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卿子書

    有人說,父母是我們人生路上的一盞燈,隨時都能照亮我們前行的路。

    可我卻覺得,父母是我們成長路上的一把劍,用好了削鐵如泥,傷痕累累。

    我這樣說,其實是有根據的,先從我兩個朋友說起吧!

    父母經常掛在嘴邊的兩句話莫過於“都是為你好”、“你怎麼這麼不聽話?”,說句扎心的話,在我周圍,凡是非常聽父母話的人,生活質量都非常堪憂。

    故事一:

    俊傑是我高二同學,父親是給別人做門窗的,母親在工廠做流水線,家裡住的是瓦房,只有一輛小破摩托。

    作為家中的獨生子,俊傑成為父母心中最大的寄託,他們總說:“我們對你沒有什麼要求,就只希望你能好好讀書,考個好大學,為我們爭口氣,我們也能抬頭挺胸的做人。”

    這一個騏驥,本身並不過分,或許每一個對父母都對子女有過這樣的期望,希望都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可只有十六七歲的俊傑,卻根本扛不住這份壓力。他平時的成績很穩定,都有580分以上,在高三的第三次模擬考試時,卻因身體原因,分數掉下了500分,他的內心也十分受折磨。

    模擬考後學校開了一次家長會,原本俊傑並沒有想把成績告訴父母,但父母卻還是在這一次家長會中從班主任口中得知。

    毫無意外,他的父親回到家裡怒罵了俊傑,說他這點成績根本對不起父母的辛苦付出,都快要高考了還掉鏈子,萬一高考失敗,父母的付出就全完了,俊傑也全完了。

    而他的母親全程都沒有說話,只是用哀痛和失望的眼神看著俊傑,俊傑跟我說:“我一生都忘不了那一幕。”

    後來,高考成績出來,俊傑落榜了,比他的第三次模擬考還要低二十分,屬於失常發揮。

    用俊傑的原話來說:“或許是壓力過大,考試前一晚我根本沒有睡著覺,第二天考試精神也恍惚了,所以考砸了。”

    高考落榜的他,被父親用鞭子狠狠地伺候了一頓,在他父母心中,俊傑應該要考重本,再不濟也應該考上一本。因為讀一個二本,要出的學費巨大,家裡根本拿不出這筆錢。

    填報專業時,他的父母要他必須報計算機專業,說這一行好發展,而俊傑喜歡平面設計,父母始終很反對,不惜逼他選擇計算機,否則就別認他們這對父母。

    俊傑爭取過,他告訴父母自己的空間思維是強項,在繪畫上也頗有天賦,最重要的是自己喜歡平面設計,有意願將來從事房屋設計這份工作。

    而他對計算機應用和程式設計的性質不大,最重要的是他的英語和數學邏輯並不算好,學起來很吃力。

    可他的父親卻死活不聽,說他倔強,不懂事,沒有長遠的目光,書讀多了都讀傻了,吃香的專業不去學,偏選這種不吃香的專業。

    可想而知,在父母的干預下,俊傑大學學了計算機專業,後來從事程式設計師這份工作,由於自身太多弱勢,再加上興趣不強,俊傑頻繁換工作,至今也才拿到了每個月8000塊左右的工資。

    他電話裡跟我說:

    “我的每一天就跟坐牢一樣,畫地為牢,這種日子什麼時候才是一個頭?”

    由此可見,底層父母在沒有提高自己的認知觀的情況下,自以為是的給孩子安排自己認為最正確的成長道路以及生活軌跡,只會讓兒女非常疲憊,生出怨恨之意。

    故事二:

    我一個大學姐妹兒露露,母親是種地的,父親幫別人搞水泥工。她是家中的長女,下頭還有個弟弟。

    因為父母有重男輕女傾向,露露表示,自己是離開了父母才把自己的生活過成了人樣。

    大學的時候,我就知道露露是一個心思敏感,卻又敢闖敢拼的人。

    畢業後,她沒有聽從父母的話回老家做一名老師,雖然她考取了教師資格證,但她覺得這隻能作為她的副業而存在。

    雖然她反抗父母的“要求”,可在事業上她混得風生水起,每個月都會給家裡打3000塊錢,並且供弟弟上大學。

    有一次我跟她聊起家裡的事兒,我問:“你現在每個月將近兩萬的工資,還供著弟弟讀書,叔叔阿姨一定對你特別滿意吧!”

