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夢想與深情
-
2 # 是北垞
1.打遊戲是因為遊戲能給自己帶來滿足感
比如快樂的滿足、娛樂的滿足。打得好還能升級,賺取足夠的自信和成就,因此,越打越興趣,這才是他喜歡打遊戲的根本原因。如果父母沒有認識到這點,總認為孩子打遊戲是不務正業,浪費時間,因此不斷數落他、否定他,只有一個結果,就是他認為你在否定他的需要、他的自信和成就。最後導致父母和孩子之間關係很差,你說話他根本不聽。有些人遇到這種情況,總會說,我是你父母,我有權糾正你的錯誤行為,殊不知,你的方法不對,根本原因也沒了解清楚,根本不知道他心裡想要的是什麼,他當然不會聽你的。
2.打遊戲未必是件壞事,就看你怎麼把“壞事”變成好事
既然你已經明白,孩子打遊戲是為了滿足,為了找到自信和成就,不妨順著他,和他一起打遊戲,從打遊戲的過程中,一是增加對孩子的瞭解,讓他知道你瞭解他,逐步增加感情,為讓他聽從你的良好建議,下一步糾正他拉近關係。二是遊戲裡也有遊戲的精彩的邏輯和戰術,遊戲程式的設計者,智商都比較高,不妨讓孩子從中體會遊戲中的厲害邏輯和戰略,對以後在社會上歷練沒什麼好處。我家女兒現在在高中,她給我說,自己現在之所以對國學很感興趣,是因為從小看《秦時明月》動畫片得到的好感。她的語文等學科學得很不錯,特別是對韓非子等先秦著作理解很到位,對人生看法也很深刻,我覺得看電視、打遊戲並不完全是壞事,看你怎麼引導他。
3.打遊戲需要思考,打累了當然要睡懶覺,這是自然節奏
這很正常。之所以您感到不正常,是因為他的生活、工作節奏和您的不合拍,但和和客觀事實合拍。當你和他拉近距離,認可他在遊戲裡的成就感和自信,他也會願意跟著你的節奏,或者社會有的、職場該有的節奏改變一下自己。
綜上所述,最好的說服方式不是反正來,而是順著來。讓他知道你站在他的陣營,為他鼓勁加油,他當然會聽從你的建議。最差的說服方式是,試圖用自己的所謂的正確改變對方,殊不知,你的做法未必適合他的節奏。
-
3 # 希曼讀書
應該是自己也覺得這樣的生活不能給自己帶來一段更新的體驗,每天就這樣渾渾噩噩的過,過一天算一天,自己也沒什麼想法了。其實大學只是我們提升自我的一個階段,只要你有理想,就算一般大學也能有不一樣的精彩。
關於上進心,其實除了自身,我覺得環境也很重要,如果一份工作,早八晚五,沒有晉升,沒有挑戰,沒有出彩的地方,沒有能實現自己價值的地方,人大多會生出過一天是一天的想法。如果沒有什麼特別的事情打破這個局面,那麼將會長久的這樣下去,人也就在這樣的生活和工作中,把自己的鬥志激情磨沒了。
年輕人不該這樣,年輕是一種資本,不要在該奮鬥的時候選擇安逸。如果沒有能讓你大展宏圖的翅膀,就自己尋找一雙。既然眼前沒有什麼機會,那就去尋找,去創造。
年輕人不該為一份平凡的工作栓住腳步,去換一份具有一定挑戰的工作,能讓你獲得更多財富的同時,也能不斷學到新東西,提高個人能力。當你接觸的人或世界的面越廣時,你就更會意識到,改變現在的自己有多重要,多迫切。
別浪費青春,擁有時要緊緊抓住利用好,回頭時才會無悔。
回覆列表
要知道怎麼辦,首先要分析原因。
這世上父母最肉疼的人,是孩子;最揪心的人,是孩子;最放不下的人,是孩子;最讓父母心累的人,是孩子。
明明父母子女一場,是漸行漸遠的修行,可是不省心的孩子,與父母永遠離得那麼近,傷父母,啃父母,似乎成了常態。
你的孩子大學畢業,已經是成年人,你已經完成教養ta的責任與義務,步入社會,他的人生主要是他負責和做主。
父母可以在需要的時候指點一下,順便幫他一點。
但是,指點和幫助他是情分,不幫也是本分。
那些人生走得順暢正能量的孩子,得益於父母的引導,更得益於自身的內驅力。
孩子打遊戲,睡懶覺,你可以建議他過更積極上進的生活,但是那得ta從觀念上接受,並且有內驅力,願意去努力行動。
否則,認你著急上火都沒用,因為你不可能去幫ta生活。
強行去幹涉,徒增怨恨和矛盾。
他再不好的生活狀態,目前都還可以過得很好,因為物資上有你的廕庇。
所以要改變孩子的糟糕狀態,無為勝過有為,只有先讓他去嚐嚐他這種生活狀態的苦,也許他會醒悟,自己主動願意去改變,到那時你再去幫他,效果會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