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那也叫人

    我就讚揚。曹操,因為他平定了北方。當時天下十三個州,魏佔了九個州。而人口蜀和吳歸降時蜀一百萬人,吳大概也多不太多,最多也不會有三百萬人。而魏有一千多萬人。這等於是實際曹操結束了漢末的大亂。雖然曹操也屠過幾個城。但戰亂持續下去又會死多少人呢?曹操文冶武功千古笫一人是夠格的。

  • 2 # 欣欣向榮35967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把汗腺劑當做自己手裡的傀儡,而且一直也有取而代之的野心。這對於那些尊崇正統思想的封建文人來說,就是大逆不道,就是奸臣。其實以我們現代人的眼光來看,曹操本身就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 軍事家 文學家。承認曹操的歷史功績,客觀的去看待這個人物,糾正以前的認知偏差,這本身就不能叫做洗白。

    劉備是漢室宗親,劉備打天下是興復漢室,劉備要消滅曹操就是攘除奸兇,為國為民。這也就是三國演義尊劉貶曹的思想基礎。

    誠然,從個人的綜合素質上來說,曹操是遠超劉備的。但是,劉備也絕不是一個等閒之輩。尤其是在用人方面,她的見識也是不遜於曹操的。諸葛亮,龐統,關羽,張飛這樣的英雄豪傑都能忠心耿耿的保劉備打江山,也不是光靠著個漢室宗親的名號就能做到的,因為漢朝400多年的江山,在當時漢室宗親是數也數不過來的。

    三國演義雖然比較突出的表現了劉備的仁厚和賢明,但對劉備的個性和能力表現的其實並不是很準確,因為在陳壽的三國志裡,劉備不但武藝高強,而且還是一個風度瀟灑,喜怒不形於色的人物。

    三國演義畢竟是一本小說,對於歷史人物有一定的藝術加工是很正常的。我們當代人評價歷史人物,最好還是多研究一些正史,道聽途說,人云亦云,是沒有意思的。

  • 3 # 山雲水蘭

    的確有這樣的趨勢,過去的京劇裡曹操都是一個白臉,挾持天子,寧負天下人,品質惡劣,可今天的曹操,白臉要變紅臉了……,這是什麼原因?分析下來,隨著時代的變化,有五個情況:

    1曹操具有獨特的人格魅力,更加接地氣。三國曹操更具有男子漢大丈夫的氣概,對董卓把持漢朝朝政,搞得烏煙瘴氣。皇帝也只有躲躲閃閃,憋屈垂淚,大臣們哭鼻子抹眼淚,肚子裡咒罵董卓,可是這些怨咒傷不到董卓的一根毫毛。曹操不同,也不滿意這種情況,但是他能單刀赴會,要幹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那就是去刺殺董卓,這是解決問題的根本關鍵,這份見識,這份膽量,體現曹操是真正的英雄,捨生取義!從自己做起,改變環境,反觀劉備,是用自己的政治抱負見識影響帶領隊伍, 尤其突出自己是漢室的貴胄,多少帶有功利性,目的性,那麼一點虛偽。

    2曹操敢作敢為,敢愛敢恨,快意人生!

    曹操橫槊賦歌,八十萬兵馬南下,欲統一中國,雖敗並不氣餒,面對人生的無常,賞罰大氣,心態比較穩定。劉備一哭,二到處投機,三不見得有多出眾讓人欽佩的才質。

    曹操對於殺收留自己呂伯奢一家,可以說,這是一個認知意外,悲劇,也是沒有辦法挽回了,側面也說明曹操客觀真實,殺伐決斷。反觀劉備,三讓徐州,不願奪取西川,和曹操相反,是一種被動性的前進。主動、果斷是現代人重要品質,根本的基礎,這一點曹操具備。

    當然也做了一些荒唐的事,率性而為,尤其喜歡……。

    3曹操多智謀,籠絡人心,更善於利用權勢。“挾天子以令諸侯”,弄得天下諸侯苦不堪言,也是進退的一把利器,這就是政治上的遠見。對關羽勸降,極盡恩寵,對戰將的表現,及時賞功罰過。嗯,反觀劉備常啼哭搏得眾人的同情支援。蜀國剛有起色,劉備一意孤行,不聽諸葛亮的進諫,一心為關羽報仇,導致彝陵兵敗,蜀國形勢逆轉,自己也病亡在白帝城,留下的是一個扶不起的阿斗,你說氣人不氣人?

    還有,做大哥的劉備為什麼桃園結義後,

    像趙雲,馬超,諸葛亮怎麼就進不了兄弟的圈子?嗯,有點讓人費解。

    4曹操詩賦俱佳,文采出眾。《短歌行》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英雄氣概,人生目標,躍然紙上,為自己的目標奮鬥,徵烏恆,雄心壯志。劉備鮮有作品,大談光復漢室,有“畫大餅”的嫌疑,至死不過三分天下,難以擴張。

    5曹操一句,“寧我負人,毋人負我”。這也是不少成功者的潛規則,雖然不符合傳統道德,但就是這麼率性,這麼直白!

