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王老師講作文

    什麼叫作文?只要能用語言敘述的人、事、活動、一切思維軌跡等,用筆寫出來,就叫“作文”。比如:告訴你一件新鮮事。你可以說給別人聽,你可以用筆寫出來,這就是作文呀!再有,你用語言說,要讓別人聽的明白,寫,也要如此,這就是:寫作文要做到“語句通順,條理清楚。”

  • 2 # 鄉下人1個

    竊以為大學畢業還講不清楚什麼是作文不要緊,要緊的是大學畢業還寫不成一篇象樣的作文,這可能要受到大學生們的不屑和反對。不過筆者不是在貶低我們大學生的水平,實在是兩大原因造成了這樣的情況。

    一是我們的中小學基礎教育,沒有時間和精力,也沒有明確要求要給予學生寫好作文的教育,儘管小學就開始寫作文,而且從低年級就開始。

    小學生作文字就是塗鴉,即使有老師專門給予寫作指導也無多大作用。初中及以上,應當給予學生作文指導的時候,別說學生,老師也已經沒有了鑽研作文指導的時間和精力了。況且作文在中高考中決不是“爭分”的專案,只要能夠有一定的字數和開頭中間結尾,塞進一些所謂材料,圖個不失大分即可。補課盛行時,補語文課的最少,補英語數學的最多,儘管三大主課語文居首。而專門補作文的似乎更少。

    二是中國的文章即好的作文,很難教出來,而要靠個人的努力讀書積累生活,重在“悟”中獲得了“靈感”才成,所謂“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當然,這麼多中小學生,寫出好文章的也有不少。筆者從教過程中也遇到不少,但決不敢說是筆者教出來的。我們的作家們很有寫作成就,但似乎沒有過一般意義上的老師。比如魯迅先生,文章非常好,而先生原來學的是醫。因此,從嚴格意義上說,老師們對學生的作文,頂多是“授之以魚”,而不是“授之以漁”。

    因此,本問題的出現就不足為奇。但是我們也不必太擔心,大學生們不會寫文章,因為他們讀了很多書,有了基礎,只要走上工作崗位,便能很快有“悟”,寫出好文章的。

  • 3 # 用平常心態看待人生

    這說明什麼?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唄,我從小不會寫作文到現在也不會寫文章,老了可能也不會了,為什麼?瞎寫會,寫不好作文人家就說你不會寫唄!我覺的我寫的情感真切,人家說邏輯混亂,哎說不清楚越是想說唄!看看我這瞎比比的是不是也有一點點道理。

  • 4 # 雲鶴凌空

    題主關於“什麼是作文”的問題,所引用的辭海定義之中的解釋,其中有“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的表述,這個表述是值得商榷的!

    在中學(包括初中和高中)的語文教學大綱中,有兩個方面的內容需要注意,一是表達方式,表達方式有五種——記敘、議論、說明、描寫、抒情。

    二是對作文的要求——初中,能寫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高中,能寫比較複雜的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

    因此,從小學到高中的所謂“作文”,顯然包括記敘文、議論文,和說明文;而初中與高中在作文要求上的區別,也只在於是否“複雜”。與之對應,上述三種不同的作文,其運用的主要表達方式,分別就是記敘、議論、說明。

    據此,辭海中將作文定義為“......記敘方法”,既不完整,也不科學,更不嚴謹。

    從作文教學的實踐來看,其比較符合“由淺入深,由簡單到複雜”規律的,記敘文——寫景、寫物、記事、記人,議論文——從規範的議論文(包括論點、論據、論證),到議論性散文。

    說明文又分為自然科學說明文和社會科學說明文(社會科學說明文在新高考中表述為論說文)。小學初中階段,主要是自然科學說明文,社會科學說明文則要到高中才比較合適。

    在筆者看到的關於學生作文的輔導(指導)書中,基本上都是把記人作文放在第一部分,這樣的編排是值得商榷的!

  • 5 # 第N次接觸

    小學就開始寫作文,不見得大學畢業就都成了魯迅、郭沫若、巴金、茅盾、老舍、曹禺。

    大文豪們不僅機智過人,記憶力超群,小小年紀就能把《三字經》,百家姓,四書五經等經典儒家著作倒背流,而且吟詩作賦,才華橫溢。長大後,依舊以文見長,自成一體。箸書立說,針砭時弊,勸人為善,嬉笑怒罵皆成精釆文章。

    時代在變化在發展,人們開始注重數理化學習,成名成家大有人在,比如:華羅庚、陳景潤等人。還有些出類拔萃的尖子,可惜大都成了外國的院士或教授。現在的大文豪畢竟少了些。不知有誰早已學寫作文,至今還在舞文弄墨,大秀風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今的國家消防救援隊隊員的主要職責是什麼?這個職業危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