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開辦青年作家班,讓青年作家透過在大學進行幾年的學習取得本科文憑,從而發展成學者型作家。這一理念最早是由著名的教育家、原武漢大學校長劉道玉先生提出的,先在武漢大學進行了試點。因武漢大學作家班的舉辦成功,當時的北京大學、西北大學、魯迅文學研究院等單位,也陸續開辦了作家班。隨著時間的推移,開辦作家班這一使命落在南京大學身上。從1986年開始,南京大學中文系從未停止過開辦作家班,至今已有25個年頭。這些作家班先後培養出鄧友梅、蔣子龍、王安憶、莫言、張抗抗、劉震雲、餘華等一大批著名作家。 如今,上海社會科學院與上海市作家協會也聯合開設了作家班,復旦大學中文系更是破天荒地開出了國內首個MFA創意寫作碩士班。中國的作家班事業開始走向了一個欣欣向榮的時代。一些“文學少年”更是想透過進入這些作家班而躋身作家行列。那麼,大學究竟能培養出作家嗎? 本期主持:文華 作家也要升學求職 眾所周知,在當今社會要想找到一份好工作,除了能力之外文憑也是很重要的。現在的全職作家不多,作家也要找工作,風花雪月之前先要養家餬口。即使是全職作家,有個好學歷也是很重要的,很多出版社也很注重作家的學歷。 因為種種原因,很多有才華的“文學青年”不能踏進大學的校門,開設青年作家班正好給了他們一個走進“象牙塔”的機會。經過系統地學習大學課程,作家在寫作技巧方面也可以得到很好的提高。而且大學中文系的課程很多涉及到歷史與傳統文化,這樣不但可以提高作家的知識面與文化底蘊,更能為今後的創作提供素材。再則,青年作家班給“文學青年”提供了一個平臺,作家們互相切磋、相互交流,這樣更能提高寫作水平與稿件質量。 陳佶(上海青年作家學會理事) 當年反對者現在教文學 作家是否具備大學教育背景,或者是否在大學裡或研究機構裡有個職位,這與其說是職業問題,還不如說是專業問題。有的作家認為,學院背景沒必要,甚至有害;有的作家認為,學院是作家鍛鍊思維、錘鍊技藝的道場。有的時代作家對學院避之唯恐不及,有的時代卻趨之若鶩。 從1950年代到1980年代,由於特殊的社會歷史,尤其是文化教育體制的原因,中國的很多作家都沒有上過大學,或者大學畢業後就進入文聯和作協等半官方機構;他們不以此為遺憾,反以此為榮耀。而大學裡的人呢,則強調,進大學學的是文學的批評和研究,而不是文學的創作,有的教師甚至粗暴地掐斷學生中的文學萌芽。直到1980年代中期,1960年代出生的作家登上文壇時,這種情況才有所改觀。 從1990年代後期以來,進入大學的中國作家也越來越多,具有諷刺或啟示意味的是,這些作家中有相當一部分出生於1950年代,如馬原進了同濟大學,格非進了清華大學,多多進了海南大學……他們曾經認為大學教育無益於文學創作,而他們現在在大學裡教的恰恰是文學創作。 北塔(詩人) 招收“無感”學生難樂觀 我從來認為寫作是真正有感而發的事情,真正“有話要說”的人才能成為作家。一個人能否成為作家,首先在於貨真價實的敘述衝動。寫作的課堂是生活與寫作本身。 關於作家,我以為並沒有一個太量化的標準。當然,對作家級別的評定,還是有一個大致相當的標準,例如發表作品的數量和發表作品的級別(如全國性的出版社或刊物、省級出版社或刊物)在評定中佔有一定分量。 關於“大學能不能培養作家”的爭議,使我首先聯想到眾所周知的文化大家“郭老曹”。當郭沫若、老舍、曹禺處於“有感而發”的生氣勃勃狀態中,就成了寫作天才。當他們處於“無感”而努勁發力的狀態中,就沒了天才。 而如果我們招了一批“無感”而努勁的學生,再“無感”而努勁地深造,是否能培養出一批作家呢?想來很難樂觀。 在多元化的社會,一個人成功可以走不同的路,成為作家也可以走不同的路。大學可以培養出偉大的作家,許多偉大的作家也可能沒有讀過大學。各種觀點都可以找到相關的依據,都有道理。就像今天的大多數年輕人透過大學文憑尋找出路,但也有一些年輕人不讀大學也可以很有出息一樣。 我注意到復旦大學碩士導師的名單中有王安憶。王安憶是有成就的作家,她不僅小說寫得好,對寫作亦有深入研究,我看過一本據她的教案編輯出版的書,是研究《紅樓夢》的。以作家的眼光獨闢蹊徑,觀點和文字都很有趣。這樣的老師教出的學生,想必會比那些完全沒有寫作實踐的先生使學生受益更大吧。 說來說去再獨特,要成為作家,最終還是要看作品。至於能否成才,還用得著一句俗而又俗的老話:“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柯雲路(作家)
