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南京地鐵3號線到新莊站下,再穿過南京林業大學的校園到花園路。這是地鐵3號線開通以來,不少工作、生活在花園路附近的居民的首選路線。然而,6月18日開始,居民卻有點鬱悶了,因為南林大校園裝上了門禁,不讓校外人員隨意進出。(6月23日現代快報)
南京林業大學表示,安裝門禁系統,主要是為了維持校園秩序。因為“校園內人流量太大了”,校園的承載量有限,再加上人流透過的區域,都是學校教學生活的重要區域,對學校正常的教學生活有不小的影響。還有不少市民進入校園遛狗,卻不及時清理寵物糞便;教學樓內設施以及學生宿舍經常被盜等問題。
南林大的這些理由都對,但都不能成為設門禁的藉口。良好的校園秩序完全可以透過有效的管理手段來實現。關閉校門顯然失之簡單甚至粗暴。比如,解決校園失竊問題,可以透過安裝電子監控設施、加強外來人員身份識別等手段來解決;至於市民在校園遛狗更不應當成為問題,門衛完全可以加以有效制止。
筆者認為,南林大這麼做,根本原因還是沒有開放意識。據瞭解,目前中國很多高校都設有“開放日”,換言之,“開放日”當天高校是對外開放的,其它時間,高校是不得隨意進出的。透過這個“開放日”,不難發現,國內很多高校都有一道無形的“門禁”,開放不夠。
高校的大門要不要對社會開放?在國門都能敞開的今天,這個問題本不應成為問題。一來,中國很多高校都是公辦性質,面向社會是題中應有之義。事實上,即便是國外很多私立大學都沒有圍牆,與南林大同處南京的其它很多高校也沒有限制行人進出校園。二來,高校是領風氣之先的精神文明建設重鎮,高校需要敞開的不僅是校門,還要在不干擾高校正常教學、科研秩序的前提下,開放圖書館、體育場館、實驗室等公共設施,這又何嘗不是傳承文明、服務社會的具體行動?
當然,校方加強管理不是萬能的,也需要市民的積極配合。作為公眾,尤其是高校附近的市民,也要自覺遵守校方的規定,杜絕去校園遛狗、在校園大聲喧譁等不文明的行為。
可見,大學校門是不是對社會開放,取決於學校和公眾的共同努力。一句話,校方和市民的心態都開放了,校門的開放就不應該是什麼大不了的問題。
時值花季,天氣變暖,校園裡鮮花接連綻放,萬紫千紅,引來無數遊客前來賞花遊玩。身為理工大的大學生,在為學校美景自豪之餘,也不免為阻塞的交通、熱鬧的氣氛所困。
據筆者走訪得知,在花開旺季,山東理工大學西校區週末日客流量常常達上千人次,遊客大多集中在稷山、稷下湖一帶,理工大雖佔地遼闊,此時也不免顯得擁堵。大學校園往往是一個城市的文化聖地,那麼它該展現的,到底是平和寧靜的學術氛圍,還是海納百川的博大胸懷?大學校園,該對外開放嗎?
