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闌珊15

    兩極分化嚴重!

    名校裡的學生在大學期間更加努力地學習專業知識,過著跟高三差不多的生活。但是二流院校就不是了,大多懶懶散散,心思不在學術上,談戀愛,到處玩!畢業找不到很好的工作,因為比名校能力不足,比早已創業的學渣本錢不足!

    只是從身邊同學的例子來說,可能沒有那麼權威,不喜勿噴。

  • 2 # 江州田園綜合體莊主

    我當過十年的大學老師,但是脫離教育已經很多年了。對大學教育的問題不敢妄論。

    但是,以我的瞭解和接觸來看,大學教育存在幾個問題。一個是學術造假。這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職稱考評的壓力。

    第二,知名教授不能潛心研究,熱衷社會活動。有的昧著良心為利益集團代言。所以,經常被拍磚。

    第三,急功近利,對難出成果的基礎學科重視不夠。

    第四,學校學習氛圍惡化,學生60分萬歲現象比較普遍。老師講完課就走,忙著社會兼職。

    第五,高校的發展追求大而全,上排名。對專科教育尤其是職能、技能教育不夠重視。導致學生就業難,企業招人難。

    第六,教育資源的分配不均衡,名校名師佔有資源多,科研經費大,其中不乏課題造假,騙取國家科研經費的。普通高校教師資源少,課題少,經費少,沒有積極性,知識更新慢,教材脫離實際,滿足做個教書匠。

  • 3 # 宜道產業運營

    前幾天看到資中筠先生說過的一句話,“清華大學是集全國之英才而毀之”,雖然,此話有些過激,但中國高等教育國際競爭力弱,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度其至比不上上世紀80年代90年代,確實令人堪憂。

    前幾天,碰到一個知名教授,聊起大學的狀況,滿腹牢騷,在社會常人看來,大學教授的社會地位非常高,收入穩定,是令人羨慕的職業,但這位名教授卻說,大學老師待遇太低了,所以很多中青年教師除了拼湊論文評職稱外,已沒有做學術的使命感和激情,有名的教授大量的精力是用在社會活動或學術無關的雜事上;現在的大學生,個個聰明伶俐,個性十足,但靜不下心來學習,大量的心思放在打遊戲、談戀愛、社會活動上,上學鬆鬆垮垮,翹課是常事,很多人就是混個畢業證。

    教授不能專注於學術,學生不能專注於求學,這才是大學最大的問題。

  • 4 # 誰搶了我的楊桃

    你好,我認為目前的大學教育存在的問題是很多的,在這裡我簡單的分析一下吧。

    首先就是目前大學的教育整體過於鬆散,只是簡單的把該說的都說了,並沒有起到育人的作用。目前整個大學教育可以說是一盤散沙,特別的形式主義化,老師和學校的領導幾乎就沒有盡到教師的責任。整天最忙的事情就是開會,而這些會議僅僅是一些無關緊要的,會說些不好聽的,就是為了證明學校威嚴所存在而開的會。我認為這種形式是非常不好的,它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是非常巨大的。

    第二點就是教育分配問題,很多學校的教師資源並不是很強,老師們都過於注重調研,而非講課內容,只要能夠在業績上有所進展,那就可以了,因為這關乎到他們以後的評職稱問題,但是學生並沒有學到真正的東西。我認識許多大學生孩子,他們給我反應的就是這個問題,雖然每天都去上課,但不知道老師到底教的是什麼,不知道他們所教的能用在哪裡。我認為這是中國教育界的悲哀,也是目前最應該改善的事情。

  • 5 # 守護花朵的k

    你好,我認為大學教育目前最大的問題就是為脫離應試教育,依然存在很嚴重的形式化。

    首先說一下整個大學教育的大環境,目前的大學教育還是以集體授課為主,學生自學為輔。但是很多大學都已經完全偏離了這個方向,很多大學依舊把學習成績放在衡量的第一標準,而非讓學生全面發展,據我所知,很多高校的體育分以及素質拓展分所佔的比例是非常小的一部分,這就導致了很多人不要甚至忽略這個分數,導致了目前高校學生的發展不均衡。

