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鐸越文化

    不知道從何時開始,

    大學校園裡的得與失也需要仔細計算。

    青春可以揮灑,

    時光卻必須珍視,大學數年,講堂上下,

    寢室內外,寸心之間,

    究竟學得了什麼,

    忘記了什麼,

    又拋掉了什麼?

    需要不縈於懷的是哪些,

    需要刻骨銘心的又是哪些?

    應對得失,不妨學一點文史哲

    王曉秋 | 文

    阝 勹

    得失觀實際上也是人生觀、價值觀內涵的一部分。

    關於這個話題,我謹將自己大學任教多年以來與同學們的接觸和思考跟大家分享。

    首先,我覺得大學生應該養成一種理性、豁達、辯證的得失觀。把得失看得淡一些,既不要因一時一事的個人得失而過分喜怒哀樂,感情衝動,也不要因斤斤計較個人得失而患得患失,情緒波動。

    得與失本身就是相對的,而且在一定條件下還會發生轉化。所以古人曰“塞翁失馬,焉知禍福?”即使人生遭遇了一些失敗、挫折、困難,甚至受到一些批評、誤解、打擊,只要能夠正確對待和處理,何嘗不會變成你成長過程中的有益的經驗教訓和財富呢!

    相反,如果期望在校期間一帆風順、只得不失、只勝不敗,這不僅不現實,而且當走出校門走向社會時,會因缺乏對付困難的思想準備和承受能力而感到迷茫。尤其是家庭的獨生子女、學校的尖子學生,更需要注意這一點。

    其次,大學生的得失觀應該儘量減少功利性和追風媚俗。大學時代是人生最寶貴最值得珍惜的年華,也是一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當今世界風雲變幻,大學內學習與生活豐富多彩、五光十色,各種誘惑、時尚和潮流也多。

    大學生有時面對這些就會把握不住自己,看不清方向與主流,以至追風媚俗、隨波逐流。怎樣防止這種偏向呢?我的一個建議是,努力加強自己的人文修養。

    無論你是學文理工商醫農,專業千差萬別,都要提高自己的文史哲人文素養,努力完善自己的人格形象。看起來似乎損失了一些專業學習和遊玩的時間,獲得的卻是對自己成長終生有益的好處。

    比如多看中外文學名著、古典詩詞,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學修養、品位,淨化心靈,陶冶情操。又可以繼承優秀的文化傳統,吸收人類文明智慧的精華。還能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文字寫作能力。有助於塑造有文化、有教養、高尚的人格和形象。

    又如學一點歷史,可以使你眼光變得遠大,胸襟變得開闊。面對歷史的長河,眼前個人的一切得失,都顯得那麼短暫、渺小。

    學了中外歷史,才知道我們的根在哪裡?什麼是人類文明?為什麼要愛國?怎樣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我們還能以史為鑑,從歷史中吸取前人的經驗,借鑑前人的教訓。

    又如學一點哲學,能夠幫助我們運用唯物辯證的觀點,合乎邏輯規律的思維,更加客觀科學地觀察世界、觀察社會、觀察人生。堅定理想和信念,學會獨立思考和批判精神,保持清醒的頭腦,避免受各種物質利益和奇談怪論的引誘與干擾。

    而真善美的倫理道德更是做人的基本規範。大學時代,學會如何做人和如何做學問,是比學會專業知識更重要的任務,同時也為今後人生道路和終身學習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2月8日,合肥市人才市場高校畢業生專場招聘會在合肥人才大廈舉行,圖為一些畢業生上午八點趕在招聘會開始之前挑選工作。陳三虎攝 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大學生的得失觀中會常常感到困惑與糾結的問題,還有如何看待參與社會活動與專業學習之間的得與失。必須承認,當今的大學生已是社會的人,而且很快將從大學走向社會工作崗位,因此決不能把自己關進象牙塔中。

    我建議同學們在大學期間應該適當多參與一些社會工作、學生社團、公益事業、文體活動的實踐。這從表面看來似乎又損失了一些專業學習時間,但得到的收穫則是工作能力、組織能力、溝通能力、表達能力等等各種能力的提高以及精神境界的提升,這對一個人的成長和成才也是十分重要的。

    也正是基於這樣的考慮,大陸外用人單位錄取聘用人才時,都比較看重大學生在校期間參與社會工作、社會活動尤其是是否當過公益事業志願者的經歷。

    系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看得失,關鍵在怎麼看“失”

    王裡 | 文

    阝 勹

    我認為,在大學期間最有必要“得”到的是專業技能,而且無論是理論性的還是實踐性的技能獲得都是必要的。

    比如你是學語言學的,你得知道索緒爾、喬姆斯基,如果你是學挖掘機的,那你得知道怎麼甩土、裝車,總歸得有傍身之技。

    如今,很多畢業生無法在就業時找到專業對口的理想工作,甚至有的人在剛畢業時找到了專業對口的工作,但在工作幾年後卻轉行到專業不對口的行業,這也讓很多人產生了“在大學的專業學習是無用的,就是為了混個畢業證的想法”。

    這些情況都是客觀存在的,但是為此就懈怠專業學習是完全錯誤的想法,原因有二:

    第一,你一定不想在回答“你是學XXX的吧,你能不能幫我解釋一下什麼是XXX”時,只能說“對不起,雖然我學過但是我徹底還給老師了”;

    第二,其實專業裡學得好的人,轉行的並不多,而學得不好的人很多時候是被迫轉行。

    除了專業技能,我覺得另外一項必要獲得的技能是外語技能。我曾經在上海一家既不是外企、也不做外貿的公司實習,但是仍然每天要大量使用英語。

    因為在開會時,老闆常會習慣性地用英文輔助表述,並且幾乎每天都需要收發業務類英文電郵。

    如果還有時間可以獲得東西,那麼我覺得可以嘗試參加學生會、社團等學生組織。作為一個曾經的院學生會主席,我認為,這個經歷最有價值之處是教給了我很多學習以外的事情,並且讓我認識了很多師長和朋友。

    如果對這類活動沒興趣,那需要投入時間去獲取的有趣的事情還有很多,比如充分利用自己的學生證和假期,去別人已經過膩了的城市裡體驗青旅和拼餐。

    關於“得與失”,我覺得大學生一定要樹立健康的得失觀,只有這樣才能成為一個不善妒、不貪心、不驕不躁的人。

    大學是我人生的第一次集體生活,和室友朝夕相處,難免會彼此比較,最不可取的是每次都拿某一位同學的最長處與自己的相對應方面比較,這樣的後果就是要麼你成為全能戰士,要麼你在任何一個領域都遭遇尷尬:某室友學習好,某室友長得好,某室友男朋友優秀,相當於把幾個同學的所有優勢集中到一個虛擬個體上與自己比較,不僅那個虛擬個體好辛苦,一個善妒、焦躁,覺得自己時運不濟、怨天尤人的自己,活得也肯定辛苦。我切身的體會是,得失觀的重點在於對“失”的態度。

    首先,千萬別把求之不得的都統統當成目標,咱們還年輕,未見得拼命追求的一大串目標都是確切需要的,這樣的盲目追求“得”,最後可能無法償“失”;

    其次,我總是提醒自己,失去的很可能是目前對我來說不適合的,也許是因為年齡、資質、性格等等的不匹配,有朝一日匹配了,也許這個“失”又回來了;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看到別人的“得”,羨慕歸羨慕,千萬別以為那也是自己的“失”。

    繫上海外國語大學俄語專業碩士研究生)

    失去的是時間,獲得的是知識

    於廣瀛 | 文

    阝 勹

    對我來說,在大學階段的得失,最主要的就是,一個學生能不能在大學這段有限時間內,儘可能多地獲得知識和技能。

    得就是得到知識,失就是失去時間。

    在大學,計算得失最需要的就是科學有效的規劃,比如大學本科四年,前兩年努力學習知識,後兩年儘量參與實踐。

    如果說判斷得失的標準,我認為,合格完成大學畢業所需要的各項要求是起碼的底線,而在此之上則上不封頂,越多越好,但是不要只盯住“得”而失之於急躁或過度疲勞。

    雖然籠統說得失容易,但是要“得”的實在是太多了,就要分先後輕重。

    在大學階段,基礎知識和涉及本專業的實踐技能都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想嘗試更多,我的首選是申請和本專業相關的實習職位,在即將真正進入社會和相應角色之前,真正接觸一下自己將來可能從事的職業及工作環境,這對未來擇業的考量是有非常大意義的。

    另外,也需要不讓“得”的目光忽視交際方面,積極融入集體、和大家搞好關係,這不僅僅是出於人脈的考慮,而是對學生時代真摯感情的一種珍視——有朝一日邁步走出大學校門,你確定還能找到這樣的兄弟死黨嗎?

    在我看來,最不急於實現的是賺錢,在大學階段如果不是真的因為家庭經濟困難需要努力提高收入,沒有必要浪費寶貴的學習時間賺錢,一般來說,除非是某些個別的具有開創性和積累性的工作,大學時代能夠帶來收入的工作多數都是簡單重複性勞動,相比這種賺錢耗費掉的時間來說,耗費學習時間去獲得的報酬相對較低,得不償失。

    我覺得,在大學階段,一個正確的得失觀應該是不浮躁的,不急功近利的,踏踏實實學習,踏踏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

    大學階段的一個苦惱在於,很可能我們所付出的學習努力和時間不會在短期內獲得回報,尤其在剛畢業的時候,甚至還會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會,過去學的什麼都用不上,但是如果在大學時靜心鑽研,從長遠來看,收穫依舊不會辜負有心人,只要學習階段沒有浪費時間,經過初入社會的震盪之後,慢慢就會發現:付出是值得的。