大學校園對外開放是大勢所趨
3月9日,鄭州大學曾釋出公告禁止遊客入內,雖然事後大學方面又將公告撤下,此舉一時間仍引發了眾多熱議。大學校園往往是一座城市裡人文氣息最濃、學術氛圍最盛的地方,對外開放大學校園有助於多方面實現其具有的社會價值。
對外開放對校園來說也不是沒有好處。一方面,學生能提前感受到社會氛圍,適應並融入社會,不至於困在“象牙塔”之中,與世隔絕,一心只讀聖賢書;另一方面,容納遊客的來訪也能體現大學博大的胸襟,提高學校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大學校園不僅可以是一座城市的地標,更可以是孕育城市文化的“伊甸園”。
盲目開放不無弊端
大學作為社會人才的搖籃,保持濃郁的學術氛圍,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盡力培養社會人才才是最應盡的本分。近日,觀光遊客擾亂大學秩序的事例不在少數,“浙大草坪上驚現遊客吃火鍋”“鄭大遊客爬樹枝拍照”等事讓人不禁擔憂。
大量的遊客會不會擾亂校園秩序?清明節期間,武漢大學人滿為患,街道上擠滿了前來觀看櫻花的遊客,學生的日常生活被嚴重影響,武漢大學在讀的小趙表示:“上午一二節的課必須提前趕到,否則很有可能因人群擁堵而遲到。”而同樣因為校園美麗而出名的廈門大學情況也同樣糟糕,有些遊客甚至走進學生的自習室吃東西、在黑板上寫寫畫畫。
另一方面,學生的安全問題得不到保障,有不少同學表示曾與來校參觀的社會青年發生衝突,有些大學甚至出現了嚴重傷人的惡劣事件。社會人群魚龍混雜,若不在大量遊客進入校園時加強校園的安全防範,則很有可能威脅到學生的安全。
開放應有度,切誤捨本逐末
誠然,大學校園不應緊閉校門,但開放應有度,過度開放只能導致學校功能的喪失,校園變“公園”。網上曾有人發起投票,結果大部分人選擇“不影響秩序的情況下限制客流”,一部分人則支援“不應開放”,只有很少的人選擇了“完全開放”。選擇“不開放”的人的擔憂不難理解,大學校園開放是件難以權衡的事,如果校方把握不好尺度,便極有可能發生學生日常生活被影響、惡性衝突等事件。
但明顯“不影響秩序的情況下限制客流”才是大部分校園應該採取的明智之舉。面對這樣的問題,很多學校都採取了相似的防範措施,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選擇對遊客進行限制,規定“開放日”之外不許遊人進入;廈門大學進行開放時間限制並限制遊人數,並設有特定的遊客食堂,有限的停車位與高額的停車費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擁堵的情況;武漢大學則採取了節日前網上實名預約發放18萬張“櫻花劵”的辦法緩解了往年“櫻花劫”的窘況。
大學校園對外開放是社會資源的共享,有利於提高社會的文化氛圍,但開放有度,切勿讓校園變成“公園”。
京城連日高溫,酷暑難耐,但北大清華門外的遊客熱情絲毫不減,圍牆兩側的意見紛爭還在繼續。一項由人人網發起的關於《你認為北大暑假應不應該限遊》的調查中,有61.2%的網友選擇了“應該”,餘下的38.8%站到了對立面。“考名校難,現在想去逛逛都難了。”有人如此抱怨。但很快就有不同聲音反駁:“高校畢竟不是旅遊的地方,假期仍有很多學生留在學校做科研或者學習。”
國外名校各有做法
“我們從不限制遊客數量,當然啦,我們的校園面積也足夠大。”丹·莫古洛夫是伯克利公共事務辦公室主任,他介紹說,伯克利是一所公辦大學,國家法律規定其“每週七天對外開放”。不僅如此,學校還設立了專門的“訪客服務處”為參觀者提供遊覽便利。據瞭解,伯克利每年接待遊客人次超過了10萬。
牛津大學副校長安德魯·漢米爾頓對於這樣的話題感到困惑,這也難怪,他們的學校乃私立性質。該校媒體負責人魯斯·克里爾解釋道,校內場所與歷史建築並不完全對社會公眾開放。“不過,為了體現牛津的包容與好客,我們劃定開放時間,允許遊客與當地居民參觀,此外,每年都有開放日活動。”透過克里爾提供的連結,記者查詢得知,近半數學院宣告將收取數額不等的費用,需要提前預約並且嚴格控制人數。