    露露聽完,苦笑一聲說:“你怎麼會這麼覺得呢?哪怕我年薪三四十萬,在爸媽眼中我都是那個沒有腦子,不會來事,說話直接,你無是處的人。”

    我很吃驚,反問:“怎麼會?”

    露露說:“不像我弟弟,很會來事兒,雖然啥都不會做,可很會說話,又很聽話。”

    聽完露露的這份評價,我不由得疑惑了,為什麼在有些父母眼中,聰明人反倒是令人討厭,不成器的人卻成了平凡可貴?

    這種匪夷所思的現象,在我身邊反覆的上演,後來,我悟了!

    在這個世界上,底層的父母也分為兩種:

    一種是最大程度地接受孩子,用自己的本能去呵護和愛孩子,真心覺得自己的孩子將來會比自己過得好。

    這種父母從不會給孩子講太多的人生大道理,而是讓他們自己去嘗試,去把握得與失,不干預不要求,是他們最真摯的愛,生活在底層家庭,孩子也會是幸福的。

    另外一種是經過社會和其他人扭曲的底層家庭,他們把孩子當成自己的私產,不願他們飛得高,飛得遠,自私地把他們當成養老保障。

    父母有極強的自卑感和嫉妒心,發現孩子有一點變好的苗頭就立刻扼殺,似乎只有把握住孩子,才能證明自己的價值所在。在這樣的家庭成長的孩子,唯一的解脫方式就是奮力跳脫,活出自我。

    當然,這非常的難,畢竟父母對自己有養育之恩,這一份恩情,終生必須銘記,不能相忘。

    有時候,不是說不願意試著去理解父母的想法,去接受父母的行為,可接受不代表要改變,要為父母改變。

    大三那年暑假,我去了一趟二伯的工廠玩兒,吃飯時被一位遠方親戚給“教育”了

    “讀那麼多書,連碗麵條都不會吃,真是太不像話了~”

    “麵條撈得那麼慢,吃的還慢,這還有得吃嗎?”

    “這些習慣得改,而且還得馬上改,被人見著就是沒家教。”

    後來我想了想,捋清楚了他的認知。

    他覺得,一碗麵條差不多煮熟時就得快些撈,放到碗裡就得快點吃。

    因為以前在工地裡,麵條還沒有熟透時就已經被完全撈完,要是等熟了再撈根本趕不上第一鍋。

    而且沒有資格怕燙,要是吃得慢就會沒得吃,吃不飽。至於細嚼慢嚥對身體好,吃麵條也需要注意形象,這些都是屁話,都比不上吃飽了,下午有力氣幹活重要。

    雖然我懂他的理論,可我恐怕這輩子都不會有他過去的那段經歷,這年頭吃飯無需跟鬧饑荒一樣搶著吃。

    平時無論是在家裡吃家常便飯,又或者朋友聚餐,主要都是聊天為主,不差那十多分鐘,狼吞虎嚥反而更不好。

    長輩思想與年輕人的代溝,用三言兩語根本說不清。

    我還有一個同學阿坤,大一那年拿著父母給他的一學期5000塊錢的生活費買了臺3800多的手機,父母得知後天天罵他是敗家子,不知道賺錢有多難。

    阿坤聽完後直接將5000塊錢轉給了他爸媽,並且說:“五千還給你們,以後我都不需要你們養了。”

    父母悵然若失,好些天都沒有打電話給他。

    阿坤曾經問我:“父母總覺得他們很能,可為什麼20多年依然節衣縮食還負債累累?”

    我說:“都是為了我們這些兒女。”

    阿坤又說:“關鍵是,有些父母也為子女付出了很多,可他們依舊那麼瀟灑,隨意而富足。”

    仔細想想,或許父母會辯解:“因為有錢人祖上就很有錢,我們祖祖輩輩都是窮人。”

    其實,這些都是客觀的理由,但是父母從來沒有深刻的反省過自己,人從來不是年齡大了才從聰明的,而是經歷的事情多了才聰明的。

    因為父母大半生都處於底層,所以他們接觸到的知識和人生道理都很受限,我們應該有我們自己的主見。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按照你們自己的意願,轟轟烈烈的活一次。倘若有幸成功,真的皆大歡喜,倘若倒黴失敗,至少不會再怨天尤人,始終無怨無悔。