  • 2 # 兔兔聊聊

    我上大學時,流傳著一句話,“大一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二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三不知道自己知道,大四知道自己知道。”當時不明白,現在知道了也晚了。剛進入大學,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或者上大學的目的不明確,不知道什麼是正確的大學生活方式。只有在學校裡慢慢跌爬滾打,才逐漸瞭解大學的目的,掌握正確的學習、生活態度。其中瞭解的早的人,也就是我們說的悟性好的人,就會如魚得水,取得自己在大學成功順利的歷程,獲得滿意的成果,留下美好的人生回憶。瞭解晚的人,不但在學校不會有太好的成果,而且以後離開大學後,會追悔莫及的。我上大學的時候可惜沒有人和我說這些道理,以至走了很多彎路,很多事情再補救就要付出比當初多百倍的時間和努力了。所以我才衷心的希望我已經瞭解的一些事情,你也能夠儘快的瞭解。 關於快樂 快樂,就是高興,就是心裡舒服。誰都希望快快樂樂的生活,現在我們說說在大學裡怎樣才能快樂的生活,也就是說,什麼是真正的幸福快樂。你也聽說過一個類似故事吧:一個漁民在海邊悠閒的曬太陽,一個路人看不下去,對他說:“天氣這麼好,你為什麼不出海打魚呢?每天多打些魚,你就能攢下錢,有了錢你就能買條大船,打更多的魚,掙更多的錢,然後僱很多人打魚,開辦自己的漁業公司,掙很多錢後,你就成了當地的富豪,就可以不用打魚,在海邊悠閒的曬太陽了。”漁民說:“可我現在就在海邊悠閒的曬太陽啊。”乍一看這個故事,可能會覺得勤勞的漁民和懶惰的漁民得到的快樂是一樣的,甚至懶惰的漁民更加舒適,可是實際上,兩種快樂完全不同,勤勞的漁民得到的是充實的,充滿希望的生活,他的快樂是自信的快樂。而懶惰的漁民得到的是豬一樣的生活,完全沒有自信的快樂。舉例說明: 例子A,我剛進大學,想這下可輕鬆了,初中高中那麼苦,現在好好玩吧。當然,學習我也不能完全不管,差不多混箇中上等就行了,反正在這裡的一切都是我自己說了算,沒有老師和家長的監督了。於是我學習並不用盡全力,有時也曠課、抄作業,這樣我就有更多的時間和幾個哥們兒打牌,看電影,玩電腦,玩一切時興的東西。人嘛,都好面子,年輕人更喜歡出風頭,我可以炫耀我對某款遊戲如何熟悉,某部電影怎麼好,某個地方怎麼好玩,我是多麼灑脫多麼滿不在乎,等等等等。享樂和刻苦是一對天敵,嚐到享樂的甜頭,我就更覺得讀書學習越來越苦,越來越難熬。我就更加愛曠課更加愛抄作業,很快,對我喜歡的東西我就能集中精力大幹一場(如玩遊戲,上網,看小說),而對我厭煩的東西我就很難堅持5分鐘(如背英語,做作業)。有時候看到別的同學天天去學習,不免嘲笑,其實自己非常心虛,可轉念一想,反正大學的東西沒什麼難的,我這麼聰明,過幾天好好看看書補回來就是,實在不行考試前突擊刻苦一下就行了。可是這都是想象啊,等到我想認真看書時,發現我以前的刻苦精神沒有了,看不進去了,而且我落下的功課太多了,別人認真聽一節課就懂了的東西,因為我沒有聽課和做作業,在下面要費好幾個晚上看書消化才搞個大概。而且更加超出我想象的是,大學裡沒有中等的概念,前面的同學個個都拼命似的學習,比高中生還刻苦,他們就精通這些學科。像我們這些後面的同學都看不進去書,不會就是不會。看著同宿舍的同學天天認真上課,在教室前排和老師就學科交流討論,我卻不敢,只能儘量往教室後面坐;看著他們天天早起跑步背書,天天晚上去教室自習,幾乎從沒有任何娛樂,我就更加心虛更加自卑,表面上更加囂張更加瀟灑,裝出我不在乎的樣子,可是心裡覺得自己是個一無所有的窮光蛋。第一學期結束,我們這類享樂的學生,有的補考,有的勉勉強強及格,不過如此。可是我的自尊心受到打擊,在高中我可是尖子生啊,現在淪落到這樣了。這種痛苦是無法想象的,我要不得不承認我不是我想象的那麼好。接下來的日子,一部分人還沒意識到這種情況,或者說破罐破摔,畢業前他們就被開除了。我認識到了,開始下決心要拼命追趕,不再玩了,甚至很堅決的要求自己要比學習最好的人還要刻苦。習慣享樂的人想重新刻苦,很難了,首先我的基礎知識不紮實,學習要比別人吃力,也就是說一樣的東西我要花更多的時間;其次就是“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我要在克服自己好玩的基礎上,再集中精力重新鍛鍊自己失去的學習的毅力,這種感覺不誇張的說,就像一個吸毒成癮的人突然戒毒一樣;而且我的朋友都是好玩的人,互相影響,更難了。