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綠野萍蹤01

    以《水滸傳》而言,八十萬禁軍都在梁山,“宋徽宗”怎麼可能再派精銳部隊去討伐梁山?至於“兩贏童貫”、“三敗高俅”,都是荒誕無稽的續書,施耐庵根本就沒有寫這樣的故事。

    那麼,為何說“八十萬禁軍”都在梁山,宋徽宗為何要被打上引號呢?難道,這個宋徽宗有假,他手中沒有八十萬禁軍?

    駕坐景陽宮,宋徽宗原本是“九大王”

    《水滸傳》第一回“張天師祈禳瘟疫,洪太尉誤走妖魔”有一首回前詩,引用的是唐代王維的《早朝大明宮和賈舍人之作》,其詩云:

    絳幘雞人報曉籌,尚衣方進翠雲裘。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日色才臨仙掌動,香菸欲傍袞龍浮。朝罷須裁五色詔,佩聲歸到鳳池頭。

    這首詩之後,書中寫道:“話說大宋仁宗天子在位,嘉佑三年三月三日五更三點,天子駕坐紫宸殿,受百官朝賀”。紫宸殿,就是唐朝大明宮三大殿之一,是群臣朝見皇帝之殿。北宋的皇帝為何在唐朝的宮殿中召見群臣,商議祈禳妖魔之事呢?

    原來,《水滸傳》是以北宋歷史為背景,暗寫了明朝的靖難之役,大明宮即大明的宮殿。因而,宋仁宗採納了范仲淹的建議,前往龍虎山詔請張天師祈禳瘟疫。范仲淹故於皇祐四年(1052年),嘉祐三年(1058年)時,已經故去六年了。

    其實,出現在明朝宮殿中的不是范仲淹,而是“朱說”。朱說,應當讀作朱悅,是范仲淹隨母再嫁之後的名字。此處的“朱說”,就是朱家人說,是朱家人起頭“誤走妖魔”。“朱說”誤走了什麼樣的妖魔呢?誤走的是“玄武”,因為,“三月初三”就是玄武的誕辰,龍虎山上龜蛇相逢,說的就是“玄武”。而“龍虎山”,其實寫的是棲霞山之龍山、虎山。

    施耐庵點化王維的詩作,隱藏的資訊都與大明朝宮殿有關,比如“絳幘雞人”。絳幘,就是紅巾,也就是清風山三個頭領頭上裹著的絳紅頭巾,他們就是紅巾軍。雞人,照應了後文書中的時遷偷祝家店的報曉公雞。這兩個遙相呼應的細節,其實都是暗喻的雞鳴山。

    雞鳴山上有雞鳴寺,還有建立於南朝宋時的景陽樓,雞鳴寺、景陽樓都與南京皇城有關,景陽樓還是一座皇家林園。故此,《水滸傳》中寫高俅為高廉報仇,以呼延灼攻打梁山,蔡京以關勝討伐宋江,都奏請了宋徽宗。這兩人朝見皇帝時,書中寫道:“次日五更,在待漏院中,專等景陽鐘響”。這就意味著,宋徽宗還是坐在“大明宮”中召見群臣。

    宋徽宗是以端王的身份出場的,第一次寫到端王時,書中說:“這端王乃是神宗天子第十一子,哲宗皇帝御弟,現掌東駕,排號九大王,是個聰明俊俏人物”。端王明明是宋神宗第十一子,為何排號叫做“九大王”呢?

    趙佶做端王時,還是哲宗皇帝坐朝,根本就不可能做東宮太子。這一錯漏得有點低劣的描寫,說的是“明承宋祚”,《水滸傳》寫的就是明朝的事。怎麼回事呢?

    朝廷兩次派兵,幾乎就沒有動“八十萬禁軍”

    大明王朝其實起家於紅巾軍,紅巾軍的首領是韓山童。為提升義軍的號召力,韓山童自稱是宋徽宗的八世孫。韓山童死後,部將劉福通擁立其子小明王韓林兒稱帝,國號“宋”,史稱“韓宋”。韓宋以汴京為都城,也曾經一度佔據了汴梁,韓林兒駕坐大宋皇宮。

    韓山童是宋徽宗的八世孫,那麼,韓林兒就是九世孫,小明王才是《水滸傳》中真正的“九大王”。朱元璋涉嫌淹死小明王,以吳王的身份建立了明朝,其“明”與小明王之“明”難道一點關係沒有嗎?即便沒有關係,施耐庵卻以此為歷史線索,在北宋的興亡史中,暗藏了明朝的藩王之亂。

    《水滸傳》寫的就是藩鎮坐大篡奪皇位,第一個出場的人物其實是做過“東京開封府汴梁宣武軍(高俅籍貫)”節度使朱溫。朱溫,諧音豬瘟,隱喻的是趙匡胤陳橋兵變篡位,宋太宗涉嫌燭影斧聲殺兄弒君,這兄弟二人都屬豬。朱瘟,就不用再多做解讀了。原來,京師“瘟疫”卻是“朱溫”。

    宋徽宗兩次在景陽宮批准朝廷派兵去打梁山,那麼,高俅、蔡京分別派的是什麼樣的軍隊呢?

