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頑童56010817

    一般靠譜,但我個人認為,社會已進入移動網際網路數字化時代的早期,選擇離人近,離機器人遠的藍海經濟專業,才能轉移科技進步導致的人才減量化風險。

  • 2 # HugoHo

    是比較靠譜的,因為每年分數線可能都不一樣,但是每家大學錄取的人數每年都比較平均,所以只要和往年對比排名,一般都是可以預估自己能被哪家大學錄取的

  • 3 # 上汽奧迪

    考排名選擇大學還是比較合理的。

    因為近幾年相當一部分省份對高考錄取規則進行了改革,比如將二本和三本合併,統稱為二本,那麼之前的以考生分數與錄取線差值為依據,來報考院校就不合理了。

    反而由於一個省份考生總數量波動不會太大,所以按排名選擇院校比較合理。

  • 4 # 留學鑫老師

    謝邀。靠省大學排名選校可能一定程度上能選到好的優質學校,但不一定能選到真正適合學生的學校。從古至今一直在倡導素質教育,所謂的素質教育在真正本質上應該就是差異化教育,人各有志,人各有異。只有選擇適合自己特點,能力和需求得學校才是最佳的學校。

  • 5 # 流老師高考課堂

    用省排名院校去選擇大學靠譜嗎?

    老師前兩天剛聽過考研名師張雪峰老師講的《如何選擇報考大學》演講,裡面有一章特別講到“靠省排名選大學靠譜嗎”,這裡我把關鍵知識點分享給大家!

    省大學排名一般會怎麼排?大家肯定都知道會根據位置、影響力、知名度、院校實力進行排名,比如河南省大學前三名鄭州大學、河南大學、河南師範大學;雲南省大學前三名是雲南大學、雲南師範大學、昆明理工大學;廣西院校前兩名是廣西大學和廣西師範大學等等,這些省院校排名有個特點,一般在省會城市的大學排名相對較高些,並且實力還非常不錯!

    那麼為什麼說根據省排名去選擇大學靠譜呢?這三個原因非常重要!

    1、地域位置的侷限性,俗稱“窩裡橫”!

    “窩裡橫”這個詞是張雪峰老師說的,我在這裡活用下,什麼是“窩裡橫”大學呢?就是放在國內高校排名這所大學排名不高但放在本省內排名非常高,像河南大學在國內高校排名是140名開外,可在河南省排名是第2名,並且它有一流學科,地理位置也非常好,河南考生是非常喜歡這所大學的;像雲南省雲南師範大學在全國排名在200名開外,可在雲南省,僅次於雲南大學,在知名度、實力上都非常牛!

    這些院校由於受綜合因素影響,可能在全國範圍內排名不高,但在地域發展是相當不錯的,綜合實力認可度非常高!

    2、大學畢業生60%留在了院校所在地

    選擇高校,無非就為了找份好工作,在一所大學上四年,你會發現你習慣了這裡的生活,你愛上了這所城市,你對這所城市的節奏感非常熟悉!

    尤其省內考生報考省會城市的大學,一般都留在了省會城市發展,60%畢業生都會留在院校所在地了,除非這所院校位置不好!

    當時張老師舉了這樣一個例子:北方的考生上南方省會大學,你感覺他還會回老家工作呢?一是招聘單位問題,二是就業機會問題,北方都沒有南方好,並且北方考生熟悉了南方城市是不再願意回去的!

    所以依靠省排名大學是非常靠譜的,要以省會院校為主!

    3、就業機會問題

    既然選擇以省院校排名選擇大學,那麼肯定要選擇排名第一、第二的院校,或選擇省會城市的大學,因為就業機會多!

    想一想,如果在河南省院校舉行一場大型企業招聘會,會選擇哪?肯定是鄭州大學無疑啊,如果你是鄭州大學或省會城市其它院校的學生,你肯定先得到這個訊息啊,所以你的就業機會就更多!

    所以以省大學排名來選擇報考院校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這些高校可能在全國排名較低,但在省內排名是非常高的,實力是非常認可的,再者就是就業問題,如果就在院校所在地工作,那你被接受度非常高的,綜合方面考慮,這種方法選擇高考是不錯的選擇!