我的學習效率本來比優等生就低,他們都像在坐汽車用幾乎所有的時間奔跑,而我卻像在走路,還要用幾乎很難更多的時間去追趕。造成我這種極端痛苦的局面的,甚至只是我第一學期中幾個星期的鬆懈享樂!毫不誇張,大學競爭就是這樣。很快,優等生習慣了刻苦的學習生活,這其實就是正確的大學生活態度,他們可以學習更多的東西,掌握更多有用的技能(如英語會話,計算機等),畢業後,他們順利的出國深造,考研,生活越來越美好富有。而我就算是拼了最大的努力,吃透了苦頭,整天痛苦的要命的追趕,成績能夠上去,可是有些機會永遠的失去。當我走向社會,一邊工作一邊學習,更加難更加苦,工作後能在5年內考上研究生的都是鳳毛麟角了,再用更多的時間艱苦的學習,等我終於達到一定的學歷或者是目標時,可能我已35歲了。可悲的是,我好不容易達到的目標,我的同班同學(甚至入學成績比我低,家庭條件比我差)在25歲時已經達到了。也就是說我比他差了10年。你可以想象現在18歲的你(大學生),和8歲的你(小學2年級)之間的比較,你會甘心嗎?我用幾個星期的自由快樂,換來的是一生的被動,一生的痛苦追趕,一生的自責懊悔,這是幸福快樂嗎? 例子B,你剛進大學,當然,和大多數高中生一樣,聽說過“玩小學,苦中學,混大學”,你也認為大學學習應該比高中輕鬆的多,可是你給自己定了遠大的理想,你知道大學不過是你人生的其中一小步罷了,還有你覺得既然交了昂貴的學費,就儘可能別浪費。你按照自己一直的習慣繼續學習,甚至覺得想看看自己高中一直是尖子,是不是在這些尖子堆中也行。你仔細想想,高中時的自己並不完全自覺學習,現在比較自由了,正好可以真正刻苦一下,看看自己到底能承受什麼樣的刻苦程度,試試看。於是從入學第一天起,你就堅持每天上課,坐在前排十分認真的聽老師講課,做筆記,結果你發現,前一天你在預習高等數學時覺得挺吃力的,怎麼順著老師的講解,一切都特別清晰易懂。你明白了,老師教高等數學很多年了,如何把書上難懂的東西儘可能消化理解,沒有比老師更精通的了,這可比你自己在下面看書思考省力多了,你為發現這麼一個有效的學習方法而得意高興。課後,按著上課學到的東西,你順利的將作業習題一一攻克,這麼容易的事,竟然還有同學一臉崇拜的抄你的作業,這種自豪感很美妙。大學生活中充滿了很多選擇,比如今晚沒什麼事,是和盛情邀請你的室友一起去校網路吧看看?還是和關係不錯的同學聊天打牌?還是傻乎乎的一個人到教室去看英語精讀?你知道,多數人都不會選擇去教室,這也是為什麼人類平庸多數,精英少數。你跟自己賭氣,想挑戰一下人的惰性,於是你堅持去教室學習。當你晚上揹著書包回宿舍時,你會很充實很快樂,因為你發現你能夠控制自己的慾望和行為,因為你發現宿舍很多人用羨慕的眼光看著你。人人都懂得努力刻苦的道理,可人人都做不到,於是人人都有要控制自己克服惰性的壓力。這種壓力隨時存在每個人心中,當看到比自己更不能自制的人時,你的壓力就小;當看到比自己更能自制的人時,你的壓力就大。你的刻苦和自制給你的多數同學帶來了壓力,在這種情況下,你越來越自信自豪,他們越來越自卑自責。你會更加如魚得水,他們會更加如履薄冰,你說你快樂嗎?其實你發現努力不見得就是苦,只不過是多一點剋制,多一點堅持,很可能只是堅持幾個星期,儘自己絕對最大的努力看看能做到什麼程度,很快你就會非常喜歡上這種成就感,它讓你隨時覺得自己充實的像個富翁。因為自信你能夠做到刻苦,你不懼怕任何挑戰任何困難,你會因為自信而神采奕奕,揮灑自如。更重要的是,你掌握了一個戰無不勝的無敵法寶,就是勤奮的習慣和良好的自制力。靠這個法寶,你輕鬆的不斷超越同學,不斷攻克學業,不斷贏得自信。而且由於有了勤奮的習慣,你不會再有剛開始刻苦時的吃力感,一切都迎刃而解。靠著這個法寶,你會超越你的同班同學,升級為更高檔次,並能夠選擇專業(就想很多電腦遊戲中一樣,你達到一定成績就可以升級,不停的升級,你得到更多得能力和法寶)。選擇你喜歡的專業後,還是靠著這個法寶,你再次成為其中的精英,可以再一次超越,升級。這樣,你不斷的成功,不斷的獲得別人沒有的機會,你超越的人越來越多,最終,你就會站在社會的金字塔的頂尖了。這種不停獲得的快樂才是真正的快樂幸福,再回頭看看和你曾經同一起跑線上的同學,你會自豪,會為自己的行為感到慶幸,會沒有一絲遺憾愧疚的痛苦,你一直享受的是拼搏的快樂,精英的快樂。 例子A和例子B一點也不誇張,過去、現在和將來,A和B都大有人在,大家起跑線是一樣的,在你前面,很多人已經選擇了A或B,現在,你自己選。我上大學時,流傳著一句話,“大一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二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三不知道自己知道,大四知道自己知道。”