    畢竟,這一生能為我們負責任的人,只有自己。

  • 2 # 望舒與六便士

    父母或許是擔心孩子不給自己養老。

  • 3 # 修身悟道做交易

    因為他們認為自己是對的,是為你好。

  • 4 # 該暱稱已被佔用12次

    等你長大了就知道是對還是錯了

  • 5 # 正陽關圈門口

    資訊時代,父母的眼界很大可能在職業選擇,專業學習方向等會造成判斷錯誤,社會的閱歷方面可以參考,因為人性沒有隨著時代變化的可能。譬如當下的職業熱門,可能若干年後發展很差,但是為人為善,遇事沉著,功利心淡薄,腳踏實地做人卻能經得起歲月的考驗。

  • 6 # Lisashan

    他們覺得自己過的橋比你走的路多,但他們不知道,除了他們每天走的家鄉河上的橋,外面還有過街天橋、立交橋、跨海大橋~

  • 7 # 三年二班夏洛

    如果我聽了父母的,現在我應該在家種田或者工廠裡面上班。出來後都是自己選擇,住別墅開小車了,思想束縛最可怕。

  • 8 # 倔強的喵生

    因為他們只見過這樣的人生,不知道還有其他的選擇

  • 9 # 優雅星辰A

    中國的父母,本身就有對孩子的控制慾,越是底層越是這樣。這說起來,要有幾萬文字才有可能說明一二。認知是困擾每個人一生的,誰都跳不出自身認知的邊界,只是範圍大小而已。

  • 10 # 惠州北單體採

    我女孩子現在創業一年20多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期間有過低谷,從不願跟家裡說,我父母甚至當著我朋友面痛斥我:當初叫你老老實實去廠裡找份工安安心心上班,你為什麼不肯呢,又要什麼多高貴的工才肯做……

    作為父母不能給子女任何支援就算了,我現在收入穩定了又在各種逼婚逼相親,除了給錢父母外再也不跟他們有任何交流,更沒有朋友再見過我的父母,真的,他們不分場合教育一通的那張嘴,我真的丟不起這臉

  • 11 # 味哎兒

    現在的所謂的華人,或者是居住在古代的所謂的中原的人,都是漢朝以前的胡人。春秋戰國時期有一次胡服騎射。就是向胡人學習呢。

    1840年以後要學習歐洲,除了口語和文字以及吃飯以外,都是歐洲式的了。

    但是蘇州杭州一帶仍然是華人的,或者是中原人的行為方式。

    蘇杭一帶的人的特點就是家族企業。這些人在每一個家庭就是一個生產單位,自己生產產品,自己賣出產品。甚至把自己的產品賣向了全世界。

    歷史的事實是1840年以前,不論是哪個國家,到中國來都是進行公平的貿易貨幣交易。

    當時的歐洲不遠萬里航海到中國來,也是進行公平的買賣的。而且當時的歐洲基本上完成了工業化改造。當時的中國仍然是農耕時代。

    然而公平的買賣的時候,歐洲人競爭不過中國的商品。形成了進出口的貿易逆差巨大。也就是歐洲人在中國做生意虧本了。

    歐洲人來中國進行公平的買賣,吃了大虧。這個虧達到了,把全世界的白銀都流入了中國的程度。整個地球白銀開始緊張。因為地球大部分地區都被歐洲人殖民化了,那裡產的白銀都流入了歐洲,歐洲在跟中國進行公平的貿易,又流向了中國。

    所以英國就出了一個歪點子,向中國輸入鴉片,中國禁菸不準輸入鴉片。歐洲人就發起了鴉片戰爭,把華人打敗了。從此不論是什麼事,外華人說了算,華人說了不算。白銀開始流回歐洲。華人被搶了將近100多年,所以淪為了東亞病夫,世界最窮的國家。

    而來中國進行公平貿易的時候,中國的男耕女織,就是每家每戶都是一個手工作坊。雖然沒有工業化和機械化,然而中國的整個人民合起來的家戶,生產的量就比機械化的量大。並且每個家戶裡生產的物品不計勞動成本的,因為每一戶家的人所做的工,不會發工錢的。甚至原材料也不必花錢買自己家種植出來的。原材料沒有成本,人工費沒有成本,歐洲人同華人做生意的時候,就可以低價的賣給他們。而歐洲的成本除了材料成本人工成本,還有一個海洋遠方運輸的成本。物資到了中國以後價格就很高了,華人就買不起,沒人買就虧損了。

    蘇州,江西,浙江,福建,這一帶的人都是家家戶戶有個小作坊。也就是每一家戶都是一個老闆。這樣的人家招工,而且還聘請名牌大學的畢業生,來為自己打工。

    幾千人幾萬人的一個企業總領導就是一個老闆。有三兩個員工的是一個小老闆。大老闆和小老闆都是老闆。

    從而,社會有底層高層之分嗎?

