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y西瓜汁y

    《人的全景》讀後感(一):認知自我和探索宇宙,同樣重要


      這本書包羅了非常多的心理學知識點和心理學模型,作者嘗試從海量的心理學模型中篩選出實用性相對較強的一部分,再結合公司治理帶領團隊等經驗,將諸多心理學模型納入同一套模型,即“人的全景”模型。這是非常難的,也非常有野心。


      《人的全景》提供了一種認識自我觸控世界的新鮮視角,也凝聚了作者縱橫商界幾十載的智慧洞察。


      “生命是什麼,生命是時時刻刻不知道如何是好”這是木心先生說的。讀《人的全景》,筆者更加深刻的體會到生而為人的不確定性,那些最原始的本能刻在我們的基因裡,藏在我們長長的過去裡,經驗是如此的有用,因為有用,所以日趨僵固,因為僵固,所以需要打破。我們就是在這樣一次又一次的螺旋式破局中一點點成長。


      期待作者下一部書能針對“人的全景”模型中的各種困境,做出更加實用性的指導。除此之外,我注意到作者是遊戲、影視、教育等行業大佬,非常期待作者能結合遊戲影視教育等行業的切身感悟這一獨特視角解讀人性。那一定非常有趣。


      《人的全景》讀後感(二):理工男對哲學的認知


      這本書是互聯網遊戲行業大佬池宇峰的作品,整本書中很少宣揚自己經歷,十分低調。有理工科的思維在裡面,相對邏輯性硬傷很少。這本書幾個做圖不錯,整體思路也比較高遠,對人的行為心理做了很多系統的完善。有一定的乾貨,許多實踐的東西很有價值,沒有趨炎附勢。


      個人感覺,前面閱讀起來比較晦澀,製造了一些名詞,顯得冗餘一些。作者與團隊之間的理解可能有偏差,多種需求糅雜在書中,導致輸出的效果一般。從學術上講,缺乏基礎性案例研究,引用的案例也相對不是特別系統,受限於自身以及團隊的的經歷,更多是經驗的總結,專業度一般。立意過於高遠,給自己挖的坑太大。


      幾個對我有價值的點:


      1,招聘員工,人們總是想找一些可控的,但是實踐中那些讓自己不舒服得總有收穫。


      2,我們理解別人很少,不要輕易下結論,大部分時候我們都是誤解別人。


      3,我們對自己得評價一般都是偏高的,對別人評價都是偏低的。


      4,我們自查很難,需要讓競爭者對手來評判自己。


      5,需求不重要,重要的是痛點。


      6,本能缺陷,彈簧調整,認知障礙。影響我們的判斷能力。小時候受到第一印象影響較大,然後要多收集各種能力,然後再不斷地改變自己,跳出舒適區,年紀大了要認識到自己的侷限,揚長避短。


      總體上不錯,有價值、值得一讀!


      《人的全景》讀後感(三):追求幸福與進步的心法


      這本書的名字很有迷惑性。這個名字太大了,像哲學書,又像是關於宗教的書。以至於一般人很難有勇氣去讀。而真正沉下心去好好讀一下,會發現道理並不晦澀,講述也非常有條理,甚至在很多地方以圖表的方式解釋,這是很明顯的理工科思維方式。


      我花了一個下午看了一遍,感覺挺受啟發。但是內容實在是太多了,不到一定的境界也沒辦法完全領悟。總的來說,我認為這本書在談論人怎樣求得成功的“心法”,而不是“招式”。現在知識付費氾濫,講招式的太多了,經常用一套似是而非的理論告訴讀者,某成功的公司用了哪些招數,所以成功了,我現在把這些招數拆解了餵給你,你吃了也能成了。其實金庸老先生早就說過了,如果沒有心法和口訣,武功招式練的再好也只是花拳繡腿。


      那麼“心法”是怎樣的呢?心法修煉的是人的本心,更多的是心理學的內容,當然也包括查理芒格所說的“普世智慧”的很多種,綜合在一起,讓人首先睜開眼睛認識自己,不再是佛家所謂“無明”的狀態,然後順著人性,去追求次第的完善與進步。


      書裡面舉了很多形象的例子來說明怎樣順應人性,追求自由意志。比如彈簧人,是指人能夠自我達到平衡。但是一味的追求內心舒適,又會陷入阿Q類的“精神勝利法”,所以還需要“比較器”,用人性本身的好勝心來達到自我的成長。又比如利益脂肪,這是我印象比較深刻的一個比喻。意思是收集對人有益的利益,儲存起來用於度過艱難的時候。這又是利用了人對於利益追求的無止境,來達到進步的目的,但是又有一種告誡人不要過度肥胖的第二層意思在裡面,很有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說“婚姻,就是為60歲以後做準備的”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