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分鐘溝通課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其實挺辯證的,可以從正反兩個角度來看,嘗試解讀一下。在深入一下就是什麼樣的人才能改專業,在延伸就是大學改專業的原則是什麼?或者我們應該選擇何種的專業才是最好的。不同的問題,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其實很有意思。

    成績差的是否可以改專業呢?

    從正面的角度看,應該可以改。因為對於某一個專業差,說明缺乏興趣,沒有動力,可能是缺乏學習這個專業的細胞,那麼應該給成績差的學生一個機會,去重新選擇自己擅長的專業或者喜歡的專業。

    但是,如果選擇的專業又變得成績差了怎麼辦呢?

    所以成績差是一個外因還是是一個內因?

    請先思考。

    為何成績好的可以選擇專業?

    成績好的同學,除了對專業喜歡和擅長之外,付出的勤奮肯定也是加倍的,而且應該也是有比較出色的學習方法和時間管理的方法,透過這樣的方式達到成績出色。

    那就證明了這樣的同學可以去進行更多的挑戰,所以成績好的同學去改專業是有優勢的,因為他們已經透過成績來證明自己了。

    那麼這樣允許成績好的同學改專業也是理所當然了。

    那麼再回頭去看看上面的問題,成績差是內因還是外因?這個是需要區別對待的,畢竟很多時候智商僅僅是一個參考,而勤奮和堅持以及好的學習方法才是決定成績的關鍵因素,那麼換句話說,如果成績差的同學並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而把問題推給不喜歡這個專業或者不擅長,那麼就有推卸的味道了。

    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

    有句話說到,那裡有那麼多喜歡和擅長,不過是堅持,做的久了而已。

    所以在遇到自己不喜歡的事情的時候,不管是專業還是工作,還是要嘗試去了解和學習,找到其中的樂趣點,哪怕是有一點點,備不住也會是一個機會讓自己變得喜歡。

    當然,如果定位,能夠選擇到自己喜歡的專業當然是最好的,所以在選擇專業之前自己要問幾個問題:

    1.自己的未來目標是什麼?

    2.希望成為什麼樣的人?

    3.自己喜歡做什麼樣的事情?

    4.自己善於做什麼樣的事情?

    5.什麼事情可以讓自己變得開心?

    6.這些事情與哪些職業有關係?

    7.這些職業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嗎?

    8.如果不是,是否自己可以堅持下去?

    9.如果是,那麼自己下決定去學習嗎?

    所以事後去選擇改專業也是一個被動的選擇,學習提前策劃,提前學習,把問題的源頭找到,這是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學習的。

  • 2 # 嬌羞帝老師

    很好的提問,身為一個高校老師,剛工作的時候也有這方面疑問,後面工作時間長了發現學校做出這樣的要求是有一定原因的:

    1,每個高校都有自己的王牌和優勢專業,若不在成績方面做出要求進行限制,那麼專業與專業之間會在成績和人數之間失去平衡,進行限制的最好辦法就是成績好的才能轉專業。

    2,很多高校要求大一的時候才能轉專業,是因為大一的時候各個專業的基礎課也差不多。比如高數英語思政計算機,專業課非常少,主要就是想透過專業課來篩選學生成績的好壞,如果基礎課都學不好,憑什麼相信你轉專業之後能學習好?

    3,為了體現一個學校專業的區分程度以及高考填報志願制度存在的意義。每個學校都有他好的專業和不好的專業。你成績更好,那麼你可以自由選擇,成績不好,你就只能讀你高考填報的專業。

    總之高校作為一個重要的教育機構,不是慈善機構,轉專業除了考慮學生學習,更應該考慮的是王牌專業的發展以及制度的維護。

  • 3 # 高考資料分析師王紀兵

    這是大部分學校的策略,也有個別學校還是比較人性化的,最人性化的莫過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換專業的政策很寬鬆,基本上好的大學相對於差的大學更加人性化。

    那麼為什麼要給出各種條件限制呢,我是親身經歷過專業調劑,後來申請換專業失敗了的!

