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許的研究生生活
-
2 # 顧岑
你是一個善於反思的人,要相信你讀過的書,終將化為你的氣質和修養;你學過的每樣東西,都會在你一生的某個時刻派上用場!在此之前,請做好準備!
為什麼你會覺得沒學到什麼呢?這讓我想到了現代包餃子教學理論。你需要拓展學習的寬度。
在幼兒園,小學的時候,學習好比包餃子,老師一邊教一邊演示,回家還讓你鞏固練習,所以學習好,分數高。
初高中了,老師教你包餃子,卻要你舉一反三,考你包包子,甚至做滿漢全席,所以很多孩子成績不理想,覺得沒學到什麼……
大學了,老師還講包餃子,讓你自己去拓展,去延伸,你可以研究餃子機,機器人端盤等一切相關的不相關的知識……
只學書本上知識你,收穫自然少。
怎樣讓自己收穫滿滿,有充實感,覺得不負此行呢?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要想有收穫唯一的方法是實踐,是行動。
1.找畢業的師哥師姐瞭解他們的畢業動向,明確自己的未來工作方向。
2.上課認真聽,課後多進行拓展閱讀,積累更多書本知識
3.珍惜每一次的實踐機會,創造機會實習。
結束語
你還是學生,最主要的任務是學習,讓自己學習更優秀,以後實踐的機會很多。
年輕人都會偶爾迷惑彷徨,好好想想,繼續出發!
-
3 # FR19349953
作為一名大學工科生,我覺得:衡量大學生在大學有沒有真正學到東西不是以僅僅以分數為評判依據,普通本科階段,老師稍微畫畫範圍,放放水,學生需要搞清楚一些基礎知識點,很容易取得較高的成績,但是,如此機械式的學習只是為了應試,相當於傳統(小學,高中,初中)的學習方式。
然而專業課講究的是用在實際中,並不是簡單的背些公式以及一些簡單的原理,如果只是跟著書本就犯了教條主義,所以還得重視大學的實驗,實習以及參加與專業相關的能力競賽,提高動手能力,這樣才可更深入的學習專業知識。大學本科階段的知識相對較淺,範圍較廣,也很基礎,可以在這個時候找準自己的興趣點,為以後在某個專業方向的發展明確目標。
-
4 # 輔導員老範
在大學裡,有這種感觸是很正常的,因為:
1.“術業”並沒有“專攻”
大學學的東西太多了,我自己成績單上顯示四年學了70多門課,當然裡面含選修課,因為我們當時選修最低三門,沒有上限,於是我就多上了一些。
而也正是因為學得多,所以就不精,沒有對有一門課深入研究。
2.綜合能力提升,自己沒感覺到
各門科目的學習,會讓自己的思想以及專業認知不斷提高,但自己沒有感覺到。
3.沒有實踐,不知道怎麼用
因為沒有在實踐中解決具體問題,不知道學到的知識怎麼用,不知道怎麼深入學習,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
建議:
想改變這種狀態,方法還是有的:
1.增加某一領域的深度
可以透過讀書、開展課題研究,加深某個領域、學科的知識,這會讓你提高很快,也會懂得更多。
2.為以後工作做準備
常識和以後工作實踐相結合,如你選定從事什麼行業,就搜一搜這個行業需要什麼知識,加深學習一下就好。
比如我現在的學生,可能更多需要強化的是歌唱、舞蹈、繪畫等專業技能,以及教育學、心理學知識。
-
5 # 書中花開
這絕對是個謬論,掛過科的大學,只能證明你是一個失敗的大學生。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分工和定位,而作為一個大學生,最基本的職責就是好好學習。不掛科的大學生,才能算作一是一個最基本的大學生。
一個完整的大學,你可以說包括獎學金,你可以說包括社團活動,你也可以說包括社會實踐,你更可以說包括圖書館讀書,但掛科這個,我覺得不應該算在其中。
在大學生活當中,一般學校每年的學費是五六千塊錢。一年下來,除去週末和假期,你上課的時間根本沒有多少。
平均到每節課裡,大概也得幾十塊錢。而如果你期末掛科,不僅說明你這些錢是白花了,而且還要交補考的錢。
作為沒有經濟收入的大學生來講,這些錢你都是在糟蹋父母的血汗錢。捫心自問,你忍心嗎?你糟蹋父母勤儉節約省下供你讀書的錢,自己內心能過得去嗎?