當時不明白,現在知道了也晚了。剛進入大學,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或者上大學的目的不明確,不知道什麼是正確的大學生活方式。只有在學校裡慢慢跌爬滾打,才逐漸瞭解大學的目的,掌握正確的學習、生活態度。其中瞭解的早的人,也就是我們說的悟性好的人,就會如魚得水,取得自己在大學成功順利的歷程,獲得滿意的成果,留下美好的人生回憶。瞭解晚的人,不但在學校不會有太好的成果,而且以後離開大學後,會追悔莫及的。我上大學的時候可惜沒有人和我說這些道理,以至走了很多彎路,很多事情再補救就要付出比當初多百倍的時間和努力了。所以我才衷心的希望我已經瞭解的一些事情,你也能夠儘快的瞭解。 關於快樂 快樂,就是高興,就是心裡舒服。誰都希望快快樂樂的生活,現在我們說說在大學裡怎樣才能快樂的生活,也就是說,什麼是真正的幸福快樂。你也聽說過一個類似故事吧:一個漁民在海邊悠閒的曬太陽,一個路人看不下去,對他說:“天氣這麼好,你為什麼不出海打魚呢?每天多打些魚,你就能攢下錢,有了錢你就能買條大船,打更多的魚,掙更多的錢,然後僱很多人打魚,開辦自己的漁業公司,掙很多錢後,你就成了當地的富豪,就可以不用打魚,在海邊悠閒的曬太陽了。”漁民說:“可我現在就在海邊悠閒的曬太陽啊。”乍一看這個故事,可能會覺得勤勞的漁民和懶惰的漁民得到的快樂是一樣的,甚至懶惰的漁民更加舒適,可是實際上,兩種快樂完全不同,勤勞的漁民得到的是充實的,充滿希望的生活,他的快樂是自信的快樂。而懶惰的漁民得到的是豬一樣的生活,完全沒有自信的快樂。舉例說明: 例子A,我剛進大學,想這下可輕鬆了,初中高中那麼苦,現在好好玩吧。當然,學習我也不能完全不管,差不多混箇中上等就行了,反正在這裡的一切都是我自己說了算,沒有老師和家長的監督了。於是我學習並不用盡全力,有時也曠課、抄作業,這樣我就有更多的時間和幾個哥們兒打牌,看電影,玩電腦,玩一切時興的東西。人嘛,都好面子,年輕人更喜歡出風頭,我可以炫耀我對某款遊戲如何熟悉,某部電影怎麼好,某個地方怎麼好玩,我是多麼灑脫多麼滿不在乎,等等等等。享樂和刻苦是一對天敵,嚐到享樂的甜頭,我就更覺得讀書學習越來越苦,越來越難熬。我就更加愛曠課更加愛抄作業,很快,對我喜歡的東西我就能集中精力大幹一場(如玩遊戲,上網,看小說),而對我厭煩的東西我就很難堅持5分鐘(如背英語,做作業)。有時候看到別的同學天天去學習,不免嘲笑,其實自己非常心虛,可轉念一想,反正大學的東西沒什麼難的,我這麼聰明,過幾天好好看看書補回來就是,實在不行考試前突擊刻苦一下就行了。可是這都是想象啊,等到我想認真看書時,發現我以前的刻苦精神沒有了,看不進去了,而且我落下的功課太多了,別人認真聽一節課就懂了的東西,因為我沒有聽課和做作業,在下面要費好幾個晚上看書消化才搞個大概。而且更加超出我想象的是,大學裡沒有中等的概念,前面的同學個個都拼命似的學習,比高中生還刻苦,他們就精通這些學科。像我們這些後面的同學都看不進去書,不會就是不會。看著同宿舍的同學天天認真上課,在教室前排和老師就學科交流討論,我卻不敢,只能儘量往教室後面坐;看著他們天天早起跑步背書,天天晚上去教室自習,幾乎從沒有任何娛樂,我就更加心虛更加自卑,表面上更加囂張更加瀟灑,裝出我不在乎的樣子,可是心裡覺得自己是個一無所有的窮光蛋。第一學期結束,我們這類享樂的學生,有的補考,有的勉勉強強及格,不過如此。可是我的自尊心受到打擊,在高中我可是尖子生啊,現在淪落到這樣了。這種痛苦是無法想象的,我要不得不承認我不是我想象的那麼好。接下來的日子,一部分人還沒意識到這種情況,或者說破罐破摔,畢業前他們就被開除了。我認識到了,開始下決心要拼命追趕,不再玩了,甚至很堅決的要求自己要比學習最好的人還要刻苦。習慣享樂的人想重新刻苦,很難了,首先我的基礎知識不紮實,學習要比別人吃力,也就是說一樣的東西我要花更多的時間;其次就是“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我要在克服自己好玩的基礎上,再集中精力重新鍛鍊自己失去的學習的毅力,這種感覺不誇張的說,就像一個吸毒成癮的人突然戒毒一樣;而且我的朋友都是好玩的人,互相影響,更難了。我的學習效率本來比優等生就低,他們都像在坐汽車用幾乎所有的時間奔跑,而我卻像在走路,還要用幾乎很難更多的時間去追趕。造成我這種極端痛苦的局面的,甚至只是我第一學期中幾個星期的鬆懈享樂!毫不誇張,大學競爭就是這樣。