明文規定;“入國學者,乃可得官,不入者不能得也”。

    中國自古講究“學而優則仕”。所以這種能分配為官的大學誰人不想讀?但入國子監需要成績,如果考不上怎麼辦?那就要需要自己有當大官的長輩了。古今一理,這就有了特招這個詞。

    所以國子監的學生因為入學方式的不同,叫法也有區別,舉監、貢監、廕監、恩生等。到後來國家經濟緊張,朝廷又允許以收取“贊助費”的方式,公開出售招生指標,這種行為叫“官倒”。這些學生中又有了一種新的稱呼叫“例監”,這是給透過買指標入學學生的專有稱呼。

  • 2 # 白朵朵520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看明清時期的科舉制度。正式科舉考試分為鄉試、會試、殿試三級。

    科舉是中國古代讀書人的所參加的人才選拔考試,就相當於前不久剛結束的高考。那就意味著只要通過了鄉試就相當於入了大學。

    如果說秀才,是個大學本科生;那麼舉人感覺就是大學畢業後考了碩士,並且考了公務員的,進士可就是博士級別了。現在,你知道在明清時期你是什麼學位了嗎?

    原來古代秀才那麼優秀!

    提起秀才,你會想到什麼?《武林外傳》同福客棧裡那個膽小如鼠,只會之乎者也的呂秀才?還是《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滿口有辱斯文,卻總是行敗德行之事的孫秀才?

    這些秀才,經過影視化的演繹,總是透露出知識分子的迂腐和猥瑣。可是事實上,秀才比你想象的要優秀的多!

    我們先來看看想要成為一個秀才,得經過多少難關?

    成為秀才之前,首先你要經過童試。童試的應試者不分年齡大小都稱童生。童生需要五人結成一組,還需要廩生為其做擔保,保證身家清白,沒有冒名頂替。

    童試合格後,下一關,就是府試,府試由知府或直隸州知州、直隸廳同知主持。知府、直隸州知州、直隸廳同知這都是州府高階官員,有他們主持的考試,可想而知,考試的規格和難度是越來越大。

    彆著急,接下來還有更大難度的院試。院試成績優秀的一二等學生,才能有資格進入府、州、縣的官方最高學府學習,所以又叫入學考試,至此你就有了秀才的頭銜了。

    秀才是參加科舉,步入仕途的敲門磚和門票,是進入士大夫階層的最低門檻。

    秀才的特權

    沒錯,雖然是最低門檻,但好歹也屬於士族的秀才也是擁有特權的。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秀才都有哪些特權?

    官府特權

    大家在看電視劇的時候,經常看到知縣老爺升堂審案子,下面站著的秀才就會說,我有功名在身,無需下跪。

    是的,沒錯,就算是沒有任何官職的秀才,見到知縣時不用下跪、知縣還不可隨意對其用刑。遇到公事,秀才還可以要求直接稟見知縣。

    自由出行權

    在明朝,為了限制老百姓的隨意遷移,便於管理流動人口和戶籍,所有老百姓出門都需要持有官府簽發的路條。而秀才可以出門遊學,不受限制。

    免徵糧

    在明清,要想活得好,就要多屯糧。可是百姓們每年都要上繳官府糧食。

    可是秀才不用,他們可以免交公糧。這在民以食為天的古代,是多麼人羨慕的特權。所以你看,古代的很多地主鄉紳至少都是秀才以上級別的人物。

    穿衣自由

    在明清,你以為有錢就可以穿好衣服嗎?不是的

    在士農工商等級森明的封建時代,對穿著也是有很嚴的規格的。比如明朝的商人,即使你再有錢,也不能穿綾羅綢緞,只能怎麼樸素怎麼穿,更別說平民老百姓了。而秀才可以藍領長衫,頭戴方巾,腳著長靴,儼然一副讀書人的氣派。

    現在你知道為什麼現在公務員和事業單位招聘至少要全日制本科了嗎?原來秀才才是我們進入仕途的敲門磚而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兒在讀大學,我害怕她被壞小子騙,應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