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蘿蔔愛旅遊
-
2 # 馨媛隨筆
應屆畢業生,我們也經常招聘,2012年去一所大學招聘,吃不了做業務的苦,留下來的零人。
我們需要什麼人才? 首先是誠實守信,先德後才,有夢想的人,不安現狀,有強烈發展意願的人,從試用一直可以發展到總監,這中間是需要不斷努力的 ,因此,吃苦耐勞,愛崗敬業,都是最基本的要求。
那種勇於做班幹部的人,當然更好,義務付出 ,心態好 。
千萬不要說 :這個不會,那個也不會。
你剛畢業,當然是不會啦,但 你要說,我可以學習,請多多指導 。
沒什麼難的,很快就走上正軌的,選擇好,慢慢做,不要東一下西一下,選擇大於努力 。
本文將面試物件分為兩大塊:無工作經驗的人(包括應屆畢業生和實習生)和有工作經驗的人。
從招聘的角度來說,一般企業的外部招聘的主要組成部分無非是校園招聘和社會招聘。(其他類似於外包等渠道此處不做贅述)
一、HR更看重無經驗面試者的什麼
由於各類大學的教學質量參差不齊,所以在招聘需求確定之後,HR會透過對崗位的職責分析劃定目標院校。(一般情況下,能夠在你所在學校設點的,至少說你們學校的綜合實力是受招聘公司的認可的,所以看到校招的空缺崗位就放大膽子去投遞簡歷吧),但是校招崗位往往是一崗難求,特別是像500強企業或者知名上市公司之類的知名企業,更是讓應屆畢業生們搶破頭。
在簡歷透過篩選的前提下,怎樣有效地準備面試呢,首先需要大家先看看下面這個表:
有人會問了:這個表是什麼
由於崗位之間存在一些細微的差異,所以不同的崗位側重點可能有所差異,但是無論是技術崗位還是綜合崗位,我們都能從中總結出一些相似之處:
1、溝通能力(著重強調有效溝通)
溝通,你以為溝通就是說話嗎(只要你不是啞巴,你都能溝通),但是掌握了有效溝通,就是一種優勢能力。
當然面試著重考察的是“說”的方面,一般面試官會怎麼問呢?
很遺憾,沒有單獨針對測試溝通能力的問題,因為這個測試往往都貫穿在整個面試的過程中:
包括自我介紹、以往工作經歷描述以及其他問題的表述。
那麼怎樣才能讓HR覺得你的溝通能力是符合選人的標準的呢,在面試過程中你要儘可能做到:
抓住HR面試提問的重點,直接給出基於真實情況上的直接回答(這裡一定不能balabala亂編,因為一旦被識破你就嗝屁了)
舉個例子:HR提問你為什麼會選擇這個職位,從字面意思來講,Ta問的是原因,你就不能答結果。比如很多沒有什麼面試經驗的學生會回答“我覺得這個崗位能夠讓我提升很多”(誰在崗位上不會提升,你要搞清楚是先有求職動機再找工作其次再獲得提升)
當你滿心以為你毫無破綻的時候,其實已經漏洞滿滿了。
咱們再來看一下下面這個回答:
"不僅是專業原因,本人從小就對數字感興趣。且性格屬於細心穩重型,這個工作包括貴公司都是我找工作的不二選擇。"
(雖然這個回答乍一看無特別之處,但仔細一分析,這位候選人從專業、興趣及性格特點三個維度說明了自己的求職動機,同時還展示了自己的優勢,這個就被歸為有效溝通)
所以說:溝通能力不僅僅是說話表達,它還包括了很多其他能力,包括主動性和團隊協作等(溝通往往就會結合著兩點進行考察)
舉一個例子:HR問你當你和部門Leader的意見發生分歧你會怎麼做?(實際上這個問題就是考察團隊協作加溝通能力以及情商的一個典型問題)大家可以自己想想你會怎麼作答?
除此之外:透過觀測候選人的溝通能力,也變相地考察了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
2、主動性(基於結果導向的主動性)
不管是哪種型別的崗位,用人單位都傾向於挑選具有主動性的候選人,這裡的主動性不僅僅是你每天自己有事可做。
主動性必定與主動思考和執行力掛鉤:
中國大多數學生的典型思想都是與主動性相背離的,學生時期或多或少都是因為父母老師或者大學的績點、工作之類的逼迫而被迫學習,所以做事往往缺乏主動性,更別提執行力和主動思考了。
那麼這一套學生思維拿到社會上肯定是不被接受的(因為沒有那個職場前輩願意時時刻刻去奶一個孩子)
同樣舉個例子:
1、HR一般會問如果交給你一個XX專案的XX任務,你會怎麼去安排和執行工作,這樣安排的思路是什麼,每一步的完成進度和時間是怎麼安排的(問題1,這是基於情景模擬的問題)
2、在你之前的經歷中,有沒有那件事情是你從計劃。構思到執行全部由你自己完成的,能分享一下當時的狀況以及你具體的做法嗎?(問題2,基於行為面試法的問題)
回答這類問題:堅持5W2H的模式闡述重點(切忌長篇大論,最終被HR無情打斷。)
3、團隊協作
這一塊在第1點溝通能力中已經提到了,這個方面HR一般會提出兩難的問題來測試你在團隊環境中的真實反映。
再次舉個例子:
1、你的同事將事情甩給你之後自己先走了,留你一個人在公司加班你怎麼看?