“公營造物”區分對待
國外的經驗告訴我們,公私有別,作為公共資產的北大清華,似乎沒有權利將“私人”意志強加於公眾頭上。“大學不是獨立於社會的密閉的實驗室,它本身就是社會的一個部分。”反對者牢牢抱著“公共屬性”的依據,不肯讓步。
難道北大清華做錯了?“公辦大學和公立公園雖然都是由政府用納稅人的錢設立或營造的公共資產,但它們所承擔的社會職能卻是不一樣的。”華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秦惠民教授給了“公共資產”一個更專業的詞彙“公營造物”。在他看來,大學的基本職能是從事高等教育和科學研究活動,公園才是專供人們休閒和遊覽的場所。
“大學的這種性質,並不意味著它可以拒絕一切與其基本職能不相關的參觀旅遊。”秦教授補充道,“特別是針對公民個體,任何人理論上都可以自由出入公辦大學的校園。”假如要求大學有序地向社會開放,那麼前提必須是,其履行其特定社會職能所需的基本秩序不受妨礙。“那些以營利為目的、由旅遊中介組織的參觀活動,在短時間組織數量巨大的遊客集中進入校園,某種意義上甚至可以說是對公共資產的一種蓄意破壞。”
相容幷包說易做難
盤點高校與社會之間的矛盾衝突,北大清華僅僅是一個縮影,幾乎每座城市的大學都有類似的遭遇。在上海,交大停車場被社會車輛佔用,師生不堪其擾;在成都,川大食堂成了附近白領的蹭飯首選,教育津貼流失;在武漢,賞櫻大軍將武大擠得水洩不通。
如果熟視無睹,如此怪象勢必將愈演愈烈;如果輕易說不,又會有無休止的指責找上門來。“由於學校所在地的停車場所有限,我們對外提供了幾百個車位,但絕大多數預留給本校人員。”魯斯·克里爾說自己並不反對外來者的“入侵”,但必須守住一根底線,即“確保不會干擾學校的正常教學、研究工作”。
還記得去年在北大清華蹭課走紅的“帳篷哥”嗎?聽說他去了深圳,新的目標是南科大。對於他當時的做法,輿論褒貶不一。有人舉例誇讚,解放前許多名人就曾經在北大蹭課;也有人毫無不客氣地奚落,名校教育資源稀缺,如果旁聽生坐滿了教室,那麼本校生何處安置?
前北大校長蔡元培提倡“相容幷包”,這是大學精神的應有之義。但是,包容何物,如何包容?有教育人士提醒,遇到與學校利益、師生利益切身相關的問題,避免盲目武斷的行政拍板,應當透過民主公開的決策機制,讓廣大師生參與其中,尋求最大多數的理解與認同。
浙江大學草坪上驚現遊客吃火鍋
遊客在鄭州大學校園賞花
話題背景
春暖大地,桃李競芳,正是賞花好時節。很多大學校園因處處美景,吸引不少遊客前往,寧靜的校園一時變成熱鬧的“公園”。更有一些遊客欣賞美景之餘,做出不少出格的舉動來。據媒體報道,“浙大草坪上驚現遊客吃火鍋”,“鄭大遊客爬樹枝拍照”,這些發生在校園裡的種種不文明行為,引發網友對“大學校園該不該對外開放”的討論。
網聚觀點
公共資源,理應開放
大河網網友“蘭亭”:我認為高校資源社會化是大勢所趨,包容、開放是大學的應有之義。作為高校管理者,應以更積極的態度、更人性化的辦法,對遊客進行宣傳和引導,在不影響教學的前提下,讓高校的公共資源惠及更多人,讓高校的文化氛圍滋養更多人。
@麻愛小雞蛋:有美景就該共賞,但遊客應遵守校園秩序,文明遊覽,可借鑑其他高校“登記”“限行”等方法,個人認為市民都擁擠到高校校園遊玩,是因為免費的景點太少了,希望多一些免費的景點。
學習的地方,不該成景點
@憨人wh:高校校園就該是學生們讀書的地方變成景點,不僅擾亂了學習環境和秩序,還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如果大學人滿為患,會影響到學校的教學質量,未免本末倒置。
大河網網友“民工老李”:說真的,我覺得不對市民開放真的是為了學校和學生好,不少遊客總覺得校園只是一個遊覽過就可以走的地方,於是隨處亂丟垃圾、亂折花草樹木、校園遛狗、隨地吐痰,最後一走了之。但對我們而言,這是我們的家啊。
開放更需要自覺