很快,優等生習慣了刻苦的學習生活,這其實就是正確的大學生活態度,他們可以學習更多的東西,掌握更多有用的技能(如英語會話,計算機等),畢業後,他們順利的出國深造,考研,生活越來越美好富有。而我就算是拼了最大的努力,吃透了苦頭,整天痛苦的要命的追趕,成績能夠上去,可是有些機會永遠的失去。當我走向社會,一邊工作一邊學習,更加難更加苦,工作後能在5年內考上研究生的都是鳳毛麟角了,再用更多的時間艱苦的學習,等我終於達到一定的學歷或者是目標時,可能我已35歲了。可悲的是,我好不容易達到的目標,我的同班同學(甚至入學成績比我低,家庭條件比我差)在25歲時已經達到了。也就是說我比他差了10年。你可以想象現在18歲的你(大學生),和8歲的你(小學2年級)之間的比較,你會甘心嗎?我用幾個星期的自由快樂,換來的是一生的被動,一生的痛苦追趕,一生的自責懊悔,這是幸福快樂嗎? 例子B,你剛進大學,當然,和大多數高中生一樣,聽說過“玩小學,苦中學,混大學”,你也認為大學學習應該比高中輕鬆的多,可是你給自己定了遠大的理想,你知道大學不過是你人生的其中一小步罷了,還有你覺得既然交了昂貴的學費,就儘可能別浪費。你按照自己一直的習慣繼續學習,甚至覺得想看看自己高中一直是尖子,是不是在這些尖子堆中也行。你仔細想想,高中時的自己並不完全自覺學習,現在比較自由了,正好可以真正刻苦一下,看看自己到底能承受什麼樣的刻苦程度,試試看。於是從入學第一天起,你就堅持每天上課,坐在前排十分認真的聽老師講課,做筆記,結果你發現,前一天你在預習高等數學時覺得挺吃力的,怎麼順著老師的講解,一切都特別清晰易懂。你明白了,老師教高等數學很多年了,如何把書上難懂的東西儘可能消化理解,沒有比老師更精通的了,這可比你自己在下面看書思考省力多了,你為發現這麼一個有效的學習方法而得意高興。課後,按著上課學到的東西,你順利的將作業習題一一攻克,這麼容易的事,竟然還有同學一臉崇拜的抄你的作業,這種自豪感很美妙。大學生活中充滿了很多選擇,比如今晚沒什麼事,是和盛情邀請你的室友一起去校網路吧看看?還是和關係不錯的同學聊天打牌?還是傻乎乎的一個人到教室去看英語精讀?你知道,多數人都不會選擇去教室,這也是為什麼人類平庸多數,精英少數。你跟自己賭氣,想挑戰一下人的惰性,於是你堅持去教室學習。當你晚上揹著書包回宿舍時,你會很充實很快樂,因為你發現你能夠控制自己的慾望和行為,因為你發現宿舍很多人用羨慕的眼光看著你。人人都懂得努力刻苦的道理,可人人都做不到,於是人人都有要控制自己克服惰性的壓力。這種壓力隨時存在每個人心中,當看到比自己更不能自制的人時,你的壓力就小;當看到比自己更能自制的人時,你的壓力就大。你的刻苦和自制給你的多數同學帶來了壓力,在這種情況下,你越來越自信自豪,他們越來越自卑自責。你會更加如魚得水,他們會更加如履薄冰,你說你快樂嗎?其實你發現努力不見得就是苦,只不過是多一點剋制,多一點堅持,很可能只是堅持幾個星期,儘自己絕對最大的努力看看能做到什麼程度,很快你就會非常喜歡上這種成就感,它讓你隨時覺得自己充實的像個富翁。因為自信你能夠做到刻苦,你不懼怕任何挑戰任何困難,你會因為自信而神采奕奕,揮灑自如。更重要的是,你掌握了一個戰無不勝的無敵法寶,就是勤奮的習慣和良好的自制力。靠這個法寶,你輕鬆的不斷超越同學,不斷攻克學業,不斷贏得自信。而且由於有了勤奮的習慣,你不會再有剛開始刻苦時的吃力感,一切都迎刃而解。靠著這個法寶,你會超越你的同班同學,升級為更高檔次,並能夠選擇專業(就想很多電腦遊戲中一樣,你達到一定成績就可以升級,不停的升級,你得到更多得能力和法寶)。選擇你喜歡的專業後,還是靠著這個法寶,你再次成為其中的精英,可以再一次超越,升級。這樣,你不斷的成功,不斷的獲得別人沒有的機會,你超越的人越來越多,最終,你就會站在社會的金字塔的頂尖了。這種不停獲得的快樂才是真正的快樂幸福,再回頭看看和你曾經同一起跑線上的同學,你會自豪,會為自己的行為感到慶幸,會沒有一絲遺憾愧疚的痛苦,你一直享受的是拼搏的快樂,精英的快樂。 例子A和例子B一點也不誇張,過去、現在和將來,A和B都大有人在,大家起跑線是一樣的,在你前面,很多人已經選擇了A或B,現在,你自己選。我上大學時,流傳著一句話,“大一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二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三不知道自己知道,大四知道自己知道。”當時不明白,現在知道了也晚了。剛進入大學,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或者上大學的目的不明確,不知道什麼是正確的大學生活方式。