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長城的資料:
萬里長城在中國北方遼闊的土地上,東西橫亙著一道綿延起伏、氣勢雄偉、長達一萬多里的長牆。這就是被視為世界建築史上一大奇蹟的萬里長城。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一項偉大的防禦工程它凝聚著中國古代人民的堅強毅力和高度智慧,體現了中國古代工程技術的非凡成就,也顯示了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
長城是中國也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一項古代防禦工程。自公元前 七八世紀開始,延續不斷修築了2000多年,分佈於中國北部和中部的廣大土地上,總計 長度達50000多千米,被稱之為“上下兩千多年,縱橫十萬餘里”。如此浩大的工程不僅 在中國就是在世界上,也是絕無僅有的,因而在幾百年前就與羅馬鬥獸場、比薩斜塔等列 為中古世界七大奇蹟之一。
準確地說,長城不只有一座。在兩千多年間,各代王朝在中國的北方修建了許多座長 城。其中,最"新"的而且也是目前儲存最完整的一座建於中國明代(1368-1644)。
明長城是一座結構龐大複雜的邊防堡壘,綿延6700公里。它是世界最偉大的人工奇蹟。
明長城翻山越嶺,蜿蜒迂迴於崇山之間。看見它人們不由肅然起敬,感嘆在如此險峻 的地方使用數量如此眾多而且巨大的建築材料。長城見證了古代中原農業文明和北方遊 牧民族間劍拔弩張的激烈對抗。
明代長城是人類歷史上耗費人力最巨,時間最久,物資最多的建築。這使它成為一件 最大的歷史文物。在今天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保護長城是文化遺產保護領域最具挑戰性的任務。
長城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奇蹟。自戰國時期開始,修築長城一直是一項大工程。據記載,秦始皇使用了近百萬勞動力修築長城,佔全華人口的1/20!當時沒有任何機械,全部勞動都得靠人力,而工作環境又是崇山峻嶺、峭壁深壑。可以想見,沒有大量的人群進行艱苦的勞動,是無法完成這項巨大工程的。
長城是人類歷史上最為浩大的軍事防禦工程和人類建築歷史的奇蹟之一,被評為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首,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已將其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中國從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修築長城開始,到公元16世紀的明代築城終止,先後有20多個王朝和諸候國參與修築長城,其中以秦、漢、明三個王朝修築規模最大。這種用磚石砌成的城牆當時主要是為抵抗北方遊牧民族的侵略。
長城起先是分段建築。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將原來分散各段的長城連結起來。現在世人熟知的長城修建於明代,西起甘肅的嘉峪關,經寧夏、陝西、內蒙古、山西、河北、北京,東到河北的山海關老龍頭,全長1270公里。
八達嶺長城位於北京西北約70公里,是明長城最傑出的代表。這段城牆平均高7-8米,厚6-7米,牆頂寬4-5米,位於海拔700-800米之上,全長3741米。它像一條灰色的巨龍蜿蜒盤旋在群山峰巒間,19座敵樓點綴其間,氣勢雄偉。
萬里長城是秦始皇在秦長城和趙長城的基礎上,為了抵禦匈奴人的入侵而修建的,以後歷朝歷代都在加固,最終才有了現在的萬里長城
萬里長城的資料:
萬里長城在中國北方遼闊的土地上,東西橫亙著一道綿延起伏、氣勢雄偉、長達一萬多里的長牆。這就是被視為世界建築史上一大奇蹟的萬里長城。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一項偉大的防禦工程它凝聚著中國古代人民的堅強毅力和高度智慧,體現了中國古代工程技術的非凡成就,也顯示了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
長城是中國也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一項古代防禦工程。自公元前 七八世紀開始,延續不斷修築了2000多年,分佈於中國北部和中部的廣大土地上,總計 長度達50000多千米,被稱之為“上下兩千多年,縱橫十萬餘里”。如此浩大的工程不僅 在中國就是在世界上,也是絕無僅有的,因而在幾百年前就與羅馬鬥獸場、比薩斜塔等列 為中古世界七大奇蹟之一。
準確地說,長城不只有一座。在兩千多年間,各代王朝在中國的北方修建了許多座長 城。其中,最"新"的而且也是目前儲存最完整的一座建於中國明代(1368-1644)。
明長城是一座結構龐大複雜的邊防堡壘,綿延6700公里。它是世界最偉大的人工奇蹟。
明長城翻山越嶺,蜿蜒迂迴於崇山之間。看見它人們不由肅然起敬,感嘆在如此險峻 的地方使用數量如此眾多而且巨大的建築材料。長城見證了古代中原農業文明和北方遊 牧民族間劍拔弩張的激烈對抗。
明代長城是人類歷史上耗費人力最巨,時間最久,物資最多的建築。這使它成為一件 最大的歷史文物。在今天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保護長城是文化遺產保護領域最具挑戰性的任務。
長城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奇蹟。自戰國時期開始,修築長城一直是一項大工程。據記載,秦始皇使用了近百萬勞動力修築長城,佔全華人口的1/20!當時沒有任何機械,全部勞動都得靠人力,而工作環境又是崇山峻嶺、峭壁深壑。可以想見,沒有大量的人群進行艱苦的勞動,是無法完成這項巨大工程的。
長城是人類歷史上最為浩大的軍事防禦工程和人類建築歷史的奇蹟之一,被評為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首,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已將其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中國從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修築長城開始,到公元16世紀的明代築城終止,先後有20多個王朝和諸候國參與修築長城,其中以秦、漢、明三個王朝修築規模最大。這種用磚石砌成的城牆當時主要是為抵抗北方遊牧民族的侵略。
長城起先是分段建築。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將原來分散各段的長城連結起來。現在世人熟知的長城修建於明代,西起甘肅的嘉峪關,經寧夏、陝西、內蒙古、山西、河北、北京,東到河北的山海關老龍頭,全長1270公里。
八達嶺長城位於北京西北約70公里,是明長城最傑出的代表。這段城牆平均高7-8米,厚6-7米,牆頂寬4-5米,位於海拔700-800米之上,全長3741米。它像一條灰色的巨龍蜿蜒盤旋在群山峰巒間,19座敵樓點綴其間,氣勢雄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