@小卷兒:學校還可在草坪等公共區域設定“溫馨提醒”標語,加以引導。只要師生、遊客都有這種共同維護校園環境的意識,大概不至於還有人做出一些出格之舉吧。建議大家無論去哪裡,儘量融入它本來的氛圍,靜靜感受它的美好,別讓本身與那些美好格格不入。
@超級英雄:最有發言權的還是高校自身,學校擁有對校園的法定管理權,也對校園接待社
會公眾的能力較為清楚。大學校園是否應該開放,怎樣開放,大學管理者也應該認真思考,開放更要自覺,不能擾亂學校的正常秩序。
校園可以是免費的健身場所
3月22日上午8時,大河網大河論壇發起“你是否支援大學校園對外開放”的投票活動,截至記者發稿,有513位網友參與投票,其中,86人支援大學校園開放,認為大學屬於公共資源;147人反對開放,認為學習的地方應該清淨;還有280人認為要限流,不能影響學校正常秩序。(詳見配圖)
家住鄭州市文化路與農業路交叉口附近的王女士告訴記者,平時下班或週末,一家三口都會到河南農業大學校園跑步、打球。上週末她發現來這裡賞花的人越來越多。看到美麗的景色,大家總想拍下來,在拍照時,少數花兒會遭到人為破壞。王女士順手拍下游客的不文明行為,發到朋友圈中,呼籲大家文明出遊,不要傷害了花兒,還一笑而過。
王女士說:“開放、優美的校園不僅給大家提供了免費的健身場所,還為大家的生活增添了不少情趣,因此,我們更應該文明賞花、愛護校園環境。”
大學校園成公園是功能錯位
鄭州大學就業指導中心一位老師認為,大學雖是公共設施,但有其特定功能。大學和公園的不同之處在於它有人才培養、科研創新、知識創造、社會服務等特定的功能。“把大學校園當成公園,是功能的錯位。我不反對開放校園,但是把校園當成公園,影響了正常秩序,我就要反對了。”
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學生小閆表示,遊客過多的時候上下課時,道路特別不暢。希望可以限制一下人數和規範一下游覽行為,不要過度喧鬧,不然校園就不是一個適合學習與生活的校園了,更希望遊客不給美麗的校園帶來新的困擾。
據瞭解,該校的限客令目前並未禁止外來人員入校,只是禁止外來非工作車輛進入校園。只要不是開車入校,校外人員是可以進入校園遊玩的。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校園裡的擁堵現象,尤其是工作日期間,鄭州大學已恢復平日裡的安靜。
坐南京地鐵3號線到新莊站下,再穿過南京林業大學的校園到花園路。這是地鐵3號線開通以來,不少工作、生活在花園路附近的居民的首選路線。然而,6月18日開始,居民卻有點鬱悶了,因為南林大校園裝上了門禁,不讓校外人員隨意進出。(6月23日現代快報)
南京林業大學表示,安裝門禁系統,主要是為了維持校園秩序。因為“校園內人流量太大了”,校園的承載量有限,再加上人流透過的區域,都是學校教學生活的重要區域,對學校正常的教學生活有不小的影響。還有不少市民進入校園遛狗,卻不及時清理寵物糞便;教學樓內設施以及學生宿舍經常被盜等問題。
南林大的這些理由都對,但都不能成為設門禁的藉口。良好的校園秩序完全可以透過有效的管理手段來實現。關閉校門顯然失之簡單甚至粗暴。比如,解決校園失竊問題,可以透過安裝電子監控設施、加強外來人員身份識別等手段來解決;至於市民在校園遛狗更不應當成為問題,門衛完全可以加以有效制止。
筆者認為,南林大這麼做,根本原因還是沒有開放意識。據瞭解,目前中國很多高校都設有“開放日”,換言之,“開放日”當天高校是對外開放的,其它時間,高校是不得隨意進出的。透過這個“開放日”,不難發現,國內很多高校都有一道無形的“門禁”,開放不夠。
高校的大門要不要對社會開放?在國門都能敞開的今天,這個問題本不應成為問題。一來,中國很多高校都是公辦性質,面向社會是題中應有之義。事實上,即便是國外很多私立大學都沒有圍牆,與南林大同處南京的其它很多高校也沒有限制行人進出校園。二來,高校是領風氣之先的精神文明建設重鎮,高校需要敞開的不僅是校門,還要在不干擾高校正常教學、科研秩序的前提下,開放圖書館、體育場館、實驗室等公共設施,這又何嘗不是傳承文明、服務社會的具體行動?