只有在學校裡慢慢跌爬滾打,才逐漸瞭解大學的目的,掌握正確的學習、生活態度。其中瞭解的早的人,也就是我們說的悟性好的人,就會如魚得水,取得自己在大學成功順利的歷程,獲得滿意的成果,留下美好的人生回憶。瞭解晚的人,不但在學校不會有太好的成果,而且以後離開大學後,會追悔莫及的。我上大學的時候可惜沒有人和我說這些道理,以至走了很多彎路,很多事情再補救就要付出比當初多百倍的時間和努力了。所以我才衷心的希望我已經瞭解的一些事情,你也能夠儘快的瞭解。 關於快樂 快樂,就是高興,就是心裡舒服。誰都希望快快樂樂的生活,現在我們說說在大學裡怎樣才能快樂的生活,也就是說,什麼是真正的幸福快樂。你也聽說過一個類似故事吧:一個漁民在海邊悠閒的曬太陽,一個路人看不下去,對他說:“天氣這麼好,你為什麼不出海打魚呢?每天多打些魚,你就能攢下錢,有了錢你就能買條大船,打更多的魚,掙更多的錢,然後僱很多人打魚,開辦自己的漁業公司,掙很多錢後,你就成了當地的富豪,就可以不用打魚,在海邊悠閒的曬太陽了。”漁民說:“可我現在就在海邊悠閒的曬太陽啊。”乍一看這個故事,可能會覺得勤勞的漁民和懶惰的漁民得到的快樂是一樣的,甚至懶惰的漁民更加舒適,可是實際上,兩種快樂完全不同,勤勞的漁民得到的是充實的,充滿希望的生活,他的快樂是自信的快樂。而懶惰的漁民得到的是豬一樣的生活,完全沒有自信的快樂。舉例說明: 例子A,我剛進大學,想這下可輕鬆了,初中高中那麼苦,現在好好玩吧。當然,學習我也不能完全不管,差不多混箇中上等就行了,反正在這裡的一切都是我自己說了算,沒有老師和家長的監督了。於是我學習並不用盡全力,有時也曠課、抄作業,這樣我就有更多的時間和幾個哥們兒打牌,看電影,玩電腦,玩一切時興的東西。人嘛,都好面子,年輕人更喜歡出風頭,我可以炫耀我對某款遊戲如何熟悉,某部電影怎麼好,某個地方怎麼好玩,我是多麼灑脫多麼滿不在乎,等等等等。享樂和刻苦是一對天敵,嚐到享樂的甜頭,我就更覺得讀書學習越來越苦,越來越難熬。我就更加愛曠課更加愛抄作業,很快,對我喜歡的東西我就能集中精力大幹一場(如玩遊戲,上網,看小說),而對我厭煩的東西我就很難堅持5分鐘(如背英語,做作業)。有時候看到別的同學天天去學習,不免嘲笑,其實自己非常心虛,可轉念一想,反正大學的東西沒什麼難的,我這麼聰明,過幾天好好看看書補回來就是,實在不行考試前突擊刻苦一下就行了。可是這都是想象啊,等到我想認真看書時,發現我以前的刻苦精神沒有了,看不進去了,而且我落下的功課太多了,別人認真聽一節課就懂了的東西,因為我沒有聽課和做作業,在下面要費好幾個晚上看書消化才搞個大概。而且更加超出我想象的是,大學裡沒有中等的概念,前面的同學個個都拼命似的學習,比高中生還刻苦,他們就精通這些學科。像我們這些後面的同學都看不進去書,不會就是不會。看著同宿舍的同學天天認真上課,在教室前排和老師就學科交流討論,我卻不敢,只能儘量往教室後面坐;看著他們天天早起跑步背書,天天晚上去教室自習,幾乎從沒有任何娛樂,我就更加心虛更加自卑,表面上更加囂張更加瀟灑,裝出我不在乎的樣子,可是心裡覺得自己是個一無所有的窮光蛋。第一學期結束,我們這類享樂的學生,有的補考,有的勉勉強強及格,不過如此。可是我的自尊心受到打擊,在高中我可是尖子生啊,現在淪落到這樣了。這種痛苦是無法想象的,我要不得不承認我不是我想象的那麼好。接下來的日子,一部分人還沒意識到這種情況,或者說破罐破摔,畢業前他們就被開除了。我認識到了,開始下決心要拼命追趕,不再玩了,甚至很堅決的要求自己要比學習最好的人還要刻苦。習慣享樂的人想重新刻苦,很難了,首先我的基礎知識不紮實,學習要比別人吃力,也就是說一樣的東西我要花更多的時間;其次就是“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我要在克服自己好玩的基礎上,再集中精力重新鍛鍊自己失去的學習的毅力,這種感覺不誇張的說,就像一個吸毒成癮的人突然戒毒一樣;而且我的朋友都是好玩的人,互相影響,更難了。我的學習效率本來比優等生就低,他們都像在坐汽車用幾乎所有的時間奔跑,而我卻像在走路,還要用幾乎很難更多的時間去追趕。造成我這種極端痛苦的局面的,甚至只是我第一學期中幾個星期的鬆懈享樂!毫不誇張,大學競爭就是這樣。很快,優等生習慣了刻苦的學習生活,這其實就是正確的大學生活態度,他們可以學習更多的東西,掌握更多有用的技能(如英語會話,計算機等),畢業後,他們順利的出國深造,考研,生活越來越美好富有。而我就算是拼了最大的努力,吃透了苦頭,整天痛苦的要命的追趕,成績能夠上去,可是有些機會永遠的失去。