    書中寫道,高俅保舉汝寧郡都統制呼延灼,宋徽宗大喜,賜給他一匹“踢雪烏騅”。《水滸傳》中的“雪”,出自龍虎山上的雪花大蛇,隱喻的是生於蛇年大雪節的朱允炆。“烏騅”,就是要去“踢雪”的。烏騅,隱喻的就是“奉天靖難”的燕王——這層隱喻下文再講。

    宋徽宗雖然大喜,但卻沒有指派禁軍隨呼延灼前往梁山,高俅便問呼延灼有多少人馬。呼延灼說,汝寧郡加上陳州韓滔、潁州彭玘:“三路軍馬,計有五千,連步軍,數及一萬”。高俅立即讓三人回州“揀選精銳馬軍三千,步軍五千,約會起程,收剿梁山泊”。

    高俅分明是掌管禁軍的太尉,也與調兵遣將的樞密院計議過了,為何不派禁軍一兵一卒?這就是本文導語中所說的,八十萬禁軍都在梁山,高俅到哪裡調集禁軍去?

    蔡京奏請宋徽宗派兵征討梁山,調集的是凌州兩個團練使單廷圭、魏定國。從書中所寫的故事看,聖水將軍、神火將軍都是用的“本州島”人馬,朝廷也沒派給禁軍一兵一卒。

    那麼,是不是說“八十萬禁軍”不一定都在京城,地方部隊也有禁軍呢?假如從歷史真實中去理解,這個疑問非常有道理。北宋自西寧變法以來,不斷完善軍制,總分禁軍、廂軍、鄉兵、番兵四大體系,禁軍是最主要的國防力量,就是北宋的“精銳部隊”,當然也部署於重要州郡。所以,呼延灼、單廷圭、魏定國部領的人馬未必就不是禁軍。

    但是,《水滸傳》中只寫了“八十萬禁軍”,這“八十萬禁軍”卻都在梁山,朝廷是派不出禁軍這樣的精銳部隊的。

    梁山好漢喜愛槍棒,都是“八十萬禁軍”

    《水滸傳》第一個出場掌管禁軍操練的太尉是高俅,“高俅發跡”的故事中,暗寫的是“燕王之藩”。也就是說,“高俅”隱寫了靖難之役的頭,大明九大塞王之一的燕王朱棣。這層隱喻我曾經多次做過解讀,講起來不太簡單,此處不再重複。針對上文的“踢雪烏騅”,以“烏騅”來解讀“燕王”在《水滸傳》中的隱喻。

    因為“朱說”,洪太尉來到龍虎山,在山上見到了張天師虛靖先生。虛靖先生是宋徽宗時期的嗣漢張天師,羽化後葬在了龜山。據宋濂作序的《嗣漢張天師世家》所說,虛靖先生因為準確預言了“赤馬紅羊之禍”,也就是靖康之恥,後人便掘開了他的墓葬。但是,其中並沒有發現張天師的遺骨,只有一隻“赤烏”。

    張天師虛靖先生是道家最高法術雷法的發明者,雷法,在《水滸傳》中就是五雷天罡正法。因而,張天師虛靖先生就是“霹靂大仙”、“太祖武德皇帝”。虛靖先生以牧童的形象,暗喻了朱洪武,朱洪武其實就是書中真正的霹靂大仙、太祖武德皇帝

    虛靖先生橫吹鐵笛,則是梁山好漢“鐵笛仙馬麟”,馬麟,說的就是指長頸鹿為麒麟的燕王朱棣。這其中,還隱藏著燕王的身世,他是“繼室”所生,不是馬皇后的嫡子——這層深意,我在專欄中做了詳細的解讀,因與本回答沒有多大關係,且按下不表。

    赤烏,就是“烏騅”,騅的聲部是“隹”,是一種短尾鳥,暗藏了九天玄女,九天玄女其實也是隱寫的燕王。東漢王逸注《楚辭·離騷》:"玄鳥,燕也。",玄,有黑色之意。所以,“烏騅”與赤烏、九天玄女等等意象,都是隱喻的燕王朱棣。

    烏騅,又是項羽的坐騎,項王有重瞳,《水滸傳》中就有兩個“重瞳”好漢,分別是盧俊義、皇甫端,這兩個人寫的都是燕王。《明實錄·太宗文皇帝實錄》中說:“龍顏天表,鳳姿日章,重瞳隆準,太平天子也”。

    如此多的暗喻符碼,毫無疑問地指向了燕王朱棣,“踢雪烏騅”,就是燕王要踢到朱允炆。故此,“朱說”出現在了三月初三的早朝之中,三月初三,就是玄武的誕辰,朱棣起兵以玄武顯聖號稱“奉天靖難”,“踢雪”之後,便自稱玄武轉世。

    永樂帝在武當山大建玄武道場,其中的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巖廟,就是梁山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出處之一。因此,梁山好漢都是禁軍。所謂“八十萬”,則表示這支禁軍是明朝的禁軍。“八十萬”隱藏著“重八”,禺,是一種長尾猴,象徵了建立於猴年的大明王朝

    第一個出場的“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應以“王進”解讀,“進”就與烏騅之“騅”有相同的隱喻。王進,以及其父王升雖然只是“教頭”、“都軍教頭”,但是,他們都是以棍棒著稱,王升曾經棒打高俅,王進則棒打九紋龍。

    稍後出場的林沖則是“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書中的很多好漢都喜愛槍棒。槍棒,出自《史記·天官書》,指的就是禁軍:“紫宮左三星曰天槍,右五星曰天棓”,其中,天棓就是欒廷玉手中的“鐵棒”,天槍、天棓護衛紫禁城,就是禁軍。

    所以,八十萬禁軍都上了梁山。如此,朝廷還能派更精銳的部隊去征討梁山嗎?在相關文章中,我解讀過“梁山”其實並不是實寫的山東梁山縣的梁山,而是寫的北京、南京。禁軍是明朝的禁軍,“宋徽宗”又怎麼可能派出這樣的禁軍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色即為空,我能理解,空即為色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