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867574120682

    商朝文明己很發達,特別是青銅器方面,鑄造工藝己相當精美,各種的青銅器具特別多。

  • 2 # 使用者1083404588501

    可以製造青銅器,有完備的行政管理體系,文字初步推廣!

  • 3 # 遺忘的小丑

    商朝勢力最大的時候,東到大海,西達陝西西部,東北到遼寧,南到長江流域,是當時世界上的一個大國。

      19世紀末,在殷墟發現了刻有文字的龜甲和獸骨。這些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叫作“甲骨文”。甲骨文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文字。今天的漢字,就是從甲骨文發展來的。

      農業是商朝生產的主要部門,種植的作物有黍、稷、麥、稻、桑、麻等。商朝的手工業也很發達,青銅器製造是手工業的重要部門。把銅、錫、鉛放在一起,用高溫冶煉出青銅器溶液,再鑄出青銅器。商朝後期製造的司母戊大方鼎,是現今世界上發現的最大的青銅器。另一件四羊方尊,造型雄奇,工藝高超,是商朝青銅器中的精品。

      商代文明在古代世界有特殊的地位:

      1,商朝所擁有的遼闊疆域,在當時世界是獨一無二的;

      2,商朝的青銅器製造和青銅器藝術具有獨特的風格,鑄造技術達到當時世界的先進水平;

      3,商朝的文字在當時世界是進步的,而且後來發展成為世界上使用時間最長和空間最廣的一種文字。

      4,商朝天文曆法也具有世界水平。

  • 4 # 殘夜寒楓

    今天我們就圍繞百姓最關心的"衣食住行",為大家全景展示商人的生活狀態,至於商朝文明是否先進,由您自己來判斷。

    因商朝早期的資料較少,不能完全描繪出商人的衣食住行,本文描繪的場景都是商晚末期繁榮時期的景象。該階段有大量甲骨文(金文)記錄和考古實物支撐,再加上先秦時期文獻佐證,可以清晰描繪出商人的生活圖畫。

    ※ 食

    民以食為天,首先談商人的吃喝大事。

    據專家考證,商代時中國飲食已經發展到一定水平,不僅有主、副食之分,還有為王公貴族專門服務的廚師,如商初名相伊尹就是一名高明的廚師。當時廚師已經有詳細的分工,掌握了煮、蒸、烤、醃等烹飪技法,為中國美食奠定了初步基礎。

    民以食為天

    商朝的平民和奴隸通常是一日兩餐,上午九點吃多一些(因為要勞作),稱為"大食",下午五點吃少一些,稱"小食"。商朝的王公貴族則是一日三餐,除上述兩餐外,還要在晚上加一頓宵夜。

    接下來詳細為大家介紹商人如何吃飯。

    1、主食

    商代最普遍的農作物是"稷"和"黍"。稷,又稱粟,就是小米,是商人的主要糧食,耐旱、產量高、易儲存,因此種植面積最廣;黍是黃米,產量不如稷,卻是釀酒的材料,因此種植也頗為廣泛。其他還有來(大麥)、麥、稻(野生旱稻)、菽(豆)等作物,但這些作物因產量少,都屬於奢侈品,只有貴族們才能享用。

    五穀雜糧

    在甲骨文中用"禾"和"年"兩個字來代指農作物。甲骨文的"年"字,與現代"年"字意思不同,形如一個人身上揹著一大捆禾葉,意味著收成。卜辭中如果出現"受年"、"受禾",或者"年有足雨"、"禾有及雨"時,"年"與"禾"的意思相同,都指粟;如果卜辭中出現了"黍年"和"秬年"時,那麼"年"就代表所有的穀類。

    “禾”和“年”字的演化過程

    因為商朝的核心統治區域在長江以北,稷、黍都是一年收一季,所以隨著漢字的發展,年被賦予了現在的意思,演變的過程證明了古代對農業的重視。

    商朝的農業技術在當時是非常領先的,基於井田制的全國農田規劃和分配,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掌握了中耕技術,開始對土壤進行淺層翻倒、疏鬆表層土壤,提高了產量。雖然受金屬匱乏限制,但商朝農民以石、蚌、骨材質為主的農具,就足以養活商朝子民,甚至還有結餘。否則怎會有餘糧來釀酒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紅山公園景區的主要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