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人生慢慢冷暖自知
-
2 # 唐山阿杜先森
作為大學生,如果你的思想還沒有達到要為貧困地區教育事業奉獻自己的精神,你是很難留下來的。這類大學生應該是過於安逸在自己曾經美好的城市生活,而還沒有做好那種心理準備活動。
-
3 # 西安張帆高考志願填報
大學生到貧困地區教書,為什麼有的人留不下來,有何感想?這個問題其實並不困惑,因為每個人都不是聖人,每個人的思想境界都有限,大多數人都是凡人,並不是偉人。雖然具有鴻鵠之志,但沒有經天緯地之才,也沒有運籌帷幄之策。人們考慮的首先是解決自身的生存問題,生活問題和發展問題。
在偏遠地區教書,在事業的發展上,在生活的享受上,存在著一定的限制。所以,思想理念的碰撞,生活環境的艱苦,教學設施的簡陋,都會成為他們影響他們留下來的因素。所以,他們首先是從自身的生活,生存和發展去考慮的。人各有志,我們不能夠對任何人的選擇橫加指責和干涉。只要是不違背國家法律法規,不違背社會公共序良俗的選擇都是無可非議的。我們任何人都不能夠把自己的思想強加於別人,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別人。我認為。每個人的選擇不同,每個人的人生職業生涯發展規劃不同,這種現象是無可非議的,也是非常正常的。
-
4 # 三哥手機影片剪輯教學
我想了一下,主要歸納有這麼幾點:《1》貧困地區生活條件非常苦,居住條件簡陋偏僻,很多地方不要說4G訊號了,連2G網路都沒覆蓋完,手機時常沒有訊號是正常的事情,可想而知;《2》貧困地區連一個像樣的商店都沒有,有些地方連吃水都要到老遠的地方去打,薪資待遇也低,就拿我們老家貴州來說吧,每一天面對的除了山還是山,濃濃的孤獨感,想找個人說說話都難,富人嚮往的天堂,窮人逃避的地方,少了城市的喧囂和繁華,由此看來你懂的;《3》交通特別不方便,很多地方,都是一些彎彎曲曲的泥巴路,有時候要去鎮上,還要徒步10來公里,;《4》由於離鎮上遠,生活上特別不方便,你要買一個菜,周圍都難找地方買,得自給自足,自己種,由此看來很多大學生留不下也正常不過了。
-
5 # kingwei張
這個問題其實很容易回答,也很容易論證,當然,只要設身處地的考慮內在和外在因素,也很容易理解大多數大學生在貧困地區教書留不住的原因。答主認為,主要原因如下:
(1)自身對未來的認知。從小,我們接受的教育就是充滿奉獻精神和英雄主義色彩,我們身邊也不缺無私的奉獻者和偉大的英雄,但是,問題是,這些人本來就是少數人群,而現實中的我們都是除了那少數部分的大多數人,價值觀使然,我們有的是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與嚮往,因此,經歷了艱辛的高中生活,順利步入大學,渴望自己對這個世界的價值最大化。貧困地區之所以被稱為貧困地區,它本身的交通條件和經濟條件就限制了它自身的發展,常人可以用數年的青春換取“支教”這種高尚的社會標籤,但是實際上很難有人做到用盡一生在貧困山區的教師崗位上耕耘,常言道,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大多數人還是希望未來的生活能稱為一線城市的一份子,這是大多數人對未來認知的基本價值觀。
(2)物質條件是所有理想的前提。一切的美好生活都是基於能滿足溫飽和基本慾望的物質基礎,有了這個前提,才能為社會創造更大的價值。回到問題本身,大學生應該有獻身精神,但這種精神並不一定非要透過支教這一條途徑實現,而應該是多途徑的,比如在自己大學專業的領域,為自然科學課基礎建設奮鬥一生,也是獻身精神的一種體現。在發達城市中,找到適合自己專業的工作,收入遠遠高於貧困山區的教師工資。舉個簡單的例子,答主老家在西北農村,這裡的人們對老師有一種共同的認知,那就是“摳”,所謂買一根蔥都能和攤主講半天價,可見,對於鄉村教師而言,無論你所從事的事業是如何偉大,但現實對物質條件的苛刻卻無時無刻不在衝擊著你的偉大。再舉個例子,隨著網路時代的到來,教育培訓行業拔地而起,一名知名的考研輔導班的全職教師一年的收入是多少?可靠資料表明,他們一年的收入,是貧困地區老師一輩子都得不到的收入!!!另外,電影《驢得水》中的“呂得水”老師的虛名,就是為了滿足疲睏地區學校的基本開支。種種對比顯而易見,高唱偉大英雄的時代,並不是誰都做到心甘情願而不及報酬的為所謂的大道堅守一生。
(3)生而為人,並不只為自己而活,更不是隻為了夢想而活。人是群居生物,這種群體最主要的體現就是家庭,一個人在追求夢想的同時,同樣揹負著家庭的希望。大多數大學生的價值觀體系中還是比較能接受指教這種帶有奉獻精神的事業,但是大學生的父母不一定都是大學畢業,也不一定都有奉獻的覺悟。實際上,作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未來的道路上儘量少受苦,所以傾盡半生,就為了孩子能有個好未來。偏遠山區的支教生活,遠遠不是大多數父母理想中孩子的未來生活,因此,當你有所選擇時,通常會遭受來自父母的強烈反對。另外,考慮到自己的下一代,我們所有的努力,有一半的理由不就是希望自己的家人能和普通的城市原住居民一樣享受先進的城市基礎設施,讓子女接受到更加優良的教育嗎?因此,作出選擇之前,往往會遭受到來自自己內心家庭責任感的拒絕。
說到感想,為想說,不要去批判,也無需唱高調。我們可以倡議讓更多的人投入到貧困山區的教育工作,但是不能勉強,更不能進行道德綁架,每個人都有自己選擇的權利,遵從自己內心的選擇才是最好的選擇。社會不能沒有英雄,也不能沒有無私奉獻的鄉村教師,在這美好的時代,這種美好的事情時常發生,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應該去做這件事情,在自己擅長的崗位上努力奮鬥,建設祖國,同樣是一名新時代的戰士。
-
6 # 老生說教
大學生到貧困地區教書為什麼留不下來,有很多原因。
條件的簡陋。貧困地區經濟落後,教育更是和城市無法相比,幾間教室,一面國旗就是學校的象徵。沒有先進的教學裝置,沒有齊全的體育器材,夏天沒有空調冬天沒有暖氣,甚至連辦公桌還不能一人一張。
生活的艱苦。貧困地區教師的生活無論是吃、住、行都是城裡教師所無法想象的。就說吃,學生放了學得趕緊自己做飯,炒一次菜可能要吃幾頓。有時候時間緊了涼饃一啃就遷就過去了。就算每月多幾百元的生活補貼,但換不來豐富的物質生活。
工作的勞累。本來農村學校教師都很少,更何況貧困地區,一個學校幾個教師,幾乎都是包班制,沒有休息時間,一天下來累得你散了架似的。平時的備課、作業輔導、教學心得、應付檢查、行政指派……忙得你焦頭爛額。縱然你有百倍的熱情也會被這些事務消耗殆盡。
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的自由,我們沒有任何理由去責怪不願留在貧困地區教書的大學生們。因為高、大、上的話誰都會說,可現實卻常常打自己的臉。
回覆列表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這不可厚非。選擇不留下來也是正常現象,選擇留下來的人,真的應該給豎起大拇指,他們的精神值得稱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