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962027430788

    一、談讀書


    課外讀書不在於有無時間,而在於決心,尤其要緊的是養成讀書的習慣。青年時培養的興趣可以使趣味終身受益,青年時養成的讀書習慣也可以堅定意志。平時有學業和工作的書籍,但是仍需要課外書籍開拓視野,培養愛好。書的量大,質又良莠不齊,有必要選擇性的閱讀。

    二、談動


    作為一個青年,頹唐沮喪很令人擔心,但其實也是很難避免的。長輩常說年輕人“應該”富有朝氣,你只需把這“應該”的話當耳旁風。人是屬於自然的,也該順應自然。可知愈是舒暢愈富生機,愈是閒悶愈是鬱結。年輕人不如打網球,彈鋼琴,種花草,就是談笑,跑跳也可以發洩很多不快,帶來很多美好。

    三、談靜


    人生真理,一半得之於活動,一半得之於感受。對於事物的意見不同,與人的感受有關。天才除了創造力,也與強烈的感受有關。可以領略趣味的人,也不至於岑寂了。

    內心似一個空間,倒不必逃避現實,而是維持一個清淨的心,也就可以為內心留出更多品位的空間。除了培養品位,靜的修養也可以讓人處變不驚,或是在與人的交往中感悟更多內心世界。

    四、談中學生與社會運動


    有宣傳青年務必革命的,有勒令學生不可參與運動的。主張者頗多,均為了自己的利益。話說文人相輕,立場不同者亦無不互為鄙薄得。然事之成立,沒有可偏頗前行的。社會運動常流於大體和空談,我們應該自上而下的認識自己的家醜,從自己處落實處。亦要做到民間去,學生須丟開架子,勿論清高。


    五、談十字街頭


    讓學術貼近現實生活是走向十字街頭,讓學術的力量播撒到民眾中也是走向十字街頭。但是另一方面,學術走出象牙之塔到了十字街頭之後,往往流於俗化(vulgarized )。十字街頭上握有的最大權威是習俗。守舊是習俗,趨新也是習俗,若盲從附和,不假思索,無論新舊,亦皆是荼毒。

    習俗對於維持社會安寧價值很大,但維持安寧不是社會的唯一目的,為了使社會翻新,習俗有時時打破的必要。我們社會需要站在十字街頭向它宣戰的人,我們從來不缺少維持習俗的人,可打破習俗卻是一件難事。朋友,當你站在十字街頭周圍滿是膚淺頑劣虛偽酷毒,不要妥協,不要墮落。


    六、談多元宇宙


    人生有多面,它們各自有特殊的價值標準,可以把它們稱為一種宇宙。宇宙的價值有其獨立性,無法相互衡量。社會上最看重的莫過於道德宇宙。在科學的宇宙裡,已經有很多人觸犯當時道德宇宙的禁條了。美術的宇宙也是獨立的,無關道德。戀愛的宇宙也應是獨立的。

    在道德宇宙中基於延綿種族的觀點“應該”戀愛,但在戀愛的宇宙中戀愛是至上的、神聖的、純真的。在戀愛中,身家財產學業名譽道德等觀念每滲入一分,戀愛的純真程度就少了一分。

    七、談升學與選課


    在選校上,應避免自古襲來的“資格迷”,只把文憑當作混事做的敲門磚。求學最難得最有益的是誠懇的良師與愛的益友,若有這樣的空氣,便無所謂大學。在選科選課上,往往容易跟隨社會中的顯學。“學以致用”本不是一件壞主張,只是人的稟賦興趣卻都不同。

    我認為,做學問做事業實是第二樁事,第一樁事是“生活”,是“享受”、“領略”、“培養生機”,所以我不贊成早談專門,早走狹路。並非反對職業教育,而是應有寬大的自由教育為根基。


    八、談作文


    我生平最大的憾事是幼時薄視藝事,現在與美術和藝術都一無所長。其次,我極羨慕他人做得好文章,所以也要勸年輕的好朋友多練習文章。在一切藝術裡天資和人力都不可偏廢,托爾斯泰不厭其煩地謄改,小泉八雲每過二三日就謄改一次文章,大家都看到文字優美,卻不知他們勤謹的態度。

    學文如學畫,既可以臨帖,又可以寫生,亦不可偏廢。現多推崇新小說和白話詩文,實讀經和古詩文不可廢弛,因新舊並無分別。很多領域要求學生作議論文,但應從描寫文和記敘文入手,這兩種文做好了,議論文是很容易辦的。


    九、談情與理


    科學家在討論事理時,對於規範與事實辨別極嚴,是為以事實推出規範,不可虛談。此事上應從事實考慮生活是否可以完全受理性支配。心理學上的一個傾向是,行為的源動力是本能與情緒,快感與痛感發於之後,則理智遲滯。

    第二個傾向是弗洛伊德得心比之於大海,隱意識潛於水面左右著人的行為,理智難以駕馭感情,只能在事情發端後尋一些理由。由是,我們知道討論的事實是生活不能完全受理智支配。


    十、談擺脫


    黑格爾以為凡悲劇都生於兩理想的衝突,其實人生亦復如是。人生的悲劇更在於站在歧路上只徘徊顧慮,既不肯舍,便無所取。認定一個目標,便專心致志,走向那裡,其餘一切都置之度外,這是成功的秘訣,也是免除煩惱的秘訣。斯蒂文森論文,說文章之術在知遺漏(the art of omitting),生活誠如是。


    十一、談盧浮宮所得的一個感想


    回望過去與如今又深又廣的鴻溝,我們能看到現在的進步,可是在這飛躍的效率外,還應該有其他標準可估定的價值。最高品估定價值的標準一定要看重人的成分(humanelement)。

    除了產品生產的機械和高效,我們希望作品能慰情,能為作者的力量氣魄的結晶,能表現理想與希望。甚至不要只看成敗,還要問背後的努力,是否為高尚理想與偉大人格之表現。青年行事,亦不必只為“效率”之價值。


    十二、談人生與我


    我待我的方法,是將我擬作草木蟲魚的儕輩,在和風甘露中,在嚴暑寒冬中,只以活著為活著。這並不悲觀,看春園萬豔齊發,冬河凝霜積雪,卻比叫苦的世人有生機多了。

    我待世人的方法,亦如我見鳥雀營巢,蟻卵勾穴。對著紛紜擾攘,悲歡離合,也甚有趣味。悲劇尤使人動魄,世界完美之處便在於它的不完美,有缺陷方才有可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歷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