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阿姚隨見隨說

    《大學》這部書,是古代大學教學的大綱和方法。

      自從天主上帝創造人類以來,則天主上帝莫不賦予每一個人以仁、義、禮、智之善良和理性的本性。然而人與人的天資和智力存在差別,而且人與人在邪情私慾上存在強弱的差別,有的人邪情私慾強烈一些,有的人邪情私慾微弱一些,於是人不都能知道並保有神造人之初所給予人的善良和理性的本性。如果有聰明智慧且無邪情私慾的人,就能保有人之初的本性。一旦這樣的人出於人民中間,則天主上帝必命定立他為人民的君師(即領袖,或領導人)。使其治理和教育人民,以恢復人民在被造之初的善良和理性的本性。這就是伏羲、神農、黃帝、堯、舜之所以承受天命為人民的君師和榜樣的原由,也是教育人民的官職之所以設立的理由。

      在夏、商、週三代興隆時,大學、小學各種學校設施都很完備。八歲的孩子,則自王公、大官以下至於老百姓的子弟,都進入小學學習。小學教學的內容是:待人接物的禮節、禮樂和算術等文化知識,同時進行騎射等體育鍛煉。待孩子長到十五歲,則自君王可繼位的太子、及其他兒子,以及公侯、大臣、官員之正妻所生的兒子,與老百姓中的優秀子弟,都進入大學。而教學的內容是政治學,教學的目的是使受教者正心、修己,並掌握治人之道。這樣的學校教育,大學、小學的教學內容和目的是劃分得清楚明白的。

      學校的設施是如此的廣泛;教學方法的次序和內容是如此詳細分明;而所教的內容,都是人君親身經歷的經驗、教訓和心得,不追求人民日常倫理知識之外的奇思妙想。這樣,當世之人沒有不學習的;這些學習的人,沒有不知道人的本性的,也沒有不明白自己的職分所當為和不可為的,這樣各人就埋頭儘自己的力量來儘自己的義務。這就是古代興盛時政治修明於上,風俗美善於下,而後世趕不上的原因。

      到周朝衰落後,君王不作賢聖之君,不推行上述學校的教學體制。教化隨世事而變遷,風俗也頹廢敗壞。當時就算有孔子這樣的聖人,卻得不到君師的地位來推行他的政教學說。於是他就開設私人學校,仿效先王之法,招收弟子習讀《詩》、《書》和歷史文獻,把先王之道傳授弟子,再由弟子傳教後人。象《曲禮》、《少儀》、《內則》、《弟子職》等篇,都是小學的內容。而這一篇《大學》,是在小學學成的基礎上,講明大學教學的方法,是儒家學說理論體系的大綱框架和基礎,所研究的物件涉及非常廣泛,規模極其廣大,而書的內容又條理分明詳細。孔子的三千多學生,都聽過孔子的講解,只有曾子明白其中的真義,於是寫成書籍,以傳後世。到孟子死後,《大學》的傳統消失了。《大學》這部書雖然存在,但知其真義者太少了。

      從這以後,普通學者誦讀記憶詞句文章,所下的功夫數倍於小學但沒有用;異端虛無寂滅之教,其高過於大學而無實;其他權謀術數,一切以急功近利為目的的說教,以及百家眾技之流,都是一些蠱惑人心、充塞仁義的說教,又紛然雜出並流行於世,使君王、大臣、官員不幸而不得聞大道的要理,使平民百姓不幸不能得到政治修明的恩澤,昏暗不明,政教不行,反覆沉痼,到五代十國之時的衰敗、壞亂到了極點。

      天運迴圈,無往不復。宋德隆盛,治教修明。於是出了河南程氏兩位先生,繼承孟子的傳統,開始尊信和表彰此篇,又將傳下來的古書重新編輯,發其真義,然後古代大學教人之法,聖經賢傳之宗旨,粲然復明於世。雖然我朱熹不夠聰明,也有幸從我老師那裡聽說了程氏兩先生的學說。我覺得程氏兩先生的書仍有缺點和錯誤,於是忘記我自己的固陋,將該書重新編輯,其間也把我自己的見解寫入書中,補其闕略。等待以後的學者糾正。自知僭踰,無所逃罪,然於國家化民成俗之意,學者修己治人之方,則未必沒有幫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成語大全及解釋和造句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