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111790804050589
-
2 # 宋師傅
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中的“咽”“冷”歷來被譽為煉字典範,請對其加以鑑賞。 “咽”字在這裡用得極為準確、生動:山中危石聳立,流泉自然不能輕快地流淌,只能在嶙峋的岩石間艱難地穿行,彷彿痛苦地發出幽咽之聲。詩人用“冷”來形容“日色”,豈不謬哉?然而仔細玩味,這個“冷”字實在太妙了。夕陽西下,昏黃的餘暉塗抹在一片幽深的松林上,這情狀,豈能不“冷”?
(繼續前行,聽到了)流水觸擊危石時,發出的鳴咽聲;(看到了)Sunny灑落青松上,反射著清冷的日色。
整首詩的註釋是:(1)過:訪。香積寺:故址在今陝西省西安市南。(2)數里:幾里。(3)徑:小路。這句是說,古木叢生,連人走的小路都沒有。(4)咽:嗚咽,指泉聲。危石:高大的石頭。(5)日色:這句是說,古木叢生,青松蔽日,林中陰冷,日光照射在木林上猶帶寒意。(6)薄暮:傍晚。曲:指空潭曲折隱僻之處。(7)安禪:是說身心安然入於禪定,即進入清靜寧寂的境界。制:制服。毒龍:這裡是指人世鑽營機巧之心。唐釋首世《法苑珠林》:“西文山中有池,毒龍居之。昔五百商人止宿池側,龍怒沉沒商人。陀王學婆羅門咒,向池咒龍,龍悔過向王,王乃舍之。”毒龍不是實指,是喻意。[簡要評析] 香積寺是唐代著名寺院,王維的這首《過香積寺》,也是描寫填充院的著名詩篇。王維是詩人兼畫家的,他的這首詩的寫法,就是著名的“深山藏古寺”的繪畫構思,“不從本寺落筆”,避實就虛,著意渲染,這不僅寫出了“寺外幽景”,而且也形象地烘托出了香積寺的幽趣禪理。詩的前六句,是寫到寺前的情景,以“不知”二字領起,說明自己沒有到過香積寺,及至經過香積寺附近時,卻又不知還要走多少路程,才能到達那雲峰深處。一路走去,只見古木參天,人跡罕至,忽聞陣陣鐘聲,還不知寺院在哪裡。繼續前行,扣到了流水觸擊危石時,發出的鳴咽聲;看到了Sunny灑落青松上,反射著清冷的日色。這樣極寫山中幽景,一片靜寂,就把寺院生活的清苦和寺僧禪道的高深,生動地表現了出來。所以末聯寫詩人直到薄暮時,才來到寺前,並借寺前一片澄清的潭水,讚頌了寺僧禪道,也讚美了寺院的幽深和靜謐。全詩構思新奇,用字精妙,意境空靈,幽趣盎然。這首詩透過對山林深處的古寺清幽靜謐氛圍的描繪,表現出詩人嚮往恬淡寧靜的生活情趣,尤可顯示出傑出的詩才及詩中的禪趣。這裡的“咽”、“冷”二字,也常為人們所稱道,它以鮮明的個性表現了典型環境中的泉聲和日色,生動深刻,是古典詩歌中煉字的範例。全詩生動傳神,令人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