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鄉村振興的大環境下,農村沒有較好的電力供應,發展前景肯定黯淡無光。服務好地方經濟發展,解決農村地區的用電問題,電網公司一直在默默地付出。
農網改造是件利國利民的好事,為的是提供更加安全的用電環境和高質量的電能服務,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為什麼要砍樹,不妨先來了解下農村電網的情況。農村電網存在以下幾個特徵。
農村電網不比城裡,網架薄弱,裝置老化。低電壓非常普遍,頻繁停電屢見不鮮。該互聯的沒有互聯,一停就是停一大片,可能幾個村,甚至整個鄉。
農村空心化,一到過年過節,城裡務工人員回鄉,用電量“唬”地一下就上來了。平時電壓挺正常的,這個時候可能點燈都是“毛毛亮”。過完節,年輕人一窩蜂地又走了,留下一村的老人小孩。用電量“唰”地一聲又掉到谷底。
在南方,很多農村都在山裡,一條線路架過去,要翻很多坐山,穿越林區,不可避免也會穿越大家種的經濟作物。在城郊,房子密密麻麻,建設沒有規劃,架線通道也避免不了會佔用大家的地方。這也是沒辦法的事。不像城裡,有規劃好的道路和修建好的電纜溝,放線也好放。
農村電網以前投入不足,造成與老百姓的需求矛盾越來越突出。為了彌補歷史的欠賬,電網公司自籌資金進行農網改造。因為農網線路的特徵,改造過程中不得不跨山過河,佔用農民的地、砍掉樹木。
也就是說:農網必須要改,改造就有可能佔地、砍樹。佔地和砍樹有沒有賠償,這個聽我慢慢道來。
如果是35千伏及以上線路改造,就是立那種鐵塔,這個佔地多,會根據當地的徵地補償標準進行賠償。如果是10千伏及以下線路改造,也就是單根的水泥電杆,這個是沒有賠償的。
依據《電力設施保護條例》第二十四條、《電力設施保護條例實施細則》第十八條,新建、改造或擴建電力設施,需要損害農作物,砍伐樹木、竹子(即“先有樹、後有線”)的,超出電力設施保護範圍的(即“配電線路5米外、輸電線路10米外”),此兩種情況納入青苗賠償的範疇。
青苗賠償的標準,都是根據當地徵地補償標準。零星的松樹、杉樹等常見樹種也就二三十一顆,經濟價值稍高的泡桐、樟樹桂花樹等從50到200元不等。成片用材林(110顆以上)以畝為單位進行補償,補償的標準根據經濟價值補償3000到6000/畝不等,像楊梅、枇杷、梨等高價值的林木,補償標準更高一些,有萬把塊。
“先有樹、後有線”的情況才有賠償。
那麼什麼情況沒有補償呢?
“先有線、後有樹”的情況下沒有賠償。依據《電力設施保護條例》第十條,電力線路導線邊緣向外側水平延伸並垂直於地面所形成的兩個平行面內的區域,各級電壓導線邊緣延伸距離為0.4—10千伏為5米,35—110千伏為10米,對上述範圍內危及電力線路安全的樹竹按規範要求進行砍伐。這部分砍伐的樹木是沒有補償的。
有些農民朋友可能不懂,線上路下種樹,供電公司把樹砍了。到處找人、反映問題,都沒辦法解決,覺得電力公司太霸道。其實不是這樣的。電網公司也是按照國家的政策和法律法規在辦事。不該賠的賠了,他們要負責任,會被處罰的。該賠的沒賠,農民朋友有不樂意。為了降低損失,廣大的農民朋友一定要了解政策,架好線之後,就不要再種樹了。辛苦種了幾年的樹被砍了,到頭來一分錢得不到,得不償失。不砍吧,老是停電,還有人員觸電的風險。砍吧,農民朋友又纏著要賠償。種的樹被砍了,也別為難一線的電力員工,他們兩頭為難。
農網改造是民生工程。作為國有企業,電網公司不計成本地解決農村的用電需求。投入的資金靠農村那點可憐的電費根本收不回來。有些山區,可能要架幾公里甚至幾十公里的高壓線路,才能把電送到每家每戶。
投入的資金可以修幾個安置區,把所有人遷出來。為什麼不這麼做?因為電網公司是央企,雖然是企業,但不是唯利是圖。央企有央企的責任,有央企的擔當。肩負著保障地方經濟發展的重任,承擔著服務千家萬戶的使命。只要哪怕一戶還住在山裡,就會把電送到家。換成任何一傢俬企都不可能做得到。
農網改造的管理也越來越文明和規範。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農網改造架線立杆,必須尊重當地的風俗習慣,儘量繞開經濟林,不跨越房屋,損壞農民財物照價賠償。
希望廣大農民朋友能理解電網公司的難處,多想想改造後帶來的好處,多支援農網改造。