良心上的譴責,也許並不能讓你幡然醒悟,可物質上的喪失,你總會感覺很心疼吧。你掛科之後,你會實話實說向父母要錢嗎?我想肯定不會,肯定會編造各種理由,或者自己想辦法交補考費。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考慮,你這學期有掛科,這學期的獎學金就和你無緣了。也就是說只要你掛科了,經濟上的損失和精神上的損失,都足夠讓人心疼的。
那些說掛科才是完整大學的人,要麼自己成績特別差,要麼就是個學霸。前者就算學習考試也過不了,後者就算不學習,考試也沒問題。
作為普通人的我們,不要和他們去比較,好好上自己的大學。學好自己的專業知識,讓大學生活充實起來,踏入社會之後才能走得更順暢。
不掛科的大學,才是完整的。掛科的大學,只能算一段慘痛的經歷。
-
6 # 北風之晨911
現在大學學的課程多而雜,課時壓縮太嚴重了,光靠老師講解的東西根本瞭解不到精髓和本質,更多的是應付考試,要想學深學實,還得靠自己琢磨,不懂的再問教授!就拿大一時學的高數,到大四(除了考研複習的),幾乎都忘光了,但我們也不能說是沒用,起碼我們學會了學習的方法和技巧,現在的社會,什麼最重要?學會學習是之一,所以,在大學裡,專業的知識要掌握,但是更多的是學會怎麼學習,培養適應能力,最重要的是要學會“審視批判的能力”,不能毫無主義,人云亦云,那就太可悲了!
-
7 # 人生不迷茫hui
事實上,這只是你的一種感覺。
根據你的問題,你上課聽講了,任務也完成了,考試的成績也不錯,這樣就能排除你是因為不好好上課,虛度光陰導致的真正的什麼都沒有學到的原因。
那麼,我認為你會有這種感覺的原因有兩個:
第一,你在大學裡學到的東西暫時還沒有得到運用。你目前可能還沒有從大學中畢業,所以你所學的知識還沒有機會系統的運用到你的生活和工作當中。
在學校裡上課,都是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學習,當你開始學習下一個知識時,大多數情況下,你所學的上一個就會被暫時放任不管。
但是如果你靜靜地坐在那裡回想自己所學的,因為沒有得到系統的運用,如果沒有很刻苦的系統去複習(我想很多人都不會像高考前一樣,達到每天去過一遍所有學過的知識),那麼很難系統的回憶起所學的知識。
我強調了幾遍“系統的”,是因為如果你能夠成塊的回憶起知識來,那你就不會覺得自己什麼都沒有學到了。
所以你覺得自己什麼都沒有學到時,是因為你只能想起一些碎片化的知識點,就跟看一本書,只看了目錄,但是卻沒有看內容一樣,明明覺得自己已經對整本書都有了瞭解,但是就是覺得空空的,沒血沒肉。
第二,沒有利用自己的課餘時間豐富自己。大學中,我們擁有自己大量的課餘時間,怎麼利用這些時間,會給我們在大學的樣子造成巨大的影響。
有些人一有時間就泡圖書館,看各種專業課的書,他就會覺得自己專業課學的很好,透過一兩次全國性的競賽很容易就能體現出來。
有些人會用這些時間參加各種活動,積極參與各種志願活動,接觸這種人。這些人會覺得自己已經很“社會”,不擔心畢業進入社會之後還要重新適應人際間的交往和勾心鬥角。
有些人用這些時間學習各種其他的知識,擴充套件自己的知識面,讓自己變得豐滿,如論身邊的人說什麼,他都有所瞭解,各個領域的知識他都有所涉獵,這些人就不會寂寞,他們可以融入到各種話題當中。
這些人就不會覺得自己什麼都沒有學到,他們會覺得大學生活很多姿多彩。
然而還有另外一些人,格外珍惜自己的休息時間,用來開黑玩遊戲,睡覺,發呆。這些人才會覺得並沒有學到什麼。
豐富一下你自己的課餘生活,或者多參加幾次競賽,你就會看到自己學到的東西。
-
8 # 多才橙子學姐
最近我有這個感覺。不過之前在學校沒有。最近可能是上網課,雖然很認真聽課了,然後也按時完成了老師佈置的作業,但是,可能是因為自己沒有理解透老師教的知識。
還有就是上課沒有做筆記,課後沒有複習,雖然上課聽懂了,但是長時間沒有複習自己學過的知識,那麼慢慢的就會忘記。導致最後什麼都沒有學到。
大學的課程科目比較多,不像高中那時候,來來回回都是那幾科,而且大學上課老師講得比較快,學生一下子沒有全部吸收完,所以在大學要學會自己課後花時間去多看看自己所學的科目相關的書籍。這樣就會對老師所教的東西更加熟悉,掌握得更好,記得也久。多動手多實踐,不要總是聽老師講而已。
-
9 # 依楠而立1
