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無知先生
-
2 # 薛文傑編輯
首先感謝邀請!關於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研究生、博士生在古代的學歷什麼水平,在回答問題之前,先看一下中國的科舉制度。中國的科舉制度從隋朝大業三年(607年)開始,11年後(618年)大唐王朝建立,進一步完善了科舉制度。至宋朝科舉制度形成一套完整的體系,考試科目、考試層級得到進一步完善。其次、關於古代參與科舉科舉考試學員的學歷構成(權且如是說),在沒有參加縣試府試和院試之前,一律被稱為童生,大致相當於現在的小學水平吧。童生透過院試(童試)者,才有資格稱生員或秀才,秀才也就是現在的初高中水平吧。再次、秀才參加鄉試而被錄用者才有資格稱舉人,電視劇大宅門的三爺那樣拿錢買來的,不能算名正言順的舉人。在古代舉人是可以授予知縣官職的,就像現在的大學生有資格考公務員一樣。也就是說,現在的大學生充其量也就是個舉人,北京門頭溝有個舉人村(靈水村),在清朝也就是處舉人比較多的村莊,按現在的說法就是一個村出了很多大學生。第四、舉人透過參加會試,被錄取者稱貢士,大致相當於現在的研究生學歷。貢士參加殿試後,第一名者為狀元、第二名者為榜眼、第三名者位探花,也就是古代的殿甲,鼎甲指殿試一甲三名,即狀元、榜眼、探花,大致相當於現在的博士生。現階段的教育教學機構分985、211、什麼省重點之類,在古代也分的比較細,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最後、關於現在的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研究生、博士生在古代什麼水平就給大家分享到這裡,同時希望大家多讀歷史,多學習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
-
3 # 才華不減當年
個人認為,古代學歷對應關係應該為小學對案首、初中對監生、高中對生員、專科對應為稟生、本科對應為貢生、碩士也就是舉人、博士生對應為解元。另外文盲類古代對應為白丁,幼兒園對應為童生,博士後對應為進士,院士對應二甲。
-
4 # 一師者
這個應該不能直接對比。就硬拉著對比一下。
沒有上過小學的相當於古代的白丁。
小學、初中、高中相當於讀私塾的學生。
大學生相當於秀才。不過古代的秀才需要考試,而且很多人考不上,考不上的就一直是童生。考上之後才是秀才,秀才是很有學問的人。
研究生相當於舉人。不過舉人直接就可以入仕當官,至少是個七品縣令。不過現在的研究生還在為生計奔波。舉人是生員參加的省級考試,考上之後就是舉人。
博士生相當於貢士。貢士是舉人參加的國家級考試,考上之後就是貢士。
博士後相當於進士。進士是貢士參加的國家級考試,皇帝親自主考,考上之後為進士。
進士前三名就相當於現在的工程院院士,科學院院士。
回覆列表
這個沒有對比性。
勉強說的話,小學初中之類的基礎教育是在私塾中學習。小學一般是在自己家族裡的私塾,也被稱為村塾、族塾。
而族塾中成績優秀者,或者有條件者被推薦到當地的官辦私塾中學習,這也被稱之為教館、門館、學館,這算是初中了。
因為自己家族的私塾老師一般為家族落第的親戚或請來的落第先生,而官辦私塾中則為官場中致仕回家鄉辦學之人。其水平不可同日而語。
那麼在考秀才之前,無論耄耋或是總角,老少讀書人都被稱為童生,即使是鬢髮蒼白的老人也不例外。
一個童生要成為秀才,必須經過三次考試,即縣試、府試、院試,統稱為童試,亦稱小考。只有通過了府試,才算真正有了考秀才的資格,這也就是正式的童生資格,是為官方認證的“文童”。從此,訴訟時有權自稱“童生”,不用跪拜,且有座位可坐;婚喪典禮時,有權和官員同桌而食,農商則無權。不少人考縣試,就是為了要個文童資格。這可以說就是現在的大學生了。
而秀才之上就是考舉人了。秀才參加省一級(或者其他行政單位名稱,各個朝代不一樣)考試透過的,才是舉人。那麼,舉人勉強算研究生水平。
最後,所有舉人參加全國考試,透過之後就是進士。進士考試的殿試第一名,才可以稱為狀元。所以進士就算博士生吧!
那麼最後總結一下:
小學、初中——私塾學習;
大學生——童生、秀才;
研究生——舉人;
博士生——進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