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電腦軟體安裝庫

    我見過不少,我就不說個例了,說說共性吧!

    在大學飛速提升自己的有,快速沉淪的也有,表現平平的也有。

    如果你想在大學裡,超過50%、甚至是80%的同齡人,該怎麼做呢?

    一.首先是認知層面:只要能做到這3點,可以超過50%的同齡人

    1.想好你未來的出路:是考研,還是出國,還是畢業直接工作。

    聰明的學生,從進入校園那一刻開始,就已經在為自己謀劃出路做準備了。

    如果他們會從大一開始督促自己提高績點成績,積極參加課外實踐,參加各種比賽、科創專案,不斷往自己的簡歷上加東西,為自己未來做選擇,增加更多籌碼。

    然而這樣的畢竟是少數!

    大部分同學,直到大三才會開始為自己的未來做打算。

    那時他們才發現,自己準備得太遲了,根本沒得選擇。

    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呢?

    中學階段,學生一直以成績論英雄,學生和家長每天的目標只有一個:提高考試分數。

    這樣的目標非常明確,而且也具備可衡量性。一旦成績,老師和家長几雙眼睛都會緊緊盯著你。

    所以在這樣的單一目標中,我們容易形成思維慣性,那就是隻要服從外部約束就可以了。

    而進入大學,外部約束突然就彷彿消失了,你開始學著獨立,不單獨立生活,也開始獨立規劃你的生活。每天除了上課,你的業餘生活完全由自己決定。

    所以這時候,你要開始樹立:獨立規劃意識為你自己做決定,明白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主動去爭取成長的機會。

    可是我們之所以上大學,除了取得大學文憑以外,其實只有一個目的:你進大學,究竟是為了將來保研、考研還是出國?或者為了大四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

    你認準那個方向,就從大一開始朝著那個方向努力,這就足夠了。

    二.內心要建立自我標準,不要被環境所影響

    一個成熟的人,他的標準來自於他的內心,而大多數人,卻受環境左右。——《精進》

    名校的高材生相比普通院校學生,並非智力水平更高或知識水平更出色,

    而是他們蓬勃生長的力量,更充沛。

    他們的內心能源源不斷製造動力,逼迫自己瘋狂吸收養分,快速成長為什麼?

    因為他們從小具備了積極進取的思維習慣,而這正是很多普通院校的學生不能及的。

    那麼普通院校的學生想要突破,唯一的方式,就是,從現在開始,有意識地進行自我革新和歷練,憑藉努力,重塑一個進入大學後的自己。

    然而在我看來,很多普通院校的學生,在這個方面都失敗了。

    他們由於高考帶來的挫敗感,進入普通院校之後,逐漸接受了周圍的環境,

    不由自主地降低了自我標準,減少與環境的衝突,接受自己只是“大多數”中的一員而已。

    就在這樣被環境所左右,於是荒廢了四年大學光陰

    只有努力掙脫大多數人所在的環境,以內心唯一的高標準去要求自己,你才能獲得很大提升。

    以名校標準,去要求一個非名校的自己,你絕對能比肩名校學生,說不定甚至超過他們,參考華為天才少年張霽。

    三.告別假裝努力

    作為考研輔導老師,我見過那麼多大學生

    毫不客氣地說,很多普通院校的大學生,其實都是在混日子。

    這個混,不光是指在宿舍打遊戲、沉迷娛樂、考試掛科等,明明想努力,卻沒做出成績,也叫混。

    就拿考研這件事來說:明明想認真準備考研,白天瘋狂搶圖書館座位,書卻一點沒看進去,到了晚上,覺得自己複習了一天很累,於是熬夜追劇、看小說

    買了很多考研資料、書、網課,然而該怎麼學,完全沒規劃過,只是求心理安慰罷了,這些在我看來,通通都是混!

    做到這三點以後,你的大方向走對了,但你也只能超過一半的人。

    因此接下來就是執行層面了,只有做到這10點,你才能超過90%甚至99%的人,戒掉【應該】思維。

    比如你考研,每天都在複習,突然有一天你鬆懈了,你會非常難受,你會想“我今天應該好好複習的”,真正努力的人,他們不會關心自己努不努力,今天有沒有偷懶,而是把注意力放在了目標進度上。

    進度慢了,就壓縮娛樂時間趕上來,進度快了,就讓自己喘口氣休息會,打一把王者快活。

    所以,戒掉應該思維,停止表面努力,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目標,是第一步。

    四.認清「改變本質」

    《改變心理學》中指出,改變本身就很容易失敗的。研究也表明,一個人在成功前,平均會嘗試10次失敗。

    事情都是起起落落的,改變是反反覆覆的。

    不要妄想自己一蹴而就,一朝就能做成,比如學習,比如制定計劃,比如減肥,基本上都要經歷反覆失落沮喪,你才能達到最終目的,所以,當你覺得自己退步時,別否定自己!先跳出來看全域性,一定一定要看自己做了多少!!

