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冷衛鋒
-
2 # in深圳x品牌千劍
日本並非完全不鼓勵大學生創業,而是日本大學生壓根就不想創業!
日本老一輩企業家見證了日本經濟的騰飛和那個時代的創業熱情,後來日本經濟的停滯徘徊則催生出追求安定生活的“寬鬆一代”。先不說大學生這一細分群體,就日本整體人群來看,他們的創業意識很低、興趣不大。在2017年,日本人力資源服務公司Randstad在世界33個國家和地區進行了勞動者意識調查,結果顯示有66.9%的日本人表示沒有創業意願,在33個國家和地區中位列最後一名。
資料顯示,近年來日本的畢業大學生選擇創業的比例不超過3%。
為什麼日本大學生不願意創業?我們分析大致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日本的創業公司相比較中國,僅僅將自己的創業領域定位在“高精尖技術”。
比如“高科技眼鏡”、“高科技廁所“等等。因此,範圍很小,創新的空間就很小。日本的創業公司數量遠遠小於中國,基本可忽略不計。
二、日本的大學生在畢業之後不把創業作為自己的發展途徑之一
一般會選擇大型日企就職,而且會一直做到退休。
三、日本社會對於”創業”的接受程度不高,其原因是“恐懼失敗”。
日本文化對失敗的寬容度很低。一個人創業失敗了,以後面臨的社會壓力會更大。因此,大學生會選擇體面、安穩的工作,而不去冒險去賭一個不確定的未來。
因為一旦失敗之後,就會成為永遠的汙點,在以後的就職中也會受到影響。這也是源於90年代以來,經過了飛速發展的日本經濟奔潰,國民普遍選擇安穩的工作渡過一生。在經歷了20多年經濟停滯後,日本年輕人“正變得非常、非常保守”!
四、日本的騰飛時期已然過去
二戰之後的日本是最具創業激情的,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 是日本經濟起飛的階段。當時,一個個創業偶像橫空出世, 盛田昭夫和索尼, 稻盛和夫和京瓷。當時的日本就像今天的中國。
而今天,網際網路的創業巨頭基本沒有一個出現在日本。日本已經進入了停滯的階段。
反觀創投圈,日本的投資人顯得保守而孤立。在日本,投資人、基金和天使不會輕易解囊,他們更看重一家公司的信譽、創始人的資歷,最後才是你的 產品是否有趣,能否改變世界。這就讓有心創業的人舉步維艱,尤其是年輕的剛畢業的大學生。
而中國對大學生畢業生創業顯得更為寬容。不但各個重點高校陸續開展創業孵化基地(比如武漢大學等都有創業學院,有創業孵化基地),投資人也熱衷於鼓勵大學生創業。知名的例子就是餓了麼的創始人張旭豪、ofo的CEO戴威(雖說目前陷入泥濘,但是不可否認社會對一個剛畢業大學生的肯定)。而知名投資人徐小平就在吳曉波訪談中明確表示自己非常支援大學生創業——因為大學生的激情、無畏和創新,是30歲以上的創業者所缺失的。
因此,總體來說:
自從90年代經歷了經濟衰落的日本,進入了“失去的20年”。這20年來,日本人誠惶誠恐、普遍為了高昂的房貸把自己的一生都搭進了尋求安穩的工作。失敗對於日本人來說,是不允許的——這意味著銀行要收回房子;日本文化不允許你失敗。再者,日本的創投圈不活躍,對創業專案沒有太大興趣,持過於保守的狀態。
-
3 # lala135585074
未接觸社會就創業是很危險的,除非有什麼特別的高精尖專案沒有競爭的,不然就是拿父母的錢刷經驗值,建議先上班體會一下社會,積累點經驗再創業!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讓我們從文化政策、商業體系、人才取向和資本力量幾個方面簡單說明一下。