    一個大學開設了很多個專業,基本上都有幾十個專業,每個大學自然有自己擅長的強勢專業,但是現在大學為了擴大規模,提升綜合實力,也會相繼開設很多新專業,有的新專業,可以說是跟風的,筆者之前大學學的專業就是這種,本身師資力量就不強,但還是開設了,無非就是擴大招生規模。

    另外有很多學校有農林地礦背景,這些專業目前不是報考熱門,有一部分人可以說肯定是好專業錄取不了,結果被調劑了。

    這些新開設的專業,社會報考冷門專業,得有學生吧,即使調劑進來的,願意學習這些專業的人比例很小的,但是如果大家紛紛要換專業,都走了,這個專業就沒了,老師怎麼辦?

    再說如果人人都可以調劑去好專業,好專業就會擠爆,師資力量就不夠,也會有各種矛盾,最後會影響到各種平衡。

    所以我們考生在報考的時候,一定要考慮清楚,很多報考的技巧要掌握,要把資料梳理好,不要一心追求更好的學校,不考慮專業,尤其是外省的學校專業就招兩個人,如果確保大機率錄取這個專業,有效避免發生調劑是非常重要的!

  • 4 # 星姐帶你看熱點

    因為人家成績好,能力強,為了培養人才,不阻礙人家發展,所以可以改專業。

    成績差的可能就不是學習這款料,改不改專業都沒啥用,將來還不是出苦力的。

    就問你,社會不社會?

    別噴我,我是成績差的,現在在做苦力。

  • 5 # 努力de青年

    之前上學的時候,經常縈繞耳邊的就是分分分學生的命根,你要好好學習,好像在中國,學習好才優秀,絕大多數人都有這個觀念!那麼大學不應該是素質教育嗎?為什麼改專業只能根據成績來說話呢?基於這個問題我來談談我的想法!

    首先,我們都是透過高考考上的大學,並且各個高校都是根據分數優先的原則選的學生,成績好的被好學校錄取,成績差的上了一般的學校。好多學生入學後發現自己並不喜歡自己所讀的專業,所以會有想換專業的想法,基本上每個學校都會有很多想換專業的,學校的政策有規定每個專業不超過多少人可以換專業,那麼學校應該批准誰換專業呢?怎麼樣才有說服力呢?所以只能透過成績選允許換專業的學生,能者上弱者下,因為其他的方面學校不能評判,假如把換專業的機會給了成績差的,不能服眾,所以只能根據成績選優秀的允許換專業!

    再一個方面,成績好的學生的優秀程度普遍要高於成績差的,當然也有例外,絕大多數是這樣的。根據成績選人,其實也變相的是根據綜合能力選的,一個成績優秀的學生,往往他的各方面能力要更優秀一些,所以這也是遵守一個能者多得的選擇,這也是最能服眾的原則!

    我們不管是換專業也好,還是進了社會工作了也好,你的成績就是一切,加薪也好升職也好,沒有成績只是一句空話,各行各業都願要成績好的,各行各業都會選擇更優秀的,沒有一個單位會把一些機會給一些沒成績做事一塌糊塗的人!

    所以綜上所述,調專業肯定要成績好的,而非成績差的,所以,要想得到的更多就得付出努力的更多,這是不變的原則,要想在任何時候都佔優勢,就要有拿得出手的成績!