    不要立馬放棄

    五.接受「負面情緒」

    導致更多墮落行為的,並不是第一次的放棄。而是第一次放棄之後,產生的羞恥感、罪惡感、失控感和絕望感。 ——《自控力》

    一直努力積極,不允許自己犯錯的人,反而更容易變成消極的人。比如,學習時拖延了半小時,完了我自控力好差,所以乾脆放棄了一天。

    越自我批判,事情越惡劣,越無法挽回。

    我們應該坦然和負面情緒對話,分析它因何而來,又如何而去,而不是評判自己,要求自己每天都必須元氣滿滿。

    6.制定「人性化」的合理計劃

    說個扎心的事實,我們的目標會失敗,是因為我們太看得起自己了……熬夜王者想每天5點起床;120斤想2個月瘦到90斤;班級幾十名成績,想一個月逆襲到班級前十……

    想從小白直接開掛逆襲成大神,這樣的野心並沒錯,但能力與目標的不匹配,造成的超高強度壓力,只會讓我們想要逃避,變得愈加不自信。

    那麼怎麼制定呢?請繼續往下看——

    6.1.能力上:突破舒適區的邊界,找到你的小成功。

    對自己要求不用太高啦,我們只需要制定個「跳一跳腳」才能完成的目標,既不會太簡單,也不會難到不可能完成。

    6.2.時間上:「5+2」原則,學會給自己放假

    一週至少有2天的休息日,狠人可以一週一天,讓全身心得到放鬆,一週積累的壓力和負面情緒有個發洩口。

    否則不良情緒長期堆積,就像不斷膨脹的氣球,成了一顆危險的不定時炸彈,隨時炸亂自己的計劃。

    6.3.原則上:限定犯錯次數,原諒自己的不完美。海明威曾說過一句話:“任何文章的初稿都是狗屎。”

    話粗理不粗,不要妄想一次就能成功,犯錯是最快的成長方法,況且真正的改變 ,都需要前進三步後退兩步,拒絕失敗,就是拒絕成功。

    所以想做一件事情,給自己三次犯錯的機會。

    七.五分鐘執行原則出現拖延症時,用這個方法就對了!

    當你躺在沙發猶豫要不要看書、去不去學習時,如果5分鐘後還沒行動,結果一定會葛優躺幾個小時,一天就這麼過去了……(別問我是怎麼知道的)

    想讓自己進入學習狀態,最好的辦法就是先做5分鐘再說,撐過去了,今天的任務會圓滿完成,這也是「飛輪效應」原理:為了使靜止的飛輪轉動起來,一開始你必須費很大力氣,每轉一圈都很費力。

    但只要堅持一會,慣性會讓飛輪會轉動得越來越快,最後不用力也能飛轉。

    八.及時獎勵法

    想要不痛苦甚至非常享受地改變一個習慣,制定階段式獎勵必不可少。

    一切你想要、但又沒勇氣實行的物質或精神獎勵,都可以拿來隨時刺激自己。

    比如買本超貴的蘋果電腦、吃頓自助日料、買個名牌包包……

    九.改變自己的肢體語言:也就是多做有力姿勢,自我催眠

    《肢體語言塑造你自己》TED演講中,有一個很棒的觀點:“先假裝成功,直到成功為止。”

    這是心理學的一項研究,我們可以透過積極的身體語言,間接讓自己變得更自信,也算一種良性的自我催眠。比如在你開始打算做一件事之前,你首先要讓自己表現出昂首挺胸,精神飽滿,興致盎然的模樣,不要一副垂頭喪氣的樣子,這會讓你自我暗示:我今天不開心,很糟糕,太失敗了。

    再打個比方,我們常說愛笑的女生運氣不會差如何如何,其實運氣如何跟笑不笑沒有關係,但笑容確實會讓你產生積極的自我暗示,從而更容易激發你產生積極的行為,以上就是我總結的九點,幫助你在大學飛速提升自己的建議

    另外,對於考研的同學,如果你們想提升自我,就要先把研考好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可以重新選擇一次大學,你還會選擇就讀的大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