謝邀回答。大學不是小學。老師課也聽了,考試成績也不錯,感覺沒學著什麼東西。大學課程,須要自己去深層剖析。僅限在聽課還遠遠不夠。這也和你選的專業和所處學校,老師的層次都有關。如醫學院,我們是文革前畢業。六年學制,我們都非常努力,有些同學都讀到午夜。仍然不過關。你說這種情況,是不是文科專業容易些。學醫的真不多見你說這情況。
-
10 # 三生石zsm
學習的能力還是很重要,素質教育推行了這麼多年也沒見有什麼成績。應試教育還是有自己的特點。有沒有思考過考上985的學生為什麼好找工作?成績好分數高,一定程度上說明此人學習能力很強,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會很強,高分低能的例子可能並沒有報道中這麼多。很多人走到了社會上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專業知識用的不多,很多時候需要從新學習。這個時候就能檢驗學習能力強的好處了。大學裡很多東西都只是涉獵,並不深入。我想更多的是需要自己努力學習。我們宿舍裡有個整天學習的人,當然人家也玩遊戲,但是人家知道輕重,學習的時間更多。現在畢業很多年了,他是我們班混的最好的。
-
11 # 憶旅人
作為一個線上大學生深有體會,大學的課程十分多樣,老師的授課方式也各有千秋。剛開學的那兩週感覺學習非常有勁頭也很充實,隨著熟悉了各類課程之後開始出現厭倦,儘管每天的課程不相同也在認真聽講,但像是重複的在幹一件事,導致自己對學習失去了興趣。那原因是什麼呢?其實我覺得正驗證了那句古話“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課本的內容都是前人從實踐中得出的真知,倘若讓一個沒有經歷過的人一上來就學習各種理論也是有些為難,對此我們應該自己給自己一些課前引導,例如去網上找些著名案例或到實地去仔細觀察獲取一些相關知識,等到課程學習時在相互驗證,此時你會產生成就感,增加學習趣味,同時主動獲取的知識也會讓你印象深刻。
我們現在所學到的專業知識都是為了我們以後工作中能夠得心應手,快速的適應崗位。不只是為了排名、績點,其實最主要的問題還是問一問我們自己有沒有端正學習的態度。
-
12 # 信實43
受傷受害予“急功近利”。
一定要志存高遠!
“人,務實;但是,不能“太現實”。
“低頭學習,抬頭看路。”多說無益。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
13 # 傲雪紅梅VO6Y
我是三四十年前讀歷史專科的,也有題主這種體會。我對中國現代史比較感興趣,就對這段歷史人物,歷史事件,不同立場人物對這段歷史的評論,等等資料讀了一些。自己感覺到才真正學到一點東西。僅僅跟著老師聽講課,做做題,考試,最後真收穫不到什麼。只有在自己很有興趣的部分多讀書多分析,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學習和鑽研。
回覆列表
我是一名19年畢業的大學生,我也有這種感覺,這是一個很正常的現象。高中的時候,我們一直以為上了大學會學習多麼深奧的知識,去探索一些未知的領域。但上了大學之後,你會發現完全不是這樣,我們的學習模式還是和高中一樣,基本沒有什麼變化,大學四年,幾十科的考試,最終卻並沒有真正掌握多少知識。一是因為我們學習的時間太短,二是因為我們還是以考試為導向的,我們看重的是最後的考試成績,而不是過程中究竟掌握了多少。
拿我的專業來說,需要學習一門專業課叫《流體力學》,這個學科,最早的話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但蓬勃發展是在兩三個世紀前的歐洲,期間眾多的科學家,提出了數不勝數的理論和方法,可以說是經歷了200多年的發展。而我們是怎麼學習的呢,一學期,用32個課時或者48個課時,就把這門課學習完了,然後期末考試,我們在兩天的時間內,學習一個已經發展了幾百年的學科,最後能學到什麼呢?只不過是一些冷冰冰的數學公式,考試時候要用到的解題方法而已,而並沒有深入的去了解這些數學公式背後的內涵,所以有種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感覺,自己付出了時間,考試也不錯,但沒學到什麼東西。