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兩腳與肩同寬;腳不要內外八字,擺正;腳指抓地,輕輕的扣在地上;
2、膝蓋微曲,下身動上身不動,屈膝的度不可過腳尖,否則上半身的力都在膝蓋上,容易受傷;
3、斂臀,尾閭下墜,坐胯,似坐非坐,找到中正安舒之感,胯部力量只能向下,因為這個力,是為了讓下盤更好的有紮根之感,如此才能穩固下盤。坐的時候胯部不能左搖右擺,必須要找到下沉,坐的感覺,有一種沉墜之力,所謂“屁股一抬,重新再來”。做好後才能立身中正,能更深刻體會到下盤紮根與上身虛靈頂勁的對比之感。
4、關於胯部,有的人在站樁時的姿態是左搖右擺,前俯後仰的,並且他們的胯部動作是腹部往前頂,屁股往後翹的,這就要去找胯部的問題。因為我們常說“ 似站非站 ”,“ 似坐非坐 ”,“ 似尿非尿 ”,“ 松腰坐胯 ” 等等詞彙,都是針對站樁腰胯這一部分的。
5、命門頂起,後凸,把脊柱打直,督脈暢通;參考背靠牆時,手從肚臍正後方穿不過去,不可過度過分的往後凸,否則容易含胸駝背,折腹。形成一種錯誤的姿態。自然的讓命門處打直,如此你做尾閭下垂,斂臀,實腹,含胸拔背等動作的時候,才會輕鬆自然。
6、實腹,這是配合命門後挺,切忌,這不是收肚子,也不可挺起,向上提,不要做挺胸收腹,我們做的時候,肚子放鬆,然後配合命門後挺的時候,可以自然的微微內收,用手摸著有一點扎實,做好後,含胸拔背才做的更好。
7、松腰,腰部在站樁的過程中,任何時候都不能用力,關於松腰這一塊,可以多練練蹲牆功。
8、含胸拔背,兩手抱圓的時候,背部微微向上拔起兩肩胛骨節微微向前提,胸肌做左右弧形下沉,胸部放鬆卻微微感到充實,背部有撐拔之感,肌肉自然松沉,兩肩背脊自然向上撐開!含胸對應著松腰實腹,拔背對應著命門後挺。一定不要含胸駝背了,也不要挺胸收腹,否則容易胸悶,氣虛。做好了,你才能呼吸入臍,氣沉丹田。如果是不正確的姿勢,比如挺胸收腹,那麼很有可能就會便秘。
9、沉肩墜肘,把肩膀放鬆下來,腋下好似夾了一個小氣球,你不能壓破,也不能讓它掉下來,然後肘關節自然下垂,配合含胸拔背的動作抱圓。肘部向外或者向下引,但是肩峰處肩臂骨交接處,就會出現一個凹,感覺上有點把肩臂拉長的那種感覺。
10、舒指松腕,把手的虎口開啟,十個手指也自然開啟,開啟但是手指是自然放鬆微曲的,兩個虎口相對,不要折腕了,要有一種舒適自然之感。
11、舌抵上顎,扣齒閉唇,口發出“兒”字音的口型。在初學階段,做不做沒影響,只要放鬆自然就可以,即使練了幾個月任然也沒有這種感覺,但是你舌下津液泉湧,可以在汨然嚥下的時候,再稍加意念舌頂上顎,也是不遲的。如果是體質比較敏感的,不做可能會頭暈,臉脹。搭鵲橋在這裡建議還是始終做著。
12、眼睛。這裡只建議雙目垂簾。把眼睛輕輕搭上,微微留一絲縫隙,閉死則無神,睜開則神散。做好後眼睛是溫熱的,符合氣血的暢通,閉目養神,心神內斂,使其精魂不散,畢竟閉目養肝。也有睜眼練的,比如看遠方一個點,聚焦,越遠越好,或者似看非看,但是這裡不教這種。
13、虛靈頂勁,眉心舒展,下顎微收。就是自己心態放鬆,找微笑的感覺,然後自己的做下顎微收的時候,不要低頭,而是站直,頭打直,然後微微收下顎,感覺如同 “ 隔牆視彼物,牛拉重車行 ” ,伸長脖子拉長腰。這才叫做下顎微收,這樣百會才能領起。注意找出這個感覺,用力過度就失之於“僵”,點到即止。
