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橋流水299

    心理學家中不乏不能接受自己的例子。因此,“接受真實的自己”這個說法很扯—題外去了。答:如果假設這個“自己”是指一個群體或社會,那麼,讓其來接受自己,又其中的個體是由極不相同的人們組成的,請問這個“自己”如何來自洽呢?假設,這個“自己”是個具體的人,要接納真實的自己,還可以理解—那隻能是苟且,否則,自責、悔恨、苦悶、否決等許多詞彙的存在,不知道還有什麼意義?

  • 2 # 張老師心理自助

    比如一個人個子不高,如果他不接受這個現實,整天和自己的身高較勁,看到個子高的人心裡不舒服,聽到別人說矮子也以為是在說自己。

    相反的,如果他能夠坦然接受,上述這些就不會對他造成什麼煩惱或傷害。

    再比如一個人出身不好,他不願接受現實,整天怨天怨地,仇視比他出身好的人,不好好努力,總拿自己的出身當藉口。

    如果他接受這個事實,就有可能集中自己全部的力量,努力提升自己,改變自己的狀況。

    所謂接納真實的自己,是指接受自己本來的樣子,包括出身、外貌特徵、性格等等。

    沒有人生來是十全十美的,正是這些缺憾成就了獨特的“自己”。

    接納自己就是不再和這些無法改變或很難改變的事實糾纏,減少無謂的煩惱。

    能接受自己的人通常比較豁達,內心平和,能夠專注於經營自己的事業和家庭。

    這樣的人也會有同理心,能夠設身處地考慮別人的處境,和別人建立良好的關係。

    具備了這些條件的人,自然也更容易取得成功,實現自己的價值。

  • 3 # 認知與破局

    如果你對這個問題感興趣,並且想要找到答案,那麼你需要一個安靜的環境,用心細細品味每一句話的意思。

    正文

    接受真實的自己,其中“自己”指的是我所擁有的獨屬於“我”的身體和意識。獨屬於“我”的身體,包括身體的各種需求,身體的好與不好等;獨屬於“我”的意識,是“我”在過往的生活中形成的一切經驗,獲取的知識,思考的結果等共同構成的判斷是非對錯的標準,比如什麼是對的錯的,什麼是好的壞的,什麼是美的醜的等等。

    “自己”並不難理解,難以理解的是這個“我”!“我”並不存在,但只要有任何的刺激要素作用於你,這個“我”就開始了工作,“我”是一切感受的源頭。

    為了找到這個“我”,你不妨做一個試驗。

    首先,找到一個安靜的地方,讓自己以一個舒適的方式待著,可以坐著,躺著,也可以打坐,總之舒服就行(舒服是為了讓你儘可能地不受身體和外部環境的影響)。

    接下來閉上眼(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心靈就是“我”,閉上眼時人才更容易看到“我”)。

    1),如果你能做到什麼都不想,那麼你會很快睡過去(此時“我”處於平衡狀態,不會顯化出來)。

    2),如果睡不著,“我”可能是被什麼心事所困擾,此時不要壓下心事不想,而是想一下:“我”為什麼對這件事放不下?這個轉折很重要,當“我”從想心事這件事中跳脫出來,著眼於“我”為什麼放不下時,有一個主體顯現出來實現了這個轉折,這個主體就是“我”。(這裡需要細心體會,也可能需要多次進行,特別是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這種情況時效果最好,刻意去做卻不容易發現。)

    3)如果你既沒有睡著,也沒有想心事,這時“我”就出現了。“我”總是很好奇,想要控制眼睛去看到什麼,同時“我”又在閉上眼想要找到“我”,眼珠子會在眼眶裡打轉,身體也很難保持不動,即便能保持身體不動,眼睛不轉,“我”也總是很想打破這種狀態。(這種情況在孩童時期特別常見,成年後多被心事困擾,這種情況就少見了)

    “我”與“自己”有什麼區別?

    “我”是天生的,新生嬰兒就能用“我”對外界做出反應,做出有益於“我”的反應,人的自利性就是源於這種反應,沒有受到過外界刺激時,“我”處於平衡狀態不顯化出來。“自己”則是後天形成的,從身體形成的那一刻就開始了,需要從外界獲取物質以生存,體現為本能反應。本能反應不與“我”衝突時,“我”會尋求滿足身體需求,當彼此有衝突時,“我”會剋制身體本能需求,最大可能按“我”的意願行事。意識之形態則是出生以後,隨著大腦發育而形成的,但不會因為大腦發育停止而停止,這個過程是伴隨著整個人生的,一直到生命的終結。

    “自己”是有跡可循的,但“我”無跡可尋,沒有人知道“我”從哪裡來,死後到哪裡去,但生前生後都不顯於世,我稱之為“平衡狀態”,不顯化也就意味著沒有了“我”。某種意義上說,“平衡狀態的我”是既存在又不存在的。人活著的時候,“我”也沒有實體,介於存在與不存在之間。而“自己”是“我”能感受到的真實存在,是存在於“我”這個不存在基礎上的,如果沒有“我”這個不存在,“自己”這個存在也就沒有了知覺,或者是一臺計算機,或者是一堆肉,又或者是一個植物人。

    “我”為什麼不願接受真實的“自己”?