    劉備一幅啊,為眾人“贖苦”的羔羊模樣,為天下人操心,可屢興刀兵伐魏,浪費錢財人民生命,結果就是沒有結果。在這個時代,這種弱者的心態,反而是人人踩的物件,這是犯忌現代普通成功者生活中準則。

    三國曹操,個性更符合現代人的功利性,很容易讓現代人對他的作為產生共鳴,一路靠自己的打拼,得半壁江山,反觀劉備,依靠諸葛亮關張二人,半遮半掩,才獲取西川,他本人的的作用,就是一面漢室的旗幟,你說本人有多大作用?

    最後,時代變得功利,當今的人,更加理解曹操這個偶像,更符合自己心中的奮鬥方向,而劉備的這樣的“貴族”,又能體現個人多大的價值?尤其犯方向性的錯誤,勞而無功,戰而無進,諸葛亮也“揮淚斬馬謖”,割據一方,推動多少歷史?作用不太大。而且劉備常常以正統自居,普通人也比較反感,誰又會有他的地位和道德高度?曹操論功行賞,從基層努力,目標可行,更接地氣。過去的時代以正合,今天的時代以奇勝。

    曹操用文功武治得到自己一片江山,

    劉備是多浩然道義上難以撼動的存在。

    如果用漢室做砝碼,曹操就是一個奸雄,如果用奮鬥做標準,曹操就是一個成功者。

  • 4 # 暴力是不對滴

    喜歡曹操的基本以年輕人居多……年輕人喜歡走捷徑.參考現在的影視作品主角要麼出生高貴.要麼有錢有權…贏在人生的起跑線…………年輕人經過時間打磨一下就會喜歡劉備了……底層出生.顛沛流離.堅韌不拔.最終功成名就

  • 5 # 純鈞RHGL

    沒什麼洗白、褒揚、貶低的。針對曹操和劉備的評價改變,完全是因為我們觀念進步了,評價更客觀了。

    這就是老子所說的“道可,道非,恆道;名可,名非,恆名”,可、非不斷轉變,很正常。

    過去的評價尊劉抑曹,屬於舊時代的慣性思維。

    前些年時,我們對曹劉的評價,基本源於對前人評價的繼承。

    前人的評價之所以尊劉抑曹,是因為從封建觀點來解讀的話,劉備披著“忠君”的外衣。

    舊時代的三觀與現代不同,舊時代對事物的評價,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看是否足夠“忠君”,只要忠於皇權,錯的也是對的。這是封建統治者營造出來的,目的就是為鞏固統治。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並且其子曹丕廢漢獻帝而自立為帝,雖然曹操沒有稱帝,但曹丕還是尊曹操為魏武帝。曹氏家族明顯是篡權者,離“忠君”十萬八千里。

    劉備雖也自立為帝,但名義上是繼承漢室大統,何況他自己有真的有一點漢室血統,從這一角度講,劉備是維護漢室的,雖稱帝亦不為反叛,“忠君”這件外衣就披得嚴嚴實實。

    後世的封建統治者為了鞏固統治,大耍愚民手段,自然不能誇獎曹操。曹操是個反叛,所以他做的一切事都要貼上“錯”的標籤。反之,樹立劉備這個典型跟曹操唱對臺戲,那麼就算劉備做錯了,也必須說劉備做得對。

    我們現在早已不被封建教條束縛,能夠更客觀的評價曹操和劉備了,得出的結論當然與過去那種存在偏見的評價不同。

    黑社會出身的劉備有什麼可讚美的?對萬民、對歷史的貢獻也是寥寥可數,他的評價低於才華橫溢、對萬民、對歷史有巨大功勞的曹操,是非常正常的事。

    現在的觀點也並沒有特意去褒揚曹操貶低劉備,僅僅是將評價導回了正常的軌道而已。實事求是,不偏不向,誰好誰壞,惟一的標準不過“公道”二字罷了。

  • 6 # 老莊J

    拋開歷史上給曹操扣上的奸雄的帽子來看,曹操其實是一個很有魅力的雄主。曹操手下謀士眾多、猛將如雲,說明曹操領袖才能出眾,深得人心。曹操是建安七子之一,其文治武功在當時各路諸侯中是最強的。曹操之所以在歷史上被冠以奸雄之名,完全是站在封建社會正統倫理道德的立場上對曹操的貶低。其實從當時各國的國土面積、人口數量、人員素質、經濟實力等方面綜合統計,只有魏國才有能力實現統一,吳、蜀兩國只是能拖延一點時間罷了。

  • 7 # 惡來鑑史

    很簡單,因為劉備是那個時代最後的理想主義者,那個時代唯一的光。人們總是見不得別人做到的事,自己卻做不到。於是就會想盡辦法摸黑,總有人覺得他們比孔明都聰明,我們可以卑微如塵土,但是不能扭曲如蛀蟲。

    當一些人分不清是非對錯,只跟著自己的感覺走。在厭倦了劉備的仁慈之後,就開始崇拜曹操的奸雄。他們的改變只源於自己對事物的認知浮於表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20年CBA選秀,有哪些有潛力的大學生新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