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橙小寶愛學習

    未來人工智慧將會推動人類的發展程序,多所985院校開設人工智慧專業,一是培養未來人工智慧方面的人才,這樣的人才培養相對更加專業,二是多所985院校也看到了未來職業走向趨勢,所以開設人工智慧專業。

  • 2 # 織田信長SAI

    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人工智慧創新行動計劃》指出,2020 年國內應基本完成適應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的高校科技創新體系和學科體系的最佳化佈局。 2030 年高校成為建設世界主要人工智慧創新中心的核心力量和引領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的人才高地。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國家對於人工智慧的重視,高等教育資源一定會向人工智慧領域傾斜,用於滿足市場的要求。

    我可以預測:近些年,人工智慧必定會成為“香餑餑”專業,工作會很好找,薪酬待遇也會較高。針對人工智慧的交叉學科研究會越來越多,各個高校都會爭奪相關的國家基金專案和研究成果,沒有哪個高校願意輕易放棄這個大蛋糕。

    人工智慧是一個典型的交叉學科,涉及數學、計算機科學、邏輯學、語言學等不同領域的知識和專業,未必每個學校都有足夠的師資力量支撐起人工智慧專業的系統建設和學生培養。

    人工智慧專業這麼火熱,必然會有些高校想蹭熱度,例如有的高校將原來的理學院或者是計算機學院合併成人工智慧學院,實際教學內容、培養方案並沒有實質性的改變。這就是標準的“掛羊頭賣狗肉”。

    到底什麼樣的學校才適合開設人工智慧專業,這需要有關部門嚴格、理性地審查。

  • 3 # 介論

    毫不誇張的說,人工智慧是新的一次工業革命,全球都在爭奪制高點,特別是美中,人工智慧需要大投入,一般的大學玩不起,也玩不高水平。

  • 4 # IT人劉俊明

    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來回答一下。

    首先,為了適應當前人工智慧領域對於人才需求量的不斷提升,高等教育必然需要全面拓展人工智慧人才的培養渠道,人工智慧人才培養從研究生教育向本科教育覆蓋也是一個比較現實的選擇。由於人工智慧專業對於高校的資源整合能力有較高的要求,所以重點大學會率先開設人工智慧專業,相信未來會有更多的大學開設人工智慧專業。

    雖然本科階段剛剛開始設立人工智慧專業,但是人工智慧人才的培養已經在研究生教育階段積累了大量的經驗,所以本科階段的人工智慧專業在課程設定上和人才培養質量上,還是能夠得到保障的。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當前選擇人工智慧專業也會有一個比較好的學習體驗。

    人工智慧專業的人才培養通常需要面對三大障礙,其一是人工智慧專業對於實驗場景有較高的要求,通常需要有資料中心的支撐,這對於普通高校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其二是人工智慧專業對於導師有較高的要求;其三是人工智慧專業往往要有研究課題的支撐。另外,由於人工智慧是非常典型的交叉學科,所以就需要高校具有比較強的綜合學科實力。通常來說,沒有研究生培養能力的高校,在開設人工智慧專業時會有較大的困難。

    雖然高校當前在本科階段也開設了人工智慧專業,但是學習人工智慧專業需要學生具有較強的學習能力,而且當前選擇人工智慧專業,最好讀一下研究生,這會明顯提升自身的就業競爭力。從近兩年人工智慧領域的人才需求情況來看,高階應用型人才和研發型人才依然是招聘的重點。

    最後,如果未來有明確的讀研計劃,本科階段也可以選擇數學、軟體工程、大資料等專業,開設這些專業的高校比較多,選擇空間也相對大一些。

  • 5 # 老頭和你隨便聊聊

    個人觀點,目前人工智慧專業的開設有點氾濫!

    根據教育部《2019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能夠發現,目前已經不僅僅是985高校開設這個專業,大陸開設人工智慧專業的高校總數多達180多所!這還不包括智慧製造、智慧感知一類的專業。

    人工智慧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華人工智慧產業的應用型人才。

    當前,這個專業還處於探索適合中國高等教育人工智慧人才培養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過程。

    我們先看看相關的歷史節點。

    2018年4月3日,中國高校人工智慧人才國際培養計劃啟動儀式在北京大學舉行;

    2018年4月8日,西安交通大學人工智慧拔尖人才培養實驗班宣告成立,並於2018年面向全國招生。

    到2020年3月3日,在教育公佈的備案審批結果裡,共180所高校新增人工智慧專業。

    這個專業需要冷靜對待!

    據不完全統計,全球共有超過360所高校具有人工智慧的研究方向,其中美國接近170所,中國僅僅30多所。也就是說,在開設這個專業的高校裡面,近150所高校在開設這個專業之前,並沒有人工智慧的研究方向!

    雖然有一些高校在課程安排的時候,有相關課程,但是總體上缺乏人工智慧的教學和科研能力,結果很可能是在獨立培養具有動手能力的應用型人才方面有所欠缺!

    人工智慧有很好的發展前景。

    據統計,2017年全球新興人工智慧專案中,中國佔據51%,但是人才儲備很少,近幾年人才缺口預計超過500萬。

    人才需求不代表高校在不成熟的情況下一哄而上的開設這個專業!

    人工智慧的行業現狀。

    不客氣的說,目前最尖端的人工智慧技術掌握在一小部分科技公司和網際網路公司的手裡,很多的中小型創業公司或者團隊所標榜的“人工智慧”,僅僅只是大資料抓取與初級演算法運用。人工智慧的研發門檻非常高!

    另外,人工智慧技術的更新換代非常快,特別是行業聚焦領域因時而變,如此大規模開設這個專業,可以想象,四年以後會是一種什麼情況!大量畢業生擁擠在某幾個狹小領域,或者只能從事最底層的崗位!

    人工智慧專業的學習,非常的“燒腦子”,從這個專業的主幹課程略知一二。如:神經科學基礎、人類記憶與學習、計算神經工程、認知機器人、機器學習、群體智慧與自主系統等等。

    我很懷疑是不是開設這個專業的學校都有教學和科研實力來完成這個專業的學生培養。

    少數有能力的高校開設這個專業是好事,一哄而上,也只能拭目以待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校大學生有哪些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