在鄉村振興的大環境下,農村沒有較好的電力供應,發展前景肯定黯淡無光。服務好地方經濟發展,解決農村地區的用電問題,電網公司一直在默默地付出。
農網改造是件利國利民的好事,為的是提供更加安全的用電環境和高質量的電能服務,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為什麼要砍樹,不妨先來了解下農村電網的情況。農村電網存在以下幾個特徵。
第一、電網薄弱。
農村電網不比城裡,網架薄弱,裝置老化。低電壓非常普遍,頻繁停電屢見不鮮。該互聯的沒有互聯,一停就是停一大片,可能幾個村,甚至整個鄉。
第二、季節性很突出。
農村空心化,一到過年過節,城裡務工人員回鄉,用電量“唬”地一下就上來了。平時電壓挺正常的,這個時候可能點燈都是“毛毛亮”。過完節,年輕人一窩蜂地又走了,留下一村的老人小孩。用電量“唰”地一聲又掉到谷底。
第三、電網執行環境差。
在南方,很多農村都在山裡,一條線路架過去,要翻很多坐山,穿越林區,不可避免也會穿越大家種的經濟作物。在城郊,房子密密麻麻,建設沒有規劃,架線通道也避免不了會佔用大家的地方。這也是沒辦法的事。不像城裡,有規劃好的道路和修建好的電纜溝,放線也好放。
農村電網以前投入不足,造成與老百姓的需求矛盾越來越突出。為了彌補歷史的欠賬,電網公司自籌資金進行農網改造。因為農網線路的特徵,改造過程中不得不跨山過河,佔用農民的地、砍掉樹木。
也就是說:農網必須要改,改造就有可能佔地、砍樹。佔地和砍樹有沒有賠償,這個聽我慢慢道來。
佔地有沒有賠償,分情況。
如果是35千伏及以上線路改造,就是立那種鐵塔,這個佔地多,會根據當地的徵地補償標準進行賠償。如果是10千伏及以下線路改造,也就是單根的水泥電杆,這個是沒有賠償的。
砍樹是有賠償的。
依據《電力設施保護條例》第二十四條、《電力設施保護條例實施細則》第十八條,新建、改造或擴建電力設施,需要損害農作物,砍伐樹木、竹子(即“先有樹、後有線”)的,超出電力設施保護範圍的(即“配電線路5米外、輸電線路10米外”),此兩種情況納入青苗賠償的範疇。
青苗賠償的標準,都是根據當地徵地補償標準。零星的松樹、杉樹等常見樹種也就二三十一顆,經濟價值稍高的泡桐、樟樹桂花樹等從50到200元不等。成片用材林(110顆以上)以畝為單位進行補償,補償的標準根據經濟價值補償3000到6000/畝不等,像楊梅、枇杷、梨等高價值的林木,補償標準更高一些,有萬把塊。
“先有樹、後有線”的情況才有賠償。
那麼什麼情況沒有補償呢?
“先有線、後有樹”的情況下沒有賠償。依據《電力設施保護條例》第十條,電力線路導線邊緣向外側水平延伸並垂直於地面所形成的兩個平行面內的區域,各級電壓導線邊緣延伸距離為0.4—10千伏為5米,35—110千伏為10米,對上述範圍內危及電力線路安全的樹竹按規範要求進行砍伐。這部分砍伐的樹木是沒有補償的。
有些農民朋友可能不懂,線上路下種樹,供電公司把樹砍了。到處找人、反映問題,都沒辦法解決,覺得電力公司太霸道。其實不是這樣的。電網公司也是按照國家的政策和法律法規在辦事。不該賠的賠了,他們要負責任,會被處罰的。該賠的沒賠,農民朋友有不樂意。為了降低損失,廣大的農民朋友一定要了解政策,架好線之後,就不要再種樹了。辛苦種了幾年的樹被砍了,到頭來一分錢得不到,得不償失。不砍吧,老是停電,還有人員觸電的風險。砍吧,農民朋友又纏著要賠償。種的樹被砍了,也別為難一線的電力員工,他們兩頭為難。
說在最後
農網改造是民生工程。作為國有企業,電網公司不計成本地解決農村的用電需求。投入的資金靠農村那點可憐的電費根本收不回來。有些山區,可能要架幾公里甚至幾十公里的高壓線路,才能把電送到每家每戶。
投入的資金可以修幾個安置區,把所有人遷出來。為什麼不這麼做?因為電網公司是央企,雖然是企業,但不是唯利是圖。央企有央企的責任,有央企的擔當。肩負著保障地方經濟發展的重任,承擔著服務千家萬戶的使命。只要哪怕一戶還住在山裡,就會把電送到家。換成任何一傢俬企都不可能做得到。
農網改造的管理也越來越文明和規範。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農網改造架線立杆,必須尊重當地的風俗習慣,儘量繞開經濟林,不跨越房屋,損壞農民財物照價賠償。
希望廣大農民朋友能理解電網公司的難處,多想想改造後帶來的好處,多支援農網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