當然,校方加強管理不是萬能的,也需要市民的積極配合。作為公眾,尤其是高校附近的市民,也要自覺遵守校方的規定,杜絕去校園遛狗、在校園大聲喧譁等不文明的行為。
可見,大學校門是不是對社會開放,取決於學校和公眾的共同努力。一句話,校方和市民的心態都開放了,校門的開放就不應該是什麼大不了的問題。
時值花季,天氣變暖,校園裡鮮花接連綻放,萬紫千紅,引來無數遊客前來賞花遊玩。身為理工大的大學生,在為學校美景自豪之餘,也不免為阻塞的交通、熱鬧的氣氛所困。
據筆者走訪得知,在花開旺季,山東理工大學西校區週末日客流量常常達上千人次,遊客大多集中在稷山、稷下湖一帶,理工大雖佔地遼闊,此時也不免顯得擁堵。大學校園往往是一個城市的文化聖地,那麼它該展現的,到底是平和寧靜的學術氛圍,還是海納百川的博大胸懷?大學校園,該對外開放嗎?
大學校園對外開放是大勢所趨
3月9日,鄭州大學曾釋出公告禁止遊客入內,雖然事後大學方面又將公告撤下,此舉一時間仍引發了眾多熱議。大學校園往往是一座城市裡人文氣息最濃、學術氛圍最盛的地方,對外開放大學校園有助於多方面實現其具有的社會價值。
對外開放對校園來說也不是沒有好處。一方面,學生能提前感受到社會氛圍,適應並融入社會,不至於困在“象牙塔”之中,與世隔絕,一心只讀聖賢書;另一方面,容納遊客的來訪也能體現大學博大的胸襟,提高學校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大學校園不僅可以是一座城市的地標,更可以是孕育城市文化的“伊甸園”。
盲目開放不無弊端
大學作為社會人才的搖籃,保持濃郁的學術氛圍,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盡力培養社會人才才是最應盡的本分。近日,觀光遊客擾亂大學秩序的事例不在少數,“浙大草坪上驚現遊客吃火鍋”“鄭大遊客爬樹枝拍照”等事讓人不禁擔憂。
大量的遊客會不會擾亂校園秩序?清明節期間,武漢大學人滿為患,街道上擠滿了前來觀看櫻花的遊客,學生的日常生活被嚴重影響,武漢大學在讀的小趙表示:“上午一二節的課必須提前趕到,否則很有可能因人群擁堵而遲到。”而同樣因為校園美麗而出名的廈門大學情況也同樣糟糕,有些遊客甚至走進學生的自習室吃東西、在黑板上寫寫畫畫。
另一方面,學生的安全問題得不到保障,有不少同學表示曾與來校參觀的社會青年發生衝突,有些大學甚至出現了嚴重傷人的惡劣事件。社會人群魚龍混雜,若不在大量遊客進入校園時加強校園的安全防範,則很有可能威脅到學生的安全。
開放應有度,切誤捨本逐末
誠然,大學校園不應緊閉校門,但開放應有度,過度開放只能導致學校功能的喪失,校園變“公園”。網上曾有人發起投票,結果大部分人選擇“不影響秩序的情況下限制客流”,一部分人則支援“不應開放”,只有很少的人選擇了“完全開放”。選擇“不開放”的人的擔憂不難理解,大學校園開放是件難以權衡的事,如果校方把握不好尺度,便極有可能發生學生日常生活被影響、惡性衝突等事件。
但明顯“不影響秩序的情況下限制客流”才是大部分校園應該採取的明智之舉。面對這樣的問題,很多學校都採取了相似的防範措施,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選擇對遊客進行限制,規定“開放日”之外不許遊人進入;廈門大學進行開放時間限制並限制遊人數,並設有特定的遊客食堂,有限的停車位與高額的停車費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擁堵的情況;武漢大學則採取了節日前網上實名預約發放18萬張“櫻花劵”的辦法緩解了往年“櫻花劫”的窘況。