    然而學習歐洲以後,有人成立一個公司,有更多的人進入這個公司工作。這樣就有了等級和階級,有了上層社會,和底層社會之分。

    華人沒有什麼上層社會和下層社會這個概念,但是有官與民的概念。所以不是當官的,就是民。

    民就是老百姓,老百姓之間的等級差,就是拜什麼師傅入哪一行。而沒有階級。所以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行行出狀元。因此陳勝吳廣喊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甚至有人說出:帝王輪流做,今天到我家。

    由此可見,學習中國的東西,就沒有等級差別和階級現象。也就沒有什麼上層社會,底層社會之說了。

    然而學習歐洲人的東西,由考試入學校開始,就進行階級等級的打造,這就是有人准許進入學校學習,有人不准許進入學校學習。從而進入學校學習的人就成為社會的精英人才天才,從而也就有了上層社會。不准許進入學校學習的人就不是人才精英天才,從而也就有了底層社會。

    人類的社會進展是由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社會,社會主義社會,共產主義社會,體現展現的。

    奴隸社會就是壟斷文字,所以識文斷字的就是人才,經營天才。不認識字的就是奴隸。

    封建社會普及文字,壟斷文章的寫法,所以文章寫得好的人就是人才.天才.精英,不會寫文章的人就是下層社會的人。

    資本社會普及文章的寫法,壟斷學術,所以會學術的人就是精英.人才.天才。不會學術的人就不是精英.人才.天才。

    現在的時間處於資本主義末期,和社會主義初期。

    以後的時間段,只有那些可以自己有所發現.發明.創造者,是人才.精英.天才。

    可以自己完成製作,製造的是主幹力量。可以跟隨主幹力量完成物品製造生產的,是輔助力量。這樣的人叫做工匠。從事農業的也屬於工匠,只不過華人叫做農業把子。

    達不到工匠程度的人就去從事醫療。

    進入不了醫療的人,就去進行講課講學。

    進不了講課講學的人,就總結各種現象形成學術。

    進入不了學術的人,就去做一些雜務工作。

    進不了雜物工作的人,就去從事公務員工作。

    進入不了公務員工作的人,就去從事文藝的創作。

    進入不了文藝作品創作的人,就去從事文藝的表演。

    這樣的社會秩序就是一個正常的秩序,否則都歸人為製造的不正常的秩序。

  • 12 # 我愛林姐姐

    井底之蛙的故事小時候就知道吧!

    一直在井底的青蛙常年生活在枯井裡,因為只能看到井口的一片天,它自然地認為天就這麼大,直到有天它遇到了來自海邊的海鱉,海鱉給它形容了外面的世界是多麼的浩瀚和無邊無際。

    此時你的父親就像是井底的那隻青蛙,只認為自己年紀比你大,那麼生活經驗就比你多,但是他們卻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已經翻天覆地的變化。

    他們的經驗要是能借用,你只會成為下一個社會底層。

    你去問十個人,百個人,千個人,他們只會認為成功人的經驗才是值得借鑑的,社會底層人的經驗他們不需要。

    社會很殘酷,你也要讓你的父母體會到這點。

    直白的跟他們說,你們的經驗要是有用,就已經在城裡做生意,住在城裡的高樓大廈,而不是面朝黃土背朝天。

    社會在改變,時代在進步,這一套已經落後了。

  • 13 # 孤狼釣月

    說到這,你的責任就是以正確,耐心,溫和與寬大的胸懷去向你的長輩作出社會發展的合理解釋!

    而不是問為什麼?抱怨思維束縛!因為你根本就沒有經歷你父母的經歷及上一輩人普遍的觀念與思想。說白了你作為一個走在時代潮流路上的人,對於長輩的責任與孝順,應該更加多的體現於分享現時代的規則與進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個大學心理學專業的研究生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