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聽風書法

    周公。相傳周朝的禮樂制度是周公制定的。周公制禮作樂,對中國幾千年來的傳統文化影響深遠。五六百年以後,孔子提到周公制禮作樂的事,還讚賞不絕!

    周公制禮作樂,規定了吉禮(祭禮)、凶禮(喪禮)、軍禮(行軍,出征)、賓禮(朝覲,互聘)、嘉禮(婚宴,加冠)等,使貴賤有差、尊卑有別、長幼有序,實行所謂“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

  • 2 # 拾月的小可可

    以禮制樂應該是周公提出來的。

    周公制樂,是在規劃等級制度,周公制定的禮樂制度並不在於晝夜歌舞之樂,他強調的是一種核心統制思想。它吸取了商耐滅亡的教訓,講商代流傳下來的取悅之樂轉變為禮儀之邦的維護政策,徹底的消除了五樂的弊端,成功的規劃了等級觀念,使西周統治“樂”成為禮儀的輔助。講音樂和一整套禮儀結合為一體,以此來更好地管理國家。以禮制樂,以德服人,是禮樂文明時期倡導的主要觀念。他為日後的人得思想拓展了進步空間,塑造了以禮服人的教育體制。

  • 3 # 使用者252386785256

    禮樂制度起源於西周時期,相傳為周公所建立,是周代維護封建制度而建立起的文化制度。周武王滅商後,西周統治者為鞏固自己的統治,建立穩定的政治制度,支撐周朝天下的有四大制度:封建制(分封制)、井田制、宗法制、禮樂制。它和封建制度、宗法制度等一起,構成整個中國古代的社會制度,對後世的政治、文化、藝術和思想影響巨大。


    禮樂制度是以樂從屬禮的思想制度。以“禮”來區別宗法遠近等級秩序,同時又以“樂”來和同共融“禮”的等級秩序,兩者相輔相成。禮樂制度分禮和樂兩個部分。禮的部分主要對人的身份進行劃分和社會規範,最終形成等級制度。樂的部分主要是基於禮的等級制度,運用音樂進行緩解社會矛盾。


    周公制禮規定了吉禮(祭禮)、凶禮(喪禮)、軍禮(行軍,出征)、賓禮(朝覲,互聘)、嘉禮(婚宴,加冠)等,使貴賤有差、尊卑有別、長幼有序,實行所謂“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在西周,以五聲八音為樂,五聲為音階,即宮、商、角、徵、羽。八音為器樂之分類,即壎、笙、鼓、管、弦、磐、鍾、柷等。從禮鞏固階級分化,控制人們的思想和輿論,從根本上奠定了中國的階級區分。樂則被昇華成了一種待遇,對於不同階級有著不同的待遇,也是為了更好的宣傳和鞏固階級統治。


    禮樂制度主要用來維護宗法制度和君權、族權、夫權、神權。《荀子·禮論篇》說:“禮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族類)之本也;君師者,治之本也。”“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師,是禮之三本也。”所說“禮之三本”,天地代表神權,先祖代表族權,君師代表君權。後來統治者以天、地、君、親、師作為禮拜的主要物件,就是根據這個理論。


    那麼禮樂制度有什麼意義和作用呢?禮樂制度的實施鞏固了奴隸主階級的社會地位,促進了音樂的發展,有利於維護社會秩序,具有維護貴族的世襲制、等級制和加強統治的作用。但它又使樂成了禮的附庸,使音樂成為以禮為中心的模式音樂,並逐漸趨於僵化。統治階級為了推行“統治”制定了一整套十分煩瑣的禮儀和與之相配合的音樂。


    禮樂制度一直影響中國的思想文化,如果說周公是“禮樂”的主要制定者,那麼孔子就是“禮樂”的堅決維護者。禮樂制度影響了整個中國古代封建社會以及音樂格局,它作為統治階級利用音樂來左右政治的利器控制中國近兩千年,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的確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手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藤壺可以摳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