當我走向社會,一邊工作一邊學習,更加難更加苦,工作後能在5年內考上研究生的都是鳳毛麟角了,再用更多的時間艱苦的學習,等我終於達到一定的學歷或者是目標時,可能我已35歲了。可悲的是,我好不容易達到的目標,我的同班同學(甚至入學成績比我低,家庭條件比我差)在25歲時已經達到了。也就是說我比他差了10年。你可以想象現在18歲的你(大學生),和8歲的你(小學2年級)之間的比較,你會甘心嗎?我用幾個星期的自由快樂,換來的是一生的被動,一生的痛苦追趕,一生的自責懊悔,這是幸福快樂嗎? 例子B,你剛進大學,當然,和大多數高中生一樣,聽說過“玩小學,苦中學,混大學”,你也認為大學學習應該比高中輕鬆的多,可是你給自己定了遠大的理想,你知道大學不過是你人生的其中一小步罷了,還有你覺得既然交了昂貴的學費,就儘可能別浪費。你按照自己一直的習慣繼續學習,甚至覺得想看看自己高中一直是尖子,是不是在這些尖子堆中也行。你仔細想想,高中時的自己並不完全自覺學習,現在比較自由了,正好可以真正刻苦一下,看看自己到底能承受什麼樣的刻苦程度,試試看。於是從入學第一天起,你就堅持每天上課,坐在前排十分認真的聽老師講課,做筆記,結果你發現,前一天你在預習高等數學時覺得挺吃力的,怎麼順著老師的講解,一切都特別清晰易懂。你明白了,老師教高等數學很多年了,如何把書上難懂的東西儘可能消化理解,沒有比老師更精通的了,這可比你自己在下面看書思考省力多了,你為發現這麼一個有效的學習方法而得意高興。課後,按著上課學到的東西,你順利的將作業習題一一攻克,這麼容易的事,竟然還有同學一臉崇拜的抄你的作業,這種自豪感很美妙。大學生活中充滿了很多選擇,比如今晚沒什麼事,是和盛情邀請你的室友一起去校網路吧看看?還是和關係不錯的同學聊天打牌?還是傻乎乎的一個人到教室去看英語精讀?你知道,多數人都不會選擇去教室,這也是為什麼人類平庸多數,精英少數。你跟自己賭氣,想挑戰一下人的惰性,於是你堅持去教室學習。當你晚上揹著書包回宿舍時,你會很充實很快樂,因為你發現你能夠控制自己的慾望和行為,因為你發現宿舍很多人用羨慕的眼光看著你。人人都懂得努力刻苦的道理,可人人都做不到,於是人人都有要控制自己克服惰性的壓力。這種壓力隨時存在每個人心中,當看到比自己更不能自制的人時,你的壓力就小;當看到比自己更能自制的人時,你的壓力就大。你的刻苦和自制給你的多數同學帶來了壓力,在這種情況下,你越來越自信自豪,他們越來越自卑自責。你會更加如魚得水,他們會更加如履薄冰,你說你快樂嗎?其實你發現努力不見得就是苦,只不過是多一點剋制,多一點堅持,很可能只是堅持幾個星期,儘自己絕對最大的努力看看能做到什麼程度,很快你就會非常喜歡上這種成就感,它讓你隨時覺得自己充實的像個富翁。因為自信你能夠做到刻苦,你不懼怕任何挑戰任何困難,你會因為自信而神采奕奕,揮灑自如。更重要的是,你掌握了一個戰無不勝的無敵法寶,就是勤奮的習慣和良好的自制力。靠這個法寶,你輕鬆的不斷超越同學,不斷攻克學業,不斷贏得自信。而且由於有了勤奮的習慣,你不會再有剛開始刻苦時的吃力感,一切都迎刃而解。靠著這個法寶,你會超越你的同班同學,升級為更高檔次,並能夠選擇專業(就想很多電腦遊戲中一樣,你達到一定成績就可以升級,不停的升級,你得到更多得能力和法寶)。選擇你喜歡的專業後,還是靠著這個法寶,你再次成為其中的精英,可以再一次超越,升級。這樣,你不斷的成功,不斷的獲得別人沒有的機會,你超越的人越來越多,最終,你就會站在社會的金字塔的頂尖了。這種不停獲得的快樂才是真正的快樂幸福,再回頭看看和你曾經同一起跑線上的同學,你會自豪,會為自己的行為感到慶幸,會沒有一絲遺憾愧疚的痛苦,你一直享受的是拼搏的快樂,精英的快樂。 例子A和例子B一點也不誇張,過去、現在和將來,A和B都大有人在,大家起跑線是一樣的,在你前面,很多人已經選擇了A或B,現在,你自己選。

  • 3 # 秒學英語Rockyou

    那是很遙遠的事情了!

    學習沒有很用心,班級排名也不錯,偶爾還有獎學金!

    我說說玩吧!

    我讀的學校在廣州,我本來一直生活在一個內地城市,個性內向,不自信。我在的學校一般,學習氛圍一般,但是各種社團活動豐富多彩!

    我加入了輪滑協會!結交了很多朋友,每週環大學城刷街!

    最好的是和7個同學,我們自發組織,從廣州輪滑去珠海,其中還有兩個女生!

    大學畢業,最大的改變是自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華東師範大學的什麼專業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