  • 6 # 職業規劃黃老師

    在高考志願填報研究領域逐漸分化出三種主張。一種是“位次法擇校”,一種是“分差法擇校”,還有一種是“位次分差綜合法擇校”。“位次分差綜合法擇校”每個位次對應一個分數,每個分數對應一個次位,所以位次和分差是一個硬幣的兩面。它們是不能被割裂開來的,任何只強調一點而否認另一點的論調都是片面的。綜合了分數和位次兩方面的因素之後,填報會比較準確。

    排位法(位次法)

      排位法的基本原理是很好理解的。高校招生投檔、錄取均是以考生位次為依據,如今年5000名的考生、與去年5000名的考生,多數情況下其所能選擇的學校層次是較接近的(當然要考慮招生人數的變化),因此排位法是我們填報志願時最常用的方法。

      排位法適用於所有層次的考生,但對不同層次的考生而言其參考價值是不同的。越高分(超一本線40分以上)的考生,排位法的參考價值就越高,原因很簡單——高分段考生總人數少,同分人數也少;相對應的高校數量也較少,高校錄取線重疊的情況也相對較少。

      到中分段,位次法的參考價值就降低了。主要是中分段考生成績高度密集,相對應的院校也數量龐大。簡單地說,就是一大群成績相近的考生,對應著一大批層次相同的院校,因而考生的填報行為很難準確預測——專業的冷熱門程度與往年比可能會發生變化,今年考生的興趣和意向也可能去往年不同,考生往哪些學校、專業上集中填報,哪些學校、專業的錄取線就會上漲。一些學校錄取位次動輒波動幾千名的情況也不少見。

      但是這並非位次法的問題,對於中分段的志願填報,任何方法都難以做到準確預測。

    線差法

      線差法是以分數線為基礎,以考生成績與批次線的差值,與高校錄取線與批次線的差值兩者對比分析志願的方法。對於成績處於批次線附近的考生而言,線差法是較具參考價值的。但線差法的侷限性也很明顯,隨著線差值的增大,誤差也會變大。

      分數線是按招生計劃數的120%劃定,因此每年分數線也基本上是等效的,這一點是線差法合理性的基礎。但是,不同年份分數線上的考生成績分佈狀態可能並不相同:

      例如:四川省2015、2016年理科一本線分別為528、532分,相差不大。但是這兩個年份考生成績分佈狀態是相差甚遠的,我們先以2015年600分(線差72分)為例,當年600分以上有6945人;但2016年的604分(線差72分)以上則有13980人。因而這兩個線差同為72分的成績,在2015、2016年所能填報的學校必然是太不相同的。

    正是由於不同年份間分數線上的成績分佈狀態不同,即使分數線是等效的,但分數線上的每一分可能並不等效,線差值越大就可能誤差越大。因而,一般建議成績離分數線差值較大的考生不宜將線差法作為主要分析工具。

    在具體的應用中,不同的分數段用不同的方法:

    1、高分段(高於一本線40分以上):分數在一本高分數段的各省考生中,那些分數極高的考生可以按照自己的高考成績所對應的位次來選擇院校。

    錄取分數在一本線40分以上的大學基本是“985”、“211”和1978年前的全國重點大學,錄取的都是較高分數的考生,普遍處於考生總人數的前10%以內,位於高考成績金字塔的上端。高分段考生總人數少,同分人數也少;相對應的高校數量也較少,高校錄取線重疊的情況也相對較少。適用位次來選擇院校。

    一句話:位次法特別適用於重點院校。

    2、中分段(高於一本線20~40分):中等分數段的考生在填報志願時,要利用線差和位次相結合的方法來定位院校。

    到中分段,位次法的參考價值就降低了。對於一本線上20-40分以內的院校,大多都是近幾年才進入一批本科招生的普通院校,這些學校實力相差不大,招生人數又多,考生成績高度密集,相對應的院校也數量龐大,因此在定位時可把位次法和分差法結合起來考慮。簡單地說,就是一大群成績相近的考生,對應著一大批層次相同的院校,因而考生的填報行為很難準確預測——專業的冷熱門程度與往年比可能會發生變化,今年考生的興趣和意向也可能去往年不同,考生往哪些學校、專業上集中填報,哪些學校、專業的錄取線就會上漲。一些學校錄取位次動輒波動幾千名的情況也不少見。

      但是這並非位次法的問題,對於中分段的志願填報,任何方法都難以做到準確預測。

    所以,中等分數段的考生在填報志願時,要利用線差和位次相結合的方法來定位院校。

    3、低分段(高於一本線20分以下):該分數段的考生在填報志願時,主要利用線差法來選擇院校。

    對於成績處於批次線附近的考生而言,線差法是較具參考價值的。

    分數線是按招生計劃數的120%劃定,因此每年分數線也基本上是等效的,這一點是線差法合理性的基礎。

    而一本線(高一本線20分以下)到二本線附近的考生,由於已經接近高考成績金字塔的中部,人數比較龐大,可變因素也更多,因此錄取分數差更便於參考,可使用分差法。

    總之,不同分數段適用不同的方法,才能確保相對準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孩子被西南科技大學安全工程專業錄取了,不知道這個專業怎麼樣?未來的前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