大學校園對外開放是社會資源的共享,有利於提高社會的文化氛圍,但開放有度,切勿讓校園變成“公園”。
京城連日高溫,酷暑難耐,但北大清華門外的遊客熱情絲毫不減,圍牆兩側的意見紛爭還在繼續。一項由人人網發起的關於《你認為北大暑假應不應該限遊》的調查中,有61.2%的網友選擇了“應該”,餘下的38.8%站到了對立面。“考名校難,現在想去逛逛都難了。”有人如此抱怨。但很快就有不同聲音反駁:“高校畢竟不是旅遊的地方,假期仍有很多學生留在學校做科研或者學習。”
國外名校各有做法
“我們從不限制遊客數量,當然啦,我們的校園面積也足夠大。”丹·莫古洛夫是伯克利公共事務辦公室主任,他介紹說,伯克利是一所公辦大學,國家法律規定其“每週七天對外開放”。不僅如此,學校還設立了專門的“訪客服務處”為參觀者提供遊覽便利。據瞭解,伯克利每年接待遊客人次超過了10萬。
牛津大學副校長安德魯·漢米爾頓對於這樣的話題感到困惑,這也難怪,他們的學校乃私立性質。該校媒體負責人魯斯·克里爾解釋道,校內場所與歷史建築並不完全對社會公眾開放。“不過,為了體現牛津的包容與好客,我們劃定開放時間,允許遊客與當地居民參觀,此外,每年都有開放日活動。”透過克里爾提供的連結,記者查詢得知,近半數學院宣告將收取數額不等的費用,需要提前預約並且嚴格控制人數。
“公營造物”區分對待
國外的經驗告訴我們,公私有別,作為公共資產的北大清華,似乎沒有權利將“私人”意志強加於公眾頭上。“大學不是獨立於社會的密閉的實驗室,它本身就是社會的一個部分。”反對者牢牢抱著“公共屬性”的依據,不肯讓步。
難道北大清華做錯了?“公辦大學和公立公園雖然都是由政府用納稅人的錢設立或營造的公共資產,但它們所承擔的社會職能卻是不一樣的。”華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秦惠民教授給了“公共資產”一個更專業的詞彙“公營造物”。在他看來,大學的基本職能是從事高等教育和科學研究活動,公園才是專供人們休閒和遊覽的場所。
“大學的這種性質,並不意味著它可以拒絕一切與其基本職能不相關的參觀旅遊。”秦教授補充道,“特別是針對公民個體,任何人理論上都可以自由出入公辦大學的校園。”假如要求大學有序地向社會開放,那麼前提必須是,其履行其特定社會職能所需的基本秩序不受妨礙。“那些以營利為目的、由旅遊中介組織的參觀活動,在短時間組織數量巨大的遊客集中進入校園,某種意義上甚至可以說是對公共資產的一種蓄意破壞。”
相容幷包說易做難
盤點高校與社會之間的矛盾衝突,北大清華僅僅是一個縮影,幾乎每座城市的大學都有類似的遭遇。在上海,交大停車場被社會車輛佔用,師生不堪其擾;在成都,川大食堂成了附近白領的蹭飯首選,教育津貼流失;在武漢,賞櫻大軍將武大擠得水洩不通。
如果熟視無睹,如此怪象勢必將愈演愈烈;如果輕易說不,又會有無休止的指責找上門來。“由於學校所在地的停車場所有限,我們對外提供了幾百個車位,但絕大多數預留給本校人員。”魯斯·克里爾說自己並不反對外來者的“入侵”,但必須守住一根底線,即“確保不會干擾學校的正常教學、研究工作”。
還記得去年在北大清華蹭課走紅的“帳篷哥”嗎?聽說他去了深圳,新的目標是南科大。對於他當時的做法,輿論褒貶不一。有人舉例誇讚,解放前許多名人就曾經在北大蹭課;也有人毫無不客氣地奚落,名校教育資源稀缺,如果旁聽生坐滿了教室,那麼本校生何處安置?