第一、文化政策
日本的文化,事無鉅細、精益求精,給整個世界留下了“處處皆規矩”的印象。而創業本身就意味著顛覆和否認,創新和嘗試,這與日本整個國家的精神氣質背道而馳。
日本自己的學者也曾反思指出:創業者在日本人眼裡過於貪婪,過於張揚,與日本的傳統文化不符。要使得矽谷式的創業主義真正活躍起來,日本社會必須先消除對創業者根深蒂固的偏見。
反觀中國,我們經歷過了,“大改造”、“大鍋飯”、“大革命”、“改革開放”、“下崗”、 “擴招”等一番折騰,經濟轉型的迫切需求與就業的嚴峻形勢,以至於國家從政策層面鼓勵創業,從審批手續簡化、提供優惠服務、財政補貼以及加快孵化、融資等配套服務,一應俱全。這些紅利在客觀上推動著國內的創業熱情。
第二、商業體系
日本文化呈現出來的“保守動作”,並沒妨礙日本製造業的發展。日本在20世紀的瘋狂成長曾一度依靠“產品創新”,索尼、尼桑、佳能、豐田等大量製造巨頭在市場上披荊斬棘,“嚴謹、規範、高效”等日企的“效率創新”理念被世界企業界奉為圭臬。
但是,侷限似乎也很明顯,這些根深蒂固的“大製造企業文化”讓日本沒有動力開發新的市場空間。
比如在電商和物流領域。大陸近幾年能快速發展,與我們的幅員遼闊,且經濟發展不平衡有關,但更重要的是我們的線下購物體驗比較差。但是日本,便利店、藥妝店、賣場、百貨、售賣機到了幾乎隨處可見的地步,讓日本人在視野可及處就能滿足全部購物需求。
第三、人才取向
日本已有的商業體系,除了擠佔了創業空間,還影響了勞動力的價值取向。 有調查顯示,日本年輕人不願意創業的佔了大多數,想創業的年輕人僅為29%,而在中國,這個比例應該會超過90%。
事實上,日本2000年左右經歷了經濟大衰退和群體性失業,然而和另謀出路的華人不同,大企業根系深厚的日本發明出了另一套預警機制——“終身僱傭制”。
這種“永不下崗”的制度為工業時代的日本在穩定熟練工人、提升良品率與集中勞動資源方面起到了正面作用。但以資歷而非績效為升遷標準的制度,也導致員工被體制化,過於注重內部和諧而不敢從事風險係數很高的創業活動。
時至今日,日本的僱主在企業遭遇危機的時刻,依然會絞盡腦汁減少失業率,如此安全的氣氛依舊是日本年輕人的首選,甚至“跳槽”都成了日本員工就業當中的“人生汙點”,進一步限制了年輕人“光腳一搏”的勇氣,畢竟,“瞧不起失敗者”也是一股獨特的日本文化的“勁兒”。
而在中國,尤其是網際網路創業企業中,老闆對員工的價值關照遠大於忠誠度,也不認為公司有責任培養員工技能,不安全感或許才應該是員工的常態。
此外,對於中國青年來說,相對開放的就業氛圍使得創業失敗者依然有機會重新就業。馬雲也說年輕人要有夢想的,萬一成功了呢,還能實現一把“階級躍遷”。
最後,是資本的力量
毫無疑問,風險投資的發展大大降低了創業的成本、縮短了創業公司的成長週期,最終提升了創業的成功率。
近幾年來的中國,資本伴隨著創業浪潮快速發展,這無論對於年輕人還是創業,無疑是一個大好時代。
但在日本,本土的VC並不發達,大企業大財團壟斷了太多資源;且日本的 VC投資人普遍相對保守,他們不會輕易將資本撒向創業者,在他們看來,一家公司的信譽與品牌更重要,而產品是否足夠創新有前景似乎不是他們關注的焦點,資本不積極,創業者“從0到1”自然是創業維艱。
當然,雖然說了上面這幾點,但這不代表日本不行了,其失落的20年也沒有被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