    再說一下形式化問題吧,我認為這是大學存在最重要的一個很大漏洞,因為很多學校的老師以及領導為了創先爭優,而將教育放在第二位,幾乎就是隻把自己該說的都說完之後,沒有任何育人的成分。

  • 6 # 重陽媽媽說

    首先說一下第一點教育過於自由吧,很多學生在高中都是拼了老命的往上考,在進入大學之後卻是過著老年人一般的生活。可以說和高中教育最大的不同的地方就是大學的教育像一個自由市場,你如果選擇讀書,那你就一定能夠有所起色,但是如果你不學習,大學老師是不可能像高中老師那樣管你的。這是優點也是弊端,它可以幫助學生們分發圖強,但是就這幾年的整體趨勢來看,很多學生就此被退學或者降級,這是非常嚴峻的一個局勢。所以國家教育應該著重加強對大學教育的嚴格管理。

    再說一下目前的大學缺少創新培養吧,很多大學其實都有創新型科目的存在,並且也加入了很多創新的競賽,但是這並沒有使得這個大學裡面的學生去積極地培養自己的創新能力,而是忙於形式,注重結果,並非鍛鍊自己的真正的創新思想,這就是目前大學教育存在的一大弊端。

  • 7 # 張虎J君軍

    您好!大學教育的目的:我認為是能培養一個或者是一支有真正的真才實學的科學技術人才、一支真正有美德、有高階技能的知識份子來為國家的工農業、現代國防科學建設獻計、獻策有作為能貢獻強大力的高知識隊伍、這就是培育大學生出來為祖華人民作貢獻的最大目的…!

  • 8 # 陸琪慧

    大陸的教材都把學生當“天才”。

    大部分的教科書裡會出現這一類詞:定義、意義、影響、作用、特點、優勢、劣勢、區別、主觀、客觀、宏觀、微觀……看完你會覺得自己貌似懂了,又覺得只不過是空談理論和道理。而這些理論都是編書的人自己總結出來的話,甚至是自己想怎麼編就怎麼編,可能他自己都不明白他到底說了什麼?卻讓學生花大量時間去背,美其名曰:只有先懂理論才可以實踐,我不否認對於一些像醫學類的科目確實如此,但是大部分科目特別是文科類的,背這麼多理論你只會對這門課有“誤解”。

    這時候,就會有一些“實踐”類的教材出現,當你激動的開啟書以為看完就可以立馬上手,然而發現只不過就多了些案例而已。主編把案例給你陳述一遍,你等著看詳細的分析,結果等來的卻是:“透過這個案例,你汲取了哪些經驗教訓?如果你是XX,又會怎麼處理呢?”,美其名曰:以學生為主體,小組互動討論,鍛鍊學生的合作能力……這就叫“實踐”???WHAT???

    還有一類所謂的“乾貨“教材,中間把一些精髓全省略了,或者跳了N個步驟,我都不知道結果怎麼來的……

    國外的教材是把學生當“傻子”。

    拿策劃類的教材來說,書中會有適當的理論,最重要的是,裡面會有整個策劃流程,詳細到連確認場地時郵件怎麼發,還會教你怎麼做程序表,如何做預算,如何籤合同……注意哦,它不是像我們寫的要注意哪些事項,防止報價出現問題,而是具體到直接來張報價表,是真實的數字。

    所以不要怪我們中國的孩子動手能力差,國外的孩子會思考動手能力強,這是大人們太懶了,或者說對“實踐”有什麼誤解,又或者他們過於保護自己,把自己掌握的東西保留了,不想分享出來。

    我記憶力不好,所以看書經常會往前翻。前幾年我看藝術史的教材,發現一個很妙的事情。書中出現連帶的文字或畫,它都會有批註,提示你第幾頁出現過,當時我就感嘆了,天吶!編者也太好了吧。

    那麼,最終的差距在哪兒呢?

    就是很多人沒有判斷好教材的能力,因為他們從來沒有看到過好的教材。

    導致的結果就是,他們不知道一個行業真正的高水平是什麼樣的,畢竟他們覺得教材上的案例就是最經典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偷坐公交沒給夠錢露餡,女大學生2萬元學費失而復得,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