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晚風134251296

    表面上看:爭那一席之地爾。

    其實,道家一開始,就沒那意思,只是在做科普,不過是儒、釋想多了而已……

  • 2 # 木子君a靈與命

    儒釋道就是以人為出發點解釋出的人與人,與本心,與自然的法則系統。

    儒:人與人的關係(三綱五常,人倫)

    釋:人與心的關係(一切唯心造)

    道:人與自然的關係(人立於天地之間也是自然規律的一部分)

  • 3 # 快樂柳葉SS

    我記得,南懷瑾大師講過:

    儒家像糧店。誰家都離不開,只是日用而不知罷了。

    道家像藥店。受傷了,需要休養生息,找道家,如漢代的“文景之治"。

    佛家像百貨店。什麼都有,誰都可來逛逛,買不買沒關係。

  • 4 # 心智無礙暢遊虛空

    儒家是涉及人乘的世間法,道家是涉及到的人天之乘世間法,佛家是遠離人天乘的世間法,以出世間的勝義見解,而趨於三界的解脫。

  • 5 # 商業諮詢師佐一

    道儒法是中華正統文化的核心,三家同源一體,各盡其用。

    釋是糞坑,不可相提並論。

    但凡瞭解一點點道儒法的思想,也不至於把骯髒不堪的印度狒狒擺上檯面。

  • 6 # 來去是夢成敗皆空

    儒家是入世的學問

    忠孝仁義禮智信,

    淨修齊治平天下。

    學得一身文武藝,

    賣給王侯將相家。

    道教是平衡和中庸的學問

    孤陽不長獨陰不生,

    利而不害唯而不爭。

    道生萬物無為自清,

    四象八卦五行平衡。

    佛教是出世的學問

    菩提無樹鏡非臺,

    如來無去亦無來。

    本是夢幻如泡影,

    破除我執感悲懷。

    就如同一個人。

    年輕時心態高傲,要孜孜不倦,勇於進取,努力向上,忠孝仁義禮信智悌賦予的精神,既是撞了南牆不死心,更要日鍛夜淬鍊成金,所以要沒日沒夜地學習和成長,做一個有價值的棟樑之才,儒家教你做事,為你樹立家國天下,積極拼搏的三觀。

    慢慢地到了中年,突然有了一種釋然,但又多了一種迷茫。釋然是褪去了年輕時武斷,迷茫是對未來失去了動力,這種釋然和迷茫之間需要平衡,家庭與事業需要平衡,衰弱與健康需要平衡,親朋好友需要平衡,“善與惡”需要平衡,過往與未來需要平衡…………。道教教你做人,可以為你找到一個很好的平衡點。

    人到老年之後,一生的閱歷讓人無有不惑,對自己,對事、對命運已沒有激情和期望,衰老的生命,羸弱的身體開始不斷回憶自己一生的光榮時刻和庸碌無為,感覺一生就像做了一場夢,一生中既沒有抓的起真實,也沒有放不下虛幻,成功的果實什麼也帶不走,失敗的嘲笑也化為一縷油煙。從而感到破除我執(慾望),行戒定慧之法門,理解只有得到了真正的清淨涅槃,才是永恆的極樂。佛教教你認清自己的心。

    儒家入世拼搏,道家平和無為,佛家出世無染。所以轉回來還要“不忘初心,砥礪前行”。三教沒有高下之分,教義之高深我輩也無法盡解,分的只有人和信仰的需求。

    來去是夢成敗皆空

  • 7 # 緣督致經

    《儒》

    儒,人之所需也。需啥?心之安也,物之足也。物足,乃心知足,知足而適,適則止,止則靜,靜則寧,足安而寧。

    釋,心之釋也,釋則德。

    道,心之靈也,靈則天。

    德合於天,心安之至也。

    故,儒釋道,心也,一也。

    儒,人之真需也,真心之需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生活中,哪些事情有必要“多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