沒有時代印跡、沒有生活體驗、沒有深入思考的人寫不出真正的文學作品。寒了一個,擱了一個…曇花一現且經不起時間檢驗一一沒用。
中國開辦青年作家班,讓青年作家透過在大學進行幾年的學習取得本科文憑,從而發展成學者型作家。這一理念最早是由著名的教育家、原武漢大學校長劉道玉先生提出的,先在武漢大學進行了試點。因武漢大學作家班的舉辦成功,當時的北京大學、西北大學、魯迅文學研究院等單位,也陸續開辦了作家班。隨著時間的推移,開辦作家班這一使命落在南京大學身上。從1986年開始,南京大學中文系從未停止過開辦作家班,至今已有25個年頭。這些作家班先後培養出鄧友梅、蔣子龍、王安憶、莫言、張抗抗、劉震雲、餘華等一大批著名作家。 如今,上海社會科學院與上海市作家協會也聯合開設了作家班,復旦大學中文系更是破天荒地開出了國內首個MFA創意寫作碩士班。中國的作家班事業開始走向了一個欣欣向榮的時代。一些“文學少年”更是想透過進入這些作家班而躋身作家行列。那麼,大學究竟能培養出作家嗎? 本期主持:文華 作家也要升學求職 眾所周知,在當今社會要想找到一份好工作,除了能力之外文憑也是很重要的。現在的全職作家不多,作家也要找工作,風花雪月之前先要養家餬口。即使是全職作家,有個好學歷也是很重要的,很多出版社也很注重作家的學歷。 因為種種原因,很多有才華的“文學青年”不能踏進大學的校門,開設青年作家班正好給了他們一個走進“象牙塔”的機會。經過系統地學習大學課程,作家在寫作技巧方面也可以得到很好的提高。而且大學中文系的課程很多涉及到歷史與傳統文化,這樣不但可以提高作家的知識面與文化底蘊,更能為今後的創作提供素材。再則,青年作家班給“文學青年”提供了一個平臺,作家們互相切磋、相互交流,這樣更能提高寫作水平與稿件質量。 陳佶(上海青年作家學會理事) 當年反對者現在教文學 作家是否具備大學教育背景,或者是否在大學裡或研究機構裡有個職位,這與其說是職業問題,還不如說是專業問題。有的作家認為,學院背景沒必要,甚至有害;有的作家認為,學院是作家鍛鍊思維、錘鍊技藝的道場。有的時代作家對學院避之唯恐不及,有的時代卻趨之若鶩。 從1950年代到1980年代,由於特殊的社會歷史,尤其是文化教育體制的原因,中國的很多作家都沒有上過大學,或者大學畢業後就進入文聯和作協等半官方機構;他們不以此為遺憾,反以此為榮耀。而大學裡的人呢,則強調,進大學學的是文學的批評和研究,而不是文學的創作,有的教師甚至粗暴地掐斷學生中的文學萌芽。直到1980年代中期,1960年代出生的作家登上文壇時,這種情況才有所改觀。 從1990年代後期以來,進入大學的中國作家也越來越多,具有諷刺或啟示意味的是,這些作家中有相當一部分出生於1950年代,如馬原進了同濟大學,格非進了清華大學,多多進了海南大學……他們曾經認為大學教育無益於文學創作,而他們現在在大學裡教的恰恰是文學創作。 北塔(詩人) 招收“無感”學生難樂觀 我從來認為寫作是真正有感而發的事情,真正“有話要說”的人才能成為作家。一個人能否成為作家,首先在於貨真價實的敘述衝動。寫作的課堂是生活與寫作本身。 關於作家,我以為並沒有一個太量化的標準。當然,對作家級別的評定,還是有一個大致相當的標準,例如發表作品的數量和發表作品的級別(如全國性的出版社或刊物、省級出版社或刊物)在評定中佔有一定分量。 關於“大學能不能培養作家”的爭議,使我首先聯想到眾所周知的文化大家“郭老曹”。當郭沫若、老舍、曹禺處於“有感而發”的生氣勃勃狀態中,就成了寫作天才。當他們處於“無感”而努勁發力的狀態中,就沒了天才。 而如果我們招了一批“無感”而努勁的學生,再“無感”而努勁地深造,是否能培養出一批作家呢?想來很難樂觀。 在多元化的社會,一個人成功可以走不同的路,成為作家也可以走不同的路。大學可以培養出偉大的作家,許多偉大的作家也可能沒有讀過大學。各種觀點都可以找到相關的依據,都有道理。就像今天的大多數年輕人透過大學文憑尋找出路,但也有一些年輕人不讀大學也可以很有出息一樣。 我注意到復旦大學碩士導師的名單中有王安憶。王安憶是有成就的作家,她不僅小說寫得好,對寫作亦有深入研究,我看過一本據她的教案編輯出版的書,是研究《紅樓夢》的。以作家的眼光獨闢蹊徑,觀點和文字都很有趣。這樣的老師教出的學生,想必會比那些完全沒有寫作實踐的先生使學生受益更大吧。 說來說去再獨特,要成為作家,最終還是要看作品。至於能否成才,還用得著一句俗而又俗的老話:“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柯雲路(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