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795144814897315

    泊頭是河北省滄州市是下轄的縣級市,泊頭始建於東漢,因運河槽運興起而得名。是環渤海地區重要的工業城市。泊頭市面積為1006.5平方公里,市城區面積29平方公里。 1993年被河北省委、省政府列為環渤海開發開放地區,1998年被河北省政府批准為省級綜合改革試驗縣(市)。 泊頭是著名的中國鑄造名城、中國汽車衝壓模具製造基地、中國鴨梨第一鄉。 泊頭歷史悠久,始建於東漢,初興於隋唐,建鎮於金代,自古就是大運河畔一顆璀璨的明珠。泊頭自古為兵家所爭之地,市境東為運河,西有驛路,運河兩岸,輪舶輻輳,商賈雲集,為津南第一大商埠。漢代河間獻王劉德曾在境內嚴家鋪築日華宮,集毛萇等碩儒研學著書,文化底蘊深厚、淵源流長。始建於明代永樂二年的泊頭清真寺,規模宏偉,風格獨特,馳名中外,是華北地區最大的木質結構清真寺,2001年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12年,時為中國最大的化工企業——泊頭永華火柴公司建成,“泊頭火柴”從此揚名海內外。河北泊頭職業學院坐落在泊頭市區內,其前身省立泊頭第九師範學校於1925年創立,系河北省東南部知名學府。 金大定七年(1167)析樂壽置交河縣。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建新橋驛,俗稱泊關驛,後又設泊頭鎮。1946年析交河縣置泊頭市。此後屢有變易。 1983年5月交河縣併入。  泊頭 泊頭 據史料記載:市境春秋時大部屬晉國,東部(今運河以東部分)屬齊國。戰國時隸趙國。秦統一後,置郡縣,市境屬趙國鉅鹿郡。西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在浮陽縣(今滄縣舊州)治,置渤海郡,在今獻縣河城街置河間郡,市境東部屬幽州渤海郡,西部屬冀州河間郡。文帝前元二年(公元前178年)河間郡改置河間國,市境西部即改屬河間國。漢武帝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置建成縣於今市內齊橋鎮,置成平縣於今齊橋鎮大付村附近,置樂城縣於今獻縣河城街,市境分為三縣屬地。建成,成平屬幽州渤海郡,樂城屬冀州河間國。王莽代漢,將樂城改為陸信,不久復故。東漢初年,全國合併郡縣,省建成入成平,改隸冀州河間國,市境分屬成平、樂城二縣。桓帝時,樂城一度改為樂陵,三國時復故。同時,將河間國改為河間郡,隸於冀州。晉時改為河間國,並改樂成為樂城,與成平均屬其轄。北魏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分定州、冀州置贏州,轄河間、章武諸郡。延昌二年(公元513年),徙成平縣治於景城故城,改隸章武郡,樂城仍屬河間郡。隋開皇三年(公元583年)罷郡,以州直接統縣,變三級地方行政區劃為二級制,河間、章武郡廢。成平,樂城改隸瀛州。隋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隋文帝於長蘆置景州。 同年,置弓高縣,設治於今市境後城子,隸於觀州。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成平為景城,並改隸景州。仁壽初年(公元601年),改樂城為樂壽,仍隸瀛州。今市境東南部隸於弓高,東北及中西部地區分別隸於景城,樂壽。大業三年(公元607年),廢州復郡,樂壽、景城改隸河間郡,弓高改隸於平原郡。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景城改隸於滄州。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置觀州,治弓高,弓高縣改隸觀州。同時,改河間郡為瀛州。樂壽、景城改隸於瀛州。貞觀元年(公元627年),景城又復隸於滄州。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廢觀州,弓高改隸於滄州。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改瀛州為河間郡,滄州為景城郡,樂壽改隸河間郡景城,弓高改隸景城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河間郡、景城郡複稱瀛州,滄州。樂壽復隸瀛景城,弓高復隸於滄州。 大曆七年(公元772年),景城改隸於瀛州。大曆中後期樂壽曾先後兩次改隸深州。後周顯德六年(公元959年),省弓高入東光。宋熙寧六年(公元1073年),調整政區合併州縣。景城省入樂壽,屬河北東路河間郡,景城降為鎮。是年,在石家圈(今西交河村)立鎮。金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廢鎮立縣,名交河,隸屬河間路獻州,另置新橋鎮於運河西岸,屬交河縣。據《嘉靖河間府志》 ,元至元二年(公元1265年),合併江北州縣,交河併入樂壽,未幾復故。屬中書省河間路獻州。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改河間路為河間府。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徙縣治於今交河鎮,仍稱交河縣,屬河間府獻州。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因獻州降為縣而改隸河間府。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再次合併州縣,交河縣省入獻縣。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復置,屬京師河間府,清代屬直隸河間府。民國2年(公元1913年)北洋政府決定撤府留縣,同時設定行政監察道,交河縣隸直隸省渤海道。民國3年(公元1914年)渤海道改為津海道。民國17年(公元1928年),交河縣隸屬河北省。民國26年(公元1937年),交河縣劃歸河北省第八督察區。   抗日戰爭爆發後,市境國民黨政權自行瓦解。日寇操縱漢奸建立偽交河縣政府,先駐泊頭,後移交河,屬偽河北省政府。1938年,共產黨領導的交河縣抗日民主政權縣佐公署在市境西部毛家營成立,屬冀中區第一專區。1940年冀中區析交河縣、獻縣置獻交聯合縣。交河縣、獻交縣同屬冀中八專區。1944年又析交河縣東北部,滄縣西部與青縣組成青滄交聯合縣也屬冀中八專區。抗戰勝利後的1945年10月,撤銷獻交縣。次年1月,撤銷青滄交縣,恢復原政區,仍屬冀中八專區。1946年5月,泊頭解放,冀中區決定:將泊頭城區由交河、南皮兩縣析出,設立泊頭市,直隸冀中區。同年10月,重建獻交、青滄交聯合縣,仍屬冀中八專區。1949年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後,設定滄縣專區、三縣一市均改屬滄縣專區。1949年9月至10月撤銷兩聯合縣和泊頭市,恢復原交河縣,並改泊頭市為泊頭鎮(縣級),同隸於滄縣專區。1953年11月政務院決定復置泊頭市,直屬河北省,由滄縣專區代管。1956年復歸滄縣專區。1958年4月,泊頭市及交河縣改屬天津專區。12月,泊頭市,交河縣、東光縣、阜城縣、南皮縣四縣一市合併為交河縣,泊頭改為鎮,為縣政府駐地。是月,天津專區撤銷而改隸天津市。1961年滄縣專區恢復,交河縣還屬。7月,南皮、東光恢復建制,泊鎮劃歸南皮。1962年5月,恢復阜城縣,又將泊鎮劃歸交河縣轄。1982年12月,國務院決定恢復泊頭市,隸於滄州專區,1983年5月,交河縣撤銷,其政區併入泊頭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遊戲王白龍卡組強度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