1、兩腳與肩同寬;腳不要內外八字,擺正;腳指抓地,輕輕的扣在地上;
2、膝蓋微曲,下身動上身不動,屈膝的度不可過腳尖,否則上半身的力都在膝蓋上,容易受傷;
3、斂臀,尾閭下墜,坐胯,似坐非坐,找到中正安舒之感,胯部力量只能向下,因為這個力,是為了讓下盤更好的有紮根之感,如此才能穩固下盤。坐的時候胯部不能左搖右擺,必須要找到下沉,坐的感覺,有一種沉墜之力,所謂“屁股一抬,重新再來”。做好後才能立身中正,能更深刻體會到下盤紮根與上身虛靈頂勁的對比之感。
4、關於胯部,有的人在站樁時的姿態是左搖右擺,前俯後仰的,並且他們的胯部動作是腹部往前頂,屁股往後翹的,這就要去找胯部的問題。因為我們常說“ 似站非站 ”,“ 似坐非坐 ”,“ 似尿非尿 ”,“ 松腰坐胯 ” 等等詞彙,都是針對站樁腰胯這一部分的。
5、命門頂起,後凸,把脊柱打直,督脈暢通;參考背靠牆時,手從肚臍正後方穿不過去,不可過度過分的往後凸,否則容易含胸駝背,折腹。形成一種錯誤的姿態。自然的讓命門處打直,如此你做尾閭下垂,斂臀,實腹,含胸拔背等動作的時候,才會輕鬆自然。
6、實腹,這是配合命門後挺,切忌,這不是收肚子,也不可挺起,向上提,不要做挺胸收腹,我們做的時候,肚子放鬆,然後配合命門後挺的時候,可以自然的微微內收,用手摸著有一點扎實,做好後,含胸拔背才做的更好。
7、松腰,腰部在站樁的過程中,任何時候都不能用力,關於松腰這一塊,可以多練練蹲牆功。
8、含胸拔背,兩手抱圓的時候,背部微微向上拔起兩肩胛骨節微微向前提,胸肌做左右弧形下沉,胸部放鬆卻微微感到充實,背部有撐拔之感,肌肉自然松沉,兩肩背脊自然向上撐開!含胸對應著松腰實腹,拔背對應著命門後挺。一定不要含胸駝背了,也不要挺胸收腹,否則容易胸悶,氣虛。做好了,你才能呼吸入臍,氣沉丹田。如果是不正確的姿勢,比如挺胸收腹,那麼很有可能就會便秘。
9、沉肩墜肘,把肩膀放鬆下來,腋下好似夾了一個小氣球,你不能壓破,也不能讓它掉下來,然後肘關節自然下垂,配合含胸拔背的動作抱圓。肘部向外或者向下引,但是肩峰處肩臂骨交接處,就會出現一個凹,感覺上有點把肩臂拉長的那種感覺。
10、舒指松腕,把手的虎口開啟,十個手指也自然開啟,開啟但是手指是自然放鬆微曲的,兩個虎口相對,不要折腕了,要有一種舒適自然之感。
11、舌抵上顎,扣齒閉唇,口發出“兒”字音的口型。在初學階段,做不做沒影響,只要放鬆自然就可以,即使練了幾個月任然也沒有這種感覺,但是你舌下津液泉湧,可以在汨然嚥下的時候,再稍加意念舌頂上顎,也是不遲的。如果是體質比較敏感的,不做可能會頭暈,臉脹。搭鵲橋在這裡建議還是始終做著。
12、眼睛。這裡只建議雙目垂簾。把眼睛輕輕搭上,微微留一絲縫隙,閉死則無神,睜開則神散。做好後眼睛是溫熱的,符合氣血的暢通,閉目養神,心神內斂,使其精魂不散,畢竟閉目養肝。也有睜眼練的,比如看遠方一個點,聚焦,越遠越好,或者似看非看,但是這裡不教這種。
13、虛靈頂勁,眉心舒展,下顎微收。就是自己心態放鬆,找微笑的感覺,然後自己的做下顎微收的時候,不要低頭,而是站直,頭打直,然後微微收下顎,感覺如同 “ 隔牆視彼物,牛拉重車行 ” ,伸長脖子拉長腰。這才叫做下顎微收,這樣百會才能領起。注意找出這個感覺,用力過度就失之於“僵”,點到即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