    美好,崇高這一類的詞語是沒有真正的客觀實體的,但它們真實存在於“我”的主觀感受中。“我”透過對比的方式,以“我”的喜好或者被“我”認可的外界標準為參照標準,形成了相對美好和相對崇高的客觀認識,這些認識為“我”所喜。有了標準就會評判出個高低好壞,而“我”更願意接受好的,高尚的,令人所崇敬的,而不是不好的,低賤的,為人所不恥的。

    但真實的自己不僅有許多本能需求,還有很多不那麼美好和崇高的認知,甚至包括“我”的自利性表現出來的自私。“我”又怎麼能接受這樣的現實呢,“我”如此嚮往美好高尚,卻不得不與醜惡低賤為伍,甚至自身就是其中的一員。

    這樣的兩面性是“我”所不能接受的,但客觀現實不以“我”的期望而改變,“我”就只能面對兩種選擇,一是隱藏不好的一面,只以好的一面示於人前。另一種是丟掉“我”的高尚的嚮往,選擇墮落,“我”沒有了嚮往,就是真正的墮落,而不是接受現實的“自己”。這時,高尚的“我”組成的群體,與墮落的“我”組成的群體之間就成了不可能和解的敵人。因為彼此的存在就是對對方的否定!自文明誕生以來,單個文明內部現實世界的爭鬥都是這兩類人之間圍繞利益的爭鬥,從來沒變過。不同文明之間的爭鬥則是這個過程的擴大化。

    “我”,接受真實的“自己”,就是全面瞭解自己的過程,搞清楚自己是怎樣的自己,有哪些需求是必須的,敢於承認並勇於去獲取而不覺得丟人。人生中的經驗、知識、思考這些意識,對“我”來說是不是真的正確到不需要有所改變?什麼才是“我”最大的利益?要怎樣得到?人只有在意識到真正的“我”後才能想得明白,才擁有真正的“我”的立場。

    人在接納自己之後,會有哪些變化?

    變化當然是很多的,但最重要的變化是改變自己的意識中長期以來形成的標準。

    “我”是虛無的存在,“我”的需求不是客觀存在的,而是客觀之上產生的昇華,體現為精神。人一旦擁有了自己的精神,行為處事也就有了原則,很容易被外界所照見(感知),從而得到其他“我”的反饋,其中的正面性反饋是“我”的食糧,可以為“我”的成長壯大提供不竭的動力。

    如果“我”不能被外界所照見,那麼所有的精神都是自嗨,雖然能夠過好自己的生活,卻多少會伴隨著一些失落。而失落是“我”入世的動力,這種動力不會太強烈,總能讓“我”在不損害自己的前提下,透過做一些有益於社會的事以換取外界對“我”的肯定。(我把這種狀態稱為:建立在感性基礎上的理性)

    人接納自己後,會以“我”現在的標準來評價外界,這種標準就是:人有追求精神昇華的需求,也有基於客觀存在的需求,二者對“我”同樣重要,客觀需求是“我”得以存在(能夠透過行為語言顯現自我)的前提,是基礎;精神昇華是“我”的終極追求,透過利他的方式來實現利“我”,本質上是等價交換(“價”指價值,既包括物質價值,也包括精神價值)。

    人生終極追求的最佳狀態是得失平衡——你將一切賦予這個世界,世界給你所需要的一切,你只為自己的需求付出相應的代價,既不多一分,也不少一釐。(我認為只有這樣的人才能直面無處不在的矛盾,並超脫其上,真正實現共產主義,大同社會,理想國度。)

    人生,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外物都不是最重要的(也重要),如果“我”能延續到另外一個世界,你準備帶些什麼去接受你心中的“神”的評判呢?平衡,怨氣,還是將這個世界踩在腳下的傲慢!如果“我”不能延續下去,那麼就心平氣和地走,迴歸於無邊無際的永恆茫茫宇宙,不枉此生世上幸福走一遭。

  • 4 # 鏟屎官柚子粉

    心理動力論中有本我自我和超我三個概念,“本我”(完全潛意識)代表慾望,受意識遏抑;“自我”(大部分有意識)負責處理現實世界的事情;“超我”(部分有意識)是良知或內在的道德判斷。

    接納自己就是要認識本我,超我和本我之間的矛盾往往對現實中的自我產生壓力,形成焦慮恐懼愧疚等情緒,接納自己就是認識到自己的缺陷和不完美,從而降低超我的期待和要求,才能減少自我的煎熬和扭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GRE和TOEFL考試的報名費這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