  • 6 # 熊丙奇看教育

    中國高校換專業的規定頗為奇葩——要努力學習好本專業,才能達到不學本專業的目的,但卻有十分現實的原因,而且也和目前的高考錄取制度有關。要實現大學生自由換專業,需要大學加強專業建設,重視對學生進行生涯規劃教育,還要推進高考錄取制度改革。

    中國部分高校雖然出臺了換專業政策,但卻是有相應條件限制的,目前實行換專業政策的高校的換專業比例為5%到30%不等,要結合學生的大一學習成績、換專業申請、換專業考試成績綜合確定換專業名單。基本的原則就是,要努力學習好本專業,才能達到不學本專業的目的。這樣的換專業規定是很奇葩的,既令換出專業的老師不滿——成績好的學生都流失了,又讓學生不解——沒有興趣學不好的學生反而不能換專業。

    可是,如果只有30%換專業,且通常是由不太熱門專業換到熱門專業,學校允許成績差的換,那不是學生會比差嗎?這不是給學生不努力學習的理由嗎? 實行成績好的學生才能申請換專業的做法,至少鼓勵學生努力學習,並培養學生對本專業的興趣。一些成績好的學生有換專業條件,但並不一定選擇換專業。

    當然,大學滿足學生專業興趣的最好方式是實行自由換專業制度,但目前中國高校並沒有實行自由換專業制度,主要有幾方面原因。

    一是大學招生不是自主招生,不同專業有不同錄取分數線,高考錄取分數線制約學生自由換專業,尤其是從錄取分數低的專業,換到錄取分數高的專業。要換,就得根據平時學習成績排名或組織考試,不然會遭遇質疑。

    二是大學的專業發展並不平衡,有的專業是學生都追捧的熱門專業,有的專業則比較冷門,如果自由換專業,冷門專業恐難留住學生(有的冷門專業在高考錄取中靠調劑才完成招生計劃),而熱門專業則供不應求。

    三是學生並無理性的學業和職業發展規劃,有的學生盲目追逐熱門,而不是在認識瞭解自己的基礎上,結合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

    要實行自由換專業,就需要改革高考錄取制度,實行大學自主招生。與之對應,學生在求學過程中,也就可隨時提出轉專業申請,甚至自由申請轉學。轉入專業、學校對申請學生進行評價、錄取。也就是說,自主申請入學制度,和自由轉專業(轉學)制度是一體的。

    同時,需要大學重視每個專業的質量和特色建設,並在大學教育中重視培養學生的專業興趣,加強大學生生涯規劃教育。近年來,中國有的高校實行按專業大類招生,學生在大一或大二再選專業,結果冷門專業沒人選,只有採取抓鬮方式,這暴露出專業質量參差不齊的問題。

  • 7 # 鮑金勇

    為什麼大學成績好的才能改專業,而不是成績差的改專業?

    這確實是好問題。因為,學習那麼好,還轉什麼專業呀?

    大家不禁疑惑,難怪不解。

    畢竟,在大家的眼裡,想轉專業的人都是因為不喜歡專業才有此想法,所以學習難以投入,成績不好自然是正常。

    然而真的是這樣嗎?

    幾乎所有的專業在第一年第二年的時候,都是學習基礎課,如英語、數學、政治等。幾乎都不接觸專業課,而基礎課都大同小異。所以,也不存在你喜不喜歡這些課程,反正都是要去學習。

    所以說不喜歡專業,成績就不好,在大一大二時邏輯是不同的。

    於是,到底怎樣的人才可以轉專業呢?

    從感情上講,當然是不喜歡高考所選專業的人。但從理性上講,主要看操作,如何選擇合適的轉專業人才才是關鍵。

    不喜歡專業的程度如何度量?無法度量,無法評估。於是還是要看成績,看成績就得看成績排名,而且還要排在前面。難道要比成績差嗎?這部符合激勵規律。再則基礎課都差不多,不能說不喜歡專業就成績差,這個前面已提及。

    因此,轉專業要看成績,而且確實只有成績好的學生才可以轉專業。這樣的選拔才可以更加公平,更加有說服力。不過,可以將成績的條件放寬一點,如成績排名在專業50%以內,而不是10%,比如說英語60以上,而不是80分。

    在設定基本條件後,在考察學生對計劃轉入專業的瞭解和學習計劃,從理性角度評估學生對專業的興趣,而不是好奇,不是衝動。

    所以,想轉專業的同學,不要打著“不喜歡專業就學不好”的旗號,畢竟基礎好大同小異,要將轉專業的想法轉化為學習的動力和激情,努力學習,爭取好的基礎課成績,然後實現轉專業的目標。

    《讓畢業後的你,感謝現在的自己》噹噹網首發。上線十天就進入噹噹新書熱賣榜前10。

    上了大學如何才能擺脫平庸?如何才能讓自己變得優秀?如何才能更好地面向未來?