前北大校長蔡元培提倡“相容幷包”,這是大學精神的應有之義。但是,包容何物,如何包容?有教育人士提醒,遇到與學校利益、師生利益切身相關的問題,避免盲目武斷的行政拍板,應當透過民主公開的決策機制,讓廣大師生參與其中,尋求最大多數的理解與認同。
浙江大學草坪上驚現遊客吃火鍋
遊客在鄭州大學校園賞花
話題背景
春暖大地,桃李競芳,正是賞花好時節。很多大學校園因處處美景,吸引不少遊客前往,寧靜的校園一時變成熱鬧的“公園”。更有一些遊客欣賞美景之餘,做出不少出格的舉動來。據媒體報道,“浙大草坪上驚現遊客吃火鍋”,“鄭大遊客爬樹枝拍照”,這些發生在校園裡的種種不文明行為,引發網友對“大學校園該不該對外開放”的討論。
網聚觀點
公共資源,理應開放
大河網網友“蘭亭”:我認為高校資源社會化是大勢所趨,包容、開放是大學的應有之義。作為高校管理者,應以更積極的態度、更人性化的辦法,對遊客進行宣傳和引導,在不影響教學的前提下,讓高校的公共資源惠及更多人,讓高校的文化氛圍滋養更多人。
@麻愛小雞蛋:有美景就該共賞,但遊客應遵守校園秩序,文明遊覽,可借鑑其他高校“登記”“限行”等方法,個人認為市民都擁擠到高校校園遊玩,是因為免費的景點太少了,希望多一些免費的景點。
學習的地方,不該成景點
@憨人wh:高校校園就該是學生們讀書的地方變成景點,不僅擾亂了學習環境和秩序,還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如果大學人滿為患,會影響到學校的教學質量,未免本末倒置。
大河網網友“民工老李”:說真的,我覺得不對市民開放真的是為了學校和學生好,不少遊客總覺得校園只是一個遊覽過就可以走的地方,於是隨處亂丟垃圾、亂折花草樹木、校園遛狗、隨地吐痰,最後一走了之。但對我們而言,這是我們的家啊。
開放更需要自覺
@小卷兒:學校還可在草坪等公共區域設定“溫馨提醒”標語,加以引導。只要師生、遊客都有這種共同維護校園環境的意識,大概不至於還有人做出一些出格之舉吧。建議大家無論去哪裡,儘量融入它本來的氛圍,靜靜感受它的美好,別讓本身與那些美好格格不入。
@超級英雄:最有發言權的還是高校自身,學校擁有對校園的法定管理權,也對校園接待社
會公眾的能力較為清楚。大學校園是否應該開放,怎樣開放,大學管理者也應該認真思考,開放更要自覺,不能擾亂學校的正常秩序。
校園可以是免費的健身場所
3月22日上午8時,大河網大河論壇發起“你是否支援大學校園對外開放”的投票活動,截至記者發稿,有513位網友參與投票,其中,86人支援大學校園開放,認為大學屬於公共資源;147人反對開放,認為學習的地方應該清淨;還有280人認為要限流,不能影響學校正常秩序。(詳見配圖)
家住鄭州市文化路與農業路交叉口附近的王女士告訴記者,平時下班或週末,一家三口都會到河南農業大學校園跑步、打球。上週末她發現來這裡賞花的人越來越多。看到美麗的景色,大家總想拍下來,在拍照時,少數花兒會遭到人為破壞。王女士順手拍下游客的不文明行為,發到朋友圈中,呼籲大家文明出遊,不要傷害了花兒,還一笑而過。
王女士說:“開放、優美的校園不僅給大家提供了免費的健身場所,還為大家的生活增添了不少情趣,因此,我們更應該文明賞花、愛護校園環境。”
大學校園成公園是功能錯位
鄭州大學就業指導中心一位老師認為,大學雖是公共設施,但有其特定功能。大學和公園的不同之處在於它有人才培養、科研創新、知識創造、社會服務等特定的功能。“把大學校園當成公園,是功能的錯位。我不反對開放校園,但是把校園當成公園,影響了正常秩序,我就要反對了。”
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學生小閆表示,遊客過多的時候上下課時,道路特別不暢。希望可以限制一下人數和規範一下游覽行為,不要過度喧鬧,不然校園就不是一個適合學習與生活的校園了,更希望遊客不給美麗的校園帶來新的困擾。
據瞭解,該校的限客令目前並未禁止外來人員入校,只是禁止外來非工作車輛進入校園。只要不是開車入校,校外人員是可以進入校園遊玩的。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校園裡的擁堵現象,尤其是工作日期間,鄭州大學已恢復平日裡的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