2、你作為新手進來,其他同事會有很多事請你幫忙,但是這不屬於你的職責範圍且你自己的工作也做不完,你要怎麼迴應他們?
很多候選人可能馬上不假思索:幫!!!學習雷鋒好榜樣,無怨無悔幫同事一定能夠讓HR覺得我是一個團隊協作能力強的人。(摸著你的良心問它會不會痛)
你的回答不重要,關鍵是你的理由一定要有足夠的依據,否則在HR的眼中你就是在吹NB!(不是在誇你哦)
建議:基於自己的真實想法,在堅持自己的原則上兼顧團隊合作精神。比如針對第二個問題的回答:
“同事交代給我的不屬於我職責範圍之內的事,我會依照事情的輕重緩急及自己有無空閒來綜合考量,如果同事是因為太忙無法兼顧那部分工作,那我會盡量完成手上自己的工作再去幫助同事;如果同事是僅僅想甩給新人而不履行自己的職責,那我會委婉拒絕。”(這樣的回答才是合乎情理和人性的)
二、HR更看重有經驗工作者的什麼
針對無經驗的候選人,HR會重點關注綜合能力,當然還有一些基本的基礎技能和專業技能。
今天對無經驗人員的建議就寫這三點,接下來看看HR對有經驗者的面試考察有什麼不一樣。
首先強調:上面的三種素質也是HR要對有工作經驗的候選人進行考察,除此之外,還會重點考察以下幾個方面:
1、以往工作經歷
“請談談你從之前東家離職的原因?”這個問題基本是HR必定會問的問題,因為這個問題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暴露出你的擇業價值取向和職業規劃道路。
離職的原因往大了說無非都包括這三點:無前途、無錢途、無快樂(其他的例如個人家庭原因或者公司破產都是極少數)
當然上面是自動離職的人員,不排除有被開除或者和公司打過官司的人員(這就是公司為什麼要做背調的原因)
所以,綜上這些就是為什麼HR要深挖你離職原因的理由,所以大家一般沒有什麼難言之隱就照實回答(當然可以適當拔高,一定要適當適當)
比如你確實是因為前東家錢拿不夠才想透過跳槽升職加薪,一定不要這麼說,可以說前東家在人才培養或者晉升方面不明晰等(當然,這中間千萬不能吐槽前東家,甚至說壞話,這樣會讓HR覺得你人品要重新考量一下。)
2、職業規劃及生活規劃
“請談談你的職業規劃(1-3年或長期)”這個問題也基本是HR必問的問題之一,主要是想看看候選人對自己的事業是否有上進心,以及同時對比公司的晉升體系是否能夠滿足你的期望。
職涯規劃最忌諱回答:三年主管,五年經理。
因為這個聽起來就有點虛幻,你的回答重點應該是:你要透過哪些可行步驟達成這個目標。
例如:我會利用在公司的第一年熟悉公司的相關業務並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目前自己在XX方面還有欠缺,會透過XX自學的方式儘快彌補,第二年......(這樣一年一年是否看著更有說服力呢)
除了職業規劃,HR可能還會問你生活相關的規劃,例如:是否有物件、什麼時候結婚、在哪兒買房(你以為是閒聊麼?No,NoNo)這是在透過你的生活規劃在進一步推斷你可能產生的職業變化,這個要參考馬斯洛的需求原理,每個階段人的需求不一樣,做出的選擇自然不一樣。
當然,這個問題也可以推斷出你應聘該崗位的穩定性。
3、加班文化
“是否能接受加班?”這個基本也是面試必問,你無法去猜測HR想要加班的人還是不想加班的人。
所以大多數人會這麼回答:如果是因為個人工作沒有完成,那個人自願接受加班,但是不接受沒有效率的加班”(其實這個回答壓根就沒說出將自己的真實想法)
加班加班,必然就是給你比平時多的工作量,要不就是讓你提前趕進度,這樣的加班相信大多數人都不願意接受(畢竟大家都是人不是機器,但是錢給夠還是可以考慮,哈哈哈哈)。
一般能問出這個問題的公司有兩種情況:一是它本身就有加班文化,想來測測候選人的意願(這一項會作為是否錄用的標準,特別是IT及網際網路行業,專案上線不是吹的);還有一種情況是公司不加班,只是想測試一下候選人的應變能力和工作態度。
所以這個問題如實回答,加班也一定要把加班費問清楚(不要覺得不好意思,談錢才是正常的,不然你找工作幹嘛,對吧)
4.其他補充
“還有沒有什麼想問的?”這個問題是候選人爭取面試結果的最後機會,不一定要像其他面經說的硬要去問什麼培訓以此來展示你學習的慾望,原則是:有對面試回答補充的就大膽說出來,或者對有崗位不清楚的地方,沒什麼問題不必追求新奇。
以上就是小要憑藉個人淺薄的工作經驗碼字三小時給大家的一些誠心的建議,總之,在面試過程中要在秉持真實表述的前提下參考以上面試建議才對大家有用,畢竟工作是你自己在做。
希望以上內容對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