    《讓畢業後的你,感謝現在的自己》結合了大學生典型的問題和疑惑,為任何專業的大學生指明瞭讀大學的方向——打好基礎,挖掘天賦。為什麼要讀大學?從大學裡帶走什麼?如何帶走?書中一一為你揭曉

  • 8 # 二虎和大牛

    我讀大學的時候就轉過一次專業。剛開始的時候我在法學院,第一學期結束之後透過轉專業考試到了文學院。考的東西還是比較基本的,主要是看一看你的思維和文字運用能力。真正的問題是在去了文學院之後。

    由於第一學期學的是法學院的內容,所以到了文學院之後,必須補齊文學院第一學期的功課。其中包括一些比較基礎但同時知識點很細緻的現代漢語和概念方面比較抽象的文藝概論等等,還不要提一大堆專業限選課之類的。於是我們必須一邊跟著全班同學的進度學習第二學期的課程,一邊又要去聯絡其他專業課的老師。但是很多課程並不是你想學就能學的,人傢什麼時候開什麼課都是有規定的。所以我們大二大三大四都在見縫插針地補第一學期的課程。而這些課很多時候跟我們正經進度上要學的課時間上還有衝突。這就意味著如果沒有規劃能力和深度學習能力,很難真正的學到東西。

    這還僅僅是中文系而已,說句自黑的話,我們這個專業可能是所有專業里門檻最低的了,大多數人只要認真就能學走。但如果是數學系、經濟學、計算機、生物等等專業呢?這些專業的課程有那麼容易補上來嗎?很多從一開始就在這些專業的同學都可能要掛科,更何況是半路出家。

    轉專業,必然是覺得一個專業好才會選擇。可是,你覺得好的專業,別人也覺得好呀。這些專業的競爭自然也很激烈。之所以成績好的才能轉專業,原因就在這裡了:你必須學習能力夠嗆、自我規劃足夠清晰合理性,才能保證成功轉專業並且真正學到本事。

    但如果你是真的熱愛一個專業所以決定過去,那麼自然需要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否則怎麼能保證轉專業以後跟上甚至超越大部隊呢?

  • 9 # 微微光

    我也是聽到網上一些培訓師在講座中抨擊,大學想換專業,居然要考到專業課前面,我學不好才想換,學得好誰還換。

    乍聽起來,似乎很有道理,對於一貫被抨擊的教育,又多一條不合情理的罪狀。然而,身在高校中,甚至經常遇到想換專業的學生,我來為這個措施說幾點我的理解.

    1.換專業從性質上來說,是一種獎勵性措施,還是一種懲罰性措施。

    高考報志願可能懵懂無知,進校後透過廣泛瞭解,建立起自己興趣找到方向。這時候,努力學習成績優異,被定性為適合,不能換。而不適合,不學習,成績靠後,竟然可以選擇換去其它專業。允許更換專業作為學生主觀願望,是學業成績差的獎勵?還是對學習好的懲罰?

    2.如果換專業是由成績末位優先,那麼大家知道,大學中其實大多數學生剛開始接觸自己專業,都有不適感或不喜歡,有的學著漸漸找到感覺,我自己就屬於此類,當然也有很多人畢業直接換行業,甚至透過考研換專業。這時候多出一個不需要努力,只需懈怠墊底,就可以換專業。這樣索性成為不學的理由,四年大學或者換上一兩回專業就就把時光交付。

    3.現在實行的學業成績靠前按比例申請,有個潛臺詞,大部分學校換專業都是相近方向,比如文科大類,理科大類,大多換專業不跨院,這樣各專業在大一基礎階段開設的公選課大體相同,專業選修課較少,那麼學習成績較好,更能保證去新專業迅速進入狀態,而且保持學習連貫性,同時,這也是獎勵性措施。對,別忘了,還有公平,畢竟主觀上說誰不適合,可調換,是有很大貓膩的。

    4.隨著高考錄取,進行平行志願,大家選擇時為了不掉檔都會選擇同意調劑。高校保證了自己高分錄到學生,也自然在不斷放寬進校後專業選擇的限制,名額比例越來越高,而且統一公開考試,其實是在不斷最佳化改進的。有的已經試點,只要不掛科違紀,就可以申請換,申請統一專業的進行考試,按能接納名額錄取。

    5.當然也有一些個別,比如身體不適,不適當本專業學習,需要調換之類,曾經有學生因為語言類,聲帶受損。這種個別的學校都會根據個人申請給予調換,想辦法解決。

    所以,整體上,現在調換專業的大原則我認為還是沒有問題的,自有其存在和調整的軌跡。剩下的專業設定怎麼和市場接軌,培養目標怎麼和社會需求貼合,有很多的問題要解決。但是,不是有問題,馬上就要把現在做的事情完全否定。

    矯枉過正也是一種損耗。挑問題也不等同於抬槓,一句話把人噎住就算了事,還得說個可行性方案不是。

  • 10 # 非著名語文教師王振寧

    你以為改專業只是你和學校之間的事兒?其實涉及的方面多了去了。

    幾個月前,上海A大學和上海B學院合併的事鬧得沸沸揚揚,不僅A大學的學生透過各種渠道表達反對意見,連上海其他大學的學生也有不少遙相聲援的。

    兩校合併是市政府早就拍板了的,為啥學生情緒那麼大?原因就是A大學的高考錄取分數線要比B學院高出不少,考進A大學的學生可能在高考中付出了比考進B學院的學生更多的努力。如果兩校合併,等於B學院的學生平白獲得了高考加分進入A大學,A大學的學生自然覺得不公平。

    改專業這事兒也是一個道理。

    基本上所有提出改專業的人都是想改成“更好的”專業,極少有人真的為了興趣改成“更差的”專業。那為啥你想去的專業是“更好的”?因為“更好的”專業有更多的資金投入,有更多的政策傾斜,有更多的好師資,有更多更好的就業機會……一句話,好專業背後都是好資源。優質資源永遠都是有限的,所有人削尖腦袋想進入好專業目的就是爭奪更好的資源。

    那麼為啥你高考的時候沒有直接考進“更好的”專業?不就是因為當年高考分數不夠嗎!你在高考中沒有證明自己的能力,進大學後當然得先證明了自己足夠優秀,至少和高考直接考進去的學生一樣優秀才行。否則憑什麼平白給你“高考加分”?那些直接考進好專業的學生心裡能平衡嗎?你個人的前途和更多學生的情緒,你覺得大學會優先考慮哪邊?

    大學成績好不僅證明你已經勝任現在的“較差的”專業,還證明了你有能力學好“更好的”專業。但是,大學成績差不僅證明你適合繼續讀現在的“較差的”專業,還證明了你高考是憑運氣考進來的。你不僅不應該轉去“更好的”專業,相反你應該轉去“更差的”學校!

    事實上,一旦出了學校,類似的問題根本不會成立。

    能轉會到英超踢球的球員是中超裡最強的還是最弱的?

    能提拔到領導崗位上的是業務能力最強的還是最弱的?

    如果這兩個問題答案很明顯,那麼憑什麼大學裡成績差的能轉到更好的專業?那麼大家都別讀書好了,混到最差就能轉到好專業了。以及,高考時都混混好了,反正進了差的專業也能轉。

    網上的那些吐槽要麼是吸引流量的段子,要麼是邏輯很差的廢話。你真覺得不適合現在的專業,只有努力讀書爭取轉專業和考研這兩條路,別想有的沒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對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而言,你認為就業和擇業哪個應放在首位?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